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部分构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请完成...

作者&投稿:包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二战后至今)

  第一阶段(1945-20世纪60年代末)
  特征:美国建立了以它为首的资本主义 世界经济体系。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末)
  特征: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 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也是经济格局多 极化的一个表现。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特征: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

  19世纪中至一战前,伦敦是唯一金融中心,英镑居独霸地位;“二战”期间,伦敦是金融中心之一,英镑地位动摇;“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形成。

  一、布雷顿森林会议——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1、背景:
  ①必要性:吸收大危机贸易保护主义教训,防止战争重演;战后世界经济发展需要建立有效机制以规划秩序;
  ②可能性:战后国际经济格局发生变化;西欧遭受重创,美国实力空前膨胀,积极谋求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2、召开:
  1944年44个二战盟国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开会
  3、内容:
  ①决定1945年成立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总称布雷顿森林体系。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个旨在稳定国际金融体系的专业机构;
  ③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又称世界银行,初期宗旨致力于战后欧洲复兴,后来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

  ■ 在工业生产领域,美国占了压倒优势;
  ■ 在国际贸易方面,美国成为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其出口额占资本主义世界出口额的32.5%;
  ■ 在金融方面,美国拥有的外汇储备占资本主义世界总储备的74.6%。

  《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每个成员国拥有250票的基本投票权,每增加一定数额的任缴资金,就增加一票。战后初期,美国任缴的资金最多,因此掌握了35% 的表决权。

  ①对美国:
  ■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
  ■美国以此建立了国际经济霸主地位;
  ■适应了美国经济扩张的需要;
  ②对世界:
  ■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促进了战后经济的恢复发展与世界贸易发展

  二、关贸总协定——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1、原因:
  ①大危机使人们认识到贸易保护主义的严重危害和国际贸易协调合作的必要性;
  ②美国为了经济扩张而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
  2、建立:
  1947年美中等23个国家签署《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3、目的:
  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充分利用世界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①美国在体系中拥有特殊地位,有利于其对外经济扩张 ;
  ②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体系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由那两个部分构成~

  布雷顿森林体系
  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国际间就货币事务进行共同商议,为成员国的短期国际收支逆差提供信贷支持;
  美元与黄金挂钩,成员国货币和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取消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等。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前者负责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资金借贷,目的为保障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后者提供中长期信贷来促进成员国经济复苏。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实质是建立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其基本内容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一)国货币比价的挂钩
  1.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确认1934年1月美国规定的35美元一盎司的黄金官价,每一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黄金。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按官价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为使黄金官价不受自由市场金价冲击,各国政府需协同美国政府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维持这一黄金官价。2. 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其他国家政府规定各自货币的含金量,通过含金量的比例确定同美元的汇率。3. 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规定,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法定汇率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若市场汇率超过法定汇率1%的波动幅度,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于预,以维持汇率的稳定。若会员国法定汇率的变动超过10%,就必须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批准。1971年12月,这种即期汇率变动的幅度扩大为上下2.25%的范围,而决定“平价”的标准,也由黄金改为特别提款权。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这种汇率制度被称为“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
  (二)各国货币的兑换性与国际支付结算的原则
  “协定”规定了各国货币自由兑换的原则:任何会员国对其他会员国在经常项目往来中积存的本国货币,若对方为支付经常项货币换回本国货币。考虑到各国的实际情况, “协定”又作了“过渡期”,的规定。“协定”还规定了国际支付结算的原则:会员国未经基金组织同意,不得对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支付或清算加以限制。
  (三)确定国际储备资产
  “协定”中关于货币平价的规定,使美元处于“等同”黄金的地位,成为各国外汇储备中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四)国际收支的调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份额的25%以黄金或可兑换成黄金的货币缴纳其余则以本国货币缴纳。会员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本国货币向基金组织按规定程序购买(即借贷)一定数额的外汇,并在规定时间内以购回本国货币的方式偿还借款。会员国所认缴的份额越大,得到的贷款也越多。贷款只限于会员国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即用于经常项目的支付。
  (五)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建立永久性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大特色。“协定”确定了IMF的宗旨:①建立IMF机构,促进国际货币合作。②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均衡发展,提高会员国的就业和实际收入水平,扩大生产能力。③促进汇率稳定,维护正常汇兑关系,避免竞争性货币贬值。④建立多边支付体系,设法消除外汇管制。⑤为会员国提供资金融通,纠正国际收支失衡。⑥缩小或减少国际收支赤字或盈余的扩大。

(1)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国为核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即关贸总协定。(2)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一组织有对在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帮助其解决外汇资金需要的职能。(4)世界经济向全球化方向发展。(或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加强) 本题考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第(1)(2)问属于基础知识,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属于应用性知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所以应该向该组织求助。世界贸易组织属于经济全球化的组织。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变化的原因.表现.特点.和影响是什么?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生产集中和垄断有了很大发展,垄断统治大为加强。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政治生活中,金融垄断资本占据统治地位。极少数的金融垄断财团,主宰着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一、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集中的新发展 战后由于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资本主义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使生产和资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
答:(1)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达。(2)资本主义国家结合自己的国情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3)西方国家福利制度得到发展,社会福利政策普遍实行。(4)第三产业蓬勃发展,高科技产业部门发展迅速,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新经济”时代出现。

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变化
答:二战后:经过俩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人们变的有节制了)———拳头效果比不上忽悠的效果了 美国依仗在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财和吸引人才,财富的独立大陆而四处恐吓!——相应的也给予些萝卜,扶持和建立对美国的社会制度有利的世界规则。———因为还有一个苏联 由于美国的政策可行,国内民众满意———所以...

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几个阶段
答:进一步发展——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1945 年-至今)①1945-1950年,西欧、日本经济快速复苏并达到战前水平,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②1950—197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强(西德、日本经济崛起),经济格局由美国独霸发展美日欧三足鼎立 ③1973-80年代初,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

试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方面发生的新变...
答:英国先开始继续奉行凯恩斯主义,1979年撒切尔夫人以保守党执政,放弃凯恩斯主义实行改制货币主义最后形成了英国独特的资本主义混合市场经济(多市场,少政府)。法国实行资本主义计划指导型经济(计划市场共存,国有企业私有企业共存)主要发展,煤气铁路电信电视等重工业与军事高新工业。联邦德国实行资本主义社会市场...

44.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 答案,求帮...
答:通过二战以前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教训,人们已经明确认识到以前自由到放任的野蛮资本主义不可行:1,各国工人运动此起彼伏,经济危机接连不断,呈现日趋频繁,规模不断加大的趋势 2,罗斯福的加强福利和国家管理的新经济政策取得了成功 3,纳粹发展基建和军工,虽然多不可取,但也暂时性的解决了经济危机 4...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有什么变化
答:史学界一般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二战后至今)·第一阶段(1945-20世纪60年代末)·特征:美国建立了以它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末)·特征: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
答:美苏争霸和第三世界的兴起·50~80年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趋势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1)二次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重点。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是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这些国家雄厚的工业基础及技术基础、美国的大力扶植、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等多种原因促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答: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壮大,越出了一国范围,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二战后初期,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衰落,美国一枝独秀,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出现了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2 即,二战后,世界迅速分化为美殴主导的资本主义阵营和苏联主导的...

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的新变化。?
答:(1)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2)西方福利国家得到发展,社会福利政策普遍实行。?(3)第三产业蓬勃发展。?(4)美国出现“新经济”。? 本题较简单,只需依据教材回忆基础知识即可;另外注意题干中“简述”的要求,不要回答得很啰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