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对学校的有哪些叫法 殷代对学校的称呼是什么?

作者&投稿:督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辟雍本为周天子所设大学,校址圆形,围以水池,前门外有便桥。 东汉以后,历代皆有辟雍,作为尊儒学、行典礼的场所,除北宋末年为太学之预备学校(亦称“外学”)外,均为行乡饮、大射或祭祀之礼的地方。

2、成均:相传为远古尧舜时的学校。原始氏族公社后期,氏族的规模逐渐扩大,并组成部落联盟。社会生活也趋向复杂化,除家庭生活、生产劳动和与外敌作战的军事行动外,还有各种祭祀、庆典等集体性的礼仪活动。

3、太学:封建时代的教育机构与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时代或设立太学,或设立国子监,名称不一,制度有变,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学府,生员被称为“太学生”或者“国子生”。

4、国子监:汉魏时代设立的太学,西晋改为“国子学”,隋朝的时候改为“国子监”,从此,国子监就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的学府,兼最高教育行政机构。

5、书院:唐宋至明清时代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一般都是私人建立,聚徒讲学,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有四大书院。明代的时候,我们所熟知的有东林书院,培养了杨涟、左光斗等一批东林党人士。

中国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那时学校的名字叫“庠”。高一级的大学叫“上庠”,低一级的小学叫“下庠”。到了夏朝(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把学校又分成了四个等级,按级别叫做:“学”、“东序”、“西序”、“校”。

到商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066年)时,又把这四种学校的名字给为:“学”、“右学”、“左学”、“序”。后来的朝代还有在王府里设立的学校,叫“辟雍”、“成均”等。

到汉代(公元206年~公元23年),最高一级的学校称做“太学”,下面分别称做“东学”“西学”“南学”“北学”。再后来把“太学”改为“国子学”,“国子寺”,“国子监”。汉代,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一个比较昌盛的时期。汉代的学校分为官学与私学两种。其中私学的书馆,亦称蒙学,系私塾性质,相当于小学程度。

到2012现在最近的明朝也有(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国子监”已经不是学校的性质了;成为国家专门管理教育的机构。而这时候一般的学校称为“书院”、“书堂”、“私塾”等。

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不但明确了整个学校教育制度,而且还规定了各级学校的课程。《奏定学堂章程》里公布的小学课程是中国第一套正式的小学课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学校



1、辟雍本为周天子所设大学,校址圆形,围以水池,前门外有便桥。 东汉以后,历代皆有辟雍,作为尊儒学、行典礼的场所,除北宋末年为太学之预备学校(亦称“外学”)外,均为行乡饮、大射或祭祀之礼的地方。

2、成均:相传为远古尧舜时的学校。原始氏族公社后期,氏族的规模逐渐扩大,并组成部落联盟。社会生活也趋向复杂化,除家庭生活、生产劳动和与外敌作战的军事行动外,还有各种祭祀、庆典等集体性的礼仪活动。

3、太学:封建时代的教育机构与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时代或设立太学,或设立国子监,名称不一,制度有变,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学府,生员被称为“太学生”或者“国子生”。

4、国子监:汉魏时代设立的太学,西晋改为“国子学”,隋朝的时候改为“国子监”,从此,国子监就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的学府,兼最高教育行政机构。

5、书院:唐宋至明清时代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一般都是私人建立,聚徒讲学,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有四大书院。明代的时候,我们所熟知的有东林书院,培养了杨涟、左光斗等一批东林党人士。

历史沿革

中国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那时学校的名字叫“庠”。高一级的大学叫“上庠”,低一级的小学叫“下庠”。到了夏朝(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把学校又分成了四个等级,按级别叫做:“学”、“东序”、“西序”、“校”。

到商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066年)时,又把这四种学校的名字给为:“学”、“右学”、“左学”、“序”。后来的朝代还有在王府里设立的学校,叫“辟雍”、“成均”等。

到汉代(公元206年~公元23年),最高一级的学校称做“太学”,下面分别称做“东学”“西学”“南学”“北学”。再后来把“太学”改为“国子学”,“国子寺”,“国子监”。汉代,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一个比较昌盛的时期。汉代的学校分为官学与私学两种。其中私学的书馆,亦称蒙学,系私塾性质,相当于小学程度。

到2012现在最近的明朝也有(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国子监”已经不是学校的性质了;成为国家专门管理教育的机构。而这时候一般的学校称为“书院”、“书堂”、“私塾”等。

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不但明确了整个学校教育制度,而且还规定了各级学校的课程。《奏定学堂章程》里公布的小学课程是中国第一套正式的小学课程。



中国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那时学校的名字叫“庠”。高一级的大学叫“上庠”,低一级的小学叫“下庠”。到了夏朝(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把学校又分成了四个等级,按级别叫做:“学”、“东序”、“西序”、“校”。

到商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066年)时,又把这四种学校的名字给为:“学”、“右学”、“左学”、“序”。后来的朝代还有在王府里设立的学校,叫“辟雍”、“成均”等。

到汉代(公元206年~公元23年),最高一级的学校称做“太学”,下面分别称做“东学”“西学”“南学”“北学”。再后来把“太学”改为“国子学”,“国子寺”,“国子监”。汉代,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一个比较昌盛的时期。汉代的学校分为官学与私学两种。其中私学的书馆,亦称蒙学,系私塾性质,相当于小学程度。

到2012现在最近的明朝也有(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国子监”已经不是学校的性质了;成为国家专门管理教育的机构。而这时候一般的学校称为“书院”、“书堂”、“私塾”等。

