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金融危机给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带来的启示 论文 这次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论文

作者&投稿:戏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启示

1.金融创新与安全的平衡是市场健康发展的前提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个原因,是其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失之监控。金融衍生品作为金融创新工具,在活跃市场交易、拓展市场空间、提高市场效率的同时,的确隐含着很大的风险。对于中国而言,我们的金融创新远远不够。我们发展金融市场,必然要进行金融创新,这不仅是一国金融市场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因为美国的金融衍生品创新失控就放弃金融创新,而是要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存在创新不均衡与风险监控难等问题。市场基础制度建设的滞后与失衡,市场交易的低迷萎缩,凸显了市场风险,制约了金融创新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推进金融创新的同时,必须注意适度性。金融创新须与市场发育成熟程度,市场组织、制度、机制的健全程度,市场发展潜力与空间的大小等相适应。即市场内外在条件与特质所能承载的容量以及金融创新与其的相容性,是决定金融创新能否进行与能否推动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动力不足或发展不充分的金融创新将降低市场发展的质量,延缓市场发展的进程。
2.健全完善的信用制度是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
信用制度的健全完善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金融市场发展的健康与成熟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资本市场的信用制度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信用制度不完善,信用约束不严格,信用体系不发达等问题,这些已成为影响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说明,无论发达成熟的市场,还是新兴发展中的市场,都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信用制度。信用制度的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不断健全完善的过程。对信用制度的建设决不可掉以轻心、放任懈怠。
  3.严格持续的市场监管是市场健康发展的保障
美国对金融市场的监管采取由美联储负责金融控股公司总体安全的分业监管模式。该模式在强调横向综合性监管与功能性监管的同时,也产生不少问题。如不同监管机构的不同监管理念、监管目标与监管操作难以协调,易形成监管盲区或监管弱区;相对松散的综合监管与多头监管,易在履行监管职责时相互争执与推诿,降低监管效率等。
  中国当前金融市场的监管面临来自国内外两方面的压力与挑战:国内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建设尚未完成,由制度转型与市场调整带来的股指下跌与市场震荡,使市场功能减退,市场作用下降;而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使市场监管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为此,我们在国际金融市场发展情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必须审慎推进国际化进程,宁稳勿急。同时,注意加强监管机构间的紧密沟通与合作,防止部门风险由小到大,由局部向整体,由非系统性风险向系统性风险的逐步演变与扩散。
新兴市场金融风险加大

次贷危机下,新兴市场可能面临更大的金融风险。部分亚洲国家1997年金融危机后的一些做法可能成为下一次危机的诱因。比如,亚洲国家当前的巨额外汇储备的确增强了抵御金融市场动荡的能力,但同时也给各国带来了资本大量流动的风险。亚洲国家的投资者越来越倾向于在相对安全的西方发达国家投资。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雷曼兄弟公司等权威机构报告指出,最近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资本外流的危险有所显现,再次爆发货币危机的可能性上升。据世界银行统计,2005年东亚经济体(除中国、日本和中国香港以外)内部储蓄和投资金额占GDP的平均比重分别降至30%和25%以下,创下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摩根斯坦利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也认为,高风险抵押贷款就如同当年的互联网,可能" 刺破"全球的资产泡沫,而土耳其等高负债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可能首当其冲。

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加深,中国经济参与世界经济和全球化的程度也随之加深。因此,一旦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中国经济也将会有所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美国进口需求下降将会造成中国出口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经济增长和就业;其二,一旦美元大幅贬值,将会造成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国际购买力缩水;其三,美国步入降息周期,将会加大中国使用加息来遏制通胀的难度;其四,美国经济衰退,将会加大国际短期资本出入中国的规模和频率,加剧国内金融风险。

  1. 给我国金融行业带来新的挑战, 中国资本市场存在创新不均衡与风险监控难等问题。市场基础制度建设的滞后与失衡,凸显了市场风险,制约了金融创新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推进金融创新的同时,必须注意适度性。市场组织、制度、机制的健全程度,市场发展潜力与空间的大小等相适应。即市场内外在条件与特质所能承载的容量以及金融创新与其的相容性,是决定金融创新能否进行与能否推动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动力不足或发展不充分的金融创新将降低市场发展的质量,延缓市场发展的进程。

