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改进课堂教学

作者&投稿:脂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物质和能量同为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信息技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信息技术教育应运而生,发展迅速。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教师,通过对多年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我认为做好信息技术教学应该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
情感教育在各个学科中是不可缺少的,在计算机学科中也不例外。根据计算机学科的自身特点,学生的合作意识要逐步加强,他们的探索精神更要不断培养,这些教育要渗透在每一节课、每一项任务中。我在每一个班级里面都选出若干基础比较好的学生,组成一个辅导小组,在每次上机的时候由他们循环指导有困难的学生,这样既提高了总体成绩,又使他们获益不少。
二、教学内容的安排
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 尽管教材是具体的教学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对教材内容要根据学科的特点、教学需要、学生实际等方面去考虑详略,不能一概扩展内容,也不宜把教学内容完全局限于教材内容。我校是农村中学,学生家里很少有计算机,而我们这两年的《中学信息技术》教材内容都是建立在学过《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基础之上的。所以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我针对绝大多数学生讲了两堂基础课,包括:开机、关机,窗口和桌面介绍等。
三、教学方法的探讨
现代教学最主要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问题是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1、合适的课堂导入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喜欢信息技术课,但这种喜欢往往表现在爱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看Flash动画等等,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我在讲Word97文档修饰时,不是直接讲课本的内容,而是先做好一张贺卡,并说这是一位学生寄来的贺卡。这时学生都很好奇,接下来我讲述了这张贺卡的制作过程,这样学生对于如何制作这张贺卡兴趣很高,而通过分析贺卡的制作,也就将这节课的内容讲清楚了。学生既学习了贺卡的制作,又掌握了教学内容。
2、游戏入门,自觉学习

