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的有关知识 谁能给我讲一下高中化学里关于氯的所有知识点啊?

作者&投稿:钦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氯气

一、组成结构

1.原子结构: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

2.分子结构:氯气分子为双原子分子,分子式Cl2.

3.离子结构:氯离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因而很稳定.

思考:从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易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来思考氯气是双原子分子的原因.

答案:两个氯原子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都欲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共用一对电子恰都能满足要求.由此也知:Cl2分子比Cl原子稳定.

二、物理性质

1.在通常情况下:氯气是黄绿色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熔沸点较低、能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易液化.1体积水在常温下可溶解2体积氯气.

2.氯气有毒,闻有毒气体气味的方法是(扇动法):用手轻轻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思考:和其他学习过的气体相对比,氯气的物理性质有哪些“特性”?

答案:有色、易液化.

三、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

2Na+Cl2=2NaCl (现象:剧烈燃烧,白烟)

Cu+Cl2=CuCl2 (现象:剧烈燃烧,棕色烟)

2Fe+3Cl2=2FeCl3

思考:(1)上述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变动有何共同特点?为什么?Cl2作什么剂?

(2)对比铁跟盐酸的反应,铁跟氯气的反应体现了氯气的什么性质?

答案:(1)都从0价→-1价.因为最外层有7e-,易得到1e-达到8e-稳定结构.Cl2作氧化剂.

(2)体现了Cl2的氧化性比HCl强,是强氧化剂.

2.与非金属反应

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化学反应.

思考:(1)氢气和氯气反应,在点燃和光照条件下反应的现象为什么不同?

(2)怎样用实验证明HCl气体极易溶于水?

答案:(1)二者混合程度不同、接触面积不同所致.

点燃氢气放入氯气中,氢气分子只在导管口跟少量氯气分子接触而化合成氯化氢分子,同时产生少量的热,不能爆炸,呈苍白色火焰.当点燃氢气与氯气的混合气体时,大量的氢分子与氯分子接触,迅速化合而产生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急剧膨胀而发生爆炸.

(2)将盛HCl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水面慢慢上升至满.

3.与水反应

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Cl2,还原剂是Cl2,改写成离子反应方程式是:Cl2+H2O

H++Cl-+HClO

(1)氯气的水溶液叫氯水,饱和氯水呈现黄绿色,具有刺激性气味,主要含有的粒子有Cl2、H2O、HClO、H+、Cl-、ClO-.

(2)次氯酸的性质

①弱酸性:是一元弱酸,属弱电解质,酸性弱于碳酸.

HClO+NaOH=NaClO+H2O

NaClO+HCl=HClO+NaCl

2NaClO+CO2+H2O=Na2CO3+2HClO

②不稳定性:

由于HClO的分解,使Cl2和水逐渐反应,直至氯水失效,因此氯水要现用现制,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氯水久置将变成稀盐酸.

③强氧化性:HClO能氧化许多物质.

④杀菌漂白性:能使有色布条、品红试剂等有色物质褪色,其原理主要是利用其强的氧化性.

说明:干燥Cl2本身没有漂白性,只有转化成HClO才有漂白性.

思考:(1)液氯和氯水是一种物质吗?

答案:不是.液氯是Cl2在加压或冷却时变成的液态Cl2,是纯净物,而氯水是氯气溶于水中形成的溶液,是混合物.

(2)①怎样证明新制氯水中含有大量Cl2?

②用实验证明氯气能与水反应.

答案:①观察氯水颜色,呈黄绿色,此即氯气的颜色,说明新制氯水中含大量Cl2.

②向新制的氯水中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即有部分氯气与水反应了.

Cl2+H2O=HCl+HClO

AgNO3+HCl=AgCl↓+HNO3

另法:也可向新制氯水中放入一红布条或滴入几滴品红溶液,若布条或品红褪色,说明新制氯水中有HClO,即Cl2与水发生了反应.

(3)氯水中有多种化学物质,故性质较复杂.下列现象各是基于哪种物质的什么性质?

①氯水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②向氯水中滴加饱和NaHCO3溶液,有气泡出现.

③向氯水中滴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①H+、HClO ②H+ ③Cl-

4.与碱溶液反应

a.Cl2+2NaOH=NaCl+NaClO+H2O

b.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上述两反应中,Cl2作氧化剂和还原剂.

漂白粉:(1)有效成分是Ca(ClO)2

(2)漂白原理

c.Ca(ClO)2+CO2+H2O=CaCO3↓+2HClO

(3)久置失效的原因(用反应式说明)

Ca(ClO)2+CO2+H2O=CaCO3↓+2HClO;2HclO 2HCl+O2↑.

(4)保存方法:隔绝空气密封保存.

将上述a、b、c三反应改写成离子方程式:

a.Cl2+2OH-=Cl-+ClO-+H2O

b.Cl2+2OH-=Cl-+ClO-+H2O

c.Ca2++2ClO-+CO2+H2O=CaCO3↓+2HClO

思考:(1)实验室常用NaOH溶液吸收或除去多余的氯气,为什么?