  2.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个原因,是其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失之监控。金融衍生品作为金融创新工具,在活跃市场交易、拓展市场空间、提高市场效率的同时,的确隐含着很大的风险。对于中国而言,我们的金融创新远远不够。我们发展金融市场,必然要进行金融创新,这不仅是一国金融市场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因为美国的金融衍生品创新失控就放弃金融创新,而是要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3. 健全完善的信用制度是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  信用制度的健全完善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金融市场发展的健康与成熟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资本市场的信用制度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信用制度不完善,信用约束不严格,信用体系不发达等问题,这些已成为影响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说明,无论发达成熟的市场,还是新兴发展中的市场,都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信用制度。信用制度的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不断健全完善的过程。对信用制度的建设决不可掉以轻心、放任懈怠

  4. 严格持续的市场监管是市场健康发展的保障,美国对金融市场的监管采取由美联储负责金融控股公司总体安全的分业监管模式。该模式在强调横向综合性监管与功能性监管的同时,也产生不少问题。如不同监管机构的不同监管理念、监管目标与监管操作难以协调,易形成监管盲区或监管弱区;相对松散的综合监管与多头监管,易在履行监管职责时相互争执与推诿,降低监管效率等

  5. 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加深,中国经济参与世界经济和全球化的程度也随之加深。因此,一旦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中国经济也将会有所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论文~~2000字左右~

2008年3月,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由此引发金融危机,这场金融风暴很快震动了全球。在这场世界性的浩劫中,中国银行、外贸业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但挑战和机遇并存,这次金融风暴在使中国经济受到重创的同时,也为中资银行融入全球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文章对美国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继今年3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因濒临破产而被摩根大通收购近半年之后,华尔街再次爆出令人吃惊的消息: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以近44亿美元收购,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因为收购谈判“流产”而宣布破产。而在此之前很难有人能预料到,前后仅半年时间,华尔街排名前五名的投资银行竟然垮掉了三家。有人用“百年一遇的大地震”、也有人用“金融飓风”一词比喻这场危机,无论哪种比喻,这场风暴以极快的速度震动了全球,与危机中心相隔一个太平洋的中国股市,也以2点告破表达了悲观的态度,花旗亚太区经济与市场分析部主管、董事总经理黄益平在9月25日《财经网》校园行上海交通大学称:“中国就是美国镜子里的影子。”在这场世界性的浩劫中,中国注定不能独善其身。
   二,首先是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国内几大银行总共购买了美国证券业价值约2亿美元的证券产品。在美国金融业面临巨大困境的今天,雷曼兄弟的破产无异于把华尔街向地狱又推进了一步,而国内金融机构购买的证券产品也面临着巨额贬值甚至清算的厄运。例如华安基金已于9月16日在其网站上贴出醒目告示,提示旗下QDII产品“华安国际配置基金”的投资风险,由于雷曼兄弟下属的雷曼兄弟金融公司为华安国际配置基金所持结构性保本票据的保本责任人,雷曼兄弟特殊金融公司为保本票据之基础资产之一的零息票据的发行人,因此在极端情形下,华安国际配置基金将无法开放正常赎回业务,而且华安国际配置基金也有可能需参与破产清算而无法全额收回,甚至连该基金的存续也将出现问题。幸运的是,虽然银行等金融机构因直接购买次级债产品是我国受次级债危机影响最直接的领域,但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经理赵庆明表示从目前公布的各银行年报来看,这部分的风险是可控的。因此,经济学家景学成指出更值得注意是次贷危机的持续恶化对中国股市的心理压力。他说:“股市是个信心产物,如今周边股市狂跌,投资者心理压力沉重,这些都成为一块巨石,加速股指下行的速度。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投资者恐慌情绪有着强大的传染效应。”

三,除了资产缩水外,此次金融危机将引起外国投资者大量抛售中国资产包括中国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股权、债权等,这可能对中国外汇和资产市场施加沉重的向下压力,这也正是去年至今韩国正在发生的事情。外资机构投资者在韩国证券市场占据显赫地位,他们在次贷危机中损失巨大,不得不抛售韩国资产,抽回投资,以救母国总部燃眉之急。根据韩国证券期货交易所7月14日公布的数据,从27年6月~28年6月末的一年时间里,除了今年5月为净买入之外,其余各个月均为净抛售,累计套现499亿美元。在沉重的抛售压力下,还在亚洲货币仍然对美元显著升值之时,韩元已经早早开始对美元贬值。今年年初,美元兑韩元汇率还在95韩元兑1美元左右,到9月1日,韩元兑美元汇率已跌至46个月以来低点,近4年来首度跌破11韩元兑1美元,韩国主要股指随之暴跌。令人倍感侥幸的是,虽然前几年我国主要金融机构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成风,但雷曼兄弟这家“举世公认”的“华尔街一流投行”还没有成为中国主要金融机构的战略性投资者。不过,雷曼在金蝶软件、旅游搜索网站“去哪儿”、天津融创集团、铜管制造商金龙集团等公司的股本投资将面临转手。

