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赤兔马的性格特征 赤兔马的形象描写是怎样的?

作者&投稿:潜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赤兔马一直是好马的代表。《三国志》中有关赤兔马的记载,但是何以称为赤兔马却没说。于是,后人就认为,“赤”是说其毛色,“兔”是跑得快如兔子。其实这是误解。
自古以来,人们就对各类动物赋予了某种精神和品格。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怯懦、弱小的象征,虽然它跑得很快,但是,它的跑总是与逃跑有关。可以说,兔子丝毫无英雄气概。用兔子来比喻好马,有损马的形象。兔子跑得虽然快,可是论速度是不能与马相比的,别说好马,就是一般的马也比兔子快多了。那么,赤兔马的“兔”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我国很早就有了评定马的专著《相马经》,传说是伯乐的作品。“相马”顾名思义就是看马。相马的第一步就是看马的头部,因为头部是马的品种、品质、体能、齿口最明显的外部表现。古人依据马的头部形状,形象地将马分为直头、兔头、凹头、楔头、半兔头等几种。所谓的赤兔马的“兔”,应当是指马的头形。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就发现了一本手写的《相马经》,其中的一篇说“得兔与狐,鸟与鱼,得此四物,毋相其余”。在第三篇中又对这些话作了解说,“欲得兔之头与其肩,欲得狐之周草与其耳,......欲得鸟目与颈膺,欲得鱼之鳍与脊”。这些记载,说明了在古代兔形的头是好马的重要外在标准,也说明了得到兔头的好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兔头、半兔头的马,特征是鼻以上部分微微向外突出,有些像兔子的头。从现代马的体质看,兔头的马,多是重型马,其特点是身体强壮,力量大,也是马中最为高大的品种。从赤兔马的颜色看,当是枣骝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红色。这种颜色正是现在中亚一带草原马的典型毛色。从赤兔马的毛色与头相看,这是中亚一带,也就是古代所说的西域地区所产的马。我国中原地区的马属于蒙古马,蒙古马的优点是速度较快、耐疲劳,但是体形小、体力有限,所以好马多出生在西部。
“赤兔马”即兔头的红马,而非跑得快如兔子的红马。 “奔腾千里荡尘埃,渡水登山紫雾开。掣断丝缰摇玉辔,火龙飞下九天来。” 这赤兔马全身火炭红,没有半根杂毛,但除了脑门的一块白色“月芽”状。据说只要骑乘之人往。 这里拍一下,它就会像飞起来一样奔跑。真是“日行千里,夜走八百”的良驹。 它一生有四个主人。董卓和曹操只不过是把他当成收买人心的物品而已。至于吕布对它就像嫖客 。对妓女一样,一到有战事,就用它冲锋陷阵,一到没事的时候就丢在一边,但赤兔马的职业素质还是很高的,一直没有怨言。到下邳围城时,有人牵走它,以它的神骏完全可以挣脱,但它没有 ,因为它受够了作为神物而被俗人冷落的感觉。 终于在许昌他遇到了一个足以让自己终身受其驱驰的人,他就是关羽。关羽第一次骑乘它还没有什么特殊感觉,后来它看到关羽说:“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
见面矣。”好个大丈夫,光明磊落。那吕布见了赤兔也动心,但却是杀自己义父来得到它。同样是武将的关羽当然也喜欢骏马,但他的目的却是旧主,这个人真是忠肝义胆! 终于赤兔马开始了自己盼望的光辉奔腾! 白马,文津的蹄印,五关和黄河渡口的骏影,长沙的嘶鸣,樊城的驰骋!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不过是两种在自己领域的相同实力的并列罢了。毫不相同的性格和人(马)格终究是不合适的。赤兔宁愿和青龙偃月刀形影不离。 但是主人遭遇了“走麦城”的窘境,赤兔马决心与主人共进退。 城中粮草已尽,它已经三天没有进食了,但是它已经决心背负主公脱险,哪怕是自己落进万丈深渊,也在所不惜。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赤兔马驮着一代名将夜走临沮小路。 传说潘璋带五百人埋伏,他估计自己的这点人难以捉住“万人敌”的关羽,于是事先在杂草中准备下七道绊马铁索,又怕赤兔马神骏,认出铁索,就在前六道上染上和草地一样的颜色来迷惑它。但最后一道因为染料不够,就没有染,他觉着六道绰绰有余了。 赤兔马驮着关羽到了,吴军拉起第一道索,赤兔轻松越过,吴军拉起第二道,赤兔再次躲开 ,接着连跳三道,潘章已经吓的面无人色,但赤兔已经三天没进食,它真的累了,当第六道索起
