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我和孙友田比童年

作者&投稿:佼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读了《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课文写了12岁的雨来掩护革命干部和鬼子英勇斗争的故事,歌颂了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
雨来多么勇敢、爱国,敌人用糖块、金戒指诱惑他,他没有接过糖、戒指,也没有说出李大叔的下落。最后,换来的是一顿毒打。要是换了我们,一定忍受不了这种痛苦,当然会说出李大叔在哪里了。
我想到了小英雄王二小。当敌人来扫荡时,王二小冒着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敌人知道上当后,把王二小打了。二小为了我们的祖国,竟然不惜牺牲,我为他那爱国的品质所折服。
还有那年仅13岁就牺牲的抗日英雄刘胡兰姐姐。当敌人抓住了她,要她交出共产党的名单时,她却把头一甩,说:“不知道!”最后,敌人用铡刀把她铡了。啊,真是“生的伟大,的光荣!”
在生活中,父母处处关心我们,不仅交钱供我们上学,还很宠爱我们。我们的学校又明亮、又宽敞,可有些同学们却不好好学,你对得起爸爸妈妈吗?相反,雨来在三钻儿家的豆腐房里上夜校,那里又旧又破,雨来学习却很认真。希望我们都能好好学习,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追问:
b别人写过了
回答:
童年是五彩缤纷的,童年是绚丽多彩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而我和雨来的童年却有着很大的差别。  
  我学习了《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课文写了12岁的雨来掩护革命干部和鬼子英勇斗争的故事,歌颂了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雨来多么勇敢、爱国,敌人用糖块、金戒指诱惑他,他没有接过糖、戒指,也没有说出交通员李大叔的下落。最后,换来的是一顿毒打。要是换了我们,一定忍受不了这种痛苦,当然会说出李大叔在哪里了。   小荷作文网 www.zww.cn
  我生活在一个娇生惯养的家庭中,整天要吃有吃、要喝有喝,无忧无虑,什么事也  
  不过问。有一次暑假,爸爸妈妈出去了,把我一个人丢在家,那是我还小,不懂事,还不会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可是一个人在家实。在是太无聊了,所以我就开始帮助妈妈扫地,我用扫帚胡乱扇了几下,看起来还很满意,实际上土到处都是。妈妈爸爸回到家,看见地上有好多的土,妈妈就对我说:“看来我们不该对孩子带娇惯了,否则就是害了她。”爸爸又接着说:“应该让她有自主能力,不能再娇生惯养下去了。”我听了,觉得很有道理。  
    我们大多数孩子都生活在娇生惯养的家庭中,在家中简直就是一个个娇生惯养的“小公主”、“小皇帝”。和雨来比起童年来,确实有很大差距。所以,我们以后要好好习,像雨来一样将来为祖国作出贡献。    

近,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月光启蒙》,让我从中获取到伟大的母爱。这篇课文是一篇淳朴优美、感情真挚的散文,回忆了童年时,在夏夜月光的沐浴下,母亲给“我”唱歌谣、童谣、讲神话故事和猜谜语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怀念之情。

孙友田童年的夏夜是美妙而幸福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来了,月亮升起来了。孙友田就躺在母亲怀里,听她唱着动听的歌谣,送入他那甜甜的梦想中,让孙友田感受到她那芳香的音韵。听完这委婉连绵的民间歌谣,妈妈有讲起了神话故

事,有牛郎织女,嫦娥奔月······让作者情不自禁的赞叹起这高深莫测的夜空来。母亲看见孙友田如痴如醉的样子,就继续唱童谣,猜谜语。把他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为作者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在我没学这篇课文以前,我心中产生了几个疑问:为什么母亲不识字但却是 “我”的启蒙老师?为什么母亲的歌声那么的娓娓动听?为什么母亲给“我’’唱了几首歌谣就把我引进了文学的殿堂?现在我终于明白了,这是什么在支持孙友田走向成功?这就是母爱的力量。

母爱是那么伟大,它可以让一个自甘堕落的人重新踏上成功的道路,可以让心灵胆怯的人正视前方,堂堂正正做一个人,还可以让毫无自信心的人正视自己,踏踏实实的做个好孩子,更可以让一个完全陷入三流社会的人迷途重返,重新自力更生,学习做“真人”......

