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话。潮汕话。粤语。这三种话,差别都很大吗? 客家话和粤语的差别大吗?

作者&投稿:南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让一个没学过外语的中国人听法语和德语,大概会觉得两种语言听起来都是叽里咕噜的鬼话。同样道理,多数北方人对“广东话”的印象就是“一种我听不懂的话”。其实,广东的汉语主要分为三类:粤语、客家话和潮汕话,分别为广府人、客家人和潮汕人使用,三种方言在历史上进入广东的时间和方式都有相当大的差别。

广东方言分布,其中橙色为粤语,绿色为客家话,红色为潮州话。来源:《中国语言地图集》。
从广东方言分布图中可以看出,粤东临海是潮州话的天下,粤东北山区则以客家为主,珠江三角洲和粤西大部则是粤语的大本营。
那到底哪种方言才是最最正宗,历史最悠久的“广东话”呢?
从百越到汉地
无论是粤语、客家话还是潮汕话对广东这片土地来说都是“外来户”,早期广东的居民其实是百越人。
百越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至今尚没有完全弄清楚,不过以“百”字来推断很可能是南方多种多样人群的总称——正如今天的北方人会把广东那几种相差很大的方言都归为“鸟语”一样,先秦的华夏人约莫也是没有太大的兴趣专门研究当时南方的人群到底如何分类,而是用“百越”大而化之地概括了。彼时不单广东,整个南方都是百越的天下。
古百越人的语言并没有留下太多记录,《越人歌》是少数记载古百越语的珍贵材料之一,据说是越人船夫对楚国令尹鄂君子皙的吟唱,原文是:“滥兮抃草滥予昌枑泽予昌州州鍖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逾渗惿随河湖”。虽然这越人唱的到底是什么语言尚存在争议,目前就有古越南语、古侗台语(现代泰语、壮语的祖先)乃至古苗语等等说法,不过任何一个识字的人都看得出来绝对不可能是汉语。长江流域尚且如此,本是中原人眼中化外之地的岭南就更不用提了。
秦灭六国以后,继续将扩张的目光投向了岭南。随着秦王朝三次攻打百越,岭南终于被纳入中原政权治下,秦在今天的广东设置了南海郡,参与平定岭南的将士在岭南定居,将汉语带入了广东。随着中原王朝对岭南控制力的不断增强,加上南迁移民,广东地区逐渐转变为汉语占优势的地区。其中珠江三角洲一带,以广州为中心的汉语慢慢发展成一支别具特色的方言,即为粤语。
“潮州人福建祖”
而潮汕人和潮汕话的来源则有很大不同,潮州人有句俗话叫“潮州人福建祖”,正说明了自己祖先的来源。
福建山多地少,能容纳的人口有限,历史上福建人不断外迁,中国沿海从辽东半岛到海南岛都有福建移民的后裔。作为福建大姓的林姓恐怕是最能说明福建移民在中国广泛分布情况的例子了,当今沿海大多数的林姓都能将祖先追溯到福建,甚至山东荣成、文登,辽宁大连等北方的林氏都能找到福建莆田的祖宗。
跟福建相邻的潮汕地区拥有韩江、榕江、练江三条河流形成的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自然成为福建移民的首选居住地。潮汕地区林姓贵为第二大姓,占总人口近8%,与之对比,广州市林姓不过是第十大姓,只占人口2%强,正印证了“潮汕人福建祖”的说法。于是,福建移民带来的闽南话发展为广东的另外一支大方言——潮汕话。

福建人到哪里,林姓也就到哪里。
客家人带来客家话
虽然粤语和潮汕话在岭南地区共存,但是由于分布的区域不一样,双方可说大体相安无事。然而宋朝以后,随着一批新移民的进入,粤语和潮汕话都面临着一种新语言挑战,这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就是客家话。
客家话顾名思义,即客家人说的方言。虽说有人认为客家人的南迁史可以追溯到东晋,但是就地方志书来看,客家人迁入岭南的时间比广府人和潮汕人都要晚。当时广东各地肥沃的平原地区已经基本开发完毕,所以客家人往往聚居在开发不易的山区,如兴宁、梅州等地。宋初《太平寰宇记》中记载兴梅地区仍以畲瑶为主,梅州客家不过300余户,潮州更是没有客户。而过了一百年不到,《元丰九域志》中客家人在兴梅地区已经成功“反客为主”。