四,其次,是对我国外贸业的影响。我国近年来GDP能够保持高速增长,离不开出口、投资和消费三驾马车的拉动。美国经济的疲软、金融形势的持续恶化,再加上雷曼兄弟破产起到的加速作用使得今天的美国金融业更加风雨飘摇,而这势必对我国的外贸出口造成冲击。

五,海关总署9月22日发布分析报告指出,今年前七个月,扣除价格因素后,中国外贸出口数量同比增长12.5%,进口数量增长9.8%。与之相对,中国前七个月名义出口额增长22.6%,名义进口额增长31.1%。

六,中国实际出口增速下滑,自去年下半年已经开始。有媒体报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隆国强曾于今年3月向商务部递交一份报告。报告指出,自27年9月以后,中国出口月度实际增长率已经从上半年的约2%左右降至1%以下。今年一季度,出口实际增长率已经下降到3%,十分接近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的情况。

七,作为金融风暴的中心,美国的进口需求急剧下降。海关总署报告指出,今年前七个月,中国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长9.9%,增幅下滑8.1个百分点,为22年以来中国对美出口增幅首次回落至个位数。1月~7月,美国仍然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但在中国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已由去年同期的16.2%下降至目前的12.8%。

八,海关总署将中国对美出口减速的主要原因归结为次贷危机的负面影响蔓延和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须警惕次贷危机负面影响继续蔓延,对其连锁后果要予以密切关注。”海关总署在报告中指出。

九,实际上,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中国对美国出口。危机初步爆发时,部分中国出口企业转向欧洲市场,同时,中国对日本的出口保持强劲,而来自新兴市场国家的需求也有力地支持了中国出口的高速增长。然而,当危机进一步深化,这些国家经济先后受到不同程度的拖累,进口需求显著下降。

十,这些因素在近几个月逐步显现。中国到欧洲出口已从年初3%~4%的高增长降至8月的22%。中国出口日本的情形与此类似,且下滑趋势可能延续。除巴西以外,中国对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出口也明显放慢,到俄罗斯的出口已经第二个月呈现负增长。

十一,因此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认为,次级债危机及其影响的深入带来的美元贬值和全球经济放缓,将对我国出口造成较大影响。他还强调,由于出口制造商面向外需的产业重心难以在短时间内转移,应关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这些企业的转移成本上升,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十二,最后,是对我国的挑战也可能是机遇。毫无疑问这次由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金融动荡将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影响世界经济,正如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所说的,这是美国1年以来遭受的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而当前的金融全球化使得这次金融危机蔓延的深度和广度都要超过以往任何一次金融危机。从前拥有着数家世界著名投资银行、掌管美国金融业16万亿美元资产规模的世界金融中心纽约也很有可能将让位于伦敦或者东京,可以说世界的金融格局可能正在经受着沧海桑田般的巨变。对于中国来说,国内金融业的全球化水平相对较低,金融掌控管理能力相对较弱,而这既可能是中国被此次金融危机边缘化的“好运气”,也是中国金融机构亟待克服的问题。

十三,安永全球CEO特黎认为,这次金融危机反而为中资银行提供了一个融入全球的好机会。他对近期中国工商银行等中资银行的海外扩张行动持肯定态度。他认为目前并购价格已经出现大幅下降,如果收购对象符合中资银行的战略利益,中资银行可以考虑在中介机构的帮助下,着手走向海外。不过他同时提醒中资银行,应借鉴美国同行的教训,在业务扩张的同时,要保持稳定而良好的财务状况。

  美元作为世界主导货币,在世界经济体系中一直处于霸权地位,因此,美国金融危机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的经济也越来越全球化,美国金融危机也将不可避免地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第一,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不断上升。此次浩劫中国也难幸免。在危机不断扩散的过程中,美国不断采取降息、注资、财政补贴等多种方式防止经济衰退,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又加剧了全球的流动性问题。再加上中、美利率倒挂,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更是无法阻挡国际热钱流入中国的步伐,使中国再次成为国际资本保值增值的避风港,也使中国的美元资产投资暴露于风险中。中国的1.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资产中,目前大约有1万亿美元左右投资于美国国债与机构债。其中,中国持有“两房”相关债券3000-4000亿美元,占官方外汇储备近20%;中国商业银行持有“两房”相关债券253亿美元;中国商业银行持有破产的雷曼兄弟公司相关债券约6.7亿美元;中国投资公司持有美国投行摩根斯坦利9.9%的股份;雷曼对花旗集团香港子公司欠款额约为2.75亿美元;中国银行纽约分行也曾主导给雷曼贷款5000万美元。美国金融市场出现的动荡,必然会导致资产抵押品的价格缩水,从而使得资产难以兑现,这时支付性的危机就转变成为流动性的危机。

