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十个大将 中国开国的十个大将都是谁?

作者&投稿:韦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开国十大将军

1.大将——粟裕(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 粟裕,他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在全军首屈一指,许多方面甚至超过了林彪。他长期是以陈毅的副手身份指挥作战,建国后任过短时间的总参谋长一职,授衔时却不在这一重要位置上。

四八年中央军委曾计划将粟裕指挥的华野外线兵团即苏北兵团扩编为华中野战军渡江作战,而将华野的内线兵团即山东兵团升级为华东野战军。这一计划本以明令发表,许世友、谭震林、刘少卿指挥的山东兵团已使用华东野战军的名义达三个月之久。而正是由于粟裕本人的反对,这一计划才撤销。
2.大将——徐海东(1900-1970)湖北省黄陂县人.徐海东,陕北方面的代表,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派系平衡的典型。

红军长征时除了三个方面军外,还有一只独立长征的部队最先到达陕北,即红二十五军,徐海东是这只部队幸存的指挥者,与陕北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之后,徐海东任军团长。

斯诺所写《西行漫记》中曾提到,蒋介石称徐海东为“文明的一大害”。由于在战争中肺部负过重伤,他在抗战开始不久后就已不能工作,一直处于疗养状态,直至七零年去世。

陕北方面的代表人物刘志丹阵亡,高岗自杀,徐海东是这一派系中的最高人物了,而且他为人一向正直和善,与世无争。
3.大将——黄克诚(1902-1986)湖南省永兴县人.黄克诚,第四野战军的代表。
4.大将——陈赓(1903-1961)湖南省湘乡县人. 陈赓,第二野战军的代表。

二野参谋长李达是三一年宁都起义才参加红军的,尽管军事造诣很高,但资历不足以为二野的代表人物。

陈赓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均是中流,而他的名气甚大,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中的佼佼者。著名的“黄埔三杰”中,蒋先云战死,贺衷寒去了台湾,陈赓是硕果仅存了。
5.大将——谭政(1902-1988)湖南省湘乡县人.谭政,当时任总政治部主任,与元帅中罗荣桓的情况一致,是大将中政工方面的代表,同样意味着中国军队的特色。
6.大将——萧劲光(1903-1989)湖南省长沙人.大将——萧劲光(1903-1989)湖南省长沙人.
7.大将——张云逸(1892-1974)广东省文昌县人. 张云逸,除粟裕外第三野战军的又一代表。

大将中他的年事最高,是唯一参加过护国讨袁的。

广西百色起义时他任红七军军长,在邓小平离队后他率红七军艰苦转战进入中央苏区,任红军副总参谋长。抗战和解放战争时他在华东方面的军职一直高于粟裕。

叶挺任新四军军长,他任参谋长兼第二支队司令;陈毅任军长,他任副军长;华野成立,他又先后任过副司令兼参谋长。这些职务大将中无他人可比。
8.大将——罗瑞卿(1906-1978)四川省南充县人.罗瑞卿,华北野战军的代表。

他当时的职务为公安军司令兼公安部部长,工作性质特殊与最高层直接相关,毛泽东对他颇为赏识,是党内军内正在上升的人物,庐山会议后也正是他接任了黄克诚总参谋长和军委秘书长的重要职务。
9.大将——王树声(1905-1974)湖北省麻城县人.王树声,红四方面军的代表。

与元帅中徐向前的情况一致,尽管王树声战争中没有骄人战绩,甚至在解放战争中的职务低于多数大将,但他担任过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仅此一项足以保证他的大将军衔。授衔时他的职务与陈赓相同,都是国防部副部长。
10.大将——许光达(1908-1969)湖南省长沙市人.许光达,做为红二方面军在大将中的代表人物列名最后,也是十大将中争议最大的人。

他的职务、资历、战绩明显低于其他的人,而且在红军中仅担任师长,对红二方面军的代表性都嫌不足。

由于红二方面军产生的高级将领本来就少,参谋长李达因资历有限而排除在大将之外。而曾担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的萧克,本是最有资格的人选,但他在长征时支持过张国焘的路线,又与此时主持军委的彭德怀水火不容,加上他当时训练总监察部副部长兼陆军训练部部长的职务较低,故而没得到大将的位置。

授予许光达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在于,中国当时在借助苏联建立自己的装甲兵,为了对等谈判,中国的装甲兵司令应与苏军的军衔相同。作为装甲兵司令的许光达也就顺理成章地获得了大将军衔,在各兵种的主官当中成了特例。

