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教育学教学中提高师范生的理论实践能力 怎样提高师范生专业实践能力

作者&投稿:友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全面把握教材的系统结构,根据教育改革需要对教材去粗取精。
  当代的教育学理论体系经过多年的历史发展,变得丰富多彩,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有一定实践意义的教育理论不容易,必须合理调整教育学固有的繁杂的体系结构。赫尔巴特在创建教育学体系时,就意识到教育理论与应用的分化问题,他将教育学划分为“教育学的基础”、“一般教育学”(方法论)和教育技能(教育学的特殊方面)等三部分。继赫尔巴特之后,赖恩把教育学划分为历史教育学和系统教育学两部分,在系统教育学中划分出基础论和实际论两大分支,明显是把应用教育学划分为实践论部分,然而又同时承认属于理论教育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新课程倡导的新的课程理念和新型人才观,把新时期教育教学理论的重要内容整合成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如:学校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条件、教师素质观、学生(人才)观、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转变和教学技能的培养、教育的方法和班主任教育工作的方法等板块,让学生掌握教育技能,养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良好的教育行为习惯,突出当前教育学要解决的教育问题的重点。那么,教育学新的理论结构就会成为师范生掌握教育理论的一个成功开端,使学生在纷呈复杂的教育学理论丛林中走向条理清晰的教育理论和行动实践。
  二、教学过程把握“五个特性”,激发学生学习教育理论的兴趣。
  教育植根于社会,形成了独特的活动规律,教育过程具有明显的哲理性、社会性、探究性、现实性和生活性的特点,在这些特性中,可以发现教育理论不是学生想象中高深莫测的、远离实际的理论,而是可以探寻和把握的理论,增强学习动力。
  1.把握教育理论的哲理性,在思考中形成、完善学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哲学。
  在教育理论中要强调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无穷”。就是一个浅显易懂的哲理。在古代典籍里承传下来的很多教育原则都还很值得今天的教育者借鉴。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之,笃行之,慎思之,明辨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等。
  哲理的另一个特点是体现了教育理论的思辨性,也能深深激发学生思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说明教师的教育方式与教育责任完成过程中言教与身教、经师与人师合一的重要性,其中“身教”要求既是对教师的道德要求,又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
  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做中学”,“在做中求进步”,这些教育学家的论断千百年来发挥着不可磨灭的教育价值。
  又如人们常说的“短板理论”——阐明了学生素质要全面发展,以德育为首,品德素质起关键作用的道理。“短板理论”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它揭示了人才价值取决于最欠缺的品德水平。再如“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等这些在身边的生活中就能够感悟到的、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会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成为为人师者终身的教育思想,闪耀着智慧和人性的光芒。
  2.寻找教育理论的社会性。
  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生发展,都有一定社会生活的缩影。如家庭教育要贯彻鼓励原则:“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比如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现代教育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等思想,还有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又比如“教学必须遵循量力性原则”——学生的“力”在哪里?超出了学生的能力(包括承受能力)会怎样?根据“量力而行”的原理,学校为什么要减负?怎样给学生减负?教师如何发扬民主?等等。
  学生常常问这个问题:我们的教育为实现社会教育目的服务,教育的理想追求和社会现实的需求之间是否矛盾?例如在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思考:杜威提出教育民主的根源与现实有何意义?
  通过学习,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于教育理论根源的剖析缺乏深刻的认识。事实上,“杜威的民主社会思想广泛吸收了这些思想的精华,但是也从中吸取了经验教训。他既不要一个理想国式的等级社会,又不要卢梭式的纯粹自然人性化,而是去寻找一个人性的自然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契合与平衡点,一个以社会成员共享利益,互相交流合作互惠为基础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已经淡化人的身份,人们不能够再依靠身份来获取社会财富,而是以能力为本位,以贡献的标准来获得个人的利益。在这个社会里能够互相交流合作,是建立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的联盟,而不是我们人为地去构造一个集体”。这样,深入理解教育培养人的个性和共性的统一目标的双重目标性就容易了。
  再结合现在我们提倡的“教育均衡发展”,让城乡孩子获得起点公平的讨论,深入思考教育发展的价值和趋势,进一步明确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3.深入探讨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热点话题,增强教育理论学科的探究性。
  教育学课堂必须提出富有价值的教育问题。如“高考改革和教育评价的方法改革”、“教育公平就是起点公平吗”,等等。
  教育学课堂的任务首先应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树立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对教育-社会问题的兴趣,进而把握好教育理论,并发挥教育理论的实际作用。再如让学生讨论一个需要广泛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经验的话题: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区别?如何给学生减负?高考要不要废除?高考制度应该如何改革?为什么说“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这些问题就很能把书本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把书本的知识结构有机地整合成为一个知识网络。
  4.突出教育理论解决问题的现实性、生活性,让师范生走进社会、走进教育。
  比如:教师为什么要做到言传身教合一、为人师表?教师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如何?如何加强网络时代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等等。我们在教育理论课堂中采取以下做法:
  一是通过历史案例资料来促进学生理解教育价值问题——教育是为社会文明进步服务的。如给学生提供对教师的社会使命的深刻认识的案例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位从纳粹集中营中逃脱的幸存者做了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一位新老师来到学校,他都会交给这位老师一封信。这封信中写道:
  “亲爱的老师,我是集中营的生还者。我亲眼看到人类所不应当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由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死;妇女和婴儿被受过高中或大学教育的人们枪杀。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不应当被用于制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读写算的能力才有其价值。”

