【法律法规】脱密期约定合法吗? 保密协议中有6个月脱密期的约定是否违法

作者&投稿:束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脱密期,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是脱离商业秘密的期间。在劳动法上,脱密期是用人单位让密切接触本单位商业秘密的员工在离开单位之前脱离涉密岗位的一段期间。通俗地说,由于单位怕一些接触公司商业秘密的员工离开公司后泄露商业秘密,所以让员工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呆一段时间再离开,这段时间就叫做脱密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
单位要通过脱密期来主张自己的权益,必须注意以下几个要件,同样员工看单位的脱密期决定是不是合法就是看是不是符合以下几个要件:
  一、员工的工作岗位必须涉及公司的商业秘密
  这是单位运用脱密期来约束员工的前提。从脱密期的设立本意来看,就是防止商业秘密的泄露。如果员工的工作岗位根本不涉及商业秘密,单位不应该设立脱密期。这也是从单位合理运用员工及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因为一个员工在脱密的岗位上通常是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而且公司还必须给予工资等待遇。
  二、脱密期必须是双方约定的
  脱密期规定必须以合同的形式书面表达出来,而且必须是双方协商一致的结果。这就意味着脱密期不能是单位单方面提出,员工就必须遵守的。如果没有书面协议,单位没有权利要求员工履行脱密义务。
  三、脱密期长短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明确规定,脱密期不能超过六个月。如果员工与单位约定的脱密期超过了六个月,员工只履行六个月的脱密期即可。
  四、脱密期间员工仍与单位有劳动关系,享有员工待遇。
  脱密期间单位不得让员工回家待岗,以此为借口不发工资或者克扣工资。脱密期间的员工仍然是单位的有劳动关系的员工。

合法。但是要给经济补偿,否则也跟没约定一样。

【法律法规】脱密期约定合法吗?~

不知道这样的规定是否和法律相违背,这样的话,我如果提前一个月通知的话,是否属于违反此项规定?法律顾问的解答:其实你所说的已经不单单是一个辞职提前通知期的问题了,而是什么是脱密期的问题。脱密期,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是脱离商业秘密的期间。在劳动法上,脱密期是用人单位让密切接触本单位商业秘密的员工在离开单位之前脱离涉密岗位的一段期间。通俗地说,由于单位怕一些接触公司商业秘密的员工离开公司后泄露商业秘密,所以让员工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呆一段时间再离开,这段时间就叫做脱密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第十五条对脱密期作了详细规定:“……对负有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义务的劳动者,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就劳动者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的提前通知期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作出约定,但提前通知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在此期间,用人单位可以采取相应的脱密措施。”在该条中,提前通知期就是脱密期。单位要通过脱密期来主张自己的权益,必须注意以下几个要件,同样员工看单位的脱密期决定是不是合法就是看是不是符合以下几个要件:一、员工的工作岗位必须涉及公司的商业秘密这是单位运用脱密期来约束员工的前提。从脱密期的设立本意来看,就是防止商业秘密的泄露。如果员工的工作岗位根本不涉及商业秘密,单位不应该设立脱密期。这也是从单位合理运用员工及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因为一个员工在脱密的岗位上通常是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而且公司还必须给予工资等待遇。那什么是商业秘密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第三款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根据这一条可以判断是否为商业秘密。二、脱密期必须是双方约定的脱密期规定必须以合同的形式书面表达出来,而且必须是双方协商一致的结果。这就意味着脱密期不能是单位单方面提出,员工就必须遵守的。如果没有书面协议,单位没有权利要求员工履行脱密义务。三、脱密期长短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明确规定,脱密期不能超过六个月。如果员工与单位约定的脱密期超过了六个月,员工只履行六个月的脱密期即可。四、脱密期间员工仍与单位有劳动关系,享有员工待遇。脱密期间单位不得让员工回家待岗,以此为借口不发工资或者克扣工资。脱密期间的员工仍然是单位的有劳动关系的员工。综上所述,你的公司让你履行当时合同中签订的2个月提前通知期,是合理合法的,你应该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

有签字也算的啊。对方什么时候拿出来,盖上章就是有效的协议。做鉴定也没办法说清楚你当时签署的是空白合同。

银行脱密期合法吗
答:脱密期是指用人单位可以约定掌握商业秘密的人员在离职之前必须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并为用人单位再工作一定期限,该期限期满,员工才可以正式离职。在这段时期之内,用人单位可以把员工调至不需保密的部门工作,以确保员工不再接触新的商业秘密,因此,保密期也可以称为提前通知期。 4.相关 法律法规 《...

脱密期工资管理规定
答:法律分析:脱密期工资管理规定如下:1、脱密期内可以采取的措施或待遇,用人单位可以和劳动者协商确定,既可以约定在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也可以另行签订补充协议。只要上述约定不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发生法律效力,用人单位与员工都应当遵守;2、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与员工进行协商,没有就脱密期内的待遇...

...日前辞去某国有银行的工作,请问其脱密期是否合法合理?
答:我们国家现行的劳动法律法规中,只有很早之前劳动部有个规定中有关于脱密期的规定,脱密期是指员工工作涉及企业商业秘密或技术秘密时,与用人单位双方协商确定在离职前由用人单位调整员工到不涉密的工作岗位一段时间。目前基本认为劳动合同法生效后,脱密期的规定已经不再适用,你可以提前一个月通知,与用人...

脱密期是多久
答:2、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3、涉密人员在脱密期内,应当按照规定履行保密义务,不得违反规定就业,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法律依据:《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三十八条 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实行脱密期管理。涉密人员在脱密期内,...

给柜员设置6个月脱密期合理吗
答:本单位外脱密,脱密期根据密级确定,核心涉密人员3-5年,重要涉密人员2-3年,一般涉密人员1-2年(一般都采用这个方式)。脱密期,指的是员工签订的合同期快要期满的前一段时间,公司可以根据之前的约定,将员工从原岗位上调离到新的岗位,在这段时间里让员工与商业秘密有所隔离,因此达到“脱密”的...

请问新的劳动合同法里还有脱密期吗?
答:你所说的脱密期应该属于竞业限制中的保守商业秘密的规定,劳动合同法中有规定 第二十四条 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知悉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

关于工作脱密期的事
答:1、“想问现在公司限制我脱密期不能辞职合法吗?”:不合法。因为:脱密期只能在一定条件下限制你辞职后做什么工作,不能限制你辞职。依据是:(1)《劳动合同法》第23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

脱密期管理规定是哪些
答:脱密是指以前接触公司商业秘密的人员不再接触商业秘密。【法律依据】《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第二项规定,用人单位与掌握商业秘密的职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时,可以约定在劳动合同终止前或该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时间内(不超过六个月),调整其工作岗位,变更劳动合同...

关于离职,脱密期的问题?
答:只要提前30天通知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而脱密期却将提前通知期延长到了最长6个月,虽然从现在的立法状况看,尚无一部法律说“脱密期”是不能约定的,但是作为法律的《劳动合同法》即上位法与作为部门规章的《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即下违法相抵触时,优先适用上位法。

脱密期不让离职违法吗
答:4、脱密措施的时间期限,双方之间约定的采取脱密措施的具体时间,也就是脱密期(也就是提前通知期)一般不能超过签订合同前6个月,即脱密期之前的约定也不能超过6个月,超过规定的期限,则会失去法律效力。 5、脱密措施不是任何企业都有的,主要表现在高级的机构公司中。 6、违约责任。合同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