(2)分别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和足量CO2气体,产生的现象一样吗?为什么?

答案:(1)Cl2有毒污染环境,Cl2可以跟NaOH溶液反应从而除去Cl2.

(2)不一样,通入过量CO2没有沉淀生成,CaCO3+CO2+H2O=Ca(HCO3)2.

四、用途

学习物质的用途要与其性质紧密联系,因为性质决定用途.下列Cl2的用途各是基于Cl2的什么性质?

用于消毒——溶于水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

制盐酸——与H2反应生成HCl;

制漂白粉——与Ca(OH)2反应;

制多种农药;

制氯仿等有机溶剂;

制塑料等.

思考:工业制漂白粉为什么选用Ca(OH)2而不选用NaOH?而吸收Cl2防止中毒或污染空气却选用NaOH溶液而不选用Ca(OH)2?

答案:Ca(OH)2价廉易得、成本较低;NaOH溶液碱性强、吸收效率高.

五、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321

该反应中,氧化剂是MnO2,还原剂是HCl,请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强调:MNO2跟浓盐酸在共热的条件下才反应生成Cl2,稀盐酸不与MNO2反应.

这是由于稀盐酸的还原性比浓盐酸弱,不能被MnO2氧化.

2.仪器装置

制取 净化 收集 吸收

3.收集方法

(1)向上排空气法

(2)排饱和食盐水法

排气法收集是基于Cl2的密度比空气大;Cl2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约是在水中溶解度的 ,故也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也常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杂质.

4.尾气吸收

(1)尾气吸收的原因是Cl2有毒,易污染空气.

(2)吸收发生的反应是2NaOH+Cl2=NaCl+NaClO+H2O.

说明:工业制法2NaCl+2H2O 2NaOH+H2↑+Cl2↑

六、氯离子的检验

1.试剂:AgNO3溶液,稀HNO3.

2.原理:Ag++Cl-=AgCl↓,AgCl不溶于稀HNO3.

3.方法:先在被检液中加稀硝酸酸化,再滴入AgNO3溶液.

4.结论:若按上述方法操作,见到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则得被检液中含有Cl-.

【热点透视】

一、氯气跟金属反应

氯气能与除Au、Pt之外的所有金属直接反应,与Fe、Cu等变价金属反应均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表现出较强的氧化性.

二、氯水的成分与性质

1.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的比较

新制氯水

久置氯水

成分

Cl2、HCl、HClO、H2O

HCl、H2O

颜色

淡黄绿色

无色

性质

酸性、漂白作用

酸性(比新制强)、无漂白作用

原因

Cl2+H2O=HCl+HClO,2HClO 2HCl+O2↑

2.氯水的性质

新制氯水是由Cl2、H2O、HClO和H+、Cl-、ClO-及少量的OH-组成的混合物.而久置的氯水只有H2O分子和H+、Cl-.氯水的多种成分决定了它具有多重性质:①Cl2的强氧化性

②HClO、ClO-的强氧化性 ③HCl的强酸性 ④HClO的弱酸性 ⑤Cl-的性质.在不同的反应中,氯水中起作用的成分不同,一般有以下6种情况:

(1)只考虑Cl2参与反应

①氯水和某些非金属阴离子的作用

在KI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水,其反应为:Cl2+2KI=2KCl+I2,检验氯气时就是利用此反应.把湿润的KI淀粉试纸放在瓶口,若变蓝色,说明瓶中氯气已充满.因为Cl2把I-氧化成I2,I2遇淀粉变蓝色.

②氯水和某些还原性阳离子作用

在FeCl2溶液中加适量氯水,其反应为:2FeCl2+Cl2=2EeCl3

(2)只考虑H+参与反应

向NaHCO3溶液中加适量的氯水,有气泡产生,就是利用了盐酸的强酸性.反应为:

NaHCO3+HCl=NaCl+CO2↑+H2O

(3)只考虑Cl-参与的反应

向AgNO3溶液中加适量的氯水,有白色沉淀产生,就是利用了Cl-的性质,反应为:

AgNO3+HCl=AgCl↓+HNO3

(4)只考虑HClO参与的反应

将氯水滴在红色纸条上,可使红色褪去,便是HClO将有机色素氧化的结果.

(5)考虑Cl2和H2O同时参与的反应

将SO2气体通入氯水中,氯水的浅黄绿色褪去,其反应为:

SO2+2H2O+Cl2=H2SO4+2HCl

(6)考虑HCl和HClO同时参与反应

往新制得的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时,溶液先变红后褪色,便是盐酸的强酸性和HClO的强氧化性的具体体现.

三、漂白粉的组成、性质和用途

1.组成:Ca(ClO)2和CaCl2组成的混合物,有效成分是Ca(ClO)2.

2.性质:漂白粉本身没有漂白性,只有转化成HClO才有漂白性.由于HClO是弱酸,故Ca(ClO)2能跟较强的盐酸、碳酸反应.