粟裕 徐海东 黄克诚 陈赓 谭政 萧劲光 张云逸 罗瑞卿 王树声 徐光达

  十大大将依序为: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开国大将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于1955年授予大将军衔给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作出巨大贡献的十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领导人。他们为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过重大贡献,因此被人们称之为“开国大将”。

粟 裕 陈 赓 徐海东 罗瑞卿 许光达 肖劲光 黄克诚 谭 政
王树声 张云逸

粟 裕 陈 赓 徐海东 罗瑞卿 许光达 肖劲光 黄克诚 谭 政 王树声 张云逸

中国开国十位大将是谁?~

共和国开国大将
大将——粟裕(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
大将--黄克诚(1902-1986) 湖南省永兴县人
大将--陈赓(1903-1961)湖南省湘乡县人
大将--谭政(1902-1988)湖南省湘乡县人
大将--萧劲光(1903-1989)湖南省长沙人
大将--许光达(1908-1969)湖南省长沙市人
大将——徐海东(1900-1970)湖北省黄陂县人
大将--王树声(1905-1974)湖北省麻城县人
大将--张云逸(1892-1974)广东省文昌县人
大将--罗瑞卿(1906-1978)四川南充人

http://www.wanglimin.com/doc/10general.htm(里面是十大元帅)
十大将军】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庚、谭政、肖劲光、张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1、大将——粟裕(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

粟裕,他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在全军首屈一指,许多方面甚至超过了林彪。他长期是以陈毅的副手身份指挥作战,建国后任过短时间的总参谋长一职,授衔时却不在这一重要位置上。

四八年中央军委曾计划将粟裕指挥的华野外线兵团即苏北兵团扩编为华中野战军渡江作战,而将华野的内线兵团即山东兵团升级为华东野战军。这一计划本以明令发表,许世友、谭震林、刘少卿指挥的山东兵团已使用华东野战军的名义达三个月之久。而正是由于粟裕本人的反对,这一计划才撤销。

2、大将——徐海东(1900-1970)湖北省黄陂县人

徐海东,陕北方面的代表,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派系平衡的典型。

红军长征时除了三个方面军外,还有一只独立长征的部队最先到达陕北,即红二十五军,徐海东是这只部队幸存的指挥者,与陕北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之后,徐海东任军团长。

斯诺所写《西行漫记》中曾提到,蒋介石称徐海东为“文明的一大害”。由于在战争中肺部负过重伤,他在抗战开始不久后就已不能工作,一直处于疗养状态,直至七零年去世。

陕北方面的代表人物刘志丹阵亡,高岗自杀,徐海东是这一派系中的最高人物了,而且他为人一向正直和善,与世无争。

3、大将——黄克诚(1902-1986) 湖南省永兴县人

黄克诚,第四野战军的代表。

4、大将——陈赓(1903-1961)湖南省湘乡县人

陈赓,第二野战军的代表。

二野参谋长李达是三一年宁都起义才参加红军的,尽管军事造诣很高,但资历不足以为二野的代表人物。

陈赓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均是中流,而他的名气甚大,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中的佼佼者。著名的“黄埔三杰”中,蒋先云战死,贺衷寒去了台湾,陈赓是硕果仅存了。


5、大将——谭政(1902-1988)湖南省湘乡县人

谭政,当时任总政治部主任,与元帅中罗荣桓的情况一致,是大将中政工方面的代表,同样意味着中国军队的特色。

6、大将——萧劲光(1903-1989)湖南省长沙人

萧劲光,第四野战军的又一代表。

海军司令的职务是他获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在所有元帅和大将中只有他在苏联进修过海军业务。

7、大将——张云逸(1892-1974)广东省文昌县人

张云逸,除粟裕外第三野战军的又一代表。

大将中他的年事最高,是唯一参加过护国讨袁的。

广西百色起义时他任红七军军长,在邓小平离队后他率红七军艰苦转战进入中央苏区,任红军副总参谋长。抗战和解放战争时他在华东方面的军职一直高于粟裕。

叶挺任新四军军长,他任参谋长兼第二支队司令;陈毅任军长,他任副军长;华野成立,他又先后任过副司令兼参谋长。这些职务大将中无他人可比。

8、大将——罗瑞卿(1906-1978)四川省南充县人

罗瑞卿,华北野战军的代表。

他当时的职务为公安军司令兼公安部部长,工作性质特殊与最高层直接相关,毛泽东对他颇为赏识,是党内军内正在上升的人物,庐山会议后也正是他接任了黄克诚总参谋长和军委秘书长的重要职务。

9、大将——王树声(1905-1974)湖北省麻城县人

王树声,红四方面军的代表。

与元帅中徐向前的情况一致,尽管王树声战争中没有骄人战绩,甚至在解放战争中的职务低于多数大将,但他担任过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仅此一项足以保证他的大将军衔。授衔时他的职务与陈赓相同,都是国防部副部长。