《月光启蒙》这课文也是讲述一位完全不懂事的孩子成为著名作家,这难道是母亲聪明的功劳吗?当然不是。难道这是孙友田自己勤劳而建造起来的吗?小部分是。但是还有另外一部分不都是归功于母亲的勤劳与鼓励吗?现在,母亲已经用自己的双手为孙友田开了文学的宝库,给他送去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孙有田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他的想象,他在月光下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孙友田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飞向诗歌的王国让大家都感受到母亲对孙有田是那么的关爱。

我也一样离不开母爱。每一次考试成绩不好,妈妈都会严厉的责备一句“考试这么粗心,还考什么试”。妈妈,您怎么不想想这是您的错。如果您再多给我一点母爱的力量,那我的成绩也会多上一点,那时候不是大家都快乐了吗?妈妈,我需要你的爱。这一次考试不好,

我承认是我的错,但是您原谅我了吗?

我羡慕孙友田 ,羡慕他母亲给他的爱。母爱真伟大!

孙友田的散文内容~

孙友田

孙友田简介

出生年月: 1936年12月份
民 族: 汉族
中共党员。1936年12月15日出生于安徽省肖县黄口镇。1957年毕业于淮南煤矿学校矿山机电专业。历任江苏徐州贾汪煤矿技术员,江苏省文化局专业创作员,《雨花》杂志诗歌组组长、编委,《扬子江》诗刊主编。江苏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江苏省作家协会第一、二、三、四、五届理事。江苏省作协诗歌工作委员会主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195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诗集《煤海短歌》、《矿山锣鼓》、《煤城春早》、《石炭歌》、《金色的星》、《矿山鸟声》、《花雨江南》、《带血的泥哨》、《孙友田煤矿抒情诗选》等10部,散文集《在黑宝石的家里》等。1936年12月15日出生于安徽省肖县黄口镇。1951年小学毕业考取徐州贾汪煤矿初级职业学校。毕业那年写的一首诗《祖国,只要您的手一指》发表在1954年8月6日上海出版的《青年报》上,这是我的诗第一次变成铅字。同年考取淮南煤矿学校。
1957年8月,淮南煤矿学校毕业分配到江苏徐州贾汪煤矿工作,一干就是16年。进矿不久,由于积极创作反映煤矿工人的诗歌,被选为江苏省作家协会筹委会委员,出席1958年夏天在南京召开的筹委会。1960年——2004年期间,为江苏省作协第一、二、三、四、五届理事。
1958年6月,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我的第一部诗集《煤海短歌》,此书曾参展莱比锡国际博览会。在《诗刊》社编辑出版的《1958诗选》中收入了其中反映矿工生活的诗。著名诗人徐迟在序言中写道:“贾汪的煤矿工人孙友田是值得注意的一个新人。”
1959年10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同年被评为江苏省第二次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1960年6月被选为徐州文联第一届委员会副主席。同月,作为徐州市正式代表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教群英会。被确认为全国劳动模范。
在徐州煤矿工作期间,出版诗集《煤海短歌》、《矿山锣鼓》、《煤城春早》、《花雨江南》、《石炭歌》、《金色的星》、《煤海放歌》,以及儿童长诗《矿山鸟声》、《带血的泥哨》,少儿读物《在黑宝石的家里》等十余部。
1965年11月,去北京参加全国青年业余文学创作积极分子大会。1973年5月,从徐州矿务局调至江苏省文化局创作组从事专业创作。197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10月,出席中国作协第四次代表大会。1987年9月,江苏电视台与徐州矿务局联合摄制了以我的煤矿诗为内容的电视诗《煤海欢歌》。播出后获中央电视台《星光奖》。1988年9月,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了《孙友田煤矿抒情诗选》,1992年,该诗集获第二届全国煤矿文学作品“乌金奖”一等奖。1990年7月,在草原煤城扎来诺尔矿区召开了“孙友田煤矿诗歌研讨会”。我的诗句“我是煤,我要燃烧”被诗评家誉为“当代矿工宣言”。1994年6月,受中国作协委派,与诗人晓雪组成中国诗人代表团,出席在歌伦比亚召开的第四届国际诗歌节。1997年秋天,参加南京诗人代表团出访韩国。2002年,我的儿童诗《ゴ蚩�笞匀宦躺�目伪尽繁谎∪虢�瞻嫘⊙в镂目伪镜诰挪幔?004年,散文《月光启蒙》被选入江苏版小学语文课本第十册。2003年12月,在徐州举办“孙友田诗歌朗诵会”,同时举办《孙友田诗歌选》、《孙友田散文选》两部书的首发式。2004年12月,《孙友田诗歌选》获第五届金陵文学奖二等奖。
七十年代后期任《雨花》编辑部编委、江苏省文联委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九十年代后期任江苏作协诗歌工作委员会主任,《扬子江》诗刊执行主编,江苏省大众文学学会副会长。系文学创作一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孙友田,中共党员,1957年毕业于淮南煤矿学校矿山机电专业。历任江苏徐州贾汪煤矿技术员,江苏省文化局专业创作员,《雨花》杂志诗歌组组长、编委,《扬子江》诗刊主编。江苏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江苏省作家协会第一、二、三、四、五届理事。江苏省作协诗歌工作委员主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195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编辑本段]目前创作简况:
著有诗集《煤海短歌》,《矿山锣鼓》,《石炭歌》,《金色的星》,《矿山鸟声》,《花雨江南》,《带血的泥哨》,《孙友田煤矿抒情诗选》等10部,散文集《在黑宝石的家里》等。
获奖作品:
《矿工与海》获全国第一届煤矿文学优秀作品奖,《孙友田煤矿抒情诗选》获全国第一届煤矿文学作品乌金奖一等奖,《人自家乡来》获《人民日报》建设者之歌征文二等奖。
《矿工与海》获全国第一届煤矿文学优秀作品奖,《孙友田煤矿抒情诗选》获全国第二届煤矿文学作品乌金奖一等奖,《人自家乡来》获《人民日报》建设者之歌征文二等奖。
《在灿烂的阳光下》,天津人民出版社编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72年
《跟随毛主席长征》,陈昌奉,外文出版社,1972年
《南○新诗》,广东人民出版社编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72年
《○山的路》,湖南人民出版社编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72年
《延安颂》,延安北区革委会・政工组编,陜西人民出版社,1972年
《幼苗集》,浩然,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武夷晨曲》,福建人民出版社编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72年
《登高赞》,浙江省征文办公室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72年
《铁姑娘之歌》,广东人民出版社编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72年
《第一歩》,《解放军报》社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军民鱼水情》,天津人民出版社编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72年