  第二,对房地产业的影响。在这次的金融危机中,房地产业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首先,在国内楼市低迷的情况下,近来美国投行抛售在华物业。如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出售在上海的部分住宅项目,除大摩之外,花旗也酝酿将一处上海住宅物业出手。这都是基于美国的金融体系出现问题才产生的连锁反应。现在,中国经济虽然没有完全融入世界经济,但也与世界经济密切相关,所以美国投行抛售在华项目可能会加快中国房地产下滑。

  其次,金融危机对中国房地产的影响,还表现在打击购房者的信心,市场观望气氛浓郁。现代国际市场研究公司8月曾对穗、深、京、沪4地共917位市民进行了随机街访。其中72%受访者对楼市信心低迷,仅14%的受访者认为奥运后房价仍可能上涨,37%预计下跌,35%认为基本持平,14%表示不清楚。 当下,对华尔街的国际投行而言,出售物业回笼资金、把握现金等待未来投资时机必然是当务之急,问题是,投行的集体出售举动反过来进一步影响市场的信心,在信心进一步深跌的情况下,投行撤退将异常艰难。

  再次,金融危机使房地产融资更加困难。银行给房地产公司的贷款在下降,已经上市的房地产公司通过债权和股权进行融资的路基本已经被堵死,未上市的房地产公司想通过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进行融资也基本行不通,从整体上看房地产业陷入了一片困境。日前,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主持的一份名为《2008年中国房地产行业资金报告》显示,预计今年房地产行业的资金缺口为6730亿元。如果2009年房地产遭遇中期调整,资金缺口将达到9290亿元。如果遭遇短暂调整,资金缺口也将达到4925亿元。中国人民银行的数字显示,银行对房地产企业的贷款今年上半年锐减30%,减至3990亿元人民币。

  第三,对进出口的影响。逐渐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仍偏外向,进出口总值超过GDP的60%,在美国国民借钱消费模式终结的情况下,“中国制造”随之受到影响。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非常重要,去年经济的增长,有2.5个百分点是进出口拉动的,而今年1-8月份出口的实际增长率只在3%左右。

  出口方面:海关总署的进出口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外贸出口额的增幅下行放缓的趋势明显,由于美国是中国商品最大的出口市场,一度在6-7月份冲高的中国外贸出口增速又将遭遇考验。外需下降意味着外国消费者对高附加值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需求的同时下降。在这种环境下,出口商很可能没有动力革新技术,而是被迫通过压低产品价格去维持市场份额,这可能导致中国出口企业贸易条件的进一步恶化。

  进口方面:由金融风暴带来的冲击则与美元汇率密切相关,目前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几乎都以美元定价,美元走势的强弱决定了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高低,从可以观察到的数据来看,由于近期美元逐渐反转走强,原油、铁矿石等商品的价格显现下降趋势,这对需要大量资源性产品的中国来说本属利好消息,然而美国金融市场反复动荡严重影响到美元汇率的走势和持有者的信心,短期内弱势美元的政策似乎已被市场所认可。如此一来,原油、铁矿石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将被再度推高,我国进口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付出的成本也大为增加。

  三、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美国这次金融危机被格林斯潘称作为“百年一遇”,可见危机的程度非常严重。所幸的是,由于我国参与全球化的步伐较为谨慎,因此较大程度地避免了美国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但引发金融危机的一些方面却值得我们去思考,从而得出一些有益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第一,要高度重视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及其可能的扩散效应。美国发生的全方位的,甚至有可能终结现有金融体系的危机,始发于房地产价格的泡沫。我们要看到,房地产市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与金融的最大风险。在中国,房地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1/4,与房地产相关的贷款占银行总贷款的1/3。房地产价格很可能出现全面性下跌,与股票市场相比,房价下降所带来的后果要严重得多。因此,稳定房地产市场应该成为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

  第二,要加强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金融衍生产品是把双刃剑,其创新本来可以分散风险、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效率,但当风险足够大时,分散风险的链条也可能变成传递风险的渠道,美国的次贷风暴即很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次贷危机也可以说是市场失灵的表现,美国金融体系中存在着监管缺失或监管漏洞难辞其咎。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引以为戒,对相似情形应有预警能力。当前我国正在鼓励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创新和产品创新,美国的教训警示我们,在开发金融衍生产品的同时必须加强相应监管,避免金融衍生产品过度开发,从而控制风险的规模。

