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翟是哪个朝代的人? 墨子哪个朝代的人墨子出生于春秋时期(鲁

作者&投稿:西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墨翟是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

墨翟即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墨翟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

扩展资料

墨子曾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的儒学,称道尧舜大禹,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墨子批评儒者对待天帝、鬼神和命运的不正确态度,以及厚葬久丧和奢靡礼乐,认为儒家所讲的都是些华而不实的废话,“故背周道而行夏政”。

从墨子对儒家的攻讦中可以看出,两者在爱的问题上似乎没有什么扞格。而且墨子构建兼爱体系使用的术语或概念,基本上是儒者惯用的词汇,如孝、慈、仁、义等,表明墨子基本上认同、认可儒家的价值理念,只是在具体走向上以不同的诠释构建起自己的理论体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墨子



墨翟

一、生平简介

墨翟(公元前468—376),人们尊称墨子。他是战国初年的鲁国人,大约生于公元前468年,死于公元前376年。

墨子出身于下层,少年时代曾经“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来觉得儒家的礼过于烦扰,厚葬浪费财物,使百姓贫困,而长时间的服丧也有伤身体,妨碍生计。所以撇弃儒学,并进而创立了墨家学说,成了儒家的反对派。他有弟子三百人,结成有组织有纪律的墨家学派团体。

二、科学成就

墨子和他的弟子流传下来的著作只有《墨子》一书。全书原有七十一篇,现存五十三篇。这本书主要是墨子的弟子记述墨子言行的汇集,代表了墨家学派的思想。由于墨子和他的弟子能够刻苦耐劳、勇敢善战、参加生产、勤于实验,因此,墨家不仅在思想上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在科学技术上也有重大成就。墨家关于科学技术的论述,包括数学、力学、声学、光学等方面,主要保存在《墨经》中,《墨经》是《墨子》的一部分。

1.在力学方面,墨家给“力”下了符合科学的定义。对杠杆平衡的研究,不仅考虑到力的大小,而且考虑到力臂的长短,实际上提出了力矩的概念。可以说,墨家已经发现了杠杆的平衡条件。

此外,墨家对运动和时间、轮轴、斜面、圆球运动以及浮力等问题,都有深刻的论述。

在声学方面,墨家的突出成就是把固体传声和声音共鸣在军事上的巧妙运用。

2.在光学方面,墨家研究得更多。他们做了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实验。此外,墨家对飞鸟的影子、物体的本影和半影、凹面镜和凸面镜的成像现象等,也都作了许多研究。

从墨家对物理学的研究成果来看,虽然某些方面还比较原始,但有不少同近代物理上的实验结果是一致的。可以认为,《墨经》是当时世界上最高水平的自然科学论著。

三、历史事迹

墨子是继孔子(前551—前479)之后有巨大影响的思想家,他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主张不分等级,不分亲疏,互爱互利。从一个有名的故事中可以看到墨子的为人:鲁国有一个建筑师叫做公输班,他帮助楚国制造攻城用的云梯,准备攻打宋国。墨子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一方面立刻组织他的弟子去守卫宋国,另一方面自己连夜动身去楚国。他走了十天十夜,脚底磨破了就撕一块衣裳把脚裹起来再走,终于赶到了楚国郢都。他先说服了公输班,然后又说服了楚王,他们都答应不再打宋国,制止了这场战争。

  墨翟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
  墨子(生卒年不详),名翟(dí),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 。墨子是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生前担任宋国大夫。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其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完成了《墨子》一书传世。

墨翟(约公元前468——前376间)相传鲁国人(一说宋国人),出身于“贱人”阶层,曾经做过宋国大夫,是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家在秦统一中国以前,十分盛行,“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腾文公下》),它与儒家同为当时最重要的学派,“世之显学,儒墨也”(《韩非子·显学》)。墨翟的主要言行,由其弟子或从弟子收集、整理在《墨子》一书中。

墨翟生活在社会发生大变革的春秋战国之际。当时,大部分劳动人民虽然已经摆脱了奴隶制的枷锁,以新的小生产者阶层登上了历史舞台,但由于请侯国之间的频繁攻伐和王公贵族的残酷压榨,他们的生活仍然非常痛苦。墨翟为了维护小生产者的利益,一生都“以裘褐(粗布衣服)为衣,以草鞋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庄子·天下》),奔波于各诸侯国,积极宣传以“兼相爱、交相利”(《墨子·兼爱上》。本辞条以下引文,凡引自本书的,只注篇名)为核心的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等主张。