《牛田洋》,南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01月
《红日照安源》,安源工农兵诗歌编选小组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72年02月
《红灯记(1970年5月演出本)》,中国京剧团集体改编,人民出版社,1972年02月
《虹南作战史》,上海县《虹南作战史》写作组,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02月
《不愿意做奴隶的人们(小凉山彝族翻身奴隶家史选)》,宁○イ族自治県革委会政工组、丽江地区革委会政工组宣传组合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72年02月
《海港(1972年1月演出本)》,上海京剧团《海港》剧组集体改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03月
《新风赞(革命小戏选〈4〉)》,广东人民出版社编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72年03月
《井冈山颂》,井冈山地区革命委员会政治部宣传组织,江西人民出版社,1972年03月
《中伙铺》,莫应丰,1972年03月
《龙江颂(1972年1月演出本)》,上海京剧团《龙江颂》剧组集体改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03月
《沸腾的群山》,李云徳,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04月
《礼花赞》,陶嘉善、何玉锁、寇宗○,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04月
《小剧本选》,江西人民出版社编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72年04月
《军号声声》,李○,天津人民出版社,1972年04月
《海岛女民兵》,黎汝清,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04月
《枣林村集》,李瑛,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04月
《雪莲》,甘粛人民出版社编,甘粛人民出版社,1972年04月
《换了人间――上海棚戸区的变迁》,《换了人间》编写组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05月
《闪闪的红星》,李心田,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05月
《战海河》,《战海河》编写组,河北人民出版社,1972年05月
《放歌长城岭》,李学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05月
《江畔朝阳》,郑加真,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05月
《艳阳天(第一卷)》,浩然,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05月
《海鸥》,农文改编,潮北人民出版社,1972年05月
《椰林少年》,云南人民出版社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72年05月
《云南各族颂歌一百首》,云南人民出版社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72年05月
《鲁迅小说选》,复旦大学中文系等选编,上海市中小学教材编写组出版,1972年05月
《半篮花生》,浙江省《半篮花生》创作组,云南人民出版社,1972年05月
《海防线上》,辛刚,卞方赞,天津人民出版社,1972年05月
《鉱山风云》,李学诗,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05月
《永远活着的人》,湖北人民出版社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72年05月
《金光大道(第一部)》,浩然,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05月
《红色娘子军(1972年1月演出本)》,中国京剧团根据同名舞剧集体移植创作,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06月
《春风杨柳》,沙群,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06月
《连心锁》,克扬,○基,山西人民出版社,1972年06月
《延安的种子》,华○等,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06月
《金训华之歌》,仇学宝,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06月
《书记的斗笠》,浙江省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淡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十周年征文办公室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72年07月
《黄金洞》,彭秉玉,湖北人民出版社,1972年07月
《兵之歌》,王石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2年07月
《神泉日出》,云南人民出版社编集,云南人民出版社,1972年07月
《沃土新苗》,上海市革委会上山下乡办公室・上海人民出版社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07月
《海花》,余松岩,广东人民出版社,1972年07月
《长岛之歌》,湖南省《工农兵文艺》编集组,湖南人民出版社编集组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72年07月
《飞雪迎春(上部)》,周良思,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07月
《红○》,张雁卿,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2年07月
《天坠飞虹(南京长江大桥诗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72年07月
《踏遍青山》,广州部队生产建设兵团政治部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72年07月
《北强战士》,沉阳部队黒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政治部编,黒龙江人民出版社,1972年08月
《铁马骑士》,纪鹏,天津人民出版社,1972年08月
《螺号》,张永枚,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08月
《渔岛怒潮》,姜树茂,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08月
《放歌集》,贺敬之,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08月
《光辉的道路》,湖北省革委会“五・七”干校政工组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72年10月
《幸福泉》,山东省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十周年办公室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72年10月