来的时候,赤兔已经达到了作为一匹马的极限,但它知道这是最后一关了,过去了主人就能脱险 !于是它长鸣一声,犹如龙吟虎啸,前蹄抬起,竟然又过去了!可当它刚一落地的时候,最后那道没有染色的绊马索起来了,赤兔原本想再次发力,但就在这时,那铁索的反光刺到了赤兔的眼睛。赤兔感到天旋地转,但它知道自己绝不能倒下,他奋起神力,企图越起,但是天上似乎有万钧之力在压着它,地上似乎有无数的绳索向下拉它,苍天已经不允许它再次奔腾了! 赤兔马在悲愤和痛苦中轰然倒地,一代名将也落马受诛!
关羽死后,赤兔马拒绝进食,活活饿死。 因为它悲愤,他要去控诉上天为什么不让它再次越起!因为它怀念,他怀念主人关羽,它要去追随他!因为它没有了希望,它知道世上再也没有人值得自己去驰骋了!
【赤兔马的四位主人】
汉朝末年,有一匹马,名曰赤兔,颇富传奇。它先后归属于两个宰相,并先后归属于两个马背上的大英雄。它的一生纵横南北,最终死在长江以南的吴地。 它的第一个主人是宰相董卓,董卓身躯沉重,赤兔马却能托着他健步如飞,这说明赤兔马在董卓那里已经成年。这个人生性残暴,为万民所恨,惹得天下英雄群起而讨伐之。不仅如此,与他同殿称臣的同事们也瞧不上他,丁原便是一个。他在一次由董卓召开的部以上干部会上对董卓破口大骂,董卓想动粗,这时候,丁原背后闪出来英雄吕布,单是吕布的英雄气概就把董卓震慑住了,董卓只好让步。
那之后,董卓便迷上了吕布,千方百计想把他弄到手。这时候,手下李肃自告奋勇说是吕布的同乡,可以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劝吕布来降,但是,有一个条件,得把赤兔马给吕布。这个条件就像挖董卓的心肝一样,他怎么也舍不得。但后来从大局考虑还是答应了。赤兔马成了吕布的坐骑。权且把董卓和吕布认识之前的时间保守计算为6年,赤兔马跟了吕布之后,已经至少8岁了。那时候有一佳话传世——“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有了赤兔马的吕布神气得不得了,没有谁可以制服得了他。以至于上演了“三英战吕布”、“吕布稍稍不支”的一幕。彼时华夏,无居吕布之右者。
后来,吕布中了司徒王允的连环计,把董卓杀了。从此,也开始了独当一面的生活。但终究因刚愎自用而被曹操所杀,赤兔马成了曹操的坐骑。从吕布得到赤兔马到吕布在白门楼被吊死,整整8年,赤兔马16岁。
历史在短时间内重复上演。曹操为了收服关羽,又一次使用了赤兔马这个大诱饵。关羽激动万分,连忙跪谢,说“有此宝马,一日可见吾兄!”曹操懊悔不已。这时候,距离吕布归西又有了4年。这一年,赤兔马20岁。 从此,赤兔马成了关羽的坐骑,再没有更换主人。三国演义中是这样记载赤兔马的最后一刻的——“关公既殁,坐下赤兔马被马忠所获,献与孙权。权即赐马忠骑坐。其马数日不食草料而死。”
一匹马,四个主人,几段离奇。人人惜此马,此马也得以名垂千古。
马背上的四个骑士串起了一段诸侯纷争的历史,同时,这匹马在四个主人面前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气质也说明了马与主人的血脉关联。董卓送马给吕布,思前想后舍不得,最终在别人劝告下痛下决心。可是曹操送马给关羽,却是主动送上门去。一前一后,一个委琐一个宽大,两个政治家的不同跃然纸上。吕布死了以后,马乖乖地在曹营吃草。关羽死了以后,马数日不食草料而死。一前一后,一个无情一个有情,两个盖世英雄的不同跃然纸上。
不过,一匹马的平均寿命一般是30岁,按小说家的记载,关公得到赤兔马之后又骑了整整20年,换句话说,赤兔马死的时候已经40岁了。
这样看来,究竟赤兔马是因为思恋最后一个主人而死,还是安享天年而亡,尚不可随便定论。

