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风俗的广西结婚 广西的结婚风俗是怎样的?

作者&投稿:汉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入赘
广西的田林、隆林、西林、凌云、乐业、东兰、凤山、巴马等而下之地还留存着古老的“入赘”风俗。所谓“入赘”,就是男子“嫁”到女家去,生男育女从母姓,有继承母亲财产的权利。
自愿“入赘”的男青年,常常是由于家里兄弟过多,由自己打听招婿之家。愿意留在家里的女青年,便串村走寨找寻如意的“上门郞”。一旦看中某个男子,便寻找机会聊天,中意了就以鞋相送。如果男方同意,一年半载之后“入赘”。结婚所需一切,均由女方准备。男子“出嫁”那天家中不摆酒席。但女方家要办得隆重。当晚还要请族中元老按本族姓氏和同辈男子的名字辈分,给女婿改名改姓。女儿排老几,女婿也排老几,同辈之间称史道弟,绝对禁忌“姐夫”“妹夫”之称。
结婚送红蛋:广西靖西荣劳一带,壮族男女青年结婚时,男方要给女方送去50至100个红熟蛋。女方收下后,留着专门给参加婚礼的小妹妹和要好的女友。要是男方经济困难,蛋送得少些,女方是可以谅解的。如果男方无视这一习惯没有送红蛋,女方就会认为对方没有诚意,便不同意嫁给他。
2。歌圩
是壮族民间一种传统的大型歌节。每年春秋佳节,青年人都要穿上节日的盛装,选择唱歌的对手,寻觅心爱的情侣。照例,小伙子得先向姑娘唱歌邀请,要一直唱到姑娘满意,如果唱到最后姑娘也不答腔,那他就只好狼狈而逃,让位给更有歌坪的程序唱初交歌、赞美歌、询问歌、盘歌,恋情歌。唱到情深意浓,便唱深交歌、赠礼歌,并互相赠送礼品。这对情人便离开同伴,双双进入花间丛林。快分手时,两人又唱起嘱别歌,相约下次见面,这才分手。不少情侣就这样订下终身。然而这个对歌程序中也有不少“险关”。尤其是盘歌,女问男答,内容包括远至三皇五帝,近至当今世界上自日月星辰,下至山河百兽,随编随唱,无所不包。其内容之广泛,其歌才之敏捷,令人为之倾倒。
在歌圩中除了对歌活动外,还有一系列的游戏娱乐节目。以下仅举几例:
(1)碰红蛋游戏
碰红蛋游戏是广西都安棉山壮族的“三月三”歌圩中特有的一项别有风趣的活动。它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和择偶的一种方式。按照当地的习俗,红色象征着青年们火热的心。所以,在赶歌圩以前,除家家蒸煮五色糯米饭待客外,青年们还特意准备好一二十个染成紫红色的热蛋(鹅蛋、鸭蛋均可),以稻草捆扎成串带到歌场。青年们利用对歌的机会进行接触,相邀举行碰红蛋游,以此卜测彼此的姻缘。
游戏方法是:男女双方各握一个熟蛋,相对而立,然后以手握的红蛋尖相互对碰。如果双方的红蛋同时碰破,则被认为两人的命运相连,有姻缘情分,所以要将蛋心互赠共尝,结为知己,在旁的人也为他们祝福。如果只是单方碰破,则表示两个没有缘分,旁人会要他自己把蛋吃掉,或者将蛋送给对方以示彼此相识的一番心意。
(2)抛绣球
抛绣球是壮族人民在歌圩上进行的一种传统娱乐形式,同时也是男女双方表示爱意的一种方式。歌圩那天,男女青年对歌完毕就跳绣球舞,跳完就开始抛绣球。抛时男女青年各站在竹竿的两边,绣球要抛过竹竿给对方,对方如果接不到就算输。输的人要唱一支歌或跳一个舞。男女互抛了一阵,就一对对互换绣球表示相爱。
3背新娘过河
广西北部山区的壮族人成亲时,有背新娘过河的风俗。由于当地山重水复、路途险峻,为了确保新娘的安全,过河道桥都要请被称为“水手”的人来背。“水手”多是强壮的未婚男青年。新娘过河时,鸣炮三声,喇叭吹响。“水手”随即弯下腰来,背起新娘上桥过河。背新娘很有讲究,新娘不能分开两腿,“水手”在行动上不能半点粗野,更不能调笑。所以背新娘的“水手”多是品德最佳者。过河时,由未婚女青年担任的迎娘在旁边给新娘打雨伞遮阴,这伞不管天气好坏都要撑开,因为当地人认为,撑伞可防止喜气失散。在宽数十米的河面上,迎亲的队伍拉成一条线,非常热闹。上岸后,迎娘还要故意把伞撑得很低,以防别人“偷看”蒙着面纱的新娘。