《山里红梅》,江苏人民出版社编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72年10月
《桐柏英雄》,集体创作,前渉执笔,天津人民出版社,1972年11月
《奇袭白虎团(1972年9月演出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11月
《煤海放歌》,孙友田,江苏人民出版社,1972年11月
《白洋淀渔歌》,李永鸿,河北人民出版社,1972年11月
《庐山颂》,上海人民出版社编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12月
《挑山担海跟党走》,湖北人民出版社编选,湖北人民出版社,1972年12月
《黄海长○》,江梅红,江苏人民出版社,1972年12月
——1973年
《参观之前》,株洲市文艺工作团编剧,湖南人民出版社,1973年01月
《沸腾的钢城》,中共马鞍山市委编写组,安徽人民出版社,1973年01月
《红花满山》,李瑛,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01月
《前哨道班》,瑞丽县业余创作组创作,刘鸿渝执笔,云南人民出版社,1973年01月
《革命小剧选》,福建省革委会政治部文化组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73年01月
《彩霞万里》,凤章,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01月
《山村五月夜》,莫应丰,《长沙文艺》1期,1973年01月
《林海哨兵》,敦化林业局等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73年01月
《上海革命小剧选》,上海革命群众文艺小组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01月
《壮丽的青春》,烟台地区《壮丽的青春》编写组,山东人民出版社,1973年02月
《红水河欢歌》,广西壮族自治区征文办公室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73年02月
《海螺渡》,人民文学出版社编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02月
《浦江哨兵》,上海警备区政治部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02月
《大庆人的故事》,大庆油田工人写作组,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02月
《雷锋的故事》,陈广生、崔家骏,解放军文艺社,1973年02月
《排剧》,顾工,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03月
《像雷锋那样生活》,广东人民出版社,1973年03月
《大雁高飞》,张之涛,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3年03月
《春天》,矫健,文汇报,1973年03月03日
《金色的瀑布》,云南省文化局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73年03月
《三次交锋》,广东人民出版社编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73年03月
《甘山歌谣》,甘粛人民出版社编集,甘粛人民出版社,1973年04月
《新兵之歌》,王群生,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04月
《南强木棉红》,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委会文艺创作办公室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73年04月
《七月○花香》,浩然,天津人民出版社,1973年04月
《新桥》,丛敏,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05月
《运河赞歌》,王鸿,江苏人民出版社,1973年05月
《红雨》,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05月
《映山虹》,刘章,河北人民出版社,1973年05月
《沸腾的群山(第二部)》,李云徳,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05月
《战地红缨》,石文驹,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05月
《映山红》,广州部队生产建设兵团政治部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73年05月
《火红的青春》,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05月
《百分之一》,北京标准件二场创作组,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05月
《我爱高原》,时永福,青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05月
《战地黄花(“五"七”战士诗歌选)》,内蒙古革委会“五・七”干校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3年05月
《苗岭飞颂歌》,贵州人民出版社编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73年05月
《向阳院的故事》,徐瑛,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05月
《珍珠赋》,人民文学出版社编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05月
《海的女儿》,人民文学出版社编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05月
《新嫂嫂》,天津地区革委会文化局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73年06月
《哨所的早晨》,昆明部队政治部宣传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06月
《征途(上、下册)》,郭先红,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06月
《艳阳天》,河北省话剧团改编,河北人民出版社,1973年06月
《草原轻骑》,张长弓,天津人民出版社,1973年06月
《园丁之歌》,人民文学出版社编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06月
《太行炉火》,李学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06月
《红色小号手》,上海人民出版社编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06月
《峥嵘岁月》,广东人民出版社编选,广东人民出版社,1973年06月
《马背上的歌》,王磊,吉林人民出版社,1973年06月
《鲁迅的故事》,石一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06月
《军垦集》,内蒙古生产建设部队政治部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3年07月
《江畔朝阳》,郑加真,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07月
《谁是最可爱的人》,魏巍,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07月
《小英雄雨来》,管桦,河北人民出版社,1973年07月