跟了董卓跟吕布 跟了吕布跟关羽 关羽死后竟然绝食自尽了 我觉得有点不能自圆其说

马中赤兔
说明赤兔在马的世界是多么高
在侯成偷马是闻到吕布衣服的味道才跟走
关羽死后赐给马忠过几天就绝食死的
说明赤兔马是通人性 忠心

马也有性格特征?武力高的英雄骑

忠勇仁义..跟关羽是一样的性格.

《三国演义》中“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龙出玉关”指的人物是( ),其性格特点是~

关羽,字云长,性格特点:忠,仁,义,勇,傲。

《三国演义》二十五回曾描写赤兔外表“那马身如火炭,状甚雄伟。”
而第三回中的形容更加夸张“果然那马浑身上下,火炭般赤,无半根杂毛;从头至尾,长一丈;从蹄至项,高八尺;嘶喊咆哮,有腾空入海之状。后人有诗单道赤兔马曰:‘奔腾千里荡尘埃,渡水登山紫雾开。掣断丝缰摇玉辔,火龙飞下九天来。’”
《三国志》中也曾有赤兔马的记载,“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赤兔马一直是好马的代表,可日行千里,还能夜走八百。

扩展资料:
赤兔马名字的来历:
关于赤兔马名字的来历,学者们有多种解释。
第一种是赤兔之名来源于先秦时期神话传说中的一匹名叫“飞兔”的神马。这匹飞兔神马,在神话传说中可以日行三万里,而赤兔也就是“红色飞兔”的简称。这种是所有赤兔马名称来源中,看起来最牛最猛的说法。
第二种说法认为,赤兔之名是从古代相马经中流传而来。
古人认为,好马是有长相上的相似之处的,也就是千里马的好朋友伯乐这种人所擅长的相马之术,而按照相马之术的观点,千里马应该是长着类似于兔子那种脑袋款式的小脑袋。因此所谓赤兔,就是长着类似兔子一样小脑袋的红色千里马。
第三种说法是来自于三国演义的最初原型—《三国志平话》,这本宋元时期成书的三国故事话本里面解释说,赤兔马虽然浑身上下如鲜血一般鲜红,鬃毛如火,但是却不是因为它的皮肤是这样的红色而得名。
《三国志平话》里面专门辟谣说,所谓赤兔马实际是“射兔马”的谐音讹传,最开始这匹马叫做射兔马,意思是在骑着它去猎杀奔跑极为迅速、行动异常敏捷的兔子,从来不会失手,因此得名“射兔马”,时间长了,就讹传成了“赤兔马”。
第四种说法则认为,赤兔马实际应该叫做赤菟马,取自“於菟”一词,这个词在古代是猛虎的别称。赤兔马就是皮肤血红的像猛虎一样勇烈的名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赤兔马

三国演义中关羽骑的是什么马?
答:关羽骑的是赤兔马,原本是吕布的坐骑。赤兔马,本名“赤菟”(身体大红色,像老虎一样凶猛的神驹)乃是马中的皇者,非超凡之人不可驭。为吕布之坐骑,吕布死后,赤兔马被曹操赠与关羽。“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赤兔马一直是好马的代表,可日行千里,还能夜走八百。《三国志》中有关赤兔马的...