广西结婚习俗~

你好,我来为你解答:
瑶族的婚礼习俗 各族婚俗
由于瑶族内部支系不同,婚姻文化也千差万别。但一夫一妻制是各地瑶族基本的婚姻制度。瑶族青年男女到了一定的结婚年龄他(她)们或父母就会通过恰当的方式选择伴侣。
婚前自由恋爱
瑶族男女婚前有充分的社交自由。他们一般通过生产劳动、节假日、参加婚礼、走亲访友、赶集等活动来结交彼此心爱的人。
有的求爱方式还很有特色,如有隔窗对唱、吊楼谈情、圩日择侣或伞下相会等。广东连南县的八排瑶盛行隔窗对唱。当地瑶家姑娘的卧室之前或之后一般都开有一个求偶的窗口,到了三更半夜未婚的小伙子点着火把或打着手电筒前来寻找姑娘对唱。不论小伙子来自远或近,相识或不相识,姑娘们都不会轻易打开房门。小伙子只站在窗外,与窗内的姑娘对唱,即自报家门,叙述身世,倾诉爱情。如通过对唱,彼此情投意合。小姑娘则把门打开,引情郎入室与父母见面,并热情招待,定下终身。
吊楼谈情的求偶方式盛行于广西金秀瑶山的拉珈瑶地区。这一地区的住房往往在主楼外设有一个吊楼,这一吊楼是专门给姑娘居住、绣花或谈情说爱的。小伙子晚上去找姑娘谈情说爱时,得从楼外往吊楼上爬;如果姑娘有意,她自然打开楼门,笑脸相迎,并拉小伙子一把。否则小伙子就会吃闭门羹。圩日择侣,即每逢圩日(有的地方每隔三天为一圩期)青年男女相互选择自己的意中人。
广西南丹县白裤瑶许多未婚男女青年,在圩日这一天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到圩场去寻找自己心中的“目标”;也有的成群结队地聚集于街头巷尾,选择自己的意中人。
白裤瑶青年男女求偶,女方要比男方主动。当女方看到意中人时,就主动向对方唱歌求爱,而且方式与众不同,他们双双对对面对面地站着,仅半尺之距,悄声而唱,情语绵绵,当唱到一定的时候女方就出其不意地夺走男方随身携带的雨伞、手镯或腰带之类物品,欢喜而逃,女跑男追,直到山野的僻静处才停下;如果男方不乐意与女方深交的,也出其不意地从女方手中夺回自己的物品而分道扬镳。如果女方有情,男方也有意,女方则把男方领到家里留宿数日,由女方父母考察其为人和劳动态度。如果女方父母觉得满意,男女双方就可以互相交换信物,表示后会有期。一般女方给男方赠送的是烟袋,男方给女方赠送的是银手镯或红丝线等。但这还不能算是订婚。订婚或者结婚还得经父同意。
伞下相会,是云南勐腊县的金门瑶谈情说爱的一种方式。即青年男女互相约定好时间、地点,到时大家聚集在一起进行对唱。对唱时,女方常常是把小阳伞遮着自己脸面。男方只听其歌而不见其面。当双方唱得情投意合时,男方才可以掀开女方的阳伞,双方就在伞下倾诉各自的情怀。如果钟情的,则互相赠送银手镯、腰带、挎包或丝线等礼物。再经一段时间的交往,感情至深,志同道合,则山盟海誓,而且女方还在男方的手臂上咬上一口,留下伤痕,表示对男方的爱慕和忠贞。
订婚
青年男女双方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之后,双方情投意合,就分别转告自己父母。由男方父母请媒人带上彩礼,即酒、肉、鸡或订金,前往女方家举行订婚仪式。订婚的内容主要是征求女方父母同意不同意姑娘与小伙子结为夫妻,要不要收身价钱,并商定办婚事的大致时间。订婚仪式告成,就由男方选择吉日良辰举行婚礼。