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得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这是相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的。
3、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学习任何知识,如果不经过自己的加工,那么,学到的永远都只是别人的知识,永远都只能跟在别人的后面。
下面的Excel题目没有明确地说明要用到筛选,而事实上它是将筛选和填充相结合的题目。这个题目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于筛选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要求: 85以上评价为“优秀”,60以下为“差”
讲了排序的一般操作及注意事项之后,在上机时我对学生给出了如下任务,学生按成绩总分排序,再排名次,最后还要重新排成原来的顺序。关键就在最后一个要求,激发学生去思考:给予适当的奖励机制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出一定的学习“任务”,而且要注重“任务”的可操作性。对于完成“任务”好的学生,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奖励。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与鼓励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的肯定的强化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等。所以,课堂上,特别是在学生上机练习时,教师应该及时把握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和肯定。
要使课堂效率得到有效实施,首先应该提高课堂管理的有效性。中学的信息技术课有一定的特殊性,就是上课的时候离不开计算机。有了计算机又出现的新矛盾——“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永远要比对老师的兴趣要高”。教师怎样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就成了最大课题,如果这个课题解决不好,也谈不上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果了。对于课堂管理,改善课堂管理的第一点就是——“老师首先要有一个认真的态度”。其次提高教学效率的实质是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信息技术课堂本身教学时间就不是很多,一个星期一节课,所以必须在最小的单位时间内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管理,充分发挥教学时间的综合效用,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努力争取在课堂内达成大部分教学目标,尽量不要把一些随堂作业留到课后去完成。再次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同,给出难易不同的任务。针对学生的计算机掌握程度是有很大的差别的现象,上机任务即要考虑到基础差的同学的积极性,又要考虑到基础好的同学有挑战性,笔者认为,任务的给出在确保大部分同学都可以完成的前提下,出几道思考题,这样即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那么学生们在上机的过程中就没有其他心思去做与学科学习无关的事情。
信息技术教师还要通过提高自身的素养,不断精湛自己的专业技能,讲解时能深入浅出,内容上能精彩丰富,形式上能多样生动,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崇拜。除了掌握好自身专业技能外还应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眼见,提高自身驾驭课堂的能力,将知识融会贯通,把课上活,让学生在课堂中主动配合,就无须考虑如何维持课堂纪律。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学生普遍比较喜欢的学科,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只有提高课堂管理的有效性,才能及时控制好课堂局面,才能便于老师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而不用担心课堂失控,从而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学习性;只有提高课堂管理的有效性,才能更好的落实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引导小学生积极探究的学习的良好方法。一个对学科知识无兴趣也无需要的学生是不能持久努力学习这门学科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进行巧妙恰当地呈现,制成课件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补充学习的知识背景,使课文内容形象化,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题产生深厚的兴趣,必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很快地、效果显著地进入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之中。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会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解决一些很抽象的问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学生"启而不发,思维受阻"时,还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教师可使用多媒体以活化课文内容情景,变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激活学生思维,帮助其充分感知体验。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教学的指导有了针对性,也可以实现语文教学中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等,同时让呆板的课堂活泼化,让学生处在良好的学习状态中。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现代教育观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教育活动,教育才有效。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使这一问题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学生只是接受者,是被动地参与整个过程,处于被灌输的状态。而现代技术教育手段,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创造更好的学习情境,从而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去探索、去发现、去研究,有利于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在小学识字教学中,识字是小学生逐步掌握书面语言,培养读写能力的前提条件,只重视识字的数量,而忽视以上所列儿童识字能力的培养,是一种相当错误的教学观。儿童识字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儿童能否熟练运用汉语拼音,准确读出字音;能否运用字的各种结构规律,分析、记忆字型以及是否掌握多音字据词定音的方法等方面。众所周知,汉字本身较为形象,其中又有很多形近字、多音字,真是纷繁复杂。而由于年龄的关系,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比较差,对事物关注的时间更为短暂,学习过程中的无意注意占优势,而有意注意占劣势。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一时无法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如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整节课教学生字,往往是教师教起来感到枯燥,学生学起来觉得无味。只有着眼于识字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用的技能、技巧,最后达到自主识字的目的。利用多媒体的直观进行识字教学,分析结构,比较笔画,用色彩、闪烁、字的放大、缩小等手段来化难为易,能使学生快速牢固的掌握。《课标》要求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认真观察每一种笔画,了解笔画的特点并记住名称,知道每个字的笔画组成,为今后识记字形,特别是识记独体字的字形打基础。
多媒体识字过程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图像,他们看着画面,听着教师的点拨,对字义就能意会,无需教师多讲解。例如教“闪”,屏幕上出现扇门,一个人迅速从门里闪过。反复几次后,屏幕打出“门+人=闪”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个字的意思。而且知道它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意思。又如:教学“山”“田”“木”“目”这些象形字时先用课件出示这些字相应的具体图片,再由具体图片逐渐变化为方块字,这样做既有助于学生了解汉字据形知义的特点,掌握象形字的形、义、音,又有利于教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利用多媒体还可以把合体字分成部件,用不同颜色对比显示。如:稍、情、棒、珠等合体字,部首是红的、偏旁是黑色,这样的色彩鲜明对比,会强烈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感知偏旁部首的概念,学习利用部件识记合体字;还可以利用动画,让笔画一笔一笔地飞入田字格,这样学生记住了笔顺笔画,书写起来更容易、更规范,汉字的学习变得更加简单直接,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果。在学习部首相同的字时,可以用动画换偏旁,变出新的汉字,把识字这种抽象思维的过程变得比较直观易懂,降低了学习汉字的难度。学生的兴趣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以往的阅读大部分都是文本阅读,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一种新型的阅读方式——超文本阅读已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学习之中。它可以运用图形、图像、声音、视频、三维动画等多种媒体,给予人们直观、立体的感受,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速读、略读水平的发展。如:在教学《春笋》一课时,给学生布置了预习作业,让他们上网收集和“春笋”有关的诗歌、散文、故事、童话等等。在完成教学后,让他们互相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互相阅读,增强了学生的阅读量。学生的只有将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文本、超文本相结合才能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真正领略读书的乐趣,从而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显示了其无比的优越性,它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有着神奇而独特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要灵活、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使我们的作文教学更精彩。
中年级学生,由于生活范围狭小,不可能达到见多识广的地步,再加上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所以写作文时感到无话可说,所写的作文干枯无味,似乎在记流水账。在教学中,只有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才能迅速提高学生习作水平,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经常让学生进行课外活动,走出校门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是不现实的。多媒体集声音、图象、文字、动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图象直观、色彩鲜明、音响逼真、动静结合的特点和优势。将信息技术或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运用于作文教学中,有效的解决了学生“无米下炊”的难题。教师可在课前收集、整理与本节作文训练主旨有关的文字、图象、声音等相关的资料,将枯燥的材料、题目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使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使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完善、丰富自己的作文“材料库”。
