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国家从哪些方面帮助各少数民族加快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事业

作者&投稿:臾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意见》指出,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bai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5〕10号)精神,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坚持国家帮助、发达地区支援与民族地区自力更生相结合,努力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以及民族地区内部的差距,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确定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集中各族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解决当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第二,加大国家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投入。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加大国家的投入。随着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中央将继续加强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扶持。既要支持他们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又要支持他们把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搞上去,实现全面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物力,又要在投资、财政、税收、金融、产业、对内对外开放等方面实行更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要完善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相适应的政策性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加大对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要重点帮助民族地区建设一批对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基础设施项目,优先安排同各族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中小型公益性项目。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在民族地区安排资源开发和深加工项目,带动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并充分考虑地方和群众的利益。要制定并实施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和兴边富民规划。发达地区要把支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进一步扩大支援的力度和广度,并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支援途径和机制。要继续推动对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的光彩事业等活动。
  第三,从实际出发,走具有本地特色加快发展的新路子。根据民族地区实际,切实搞好公有制经济,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配置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把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支持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科技事业,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支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丰富各族群众的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加大对民族地区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加强民族地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要突出抓好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开发式扶贫,加大国家扶贫资金对民族地区贫困县的支持力度,切实解决好民族地区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民族地区各族干部群众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真正把各项优惠政策和各方面的扶持帮助转化为自我发展的能力。
  第四,加强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和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人才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要把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摆在重要位置,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继续加大教育投入,认真做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切实加强各级各类教育,不断提高各族群众整体素质。要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和实施民族地区人才发展专项规划,建立健全人才管理工作机制,帮助民族地区更多地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不断提高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结构。要努力消除束缚人才合理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创造良好的用人机制和环境,鼓励、支持和吸引各级各类人才到民族地区发展创业,贡献聪明才智。要做好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的工作,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善于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受各族群众拥护的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把这项工作作为管根本、管长远的大事,认真组织实施,持之以恒地抓下去。要坚持“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热情关心,严格要求,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素质,着重帮助他们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增强带领各族群众发展经济、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本领。
  第五,要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公民道德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社会牢固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观念,使各族群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以及民族基本知识的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增强珍惜和维护民族团结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尤其要在各族青少年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深深扎根于各族青少年心中。要继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鼓励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实现和谐相处、共同进步。同时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群众和民族地区各族群众的宗教信仰,进一步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水平,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要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加强民族地区文化设施建设,支持和保护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鼓励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发展多元一体、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
应答时间:2020-12-2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一是高度重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好支持政策措施。
二是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力度,大力培育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后劲。
三是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调整产业结构要坚持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优势产业,培育支柱产业。
四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优先解决特困少数民族人口和民族地区贫困问题。
五是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六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如何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
1、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2、 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3、 支持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4、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结构调整。
5、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财政投入和金融支持。
6、妥善解决生态建设和资源开发的补偿问题。
7、 突出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的贫困问题。
8、大力推进兴边富民行动。
9、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扶持力度。
10、扶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
11、扶持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事业。
12、扶持民族地区发展卫生、体育事业。
13、突出抓好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
14、 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
15、 进一步加强各族干部的团结。
16、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7、 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
18、切实加强城市和散居地区的民族工作。
19、正确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
20、 坚决维护祖国统一。
21、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2、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
23、加强和改善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24、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民族工作。
25、完善民族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26、加强民族工作部门建设。

扩展资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引导各族人民共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确认56个民族成份,实现了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
建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了空前的民族大团结。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民族自治地方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
支持和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生产力,实现了少数民族群众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的历史性飞跃。
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社会文化事业,实现了少数民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密切了党同少数民族群众的联系。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重大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也是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巨大成功。
参考资料:河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1.支持民族自治县和民族乡编制特色农产品发展规划,优先推进“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产业扶贫,指导和帮助用好省扶贫产业发展子基金。
2.优先扶持民族自治县和民族乡建立健全农产品定向直通机制,加快建立农产品定向采购配送平台,支持民族自治县和民族乡农产品定向直供学校、企事业单位食堂、直销餐饮酒店、经销企业和交易市场。
3.支持民族自治县和民族乡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加大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对民族自治县和民族乡的倾斜力度,挖掘民族乡生态文化优势,优先支持民族自治县建设一批民族特色鲜明的特色小城镇、民族乡建设一批民族特色村寨,每年安排一定资金支持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
4.省、市(州)加大对民族自治县和民族乡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针对民族自治县和民族乡制定差异化信贷支持政策,在贷款准入、利率、期限等方面,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扶贫产业项目、贫困村提升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提供优惠政策。
5.民族自治县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支持民族自治县和民族乡开展民族节庆、歌舞、传统手工艺等民族文化传承活动,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繁荣。支持编制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加大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民族自治县和民族乡的倾斜力度。

我国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采取的政策或措施有哪些
答:2、要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把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落实好,关键是帮助自治地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采取的措施:1、加大教育投入。向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倾斜,加快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实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办好民族地区高等...

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扶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电力、交通、环境和资源开发项目,并实行投资倾斜,引导国内外资金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区。2、加强民族地区农田基本建设和草原基本建设,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并通过无偿发放农具、发放生产资金、减免农业税、发放无息或低息贷款等措施,扶持少数民族农村经济的发展。

1、如何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 2、名族区域自治的性质是什么?
答:如果民生事业没有大的发展改善,生产条件、生活方式没有大的转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必要条件和基础保障,也就难以取得实际成效。要把改善生存环境、生产生活条件和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作为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优先加快发展的着力点和基础建设。坚持把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科技、文化、...

我国振兴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 重大举措是什么
答:三、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积极改造中低产田,大力发展旱作农业、节水农业。启动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设一批高标准基本农田。加强四川成都平原、陕西关中平原、内蒙古河套地区、宁夏沿黄地区、甘肃河西走廊等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积极推进优质棉、糖料、油料、烟叶、水果、花卉、茶叶、蚕桑...

我国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措施
答: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各少数...

如何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答:如果民生事业没有大的发展改善,生产条件、生活方式没有大的转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必要条件和基础保障,也就难以取得实际成效。要把改善生存环境、生产生活条件和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作为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优先加快发展的着力点和基础建设。坚持把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科技、文化、...

国家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做了哪些事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先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了一大批大中型现代工业企业。近年来又优先在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中西部地区安排水利、电力、交通、环境和资源开发项目,...

如何促进民族地区发展
答:如果民生事业没有大的发展改善,生产条件、生活方式没有大的转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必要条件和基础保障,也就难以取得实际成效。要把改善生存环境、生产生活条件和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作为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优先加快发展的着力点和基础建设。坚持把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科技、文化、...

如何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
答:少数民族是我们大家庭的重要一员,俗话说:只有最平衡的木板才能走出最精彩的表演。我们只有把少数民族及其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好,平衡东西部、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差距,努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少数民族精神,才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电大论述题党和国家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方针政策有哪些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进步。国家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帮助、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并动员和组织汉族发达地区支援民族地区。1、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础产业发展 。从“一五”计划开始,国家即在内蒙古、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