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出自那首诗,并解析一下该诗?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出自谁的哪首诗?

作者&投稿:剧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作者:李白
长干行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预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陪宴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译文
记得我刘海初盖前额的时候, 常常折一枝花朵在门前嬉戏。
郎君总是跨着竹竿当马骑来, 手持青梅绕着交椅争夺紧追。
长期来我俩一起住在长干里, 咱俩天真无邪相互从不猜疑。
十四岁那年作了你结发妻子, 成婚时羞得我不敢把脸抬起。
自己低头面向昏暗的墙角落, 任你千呼万唤我也不把头回。
十五岁才高兴地笑开了双眉, 誓与你白头偕老到化为尘灰。
你常存尾生抱柱般坚守信约, 我就怎么也不会登上望夫台。
十六岁那年你离我出外远去, 要经过瞿塘峡可怕的滟堆。
五月水涨滟难辨担心触礁, 猿猴在两岸山头嘶鸣更悲凄。
门前那些你缓步离去的足印,皮乱巧 日子久了一个个都长满青苔。
苔藓长得太厚怎么也扫不了, 秋风早到落叶纷纷把它覆盖。
八月秋高粉黄蝴蝶多么轻狂, 双双飞过西园在草丛中戏爱。
此情此景怎不叫我燃键伤心痛绝, 终日忧愁太甚红颜自然早衰。
迟早有一天你若离开了三巴, 应该写封信报告我寄到家来。
为了迎接你我不说路途遥远, 哪怕赶到长风沙要走七百里!
赏析
这是一首写商妇的爱情和离别的。诗以商妇的自白,用缠绵婉转的笔调,抒写 了她对远出经商丈夫的真挚的爱和深深的思念。诗的开头六句是回忆与丈夫孩提时“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情景,为读者塑了 一对少年儿童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形象。“十四为君妇”四句,是细腻地刻划初婚 的羞涩,重现了新婚的甜蜜醉人。“十五始展眉”四句,写婚后的热恋和恩爱,山盟 海誓,如胶似漆。“十六君远行”四句,写遥思丈夫远行经商,并为之担心受怕,缠 绵悱恻,深沉无限。“门前迟行迹”八句,写触景生情,忧思不断,颜容憔悴。最后 四句,写寄语亲人,望其早归。把思念之情更推进一步。全诗形象完整明丽,活泼动人。感情细腻,缠绵婉转;语言坦白,音节和谐;格 调清新隽永,是诗歌艺术上品。“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已成描摹幼男幼女天真 无邪情谊的佳语。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出自那首诗,并解析一下该诗?~

“青梅竹马”一词的由来 “青梅竹马”指的是少男少女无拘束地在一起玩耍, “青梅竹马”的时代就是天真无邪的时代。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一首五言古诗《长干行》描写一位女子,思夫心切,愿从住地长干跋涉数百里远路,到长风沙迎接丈夫。诗的开头回忆他们从小在一起亲昵的嬉戏:“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竹马,把竹竿当马骑。青梅,青色的梅子。 后来,用“青梅竹马”和“两小无猜”来表明天真、纯洁的感情长远深厚,也可以把“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放在一起使用,意思不变。 参考资料: http://www.shenbianshi.com/index.asp? 青梅竹马一词出自李白的>,全诗如下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鸣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一个额前覆着留海的小女孩,手里拿着一枝花,站在门前戏耍;一个头上扎着丫角的小男孩,胯下竹马,在小路上又跳又跑。我可以知道青梅指女,竹马指男 这是一首爱情诗.每个人都有过儿时的生活,也都保存着对于儿时生活的美好回忆。折枝花儿,骑匹竹马,学大人的样子弄饭,都是最寻常不过的。正是这些寻常不过的“儿嬉”,过后大抵都忘掉了。然而一经诗人的筛选、提炼,仿如从沙里淘出精金,晶光夺目,立即勾起了人们美好的回忆,陶醉于儿时的温馨旧梦之中。于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化为成语,不胫而走,一直流传至今。