为了实现“兼相爱,交相利”的理想,墨翟十分重视增加人口,“欲民之众而恶其寡”(《辞过》),“人民寡则从事乎众之”(《节葬下》)。他认为人与动物不同。动物一出生后,“雄不耕稼树艺,雌亦不纺绩织絍,衣食之财固已具矣”(《非乐上》),而人类则是“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同上),完全要靠自身的劳动,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取得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其次,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除了取决于人们的劳动外,还与土地的利用息息相关,“地得其任则功成,地不得其任则劳而无功”(《号令》)。因而在社会生产力还很落后的当时,要想解决“土地者,所有余也;王民者,所不足也”(《非攻中》)的矛盾,充分利用土地,也应大力增加人口。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墨翟就认识到劳动是区分人与动物的基本标志和生产社会财富的源泉,并以此为根据,主张增加人口,人口与土地必须保持平衡,是非常可贵的。

根据当时情况,墨翟认为要想增加人口,首先应实行早婚。“圣王为法曰:丈夫年二十毋敢不处家,女子年十五毋敢不事人”(《节用上》),只要所有男子二十岁娶妻,女子十五岁出嫁,就可以大大提高人口出生率,增加人口了。其次,禁止王公贵族大量蓄养姬妾。他认为成年男女适时婚配,是“天壤之情”(《辞过》),任何人都不能改变,即使是“先王”也“不能更也”(同上)。但“当今之君,其畜私也,大国拘女(未出嫁的妇女)累千,小国累百。是以天下之男多寡无妻,女多拘无夫,男女失时,故民少”(同上),严重影响了人口出生率的提高,应该禁止。再次,实行兼爱非攻。因为打仗·一方面“久者终年,速者数月”(《节用上》),会使广大成年“男女人不相见”(同上),夫妇失时,影响他们生儿育女。另一方面“攻城野战,死者不可胜数”(同上),同时在战争中,人们因无法安居乐业,“以此饥寒、冻馁、疾病而转死沟壑中者,不可胜计也”(《非攻下》)。所以,战争完全是寡人之道,必须制止。再其次,反对厚葬久丧。他认为王公贵族死了以后,为了厚葬,往往要大量杀人陪殉,造成人口大批灭亡,“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节葬下》)同时根据当时丧礼规定,君王、父、母、妻子、长子死了以后要守丧三年,伯父、叔父、兄弟、姑姑、姐妹、舅舅等死了以后也要守丧几个月到一年;在丧期中,人们还必须整天哭泣,以草垫为床,以土块为枕,“强不食而为饥,薄衣而为寒”(同上)。结果,不仅使得人们“冬不仞(忍)寒,夏不仞暑,作疾病死者不可胜计”(同上),还会“败男女之交”(同上),严重影响他们的生育机会。最后,减轻赋役。墨翟认为“今天下为政者,其所以寡人之道多,其使民劳,其籍敛厚,民财不足,冻饿死者不可胜数也。”(《节用上》)要想增加人口,就应反对横征暴敛,采取常征、常役政策。因为常征,不会夺民衣食之财,“则民费而不病”;常役,不会使人过份劳累,“则民劳而不伤”(《辞过》)。此外,还要尚贤事能,反对天命等。墨翟对于怎样才能增加人口的上述分析,是比较深刻的,他认为影响当时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大量死亡的原因,主要在于统治阶级的腐朽淫乐、你争我夺和对劳动人民的残醋压榨,也是有卓见的。

墨翟同前人一样,按照劳心、劳力的不同,也把人口分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大社会集团。前者是“听治”的,包括王公大人、各级官吏和士君子等;后者是“从事”的,包括“农与工肆之人”,“四鄙之萌人”等“贱人”(《尚贤上》)。但他认为他们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其地位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同上)。即不论是农民、百工、商人或其他贱人,只要他们是贤者,都应“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同上),成为统治者;统治者中的“不肖者”,也应“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尚贤中》),成为被统治者。墨子主张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反映了当时被统治者在政治上的要求,是进步的。

墨子,姓墨,名翟,鲁国人(一说宋国人),后代习惯上尊称为墨子。大约生活在公元前468年至388年间。

这一时期,处于“史文阙轶,考古者为之茫然”的春秋战国之交,历史剧变的时代。周朝政治制度完全崩溃:政治上,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田氏代齐,各国家(此处“国家”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国家)的行政、官僚制度代替了世卿掌权制度,由此产生了“士”这一阶层;经济上,封建领主经济转变成为封建地主经济,个人私有可以买卖的家族土地所有制终于代替了宗子世袭、不得买卖宗族、土地所有制的时代;农业和手工业比较发达,铁的使用也普遍起来;大工商业暴兴,孔子的弟子子贡亦官亦商,富甲天下,此外,还有不少“在农与工肆之人”,即小生产者,遭受着压迫,过着艰苦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墨子反对“周制”和宣传“兴利除害”等等,都是庶民思想的要和反映.