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现代教育技术是以学生主动建构为指导思想,采取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优化教学设计,使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任意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各种工具。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完成的,真正实现个体化的教学。在个体化教学过程中,采用人机对话,互交性很强,充满人性化的界面设计,学什么内容,什么层次,练习,测评等都是由学生自己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点选。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下学习,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不局限于相同的学习起点,只求人人都有所提高,这在传统教育中很难做得到的事情,在这里可以轻松实现。我们要重视实践、探索、发现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要使学生实现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就必须置学生于自主、探究、发现的活动中,让学生从主动经验和探索的活动中发现知识的由来和关系,以外部的实际操作和内部的思维操作相结合、相作用来实现认识的深化。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使面向学生的画面生动活泼,色彩鲜艳,声情并茂。这就改变了以往课堂上学生只能看黑板、听老师讲的单调的模式,使得课堂变得绚丽多彩、富有趣味,大大优化了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丰富而生动,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合谐的教学情境,极大的提高了他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可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改进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师备课质量和学生网络学习的积极性。坚持科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积极的作用。作为一位语文老师,要尽力开发和利用学校的一切可用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积极地探索一些新的应用技巧,不断完善学校的学习环境,使其真正成为一个支持和促进每个学生学习的场所。我们努力,让学校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主阵地,让老师都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者和应用者,让学生都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受益者和学习者,中国教育的明天会更好。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引导小学生积极探究的学习的良好方法。一个对学科知识无兴趣也无需要的学生是不能持久努力学习这门学科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进行巧妙恰当地呈现,制成课件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补充学习的知识背景,使课文内容形象化,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题产生深厚的兴趣,必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很快地、效果显著地进入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之中。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会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解决一些很抽象的问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学生"启而不发,思维受阻"时,还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教师可使用多媒体以活化课文内容情景,变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激活学生思维,帮助其充分感知体验。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教学的指导有了针对性,也可以实现语文教学中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等,同时让呆板的课堂活泼化,让学生处在良好的学习状态中。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现代教育观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教育活动,教育才有效。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使这一问题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学生只是接受者,是被动地参与整个过程,处于被灌输的状态。而现代技术教育手段,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创造更好的学习情境,从而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去探索、去发现、去研究,有利于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在小学识字教学中,识字是小学生逐步掌握书面语言,培养读写能力的前提条件,只重视识字的数量,而忽视以上所列儿童识字能力的培养,是一种相当错误的教学观。儿童识字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儿童能否熟练运用汉语拼音,准确读出字音;能否运用字的各种结构规律,分析、记忆字型以及是否掌握多音字据词定音的方法等方面。众所周知,汉字本身较为形象,其中又有很多形近字、多音字,真是纷繁复杂。而由于年龄的关系,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比较差,对事物关注的时间更为短暂,学习过程中的无意注意占优势,而有意注意占劣势。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一时无法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如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整节课教学生字,往往是教师教起来感到枯燥,学生学起来觉得无味。只有着眼于识字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用的技能、技巧,最后达到自主识字的目的。利用多媒体的直观进行识字教学,分析结构,比较笔画,用色彩、闪烁、字的放大、缩小等手段来化难为易,能使学生快速牢固的掌握。《课标》要求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认真观察每一种笔画,了解笔画的特点并记住名称,知道每个字的笔画组成,为今后识记字形,特别是识记独体字的字形打基础。
多媒体识字过程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图像,他们看着画面,听着教师的点拨,对字义就能意会,无需教师多讲解。例如教“闪”,屏幕上出现扇门,一个人迅速从门里闪过。反复几次后,屏幕打出“门+人=闪”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个字的意思。而且知道它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意思。又如:教学“山”“田”“木”“目”这些象形字时先用课件出示这些字相应的具体图片,再由具体图片逐渐变化为方块字,这样做既有助于学生了解汉字据形知义的特点,掌握象形字的形、义、音,又有利于教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利用多媒体还可以把合体字分成部件,用不同颜色对比显示。如:稍、情、棒、珠等合体字,部首是红的、偏旁是黑色,这样的色彩鲜明对比,会强烈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感知偏旁部首的概念,学习利用部件识记合体字;还可以利用动画,让笔画一笔一笔地飞入田字格,这样学生记住了笔顺笔画,书写起来更容易、更规范,汉字的学习变得更加简单直接,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果。在学习部首相同的字时,可以用动画换偏旁,变出新的汉字,把识字这种抽象思维的过程变得比较直观易懂,降低了学习汉字的难度。学生的兴趣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以往的阅读大部分都是文本阅读,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一种新型的阅读方式——超文本阅读已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学习之中。它可以运用图形、图像、声音、视频、三维动画等多种媒体,给予人们直观、立体的感受,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速读、略读水平的发展。如:在教学《春笋》一课时,给学生布置了预习作业,让他们上网收集和“春笋”有关的诗歌、散文、故事、童话等等。在完成教学后,让他们互相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互相阅读,增强了学生的阅读量。学生的只有将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文本、超文本相结合才能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真正领略读书的乐趣,从而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显示了其无比的优越性,它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有着神奇而独特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要灵活、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使我们的作文教学更精彩。
中年级学生,由于生活范围狭小,不可能达到见多识广的地步,再加上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所以写作文时感到无话可说,所写的作文干枯无味,似乎在记流水账。在教学中,只有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才能迅速提高学生习作水平,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经常让学生进行课外活动,走出校门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是不现实的。多媒体集声音、图象、文字、动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图象直观、色彩鲜明、音响逼真、动静结合的特点和优势。将信息技术或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运用于作文教学中,有效的解决了学生“无米下炊”的难题。教师可在课前收集、整理与本节作文训练主旨有关的文字、图象、声音等相关的资料,将枯燥的材料、题目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使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使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完善、丰富自己的作文“材料库”。
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现代教育技术是以学生主动建构为指导思想,采取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优化教学设计,使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任意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各种工具。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完成的,真正实现个体化的教学。在个体化教学过程中,采用人机对话,互交性很强,充满人性化的界面设计,学什么内容,什么层次,练习,测评等都是由学生自己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点选。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下学习,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不局限于相同的学习起点,只求人人都有所提高,这在传统教育中很难做得到的事情,在这里可以轻松实现。我们要重视实践、探索、发现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要使学生实现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就必须置学生于自主、探究、发现的活动中,让学生从主动经验和探索的活动中发现知识的由来和关系,以外部的实际操作和内部的思维操作相结合、相作用来实现认识的深化。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使面向学生的画面生动活泼,色彩鲜艳,声情并茂。这就改变了以往课堂上学生只能看黑板、听老师讲的单调的模式,使得课堂变得绚丽多彩、富有趣味,大大优化了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丰富而生动,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合谐的教学情境,极大的提高了他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可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改进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师备课质量和学生网络学习的积极性。坚持科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积极的作用。作为一位语文老师,要尽力开发和利用学校的一切可用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积极地探索一些新的应用技巧,不断完善学校的学习环境,使其真正成为一个支持和促进每个学生学习的场所。我们努力,让学校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主阵地,让老师都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者和应用者,让学生都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受益者和学习者,中国教育的明天会更好。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是如何应用的?
答:1、教育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即:教师选择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多媒体素材库中合适的部分,或利用PowerPoint、Author ware、Flash等多媒体制作工具,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将文字、图像、声音...