婚礼
瑶族婚礼有繁有简,形式多样。广西金秀拉珈瑶和花兰瑶的婚礼最为简朴。结婚时,男女双方都 不请客,不送财礼,也不敲锣打鼓,更不燃放鞭炮。同时,女方既不请客,也不做嫁妆,而且结婚仪式是在夜深人静时举行的。也就是在接亲那天晚上天黑时分,男方派几个女青年带上五斤猪肉、五斤酒和五斤大米,悄悄地到女方家去。女方的家人与接亲者同桌吃一餐便饭,就点着火把将新娘接到男方家去了。男方家人三更半夜与新郎、新娘和接亲者及几个近亲的长辈同桌吃一餐便饭,婚姻大事即宣告结束。
在广西三江县,老堡、文界一带地区的红瑶青年男女结婚仪式更是独特。他们是背着女方父母互许终身、缔结婚约、举行结婚仪式的。婚礼过后才派人同新郎、新娘带上两只鸡和十二斤喜酒前往女方家报喜,并赔礼道歉。女方父母只好默认这门亲事。实际上,女方父母不是绝对不知道,只不过是一种婚俗罢了。他们婚后,妻子“不落夫家”。每逢年过节或农忙时,丈夫才去接妻子回家住上几天。之后又返回娘家去了。等到妻子有了身孕,产前才到夫家生活。
拜堂仪式,在勉瑶中尤其盛行,且隆重。即结婚之日,男方派数位男女到女方家接亲;女方也派数位男女送亲去男方家。
拜堂之夜灯烛通明,堂屋摆着数张长方形筵席,亲朋满坐。新郎和新娘穿着民族传统盛装,新娘头一蒙着一块四方形的瑶锦,新郎和新娘站于厅堂中央(男左女右),面向神台,由司仪主持一十二跪拜礼。跪拜的主要对象是:拜祖父母,拜父母,拜叔叔伯伯和兄弟姊妹等。按辈受礼,逐一进行。每拜一位都要行一十二次跪拜礼。并给以敬酒。金门瑶接亲要唱“拦路歌”,当男方派10余位男女到女方家接亲时,要唱十几轮“拦路歌”。当接亲队伍把新娘接回新郎家时,得举行进门、合婚、认亲等仪式。第三天新娘和新郎则一起“回门”。在新娘家住上一个晚上,又返回新郎家生活。广东连南县八排瑶当新娘出嫁时,由先生公为新娘念瑶经、朗颂吉利语,由新娘的亲婶、亲嫂帮新娘梳妆打扮;新娘出门时,倒着穿草鞋走。
入赘
瑶族有“女大当婚,男大当嫁”的习俗。如在勉瑶或金门瑶地区,当女子达到结婚年龄时,凡不愿出嫁的则留在家里娶女婿;有的男子长大了,不愿在家娶媳妇的,也可以出嫁到女方家去。男子出嫁到女方家以后,所生子女的姓名,第一个随母姓,第二个则随父姓。属多子女的,则以此类推。男女双方各自都有与自己同姓的子女送终接代,承顶香火门第。男子如是孤儿或被收买到女方做女婿的,男方得更名换姓,即改随女方姓氏。所生的子女也全随母姓。男方如果是独生子,嫁到女方以后,家里无其他人照料父母双亲时,则采取“两边走”的形式。即男女双方都有流帮助父母劳动之责,都有承担赡养双方父母义务,也都有继承双方父母财产的权利。因此,独生子女出嫁后,父母也无后顾之忧。
由于瑶族社会既有男婚女嫁,也有女婚男嫁的习俗,所以对于生男还是育女,皆一视同仁,决无重男轻女或重女轻男的现象。
离婚与再婚
历史上,瑶族婚后,夫妻关系比较稳固,离婚并不多见。寡妇再婚,也不受歧视。