绿色兴宁摄影大赛银奖作品《兴宁之晨》,谢育祥摄。客家山区风景秀美但却不利农业。
客家人口的逐渐增加使得山区承载人口能力低下的劣势开始凸显。于是客家人向珠江三角洲迁徙,并再次改变了广东的语言分布。例如明嘉靖年间的《广东通志》尚且记载“若夫博罗、河源近于(惠州)府,则语音相同”,表明当年两地并不说客家话,但是随着客家人的逐渐进入,博罗和河源现今都是以客家话为主了。随着客家人逐步深入粤语区,粤客之间的矛盾也开始渐渐增加。
正统争夺战
彼时粤客之间的矛盾相当严重,彼此进行全方位的人身攻击,套路多种多样。值得注意的是,今天两个族群存在竞争关系往往会拿自己是当地土著说事,如美国的印第安人,澳大利亚的土著人,新西兰的毛利人在各自国家均因在当地居住历史远远比近代迁入的欧洲殖民者久远而认为自己理应为主人。但是当年无论是说粤语的广府人还是说客家话的客家人,却对自号广东土著没有太大兴趣,而是想方设法把自己说成是“中原贵胄”的后代,对方则是当地蛮夷,如顺德人黄节编写的《广东乡土历史》里就说客家人“非粤种,亦非汉种”。
在这种背景下,粤语和客家话也纷纷被当作是正统的象征和证据。广府方面,陈第的《广州音说》声言:“广州方音合于隋唐韵书切语,为他方所不及者,约有数端……至广中人声音之所以善者,盖千余年来中原之人徙居广中,今之广音实隋唐时中原之音,故以隋唐韵书切语核之而密合如此也。”一下把粤语拔高至隋唐时中原音的地位。反过来,客家话则“硬直”、“入耳吵吵”。
当然,对这种明目张胆的抹黑,客家也不甘示弱。如客家人徐旭曾的《丰湖杂记》中有一段非常有趣的记载:“客人语言,虽与内地各行省小有不同,而其读书之音,则甚正,故初离乡井,行经内地,随处都可相通;惟与土人之风俗语言,至今犹未能强而同之,彼土人以吾之风俗语言,未能与彼同也,故仍称吾为客人,吾客人亦以彼之风俗语言,未能与吾同也,故仍自称为客人。客者对土而言,土与客之风俗语言不能同。则土自土,客自客,土其所土,客吾所客,恐再阅数百年,亦犹诸今日也。”客家话既然“甚正”,也无怪乎客家人要“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了。
土客械斗造成客家人口锐减
虽然早期南下的汉语是顺利地把当地的百越语言“强而同之”了,但是到了客家南迁的时候,广府人在珠江三角洲已经站稳脚跟,并有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优势,“强而同之”显然是不太可能了。
随着广东人口的不断增加,土客之间因生存竞争而产生的对立情绪也不断滋生,加之清廷从中挑拨,甚至引发了大规模械斗。譬如今天的四邑地区(珠江三角洲西岸台山、新会、开平、恩平,合称四邑),土客械斗尤其惨烈。据载“仇杀十四年、屠戮百万众”。
长期的大规模械斗对客家人的损伤远远超过广府人。虽然客勇善战,但是珠江三角洲毕竟是广府的大本营,广府人在械斗失败逃亡的情况下一般多少都有些亲朋好友可以投靠。相较而言,客家人要是被迫离开家园,往往就无处可去,沦为盗匪,变成了官军清剿的对象。
最终清廷为了解决土客械斗问题,将珠江三角洲的部分客家人遣散回粤东客家原乡乃至外省,今天赣南地区的客家人不少祖先就是土客械斗以后从广东迁入江西的。这一系列变故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客家人口锐减,如四邑土客械斗前客家人可占当地总人口约五分之一,而械斗尘埃落定后只为百分之三。客家在珠江三角洲的势力大大缩减,客家话因此也失去了在珠江三角洲进一步扩张的可能。