10、大将——许光达(1908-1969)湖南省长沙市人

许光达,做为红二方面军在大将中的代表人物列名最后,也是十大将中争议最大的人。

他的职务、资历、战绩明显低于其他的人,而且在红军中仅担任师长,对红二方面军的代表性都嫌不足。

由于红二方面军产生的高级将领本来就少,参谋长李达因资历有限而排除在大将之外。而曾担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的萧克,本是最有资格的人选,但他在长征时支持过张国焘的路线,又与此时主持军委的彭德怀水火不容,加上他当时训练总监察部副部长兼陆军训练部部长的职务较低,故而没得到大将的位置。

授予许光达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在于,中国当时在借助苏联建立自己的装甲兵,为了对等谈判,中国的装甲兵司令应与苏军的军衔相同。作为装甲兵司令的许光达也就顺理成章地获得了大将军衔,在各兵种的主官当中成了特例。

综合十大元帅和十大将的每个人的情况来看,授衔时多种因素都在起着作用,既不是纯粹的“论资排辈”,也不是简单的“论功行赏”,而是党内军内多年来战争历程和人事变迁的综合平衡。站在今人的角度上,尽可以对他们每个人品头论足,但如果从授衔时的历史环境出发,相信这二十个人堪称是“最佳组合”了

我国开国时候各有多少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分别是谁???
答:2018-10-19 · TA获得超过264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75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我国开国时有十位元帅,十位大将,57位上将,177位中将,1360位少将。 1、十位元帅分别是: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2、十位大...

中国一共有多少位大将
答:黄克诚(1902-1986)湖南省永兴县人。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国民革命军任营政治指导员、团政治教官。参加了北代战争和湘南起义。10:谭政(1892-1974)原名谭世铭。湖南省湘乡县人。一九二七年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特务营任文书、书记。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 ...

中国十大将军
答:四八年中央军委曾计划将粟裕指挥的华野外线兵团即苏北兵团扩编为华中野战军渡江作战,而将华野的内线兵团即山东兵团升级为华东野战军。这一计划本以明令发表,许世友、谭震林、刘少卿指挥的山东兵团已使用华东野战军的名义达三个月之久。而正是由于粟裕本人的反对,这一计划才撤销。2、大将——徐海东(1900-...

中国古代十大名将
答:南北朝第一名将。带七千骑兵杀入洛阳,期间陷城四十七,北魏数十万大军皆溃。晚节不保,但考虑到纯属不可抗拒力(发洪水),且回到粱朝便以一万兵全歼侯景七万大军,只剩他老哥一个,列为第九当之无愧(小陈和岳圣一样摊上这么个主子,功业不济,命也)。花絮:当初,毛爷爷在读《南史·陈庆之传...

中国大将名单有哪十位?
答:1955年8月27日,中央军委授予:粟裕、黄克诚、谭政、肖劲光、王树声、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徐海东、张云逸10人大将军衔,后被人们称之为“开国十大将”。1965年5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决定取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1988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

中国开国的十个大将都是谁?
答:中国开国的十员大将: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每一位大将均授勋为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将军都是谁?一
答: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10人大将军衔,后被人们称之为“十大大将”。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此次军衔等级设置是在中国传统军衔等级体系的基础上,参照了前苏联、朝鲜等国的军衔制而设定的,其中将官设置为四级,即:大将、上将、中将、少将...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十大名将
答:一二九师副师长、华北军区副司令员等。9、聂荣臻 聂荣臻,1899年生,四川江津人。1923年加入中共,曾任黄埔军校教官、红一军团政委、一一五师师长兼政委、华北军区司令员。10、叶剑英 叶剑英,广东梅县人,1897年生,1927年加入中共,曾任红一方面军参谋长、八路军参谋长、解放军总部参谋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授10大元帅、10大将都有谁?
答:监督警卫勤务的执行,管理军队庶务以及指挥前卫,选择营地等工作。大将,为一些国家将级军官中最高一级的军衔称号。大将军衔最早由苏联红军设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一些国家以及朝鲜、越南、古巴、尼加拉瓜、缅甸等国也相继设置大将军衔。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55年第一次实行军衔制时也曾设立大将军衔。

建国时封的10大元帅10大将和57位上将都是谁
答:1、建国时10大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2、建国时10大将: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3、建国时57位上将:张宗逊、宋任穷、赵尔陆、萧克、王震、许世友、刘亚楼、邓华、杨得志、王宏坤、李克农、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