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期中化学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期中试卷(人教版,带答案)

作者&投稿:夙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初三化学上册综合试题以及答案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块雕成石狮
B.海水蒸发得到食盐
C.铁生锈
D.自行车轮胎受热爆炸
2、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为气态物质,这种变化属于:(

A.物理变化
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C.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3、目前下列化学制品在生活中不准使用的是 (

A.含磷洗衣粉

B.可降解塑料袋
C.高效低毒蚊香

D.合成纤维衣服
4、你认为下列选项不属于化学这门科学研究范畴


A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B.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C物质的运动形式

D.物质的用途和制取
5、取用固体大颗粒药品一般用( )
A.手拿 B.药匙 C.纸槽 D.镊子
6、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
A.
B.
C.
D.
7、下列仪器不能用于在酒精灯火焰加热的是(

试管 烧杯 量筒 集气瓶 水槽 燃烧匙
A. B. C. D.
8、量取15毫升水,可选用( )
A.10毫升量筒

B.20毫升量筒
C.50毫升烧杯

D.100毫升量筒
9、加热50ml液体时,所需的仪器是 (
)
①试管 ②烧杯 ③酒精灯 ④试管夹 ⑤石棉网 ⑥铁架台 ⑦三脚架
A.①③⑤
B.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⑥
D.①③⑤⑥
10、下列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
C.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
D.用酒精灯的外焰部分给物质加热
11、请找出适合贴在存放初中化学教学中常用的浓酸、浓碱药品柜上的图标 (


12、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下列哪些操作是正确的( )
A.试管要倾斜,与桌面成45角
B.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在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加热时还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
C.应使用试管夹,注意从试管底部往上套
D.以上都正确
13、烧杯加热时用石棉网的目的是 (
)
A.加快反应
B.在铁圈上易托平仪器
C.使烧杯受热均匀
D.减慢反应
14、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小烧杯的质量,记录结果正确的是 (
)
A. 59.3g B.59.32g C.59.325g D.59.3291g
15、下列实验仪器中,不能作为化学反应容器的是 (
)

16、用托盘天平称量5g粗盐,天平调零后,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移,此时的操作是:(
)
A.减少砝码
B.添加粗盐
C.减少粗盐
D.调节平衡螺母
17、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有: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没有擦干;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⑤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管里液体的中下部。其中与之相关的是:(

A.①③⑤⑥ B.②④
C.②③⑥ D.③④⑤
18、实验时,对剩余药品的处理方法是:(

A.倒回原瓶
B.倒入废水池子里
C.原地抛弃
D.放入指定容器里
19、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时,误将砝码放在左盘,被称量物放在了右盘。结果读出固体质量为4.3克(1克以下用游码)。固体物质的实际质量为( )
A.4.3克 B.4.6克 C.4克
D.3.7克
20、 某同学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先仰视读出液体体积为20毫升,该生倾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读其体积为10毫升。则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
A.大于10毫升

B.10毫升
C.小于10毫升

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1分)
1、化学变化又叫
,其特征是______________,常伴随的现象有 _ _、
____、
_、
_、__________等。
2、液体药品通常盛在
里,取用时,瓶盖应 放在实验台上,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试剂瓶口与试管口要 ____________,使液体缓缓到入试管。若实验没有说明用量,应取____________ml液体。
3、天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液态的氢气可以做火箭推动剂。为了探究甲
烷和氢气的燃烧有什么不同,分别在空气中点燃甲烷和氢气,在火焰上分别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有水雾产生,倒转过来,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甲烷燃烧产生了_______又产生了________,罩在氢气火焰上方的烧杯内有水雾产生,倒转过来,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未变浑浊,说明氢气燃烧产生了¬¬¬_______,由此得出结论:甲烷与氢气的 成分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4、镁条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能和_________能。
5、化学是一门以_______为基础的科学,_________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6、化学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环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倾倒液体药品时瓶上标签要向着手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取用块状固体或密度较大金属颗粒时,用镊子将快状固体药品放入试管口,然后慢慢的将试管竖立起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存在哪种物质,将物质名称写在题后的空格处。
①酥脆的饼干敞口防置在空气一段时间后变软了,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
②澄清的石灰水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瓶壁会出现白色固体,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
③小白鼠在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
9、如下图所示,把下列实验所用仪器的标号和名称填在横线上。

① 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需要用____________。
② 少量溶液相互反应时,需要用____________。
③ 蒸发液体时,需要用_____________。
④ 盛放较多量的液体试剂或反应容器___________。
⑤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 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用托盘天平盛量药品时,药品应放在______边,
当天平达到平衡时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砝码
用了20g,则药品的质量是__________g