现今珠江三角洲的客家地盘不多,纯客家的东莞樟木头镇可算最有代表性的一例。
自从土客械斗尘埃落定后,珠江三角洲的粤语在和客家话的竞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优势,散居的客家人逐渐被粤语同化。根据近年的研究,在粤客杂居的村落中,只要说粤语的人数比重达到百分之十以上,则整村都会渐渐选择以粤语为交际语言,客家话反倒被粤语“强而同之”了。但在客家大本营梅州、惠阳等地,客家话的地位仍然牢不可破,粤语对此无计可施。粤东的潮汕话则两耳不闻窗外事,继续经营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这样,广东三大方言终于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平衡,各占一方的格局正式形成。

我是广东人,我们广东人一般把广州话叫做白话不叫粤语,白话,客家话,潮汕话,普通话是完全不同的语言,我是讲白话的,和客家人只能用普通话沟通,深圳是广东唯一主流普通话的城市,梅州河源一般说客家话,潮汕揭讲潮州话,湛江部分地区讲雷州话,粤中粤西还有广西部分地区讲白话,白话有粤拼,有9个声调,字词,读音,语法都有区别,例如:什么=乜野,是=系,谁=边个,你们北方说的抽屉=柜桶,很多时候同一物体或同一意思白话和普通话的用词是不同的,还有语法有时也有区别,例如:给我一支笔=俾支笔我,我比你要好=我好过你,你比谁都差劲=衰到无人有。读音也不同,例如:白话中的读音黄=王=wong(这个是粤拼),总之,在中国除了文字是全国统一的外,很多方言是完全不一样。

差别很大,有的潮汕地区村和村之间都有很大差别

内阁密诏,千里独行

看你怎么看啰,客家话和潮州话文读差不多,客家话和粤语有差不多

客家话跟粤语区别大吗~

差别大。
外地人可能听起来很像, 事实上发音上有很大的区别,客家话和粤语说的“字”是一样的,例如都是说“屋企人” 不过字的发音差别蛮大的。
众所周知的客家文化主要遍布福建,广东和江西三个省份,而客家文化属于迁徙而来的,难免会于当地的文化有所冲突,当然也有相互促进的地方。
客家话和粤语在词汇上交集相当大,两者很多东西的说法几乎都是一致的,如粤语的“巴闭(baabai)”,客家话中是“巴贝(babui)”,意思完全一致,只是发音稍稍不同而已;部分词汇说法不一致,但跟两者共同词汇比较起来,算少数。
在发音上客家话跟粤语相对接近,粤语圆唇音在客家话里是相近的介音韵,如粤语的“香”字读hoeng,客家话读hiong,圆唇换成介音,还是比较接近。
客家话跟粤语的系词也完全一致,都是“系”,读音稍微不同:“hai、hei、he”。其他汉语分支的系词一律是“是”。从这里可以看出粤语、客家话之间的亲密关系。语法上,客家话有一些自己特有的语法,跟粤语不同,也跟其他汉语分支都不同。
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重要分支。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而广东客家民系是保持中原古风和古音的一个伟大民系,在近代,诞生了像孙中山、叶剑英、黄镇球、谢晋元、邓仲元、张民达、黄伯韬、刘志陆、黄琪翔等一系列党政军人氏。在出外闯荡的客家人中,李光耀、他信、伍冰枝、李显龙等也创造了华人执政的榜样。

