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什么地方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作者&投稿:花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汉语“中国”一词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场合是不一样的。在古代基本上是一地域和文化的概念。春秋时期的中国,只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其他地区不算中国。以后中国的概念逐步扩大,到了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并且包括了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例如匈奴等民族建立的十六国,鲜卑人建立的北魏,到唐朝时已经被认为是中国的一部分了。

汉朝以及汉朝以前,可考证的“中国”一词的用法有如下几种:

指京师,如《诗经·民劳》注:“中国,京师也。”;“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指汉民族所能够直接统治的地区,如《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又如《论语集解》:“诸夏,中国也。”
指地理上的中原地区,如《三国志》:“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又如《史记·东越列传》:“东瓯请举国徙中国”。

中原地区和中原王朝被称为“中国”,不仅由于地域亦源于文化传统,因为中原王朝建立之时间较早,经济与文化具有较高水平,是所谓礼义之邦的华夏文化。一直居于四夷之上。此时,“中国”一词拥有地域、文化和民族的多重意义,民族的意义要强于地域、文化的意义,且该词的政治意味比较小。

自汉朝以后,“中国”一词的语义发生变化,民族的意义削弱,地理和政治意义加强。所以,当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之后便以中国自居,比如:鲜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称中国 ,将南朝叫作岛夷;同时汉族建立的南朝虽然迁离了中原,仍以中国自居,称北朝为索虏、北魏为魏虏。如:《晋书》苻坚对其弟苻融言“刘禅可非汉之遗祚;然终为中国之所并”。

“中国”一词的政治意义突出这一现象在辽宋和金宋对峙时期更加明显:辽与北宋、金与南宋都曾自称中国,且一度互不承认对方是中国。这里的中国,政治意义明显占强势。

由于“中国”主要是地理、文化和政治概念,所以和民族的关系甚小。历史上夏商周三代无不出自“蛮夷戎狄”,华夏族便是夷夏不断融和的产物。五代时吴越王钱镠临终时要子孙“善事中国”,此“中国”是指沙陀族在中原建立的后唐。五代有三代(后唐、后晋、后汉)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新旧《五代史》都把他们视为正统,而把南方汉人政权放在次要地位,只称梁、唐、晋、汉、周为中国,却不称南方立国的各汉族政权为中国,欧阳修在《新五代史·十国世家年谱》言“十国非中国之有也”。南宋时,女真控制中原地区,陈亮在上孝宗书中说,不能“置中国于度外”要经营荆襄“争衡于中国”(其中的“中国”,前者指中原地区,后者指占据中原的金国),因此中国不仅是汉族的中国,也是各族人民的中国。

直到清朝后期,“中国”一词已经有着3000年的使用历史,一直只是作为一种代指性名词来使用,不曾将“中国”两字明确作为其政体的直接名称。从清朝后期开始,清朝与西方国家交流时开始使用“中国”这个名称,往往使用“中国”来称呼自己。辛亥革命之后,中华民国成立,“中国”这一个称谓正式成为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政治名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实际的语言操作中“中国”一词依然具有地域、文化和政治的多重意味,但在国际上的共同认知中,“中国”一词就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这里!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哪里?~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这里!

中国一词至迟出现在西周初年,最早的证据,是1963年在陕西鸡贾村出土的一口“何尊”(尊为古代祭器,用青铜制成)上的铭文。
由于《尚书》中不少内容是出于后人的追记,又经过很多人的整理甚至篡改,往往被弄得真假参半。有了何尊铭文这件物证,《梓材》上的话就完全得到了证实。可见在周武王和他的儿子周成王时的确已经使用“中国”一词了。

扩展资料:
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记述的是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成周(今河南洛阳)之事。
尊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公斤。圆口棱方体,长颈,腹微鼓,高圈足。腹足有精美的高浮雕兽面纹,角端突出于器表。体侧并有四道扉棱。造型浑厚,工艺精美。
1963年6月,因陈堆家老屋住不下,就租了隔壁陈乖善的两间房子住,院子后面是个土崖。当年8月的一个雨后的上午,陈堆在后院发现下雨坍塌后的土崖上好像有亮光,就用手和小镢头刨,结果就刨出了个铜器。
第二年,陈堆夫妇从宝鸡返回固原,临走时将铜器交给陈湖保管。1965年,陈湖将其卖到了废品收购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

中国一词的由来 中国这两个字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答:这两个字合起来,“中国”就是万国中处于中间的国、中央的国、最重要的国。由此延伸出来,在地域上就是中原,就是一大片平原或者一大片地域中间的地方。这才是古代中国的本义。既然如此,最早的“中国”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覆盖我们今天整个国家,甚至到了清朝,有时“中 国”这个词也没有包括我们现在...

中国在什么时候开始叫做中国的?
答:中国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9月27日,政协一届全会通过决议正式定国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同时又以“华夏”、“中华”、“中夏”、“中原”、“诸夏”、“诸华”、“神州”、“九州”、“海内”等的代称出现...

在古代,我国也被称为中国吗?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答: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上下5千年的文化,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在古代,我国不叫中国,每个朝代都有自己名字。比如,唐朝时候,外国人称我们是大唐而不是中国。1、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最早“中国”一词出现在西周时候,将我们祖先华夏民族所居住的区域称为“中国”,意思...

“中国”一词最早出自哪儿?
答:“中国”一词最早出自西周初年。在古代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所在的地方是方的,并且觉得如果在地球上肯定有一个终点,这个就是地球上面不能够过去并且人类居住的地方,也是人类没有办法能够到达的地方,并且在他们那个时代,如果有人想要到处旅游,就会被很多人劝服,因为人们并不知道地球的真正构造,...

中国一词最早出自于西周青铜器,是什么时候才成为我国国名的呢?_百度知 ...
答:在进入明朝统治之后,“中国”这一词开始出现在外交文书之中。等到了清朝统治后期,清政府在与外国签订条约时也开始直接以“中国”这一词来代表清政府。而待中华民国建立之后,“中国”这一词正式作为国号存在。有关于“中华民国”这一国号,它在1901年时便已...

“中国”二字,最早出自我国哪个朝代
答: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继位时非常年幼,由周公摄政。由此推断,《尚书·梓材》创作于西周第三代王——周成王时代,这是我们能够找到的最早的中国历史文献记载,据今已有三千余年。可见,“中国”一词至少在周朝已经开始正式使用。 另外,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也有三篇提到“中国”。分别为:...

“中国”,这个名字是谁起的,在哪一年?
答: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于西周初年,谁起的已无从考详。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同时又以“华夏”、“中华”、“中夏”、“中原”、“诸夏”、“诸华”、“神州”、“九州”、“海内”等的代称出现。而汉语中的“中国”一词,最早指西周京畿...

...中国”作为名词来代表我们这个完整的国家是在什么时候?
答:目前所知“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梓材》中,其中记载道:“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此时“中国”的含义仅仅是周朝人对自己居住的地域的称谓,他们认为自己位于大地的中央,而四周的民族则分别被他们称为蛮、夷、戎、狄。到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则自称“中国”,其中“国”就...

历史上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中国”这一国家?
答:西周的初年。目前所知“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11世纪西周早期成王时代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其铭文记载了成王继承武王遗志并营建东都成周的史实,其涉及“中国”部分铭文为“隹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这篇铭文把“中国”指为以洛阳盆地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中国...

“中华”这个词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答: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同时又以“华夏”、“中华”、“中夏”、“中原”、“诸夏”、“诸华”、“神州”、“九州”、“海内”等的代称出现。“华”,是指华丽、兴旺;也有说上古华、夏同音,本一字。《左传》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