三国演义中的名马(它们的主人也一起写)
答:1.吕布--关羽 的赤兔马 “赤兔马”本名“赤菟”,即红色的,像老虎一样的烈马,据说为汗血宝马。赤兔马一直是好马的代表,所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三国演义》记载,赤兔马最早为西凉刺史董卓的坐骑,后被董卓用来收买丁原的义子吕布;吕布死后,赤兔马被曹操赏赐关羽;关羽被杀后,赤兔马思念旧...

三国演义中的吕布性格特点是什么?
答:吕布善弓马骑射,臂力过人,有“飞将”的美誉,在民间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一说。不过他虽骁勇善战,但又势利多变,为人有勇无谋,他知高顺言忠而不用,不听陈宫之言,更甚与麾下将领妻子有染,听信妇人说话,故除其勇武为人所记,个性却并不为人所喜。《三国演义》描写他持方天画戟,骑赤兔...

三国里面的著名宝马很多,哪一匹马被称为不祥之驹?
答:第一名:赤兔马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没有人不听说过“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说法,吕布是《三国演义》之中公认的第一名将,而名驹赤兔自然是最佳宝马了。《三国演义》中对赤兔马有详细的描写“浑身上下,火炭般赤,无半根杂毛,从头至尾,长一丈,从蹄至项,高八尺,嘶喊咆哮...

赤兔马的主人是谁,出自哪个作品
答:“赤兔马”本名“赤菟”,即红色的,传说因头部像兔子而得名;又一说是古人见过跑得最快的动物是兔子,叫“赤兔”形容跑得快。《三国志·吕布臧洪传》:“布有良马曰赤兔。(译文:吕布有一匹叫赤兔的好马)”名为赤兔,应该是一匹红马。后来,赤兔经《三国演义》的夸张,成了日行千里、渡水登山...

历史传说中的马---古代名人坐骑---三国名驹
答:个人认为赤兔出世时年龄不是很大,并且其更愿为关将军所使。 在袁阔诚老先生的评书《三国演义》中提到赤兔:吕布见此马大叫曰:好马!好马!!因此马李肃才得以说降吕布,董卓也因李肃一句:“将此马赠与奉先岂不是连人带马都归了将军!”才忍痛将赤兔送于吕布。由此可见赤兔此马在董卓吕布眼中的地位堪比江山。 而后...

三国时期的名马“赤兔”有几位主人?
答:自古都有这样的说法,良将辅民主,宝马配英雄。马是武将的坐骑,冲锋陷阵全靠他,如果在古代没有马的话,相当于就是没有枪一样。作为一个武将肯定要有一匹好马跟随着自己,如果没有一匹好马跟随自己,我觉得也可以说是很遗憾的一件事情。在三国演义中有不少马,有知名的,也有不知名的。赤兔马可以...

三国中有一匹千里马浑身赤色它的主人分别是谁?
答:赤兔马 吕布 《三国志·魏志·吕布传》上说:“布有良马曰赤兔”《三国演义》的描述就更清楚了。赤兔马是董卓从西凉带来的宝马良驹。董卓为了拉拢年轻将领吕布,就把这匹马送给了他。吕布得马后果然杀了原来的主人丁原,投奔到董卓的门下,当了他的义子。后来,这匹马跟随吕布大展神威。但在白门...

赤兔马是吕布的还是关羽的呢?
答:《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号称“武圣”,忠勇无匹。其坐骑赤兔马,是比老虎都还凶猛的神驹,可以“日行千里,夜行八百”。此马本是三国第一武将吕布坐骑,吕布为曹操所杀,曹操将其坐骑转赠给关羽。(赤兔马)赤兔马为关羽立下赫赫战功:比如《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诛颜良;那颜良看见关羽冲过来,正准备...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主要事迹。
答:1。刘备 事迹: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礼让徐州,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西川称帝,东征伐吴,永安托孤。性格特点:宽厚,仁慈,爱民如子,礼贤下士,后期刚愎自负2。曹操 事迹:孟德献刀,挟天子令诸侯,讨伐张秀,煮酒论英雄,白门楼斩吕布,官度之战,赤壁之战,华容道,割须弃袍,讨伐张鲁,封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