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答:一、在教学中,恰当地应用多媒体课件,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率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教学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以计算机为核...

哪些信息技术可用于支持教育教学
答:7、智慧教室:智慧教室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一种方式,通过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进行数字化、网络化处理,使得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在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中完成课程学习。8、在线学习...

如何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答: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方法:一、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实效 1、利用多媒体强大的信息承载功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之前就已经拥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我们的课堂应最大限度唤起学生...

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
答: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再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化静为动,突破重点、难点;创设悬念,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互动学习,培养学生合作、自主精神。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
答:①直观形象,克服抽象。(符合人类认知规律: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②图文声像并茂,多感官刺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多元认知,多感官接收)③动态模拟过程,有效呈现重点、难点。(动态呈现)④及时交互,及时反馈,易于学生参与...

教师在课堂中怎样运用信息技术
答:利用信息技术能为学生展示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空间,创造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凭着真切的形象去感受、体验比较抽象的事物,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如教学《海上日出》一课,文章中 有...

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有什么作用
答:一、扩展了课堂的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在课堂上呈现一些真实的场景,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实现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再现课本内容中的精彩瞬间。学生在信息技术化的课堂中犹如身临其境,极大地扩展了课堂的教学内容。

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改进课堂教学
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进行巧妙恰当地呈现,制成课件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补充学习的知识背景,使课文内容...

怎样恰当的运用技术为教学服务?技术在哪些方面可以优化教学
答:有效将信息技术服务于课堂教学的主宰者是教师,学校要形成教师“学习、研究、运用”信息技术服务于课堂教学的氛围,教师进行电子备课、互相交流及资源共享等工作都需要教师在办公室完成。所以除了在教室安装“班班通”外,还要在教师办公室安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