扩展资料:
其实客家话和粤语的关系就像东北话和北京话,闽南话和闽北话的关系一样。客家话和粤语无论是语法,结构,语音,声调,词汇,80—90%一样。有的能客家话和粤语能互相听懂,客家话能用粤语方言字。
客家话很多词汇和粤语音一样,很多只是声调不同,很多词汇甚至完全一样,词汇一变客家腔一变调就成粤语了,例如:客家话的唐山同国家一变声调就变成粤语的唐山同国家了。
粤语与客家话,是广东境内最重要的两种方言,因为这两种方言的中心与主要分布地域都在广东,而且关系最为密切。据着名语言学家徐通锵对基本词汇的统计﹐在全国七大方言中﹐粤语跟客家话的基本词汇最相似。
粤语与客家话有着不同的分布特点和扩展方式。粤语沿江分布,其扩展呈现推进式;客家话沿山分布,其扩展呈现散发式。因此,随着使用人口的增长与流动,两种方言在分布上便出现相互交错的情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客家语
百度百科-粤语

差别大。
外地人可能听起来很像, 事实上发音上有很大的区别,客家话和粤语说的“字”是一样的,例如都是说“屋企人” 不过字的发音差别蛮大的。
众所周知的客家文化主要遍布福建,广东和江西三个省份,而客家文化属于迁徙而来的,难免会于当地的文化有所冲突,当然也有相互促进的地方。
客家话和粤语在词汇上交集相当大,两者很多东西的说法几乎都是一致的,如粤语的“巴闭(baabai)”,客家话中是“巴贝(babui)”,意思完全一致,只是发音稍稍不同而已;部分词汇说法不一致,但跟两者共同词汇比较起来,算少数。
在发音上客家话跟粤语相对接近,粤语圆唇音在客家话里是相近的介音韵,如粤语的“香”字读hoeng,客家话读hiong,圆唇换成介音,还是比较接近。
客家话跟粤语的系词也完全一致,都是“系”,读音稍微不同:“hai、hei、he”。其他汉语分支的系词一律是“是”。从这里可以看出粤语、客家话之间的亲密关系。语法上,客家话有一些自己特有的语法,跟粤语不同,也跟其他汉语分支都不同。
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重要分支。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而广东客家民系是保持中原古风和古音的一个伟大民系,在近代,诞生了像孙中山、叶剑英、黄镇球、谢晋元、邓仲元、张民达、黄伯韬、刘志陆、黄琪翔等一系列党政军人氏。在出外闯荡的客家人中,李光耀、他信、伍冰枝、李显龙等也创造了华人执政的榜样。

扩展资料:
其实客家话和粤语的关系就像东北话和北京话,闽南话和闽北话的关系一样。客家话和粤语无论是语法,结构,语音,声调,词汇,80—90%一样。有的能客家话和粤语能互相听懂,客家话能用粤语方言字。
客家话很多词汇和粤语音一样,很多只是声调不同,很多词汇甚至完全一样,词汇一变客家腔一变调就成粤语了,例如:客家话的唐山同国家一变声调就变成粤语的唐山同国家了。
粤语与客家话,是广东境内最重要的两种方言,因为这两种方言的中心与主要分布地域都在广东,而且关系最为密切。据着名语言学家徐通锵对基本词汇的统计_在全国七大方言中_粤语跟客家话的基本词汇最相似。
粤语与客家话有着不同的分布特点和扩展方式。粤语沿江分布,其扩展呈现推进式;客家话沿山分布,其扩展呈现散发式。因此,随着使用人口的增长与流动,两种方言在分布上便出现相互交错的情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客家语
百度百科-粤语

梅州客家话、潮汕话、白话。这三种语言大家觉得哪种话更好听
答:我觉得梅州客家话最好听。理由如下:1.客家话渊源之深。客家人是由其他地方迁居到中原的,虽然说客家和潮汕那边有渊源,但从广东人的角度来说,潮汕话的确很难听懂,除非是正宗潮汕人,否则很难搞明白潮汕话的全部意思。2.客家话汇聚了白话的精华。听过白话的人多半可以听明白梅州客家话,那是因为梅州...