在教育学教学中提高师范生的理论实践能力是一个重要目标,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 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

  • 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讲解理论知识,还要结合教育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使师范生能够深刻理解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

  • 鼓励师范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 开展教育实习活动:

  • 组织师范生到中小学进行教育实习,让他们亲身体验教育实践,了解中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

  • 在实习过程中,师范生可以参与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学生辅导等工作,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 实习结束后,组织师范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分享自己的实习经验和感受,加深对教育实践的理解。

  • 建立导师制度:

  • 为师范生配备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导师,指导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活动。

  • 导师可以定期与师范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困惑,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 通过导师的指导,师范生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 举办教学技能比赛:

  • 组织师范生参加教学技能比赛,如教学设计比赛、课堂教学比赛等。

  • 比赛过程中,师范生需要展示自己的教学技能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可以从其他参赛者身上学到更多的经验和技巧。

  • 通过比赛,师范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教学实践,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投入:

  • 师范院校应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投入,为师范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

  • 可以建设更多的实践教学基地,与中小学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师范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 同时,师范院校还可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和评估,确保师范生能够真正从实践中受益。

  • 培养师范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 鼓励师范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可以组织师范生参加科研项目、教育创新实验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 同时,师范院校还可以为师范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平台,如在线课程、学术讲座等,帮助他们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师范生的理论实践能力,为他们未来的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在教育学教学中提高师范生的理论实践能力的论文~

全面把握教材的系统结构,根据教育改革需要对教材去粗取精。 当代的教育学理论体系经过多年的历史发展,变得丰富多彩,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有一定实践意义的教育理论不容易,必须合理调整教育学固有的繁杂的体系结构

其实你可以在放假时多去参加一些三下乡的教育活动,大约15天左右,很有帮助,至于理论,就需要你上课认真听讲啦~当然,如果你不是师范生的话,你可以看看《教育学》《教育心理》,这些是师范生的必修课程~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何培养师范生学习教育学 的兴趣
答:但直接兴趣维持的长久性、巩固性是有限的,随着新的注意目标的出现,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就会转移或消失,所以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要把直接兴趣发展为对数学科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在教学中运用多样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化难为易,把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在数学第五册教材,...

如何当一名合格的师范生
答:一、培养高尚的师德。要有“我为人人”的教育工作光荣感,有“学不厌,诲不倦”的态度,学会真诚待人,热爱集体,以身作则。二、牢固掌握本专业知识和师范生基本技能。三、博览群书,文理知识兼备,具有基本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想要做一名合格的师范生,不固步自封、不断学习是关键。四、积极参与...

试说明学习教育学理论对教师职业的意义作用..
答:在西方发达国家培养教师的综合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院中,教育学科的课时数,在各门课程课时总数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美国有的高校占30% 以上,有的达到50%;英国甚至达60%;日本约占19%;前苏联大致占25%。这说明,教育科学特别是教育学是师范生最佳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

教师如何学习教育学
答:这门课课时较少,但知识容量大,往往是大学四年中只开一个学期,而教育学内容比较集中而且广泛。在课堂上要当堂消化,吸收所学的内容往往是不可能的,教师讲课实际上起一个指引、示范的作用,真正要想学到知识还须在教师的这些指引下通过自学去获得。因此,师范生需要培养和锻炼自学能力。和中学不同的...

教育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有哪些
答:主要要掌握教育规律,并且要了解教学方法,熟悉教育方针、原则,是教师发展必须的科目;同时对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帮助教师更加的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机。更能指导教师正确引导学生。这也是教师终生学习的过程。

学习教育学理论对教师职业的意义作用是什么?
答:在西方发达国家培养教师的综合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院中,教育学科的课时数,在各门课程课时总数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美国有的高校占30% 以上,有的达到50%;英国甚至达60%;日本约占19%;前苏联大致占25%。这说明,教育科学特别是教育学是师范生最佳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

师范生为什么要学现代教育技术学课
答:在师范院校里,“整合”又恰恰是师范生学习“现代教育技术”主要内容之一。具体表现在:各种教育媒体的分析;教学设计的学习;学习资源的建设;网络信息的运用;以及“整合”的绩效评价等。因而,“现代教育技术”课的这些内容,为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方案和理论依据。三、对当前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问题的...

谈谈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答:在西方发达国家培养教师的综合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院中,教育学科的课时数,在各门课程课时总数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美国有的高校占30%以上,有的达到50%;英国甚至达60%;日本约占19%;前苏联大致占25%。这说明,教育科学特别是教育学是师范生最佳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

什么是教育学,师范生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
答: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学习教育学是为了有目的地培养社会人的活动。教育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社会现象,为了有效地进行教育活动,必须对其进行研究,经过长期积累而成为教育学特定的研究对象。

标题+作为一名师范生,你会通过什么途径来提高班主任素养?
答:现在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已经实行了“教师上岗资格证”,也就是说,不管你从自哪个专业,只要从事教育工作都必须具备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因为只有具备良好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才能更好的洞察学生的心理,从学生心理出发,做到更好的教学。再次是具备教育教学能力。要坚定不移的教育信念,热爱全体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