1.早上新娘在闺房化妆,等待新郎手捧鲜花迎接(嫁给我吧)。新郎要准备好多好多的小封包,新娘的姐妹们问封包的手是不会停的,封包开路,找新娘的鞋子并给她穿好。同时新郎组织好花车队,浩浩荡荡去(抢亲)接新娘。到了新娘家要给父母及三姑六婆敬感恩茶,然后背(抱)起新娘上花车,沿着柳州市区的景点街道逛一圈回到新房(12:00前)。给自己的父母及三姑六婆敬感恩茶。

壮族的婚姻风俗
答:这是卑鄙无耻的一种霸婚行为,日子越久百姓越难忍受,但在封建王朝和土司统治下,平民百姓是呼天无门,只能选择夜深人静之后进行接亲,以避免土司对百姓婚姻的糟蹋。凌云县城的壮族历代有夜婚的习俗,为广西唯一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婚俗。这种婚俗直到现在,虽然在婚序婚礼形式上已经简化得多了,但仍...

广西婚礼习俗如何 这些必须要懂得
答:1. 壮族婚礼习俗:在广西,壮族的婚礼习俗中包含了一些传统的仪式,如抛绣球、打木槽、唱山歌和对歌等,这些活动不仅是娱乐形式,也是年轻人相互了解、选择伴侣的方式。现代的壮族青年多采用自由恋爱的方式走向婚姻,且与其他民族通婚的现象也较为普遍。2. 瑶族婚礼习俗:瑶族的婚礼习俗有其独特性,通常不...

广西的婚姻风俗有哪些禁忌啊?
答:4. 在广西马山县,青年男女初次见面时忌讳杀鸡宰鸭待客,因为这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可能导致婚事告吹。5. 过去,许多壮族地区有“不落夫家”的习俗,新婚之夜新郎新娘同房被认为是不吉利的行为。在婚礼的接亲、上门等仪式中,各地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如选定吉时出门和到达,以及入门时的避邪仪式。6. ...

广西结婚风俗广西壮族父母包办的婚礼
答:1. 广西结婚风俗 广西,这个拥有丰富少数民族文化的地区,以壮族文化为代表,其婚礼习俗独具特色。通常,广西的婚礼分为三天,男女双方分别举行酒席。男方称为“结婚”,女方称为“于回”。第三天,也就是隔日酒,是庆祝的重点,女方会设宴,男方则提供猪肉、鸡鸭、大米、喜酒等礼物。女方的亲属会送猪蹄...

广西巴马瑶族奇特婚俗:女大当婚男大当嫁
答: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可是,广西巴马县所略乡一带的瑶族(土瑶)却与众不同,是“女大当婚,男大当嫁”,别具一格。这里的“女婚男嫁”特点,大体上有这么几个阶段。当男女青年都长到18岁后,就开始讲究修饰,乔装打扮一新,女青年似花蕊朵朵,男青年个个英俊潇洒。通过赶街、走亲...

广西柳州结婚的风俗
答:苗族和侗族的青年男女也有自由的恋爱活动,通过走寨、走坡等形式社交,但同样需要得到父母的认可。婚后,苗族妇女不再住在夫家,这一习俗在解放后有所改变。侗族中,同宗之间不能结婚,流行姑舅表婚,禁止姨表婚,体现了较强的舅权意识。侗族中还保留有古代的抢亲婚俗,男女双方自愿参与其中,这种习俗在...

广西婚礼习俗如何 这些必须要懂得
答:广西婚礼习俗中,苗族的婚礼习俗是最为简单的,有自由恋爱的权利,征得双方父母同意之后就可以结婚了,上门入赘情况普遍。侗族婚礼习俗 在侗族婚礼习俗中,同宗不能够结婚,不同族不能够结婚,这一点在还未解放之前非常严重,而全中国解放之后,这样的观念正在逐渐改变之中。不过侗族人的婚礼有着抢亲一说,...

广西结婚有哪些习俗婚嫁习俗文化介绍
答:广西婚嫁习俗文化介绍:1、宴席 在广西的婚嫁习俗文化中,男方会设立结婚宴席,女方会举办于归宴席。两边举办的宴席都分为三天,第一天是入场宴席,第二天是正席,第三天是散席。女方举办宴席所需要的物品,基本上都是用男方提供的彩礼购买的。2、提亲 提亲这天举办的宴席就是入场宴,男方会准备好提亲...

广西结婚风俗流程
答:1. 广西结婚风俗流程丰富多样,反映了当地风土人情和文化传承。2. 汉族婚礼通常为期三天,包括入场、正席和散席,部分地区第三天为正席,称为隔日酒。3. 男方负责提供女方设筵所需物品,作为聘礼。4. 接亲当天,男方备礼物,由媒人带领送往女方家,传统上使用石脚抬礼物,两人一担,取双数以求吉利。...

广西的结婚习俗有哪些?
答:5.新郎送新娘竹鸡 在广西有一个非常奇怪的仪式,就是新郎要送新娘一只竹鸡,这只竹鸡是用竹子编织而成的。这个习俗是为了祈求新婚夫妻生活美满幸福,也代表着柔和的家风。因为鸡在这里被视为代表着家庭美满和丰收。以上是广西比较奇奇怪怪的婚礼习俗,每个习俗都有着深刻的寓意,也都代表着广西的独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