三、实验探究题(除特殊标记外每空一分,共19分)
1、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一些分袋包装的蛋糕发生了兴趣,因为蛋糕

初三期中化学试题及答案~

因为自控能力较低,基础差 所以就非常会依赖答案,在网上是问不到答案的哈
这种情况反而要更需要独立思考 学习才能进步

九年级期中化学测试题
姓名 班级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3分,共45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

1.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
A.物质 B.物体   C.运动   D.实验
2.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
  A.计算   B.测量   C.实验   D.推理
3. 通过观察和使用食盐,得出以下不属于食盐性质的是
  A.白色固体       B.调味品
  C.易溶于水       D.在空气中很容易变硬
4. 在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取用的最少量是
  A.0.5mL       B.1mL~2mL
  C.3mL~4mL     D.5mL~6mL
5. 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方法是
A.用水冲灭       B.用书本扑打扑灭
C.用嘴吹灭       D.用湿抹布盖灭
6. 给50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
①试管  ②烧杯  ③试管夹  ④酒精灯  ⑤蒸发皿  ⑥石棉网 
⑦铁架台(带铁圈) ⑧玻璃棒
A.①③④  B.②④⑦  C.②④⑥⑦  D.④⑤⑧
7. 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
B.蜡烛熔化产生“烛泪”
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层水雾
D.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不能被点燃

8. 振荡试管内的液体时,正确的操作是
A.用手紧握试管,用臂晃动   B.用手捏住试管,用腕摇动
C.用手紧握试管,上下晃动   D.用拇指堵住试管,上下晃动
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气味
 B.要节约药品,多取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C.块状而又无腐蚀性的药品允许用手直接取用
 D.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砝码要用镊子夹取
10. 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其中有一操作如右图,则该操作说明该气体是
A.极易溶于水 
B.不易溶于水
C.易溶于水   
D.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
11. 下列仪器既可以盛放固体又可以盛放液体做加热实验的是
①量筒 ②试管 ③燃烧匙 ④集气瓶 ⑤烧杯 ⑥烧瓶
  A.⑤⑥  B.②③   C.②③④    D.②⑤⑥
12. 根据你在日常生活中的知识,区分食盐和白糖的方法应该是
   A.看颜色   B.闻气味  
C.尝味道   D.测密度
13. 下面使用试管夹夹取试管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B.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上部
  C.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上部
  D.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14. 小明用托盘天平称量10g食盐,在称量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此时他应该
  A.调节平衡螺丝向右转    B.减少药品
  C.增加砝码         D.减少砝码
15.“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 销毁”等内容。2002年某地在整顿音像市场时查获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了“绿色销毁”。下列做法属于“绿色销毁”的是
A.泼上汽油焚烧       B.倾倒入海里
     C.深埋入泥土 D.碾压粉碎后回收再利用


二、填空题(31分)
16.(6分)实验室现有5mL、10mL、20mL、50mL、100mL的盐酸,现要量取15mL的盐酸,应取     mL 的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与 ;若某同学量取液体时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读数为15mL,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   15mL(填“”或“=”)。

17.(9分)请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倾倒细口瓶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
                                  
(2)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
                                  
(3)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
                                  

18.(6分)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的     ,
加热前先使试管在火焰上来回移动,这种方法叫      ,加热时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记不可使试管口对着         。

19.(10分)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 。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 、
    、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如右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在   处(填字母)的火柴梗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 。 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 。

三、活动与探究(24分)
20.(8分)观察蜡烛的燃烧,得出下列结论。请回答:
(1)哪些是不需要燃烧就能观察到的现象(填字母)            
(2)哪些是需要燃烧才能观察到的现象(填字母)             
  a.自顶端起约1cm以内的烛体是温的、柔软且易塑型;
  b.原料是半透明、微臭、无味白色固体;
  c.蜡烛顶端、烛心底部周围有无色液体,呈碗状存在
  d.一白色烛心贯穿中轴,并延长至蜡烛顶1cm
  e.形状圆柱形,顶部为圆锥形尖出
  f.烛心周围和烛焰上端呈明亮的黄色
  g.吹熄后,能看见烛心周围有白烟上升,并慢慢消失
  h.质软,可用指甲刮出痕迹;
  i.若风吹至蜡烛一边;另一边碗形顶端的蜡烛将熔成液体并沿烛体落下;
  j.如受空气流的影响,火焰会闪动,且生出黑烟。
除此之外,燃烧时你还观察到的现象有(写两个)
                                  
                                。
 21.(16分)图2-4是某同学设计的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装置:
  (1)请你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有哪些现象发生?
  (2)当红磷熄灭后,如果进入钟罩内的水没有上升钟罩原来空间的五分之一,你估计有哪些可能的原因?
  (3)通过这个实验你能推测氮气有哪些性质。
(4)该实验中红磷为什么要稍过量些?