墨子哪个朝代的人~

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姓墨名翟,生卒年不详。

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墨子生于公元前476年左右,卒于公元前390年左右。墨子出生何地,也有争议。《史记·孟荀列传》说他是“宋之大夫”,《吕氏春秋·当染》认为他是鲁国人,也有的说他原为宋国人,后来长期住在鲁国。墨子自称“今翟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似属当时的“士”阶层。但他又承认自己是“贱人”。他可能当过工匠或小手工业主,具有相当丰富的生产工艺技能。墨子“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长期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他的政治主张。相传他曾止楚攻宋,实施兼爱、非攻的主张。他“南游使卫”,宣讲“蓄士”以备守御。又屡游楚国,献书楚惠王。他拒绝楚王赐地而去,晚年到齐国,企图劝止项子牛伐鲁,未成功。越王邀墨子作官,并许以五百里封地。他以“听吾言,用我道”为前往条件,而不计较封地与爵禄,目的是为了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和主张。

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 宋国人

墨子(生卒年不详),名翟(dí),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 ,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墨子是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生前担任宋国大夫。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其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完成了《墨子》一书传世。

“翟姓”名人有哪些?
答:翟 璜:战国时魏国大臣。出身权贵之家,曾为魏国相,曾举荐吴起、乐羊、西门豹等人于魏文侯,皆受重用,并有功绩。魏襄王时,欲联合齐秦抗楚,而与楼鼻发生矛盾。曾欲杀张仪,因张仪施计而未遂。翟 公:西汉时人。初为廷尉,宾客盈门;被贬后,门庭冷落;后复职,宾客又欲前往。翟公于是在大门...

翟天临的“翟”,为什么读作di,而不是zhai呢?
答:翟姓初读音作“狄”,后又转为“宅”音,其实二者为一姓,同出一源。翟[dí]姓,中国百家姓排名第108位的姓氏有二个,一个是翟姓,念dí ;另 一个是狄姓,也念dí 。翟通狄,二姓其实是同一个姓氏。据考证,古时翟与狄是通假字,都念dí。而翟(dí)姓的发源地在陕西扶风,狄当时是...

姓翟的有哪些名人?
答:4、翟酺 翟酺,字子超,广汉雒人,东。东汉时期官员。在郡做官,召拜为议郎,迁为侍中。当时尚书缺额,诏将大夫六百石以上的试对政事、天文、道术等科目,将等第高的补缺。 5、翟灏 翟灏,字笠山,为中国清朝官员,本籍中国山东。增贡出身的翟灏于1795年(乾隆六十年)接替程文炘,两度于台北地区担任台湾府淡水厅...

西方柏拉图的年代和我国古代哪位伟人所在的年代相同?
答:柏拉图(Plato,∏λ?των, 约前427年-前347年)墨子 春秋末战国初思想家、学者,墨家学派创始人。姓墨名翟,生卒于约公元前468年至公元前376年,鲁国人,今山东省滕州市人。墨子出身平民,自称“北方之鄙人”,人称“布衣之士”和“贱人”。惠子 惠施(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17年)。宋国(今...

中国每个朝代的历史名人及代表作?
答:墨子,名翟(dí),春秋时代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著有《墨子》一书,今存53篇。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著有《孙子》,一名《孙子兵法》,13篇,古代称为“兵经”,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山东)人,思想家...

有哪些人姓“翟”(zhái)的?
答:名人精粹 翟横:战国时魏国大臣。出身权贵之家,曾为魏国相,曾举荐吴起、乐羊、西门豹等人于魏文侯,皆受重用,并有功绩。魏襄王时,欲联合齐秦抗楚,而与楼鼻发生矛盾。曾欲杀张仪,因张仪施计而未遂。翟方进:汝南上蔡人,西汉大臣。家世微贱,后与继母赴长安拜师学习。历任朔方太守、丞相司直、...

我国古代什么时期那一位思想家最早提出什么思想?
答:他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当未被当时战火连连的大小国所接受。因此他周游列国,招收弟子,形成了儒家学派。孔子的学术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的思想观点被后来的封建统治阶级所采纳,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墨子(前468-前376),名翟,春秋...

翟秋白是哪个朝代的
答:近代人物。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出生在江苏常州,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从1925年起,瞿秋白先后在党的第四、五、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中国共产党的...

...时的百家有哪几家?他们各家的思想和主旨各是什么?
答: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2、道家 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

什么时期出现百家争鸣?为什么出现百家争鸣? 有哪些著名的学派?他们各 ...
答:主要原因:1.政治因素。当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诸侯国林立纷争。各诸侯国的国君为了在争斗中取得霸主地位,竞相招贤纳士,运用不同思想学说以使自己的国家富足强大起来。这便给百家争鸣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术氛围。2.经济因素。当时经济有了极大发展,这使得有某些人成为有闲阶层,有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