出自《长干行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
这两首爱情叙事诗以商妇独白自述的手法,反映古代商人妻子的生活与情感。全诗熔叙事、状景、抒情于一炉,形象鲜明饱满,风格深沉柔婉。
全诗(节选)如下: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译文如下:
我的头发刚刚盖过额头,在门前折花做游戏。你骑着竹马过来,把弄着青梅,绕着床相互追逐。
我们同在长干里居住,两个人从小都没什么猜忌。十四岁时嫁给你作妻子,害羞得没有露出过笑脸。低着头对着墙壁的暗处,一再呼唤也不敢回头。

扩展资料:此诗为李白初游金陵时所作,时间在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秋末之后不久。长干,是地名,在今南京市秦淮区中华门外秦淮河南。乐府旧题有《长干曲》,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二载有古辞一首,五言四句,写一位少女驾舟采菱、途中遇潮的情景。
第一首诗对商妇的各个生活阶段,通过生动具体的生活侧面的描绘,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幅鲜明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运用形象,进行典型的概括,开头的六句,婉若一组民间孩童嬉戏的风情画卷。
“十四为君妇”以下八句,又通过心里描写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小新娘出嫁后的新婚生活。在接下来的诗句中,更以浓重的笔墨描写闺中少妇的离别愁绪,诗情到此形成了鲜明转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干行二首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出自李白的诗
答: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出自李白的诗《长干行》。一、《长干行》的原文是: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

“成语青梅竹马”出自哪位诗人的诗句?
答:“青梅竹马”是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原文 长干行 作者:李白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是什么意思?
答:“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指男女从小相识,一起玩耍,感情纯洁,亲密无间,没有猜疑。这句话是出唐代诗人李白的《长干行·其一》,里面就有一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 ,两小无嫌猜。”它的主要意思是讲古代金陵城长干里街道住了两户人家,男孩子和女孩子从小就在一起玩耍,男孩骑...

猜一猜成语青梅竹马蚂蚁庄园
答:正确答案:李白。解析:“青梅竹马”一词出自于李白的《长干行二首》。诗的开头回忆他们从小在一起亲昵的嬉戏:“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后来,用“青梅竹马”和“两小无猜”来表明天真、纯洁的感情长远深厚。《长干行二首》全诗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

青梅竹马出自哪首古诗
答:青梅竹马出自李白《长干行》之一:“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解释是形容男女儿童之间两小无猜的情状。与“总角之交”相对。此诗描写一位女子,思夫心切,愿从住地长干(今南京中华门外)跋涉数百里远路,到长风沙迎接丈夫,将一个思念远行丈夫...

形容两小无猜的诗句?
答:形容两小无猜的诗词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青梅竹马)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两小无猜) 两小无猜出自哪首古诗 青梅竹马一词出自李白的< >,全诗如下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两词的由来、典故?
答:“青梅竹马”的时代就是天真无邪的时代。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一首五言古诗《长干行》描写一位女子,思夫心切,愿从住地长干跋涉数百里远路,到长风沙迎接丈夫。诗的开头回忆他们从小在一起亲昵的嬉戏:“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竹马,把竹竿当马骑。青梅,青色的梅子。后...

“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来历
答:长干行 李白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

解释一下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是什么意思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出处
答:1、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指男女从小相识,一起玩耍,感情纯洁,亲密无间,没有猜疑。青梅即青色的梅子,竹马指把竹竿当马骑,猜意为猜疑。2、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长干行·其一》,诗歌描绘了商妇各个生活阶段的各个生活侧面,展现了一幅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塑造一个对理想生活执着追求和热切向往的...

“青梅竹马”取自哪个典故“青梅竹马”取自哪个典故?
答:“青梅竹马”这个成语,出自李白的诗词《长干行》之一。原来的诗句是:“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 ,两小无嫌猜。”后以“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儿童之间两小无猜的情状。欧阳予倩《孔雀东南飞》第四场:“我与你自幼本相爱,青梅竹马两无猜。”“青梅竹马”的本意分别是:青就是指青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