  第三,适时加快中国经济转型的步伐。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为靠投资拉动增长,靠出口为快速增长的工业产能提供出路。今年中央提出要把中国的“出口拉动型”经济转变为“内需拉动型”经济,此时适逢金融危机,中国出口企业受到了沉重打击,因此转型已经没有选择,必须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强化国内需求增长的能力,让中国经济今后能靠国内民间消费的增长来带动,否则,中国经济和社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时,对于企业来讲,应做到未雨绸缪,开拓新的出口市场,出口一些高附加值、受金融波动影响小的产品。特别是要避免恶性出口竞争,尽快从数量竞争转型到品牌竞争,此外,在出口结算货币选择方面要避免汇率风险。

  当前的经济全球化使得这次金融危机蔓延的深度和广度都要超过以往任何一次金融危机,对于中国来说,国内经济的全球化水平相对较低,金融掌控管理能力相对较弱,而这既可能是中国被此次金融危机边缘化的“好运气”,也是中国经济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应从此次金融危机中吸取经验教训,深化改革,加强监管,提高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使中国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答: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如下:第一,正是美国家族的巨额债务消化了中国不断扩大的产能。美国金融危机首先会带来心理冲击。这场危机势必会在中国资本市场造成一种悲观的氛围。中国持有的这些金融机构的资产将会缩水,海外投资者可能会将大量中国资产出售回本国进行自救,从而对中国资本市场造成下行压力。但...

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机构的影响和启示
答:3. 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资金流动发生变化,我国可能面临跨国资金的大进大出,对金融市场稳定构成压力。4. 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出口和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从美国金融危机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1. 金融发展应与经济发展相匹配,避免金融过度脱离实体经济。2. 加强金融监管,尤其是...

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答:危机给中国企业带来机遇金融危机中的机遇是不易把握的,也不是针对每一个企业的。但是,它又是客观存在的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低成本扩张的机遇。金融危机使一部分中小型企业或破产倒闭,或生存维艰,急需寻找并购重组的机会以渡过难关。对另一部分受危机冲击较小、手上还有足够资源可供利用的...

经历了这次金融危机,将会给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的提升,带来有益的机遇吗...
答:而从宏观角度看,如果我们对当前形势作一些基本的判断,了解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就可以看清当前危机中的“中国机遇”。去年金融海啸之后,西方国家轮番大幅降息、对银行以各种形式注资、购买不良贷款和提供担保,企图用充沛流动性使金融系统回暖。去年年底,一些利率指标显示金融市场有些许回暖...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答:进而对国内消费需求产生负面影响。5. 人民币汇率波动:国际资本流动大幅度下降,人民币汇率也受到了冲击,而且外汇储备压力越来越大。总之,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但是中国政府采取了多项积极措施,如实施扩大内需政策、加强财政政策调控、支持国有企业等,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发展。

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答:首先,持有美国投资银行的股份或债券的金融机构,受金融危机影响,股票债券大幅缩水。目前来看,中国银行是拥有美国按揭信贷证券化产品数量最大的国内银行,故其所受的损失应该是最大的。但由于中国的资本管制及中国银行较为单一的盈利模式使金融危机对其影响不深。其次,金融危机会导致中国金融市场的资金流动...

08年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答:同时,我国这些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主要依靠价格优势与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竞争,由于金融危机带来的美元疲软和人民币升值,使得中国企业的价格优势不再,出口进一步受到抑制。2、中小企业倒闭,失业工人增多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是东南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些企业破产倒闭主要是导致劳动力市场中低端...

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答:而且中国面临着通胀、通缩、滞胀的三重威胁,势必使中国的政策制定较为艰难,只能两权相害取其轻。但是,现在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已经改变,即使连续降息也难以在短期拉动内需,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甚至短期衰退都是可能的;三、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1、 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是针对严重依赖...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答:首先,持有美国投资银行的股份或债券的金融机构,受金融危机影响,股票债券大幅缩水。目前来看,中国银行是拥有美国按揭信贷证券化产品数量最大的国内银行,故其所受的损失应该是最大的。但由于中国的资本管制及中国银行较为单一的盈利模式使金融危机对其影响不深。其次,金融危机会导致中国金融市场的资金流动放缓。主要是由于...

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答:(3)重创国内金融市场信心.(4)给国内金融机构带来直接损失:雷曼兄弟破产给国内金融机构带来的直接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方面,金融机构、投资者持有较多的次级债券,形成实际损失;另一方面,美国出现衰退,它会传导到中国来。根据破产文件显示,中国银行纽约分行也曾给雷曼贷款5000万美元。3.比起欧洲国家(如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