《月光启蒙》这篇散文以饱含情趣的笔触回忆了童年时代在夏夜月光的伴随下,母亲唱民谣童谣和讲神话故事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让学生懂得要对母亲怀有感恩之心。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36/12
民 族: 汉族
中共党员。1957年毕业于淮南煤矿学校矿山机电专业。历任江苏徐州贾汪煤矿技术员,江苏省文化局专业创作员,《雨花》杂志诗歌组组长、编委,《扬子江》诗刊主编。江苏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江苏省作家协会第一、二、三、四、五届理事。江苏省作协诗歌工作委员会主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195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诗集《煤海短歌》、《矿山锣鼓》、《煤城春早》、《石炭歌》、《金色的星》、《矿山鸟声》、《花雨江南》、《带血的泥哨》、《孙友田煤矿抒情诗选》等10部,散文集《在黑宝石的家里》等。
《矿工与海》获全国第一届煤矿文学优秀作品奖,《孙友田煤矿抒情诗选》获全国第二届煤矿文学作品乌金奖一等奖,《人自家乡来》获《人民日报》建设者之歌征文二等奖。
生平
1936年12月15日出生于安徽省肖县黄口镇。1951年小学毕业考取徐州贾汪煤矿初级职业学校。毕业那年写的一首诗《祖国,只要您的手一指》发表在1954年8月6日上海出版的《青年报》上,这是我的诗第一次变成铅字。同年考取淮南煤矿学校。
1957年8月,淮南煤矿学校毕业分配到江苏徐州贾汪煤矿工作,一干就是16年。进矿不久,由于积极创作反映煤矿工人的诗歌,被选为江苏省作家协会筹委会委员,出席1958年夏天在南京召开的筹委会。1960年——2004年期间,为江苏省作协第一、二、三、四、五届理事。
1958年6月,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我的第一部诗集《煤海短歌》,此书曾参展莱比锡国际博览会。在《诗刊》社编辑出版的《1958诗选》中收入了其中反映矿工生活的诗。著名诗人徐迟在序言中写道:“贾汪的煤矿工人孙友田是值得注意的一个新人。”
1959年10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同年被评为江苏省第二次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1960年6月被选为徐州文联第一届委员会副主席。同月,作为徐州市正式代表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教群英会。被确认为全国劳动模范。
在徐州煤矿工作期间,出版诗集《煤海短歌》、《矿山锣鼓》、《煤城春早》、《花雨江南》、《石炭歌》、《金色的星》、《煤海放歌》,以及儿童长诗《矿山鸟声》、《带血的泥哨》,少儿读物《在黑宝石的家里》等十余部。
1965年11月,去北京参加全国青年业余文学创作积极分子大会。1973年5月,从徐州矿务局调至江苏省文化局创作组从事专业创作。197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10月,出席中国作协第四次代表大会。1987年9月,江苏电视台与徐州矿务局联合摄制了以我的煤矿诗为内容的电视诗《煤海欢歌》。播出后获中央电视台《星光奖》。1988年9月,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了《孙友田煤矿抒情诗选》,1992年,该诗集获第二届全国煤矿文学作品 “乌金奖”一等奖。1990年7月,在草原煤城扎来诺尔矿区召开了“孙友田煤矿诗歌研讨会”。我的诗句“我是煤,我要燃烧”被诗评家誉为“当代矿工宣言”。1994年6月,受中国作协委派,与诗人晓雪组成中国诗人代表团,出席在哥伦比亚召开的第四届国际诗歌节。1997年秋天,参加南京诗人代表团出访韩国。2004年,散文《月光启蒙》被选入江苏版小学语文课本第十册。2003年12月,在徐州举办“孙友田诗歌朗诵会”,同时举办《孙友田诗歌选》、《孙友田散文选》两部书的首发式。2004年12月,《孙友田诗歌选》获第五届金陵文学奖二等奖。
七十年代后期任《雨花》编辑部编委、江苏省文联委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九十年代后期任江苏作协诗歌工作委员会主任,《扬子江》诗刊执行主编,江苏省大众文学学会副会长。系文学创作一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本文转自名人故事吧 http://www.gushiba.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