粤语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
答:但因广东地区又主要有三大方言:粤语、潮汕话、客家话,这三种方言又完全不同,所以将将其称之为广东话确实牵强。而且省城(今广州)称为“Canton”,而且广交会原本就是广州交易会,所以大众还是将“Cantonese”对应“粤语”,“Standard Cantonese”对应“广州话”或者“标准粤语”。 广州话中除了粤语中所含的词语之外,还...

广东人都讲粤语吗?
答:广东人不一定都讲粤语,在广东有三大方言,粤语,客家话和潮州话,不过现在随着普通话的普及,粤语使用人口逐渐下降,客家话和潮州话就更少了。粤语是广东主要方言,但是并不是所有广东人都会说粤语的,有些人使用的语言,作为北方人不仅听不懂,连听说都没听说过,像涯话、黎话、海话、瑶语、壮语、畲...

粤语跟客家话是一样的吗?
答:先说 广东有三大方言 客家话 潮州话(闽南话的一种) 白话(即粤语) 广东是没有人会说有广东话 的 广东话就包括这三种 但是很多人不了解 就把白话(粤语)说成是广东话了 客家话和粤语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客家人的历史 一下子也说不清 上面有人已经详细介绍了 客家人 是古代中原因为战乱 迁徙到南方的汉族人...

为何广东话指的就是粤语,而不是潮汕话和客家话?
答:从此,我们知道了粤语就是广东话,也称白话,还叫“广府话”。后来,从其他部队调来三个广东梅县兵,他们的普通话就比其他广东人要标准,他们说自己是客家人,并说,在广东不但有白话,还有客家话和潮汕话,三种方言是相互听不懂的。有意思的是,同是广东兵,梅县的三个战友和其他广东人几乎不来往。后...

粤语与广东话有区别吗?有什么不同?
答:广东话:是一个含糊不清的概念,它主要包括广东省内的粤语(不包括广西粤语),潮汕话,客家话,雷州话。 粤语,或称粤方言、广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主要用于广东省中西部、广西南部、香港、澳门等地以及东南亚、北美的主要华人社区。 所以广州话 < 粤语 ≈ 广东话 粤语语法与现代标准汉语的区别主要体现...

广东人都会说粤语吗?我觉得不一定,你们认为呢?
答:一、广东省很大,有很多的方言 广州那么大,有很多方言的,不是所有广东人都会说粤语,比如,有些广东人就是讲潮汕话、客家话、雷州话等等,他们都有属于自己交流方式,所以,以后遇见不会讲粤语的广东人不要以为人家在欺骗你,万一人家平常就是讲其他方言呢,有时候,你得不相信不仅会让人家觉得尴尬...

为什么很多外地人认为广东人只会说粤语?不是有客家话和潮汕话存在吗
答:第一,北方人并不清楚闽,粤语言的差异,所以,很多人并不知道潮汕话和白话是有很大差异的,其次,粤语在大多数人脑子里就代表广东省语言,他们也不清楚实际广东人将粤语称为白话,而白话也仅仅是广东省的方言中的一种,第三,客家人分布在江西南部,广东,福建,台湾这个活动范围,他是跨区域的特殊...

广东话和粤语有区别吗?
答:广东话:是一个含糊不清的概念,它主要包括广东省内的粤语(不包括广西粤语),潮汕话,客家话,雷州话。 粤语,或称粤方言、广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主要用于广东省中西部、广西南部、香港、澳门等地以及东南亚、北美的主要华人社区。 所以广州话 < 粤语 ≈ 广东话 粤语语法与现代标准汉语的区别主要体现...

台湾话、潮汕话、客家话、闽南话 到底是什么关系啊?求助! 困惑ing...
答:所以狭义上不属于闽南语《潮汕话和海南话口音发音跟真正的闽南厦漳泉地区相差甚远,沟通不来,只能称为闽南语系,就好比汉藏语系一样》客家话更加不用说了,完全就是不着边···发声词典就不知道了,你可以网上看视频,有闽南语这方面的教学的。希望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