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不但明确了整个学校教育制度,而且还规定了各级学校的课程。《奏定学堂章程》里公布的小学课程是中国第一套正式的小学课程。

学校属于教育机构。 学校是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学校教育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属于教育机构。 学校是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学校教育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的学校有几种称呼?~

古代帝王学习之地叫明堂 周王朝为贵族子弟所设的大学叫辟雍 西周诸侯所设的大学叫泮官 乡学叫庠,即地方所办学校 国家设立的学校叫国学 私人设立的学校叫私塾 官府设立的学校叫官学 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地方叫蒙馆。
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有计划的以影响受教育学校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并最终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达到预定目的的社会活动。

学校教育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的具体活动受到社会需求影响,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承担着对社会输送人才的职能。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学校主要分为五种: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
自夏商,便有了“庠、序”(就是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学校一出现,便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为己任,进而出现为培养人才所采取的因材施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教等教育之法,历史赋予学校的地位。二千多年齐国的稷下学宫引发了百家争鸣、孔子在大成殿的甬道开设杏坛以六艺而教众贤、宋朝的六大书院所承担着选俊功能。
19世纪末20世纪初,辛亥革命元老何子渊、丘逢甲等先贤成功创办新式学校,黄宗羲提出“公其非是于学校”,他认为学校不仅具有培养人才改进社会风俗的职能,而且还应该议论国家政事之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生活教育论在南京晓庄学校之实践时,还提出“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去”……
直至如今现代化的学校,培养人这一性质也没有变化,因为这才是学校应有之义;只不过对于“培养人才”之内涵是更为丰富、更顺应人之个性发展国家需要及社会进步,也使学校更显生命与活力。

是姻伯姻母吧?还有姻婆婆之类的叫法。是家里人和别人成了亲家后,称呼对方的长辈。如我妈,就叫我舅妈的父母,姻伯姻母,我更小一辈,就得叫姻婆婆这些了。

“建筑老八校”都有哪几所学校?哪所学校相对比较好考呢?
答:用老来叫法学校,事实上是对学校的一种赞美之词,许多的学校都觉得列入这一老的队伍而觉得自豪,终究老就代表着办校有悠久的历史,办校文化底蕴更为浓厚,那样的话就可以在未来发展之中更为得到我们的亲睐。不论是清华大学或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从顶级名牌大学到一般的省属本科大学,尽管办校总体水平有...

有的叫XX小学和xx小学校有区别吗?
答:xx小学指的是里面仅有小学阶段教育,xx小学校指里面不但有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有初中或其他阶段教育的学校,甚至有的教育辅导机构也称为“学校”,这就是区别。

职业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 有什么区别?
答:没有区别。只是叫法不同,都是中国高等院校的一级学院,属高职院校,类似高等专科学校,并逐渐开始取代高等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院是地方高等院校,在没有地方性大学或学院覆盖的地方作为筹备地方大学而存在,也可以作为地方性大学或学院的补充。职业技术学院是普通高等学校,不是成人高等学校,也不是技术学校...

大学和学院,有哪些区别?
答:大学和学院的差别很大。通常情况下,大学校园比学院大很多。大学开设的专业很多,而学院的专业比较少,所以,大学里的学生也比学院多。我就读于大学,而学校大门口旁边就是一个学院,我可以深深感受到大学与学院的区别。大学基本都是招收本科生,学院有的是本科生,也有很多是专科生。比如一些医学院就是...

学生有哪些别的叫法
答:学生的称呼有太学生、国子生,学子,学生一般指正在学校、学堂或其他学习地方受教育的人,而在研究机构或工作单位(如医院、研究所)学习的人也自称学生,以前与学生的性质相似的还有徒弟、弟子等等。根据学习的不同阶段,我们可以把学生分为:幼儿园学生、小学生、中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中专生)、高等院校学生(专科生/高...

学校的级和届有什么区别?
答:届与级的区别:一、时间不同:届是按毕业年份算的,级是按入学年份算的。二、意思不同 1、“届” 量词,略同于“次”,用于定期的会议或毕业的班级等:应届(指本期的,用于毕业生)。第一届。2、“级”是“等级”的意思,引申为“年级”。如2005年入学就是“2005年级”,简称“零五级”。

福州一类校有那些,二类校有那些
答:董事长。庄金业任校长。5、外国语学校 福州外国语学校坐落于风景秀丽闽江南岸文化教育区——仓山区,校门前的公园路绿树成荫。学校创办于1907年,有一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学校分为初中部与高中部,有着多语种(英语+特色语种)教学班级。特色语种包括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等等。

院系有什么区别
答:院系――高等学校的二级下属专业群单位,如清华大学有历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有新闻系,也有运动科学学院,系要达到二级学院的级别才能更名为学触,性质上基本相同,所以统称“院系”问题三:大学和学院有什么区别 我国现行的本科高等院校有大学与学院之分,关于大学与学院有什么区别,教育部有非常具体的...

职校和技校的区别有哪些?
答:而不能报考一本二本。换句话说,也就是只能考大专。还有一个区别就是:职高全部都是公办的,而中专学校会有民办的。大体上就这些区别了。不过现在几乎大部分的中专和技校都和高校联合办学,组织学生参加成人高考,基本上都可以在校获取大专或本科文凭,而且这种文凭都是国家承认的。

对学生称呼校长为某校张校李校等叫法适合吗?
答:给别人当面介绍需要称呼某某学校张校长或李校长,如果自己和校长在一起没有外人可以称呼李校长或张校长或者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