期中测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
答案CDB DDBADB ABDDC
二、 填空与简答题(共44分)
16、(每空1分)(1)2N (2)2H2 (3)6H2O (4)Al  
(5)NaCl (6)NaOH (7)2Cl- (8)
(9)氢元素或一个氢原子 (10)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11)氧化铜
(12)一个钠离子 (13)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17、(每空3分)(1)③⑦⑨ (2)①②④⑤⑥⑧
(3) ①④ (4)②⑤⑥⑧ (5)②⑤⑧
18、(每空2分)13 2 金属 Al2O3
19、(每空1分)(1)4 二 得到 (2)BD (3)A E (4)C (5)ACE (6)B

四、计算题(14分)
21、(1)(每空1分)3 9 2:4:3

(2) C% = ×100% = 31.6% ------(2分)

(3)38g× ×100% = 12g--------(2分)

(或38g×31.6%=12g)
答:(略)
22、(1)(1分) 100 (2)(1分) 40:12:48(或10:3:12)
(3)Ca% = ×100%=40% ---------------(2分)
(4)200mg÷40% = 500mg ------------------(2分)
=0.5g ------------------(1分)
答:(略)

杨浦区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三化学试卷
答: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化学(试卷部分) (满分100分 90分钟完成)考生注意: 1.本试卷化学部分含三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做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本试卷涉及的相关的相对原子量:H—1 C—12 N—14 O—16一、选择题1.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初三化学期中试卷上的一道题
答:9--D 17---ACD 过氧乙酸分子的化学式为C2H4O3 过氧乙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4∶4∶48=6:1:12 每个过氧乙酸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构成的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 长颈漏斗 b锥形瓶;(2)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O+H2=△=Cu+H2O ,其中 ...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试题
答: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选择题 1.重水的主要用途是作为核反应堆的减速剂。一个重水分子是由2个重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重氢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相对原子质量为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氢原子核外有两个...

初三化学上册半期考试题
答:2006~2007学年九年化学上册期中评价试题 (测试范围:第一单元~第五单元) 第Ⅰ卷(共4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本题共30分) 1.我国最近又启动了“酱油加铁”工程。这里的铁是指 ( ) A.分子 B.原于 C.单质 D.元素 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 ) A.热胀冷缩—...

初三化学期中考试范围是什么?
答:初三化学期中考试知识点 1、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 2、溶质的质量分数取值范围0---S/(100+S)【酸碱盐】1、指示剂:A紫色石蕊: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B无色酚酞:遇酸不变色遇碱显红色 2、酸: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3、盐酸(HCl):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2017年初三上册化学第一单元测试试卷
答:若有,请简要叙述操作过程及现象、结论。 看了2017年初三上册化学第一单元测试试卷的人还看: 1. 初三化学期末试卷 2. 初三化学测试题人教版及答案 3.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 4.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

...2008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9)下列每组各有三对物质,它们都...
答:B ①中酒精和水、③中的三组物质均相互溶解,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②④中的各组均互相部溶,可用分液漏斗分离。

初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可能出现的化学方程式(全面些,包括解释及相关计算...
答:初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可能出现的化学方程式(全面些,包括解释及相关计算,给纲就行)  我来答 4个...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 === H2CO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

初三化学填空题40个
答:A.高锰酸钾中含氧元素B.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中含氧元素C.氧气中含氧元素 (3)请计算15.8 g高锰酸钾完全分解所产生的氧气质量。(写出解题过程) (4)若实验操作无误,不考虑实验中的误差,针对小柯的测定结果与你的计算结果,请提出一种合理的猜测: 。2008-2009年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参考答案题号1 2 3 4 5 6 7 8 ...

初三化学题总结怎么写?
答:问题三:检查装置气密性 检查装置气密性是一个中考化学的持续难点,这个点由于装置多变,答案也不统一。中考最常考的两个标准问题是气泡法和液差法检查装置气密性,但是也会有变式。答题公式:形成密闭空间,改变压强,观察现象。气泡法:连接装置,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形成密闭空间),双手紧握容器外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