Ca(ClO)2+2HCl=CaCl2+2HClO

Ca(ClO)2+CO2+H2O=CaCO3↓+2HClO

Ca(ClO)2的其他性质将以后学习.

3.用途:廉价的漂白剂和杀菌消毒剂.如纺织品的漂白,餐具的消毒,野外饮水消毒等.

四、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系列问题

实验室制取气体并进行性质验证,需要以下几个环节:

组装仪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药品→制取→除杂、净化、干燥→收集、验满→性质验证→尾气处理→拆卸仪器、洗刷收存.

1.组装仪器的一般原则:先零后整、先主后辅、从低到高、从左到右.

2.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一般是先把导气管插入盛水的水槽中,把有关活塞关闭,微热主发生器,有气泡从水中冒出,停止微热后,水倒吸进入导气管形成一段水柱.方可表示气密性良好.

3.净化:首先根据反应原理及所用药品考虑杂质气体的成分,再利用性质加以除去或转化.

例如,实验室用浓盐酸和MNO2共热制Cl2,Cl2中可能混入HCl和H2O(g),利用HCl易溶于饱和食盐水(Cl2在其中溶解性较小)而除去,用浓H2SO4干燥Cl2除去H2O(g).

4.收集:气体的收集除用排气法与排水法外,还可以用球胆或袋囊、塑料袋等收集.

5.尾气处理:尾气处理的目的主要防止尾气有毒能污染空气或使人中毒以及尾气在有限空间内能形成爆炸极限.

常用方法有:

(1)点燃法.如CO、H2、CH4等易燃性气体,可用此法.

(2)吸收法.如Cl2、SO2、HCl、H2S等可用水或其他液体吸收.

(3)转化法.采用一定的方法,使有毒气体转化成无毒气体即可排放.如NO、NO2,如能转化成N2即可排放.

(4)导入室外法.如H2是无毒气体,可将其尾气导入室外,以防在实验室形成爆炸极限.

用液体吸收气体的两种方法

图4—1

①图4—1中A装置:用于吸收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如:Cl2、H2S、CO2等.

②图4—1中B装置:用于吸收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如:HCl、HBr、NH3等.倒扣漏斗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五、制取氯气的常用方法

1.工业生产中用电解饱和食盐水法来制取氯气:

2NaCl+2H2O H2↑+Cl2↑+2NaOH

2.实验室通常用氧化HCl或浓盐酸的方法来制取氯气,常见的氧化剂有:MnO2、K2Cr2O7、KMnO4、KClO3、Ca(ClO)2,发生的反应分别是:

4HCl+MnO2 MnCl2+Cl2↑+2H2O

14HCl+K2Cr2O7=2KCl+2CrCl3+7H2O+3Cl2↑

16HCl+2KMnO4=2KCl+2MnCl2+8H2O+5Cl2↑

6HCl+KClO3=KCl+3H2O+3Cl2↑

4HCl+Ca(ClO)2=CaCl2+2H2O+2Cl2↑

如不用浓盐酸,亦可用NaCl(固体)跟浓硫酸来代替.如:

2NaCl+MnO2+3H2SO4 2NaHSO4+MnSO4+Cl2↑+2H2O

上述反应的共同特点都是 .

【典例剖析】

〔例1〕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A.CuCl2

B.FeCl2

C.FeCl3

D.AlCl3

解析:回忆Cl2和HCl跟金属反应的有关知识规律.Cl2跟金属反应,无论Cl2是否足量,都可把金属氧化成最高价金属氯化物,而盐酸跟Cu不反应,与Fe生成FeCl2.

答案:D

点评:Cl2、HCl跟金属反应的差异要重点掌握.

〔例2〕下列对氯气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标准状况下,氯气的密度为3.17 g/L

B.实验室不能用排水方法收集氯气

C.液氯不导电是非电解质,氯水能导电是强电解质

D.湿润的氯气遇到二氧化硫其漂白性增强

解析:A选项,标准状况下,Cl2的摩尔体积为22.4 L/mol,摩尔质量是71 g/mol

故:ρ(Cl2)= =3.17 g/L

B选项氯气能溶于水,故不可用排水法;C选项氯水的导电是由于氯气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了HCl、HClO等电解质的原因;D选项Cl2+SO2+2H2O=2HCl+H2SO4,并未增加具有漂白性的HClO,反而使能形成HClO的Cl2的量减少,故漂白性减弱.

答案:CD

点评:熟悉并理解氯气的性质,并注意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例3〕在实验室中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图4—2是一个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图.

图4—2

这个装置中有哪些错误?请分别指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几处填几处)

(3)在改正的装置中,①洗气瓶中的H2O、②浓H2SO4、③烧杯中的NaOH溶液起什么作用?

解析:本题属识图题,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对全套实验装置错误之处作出判断,学生必须对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过程非常熟悉.

首先应根据试题要求制得干燥纯净的氯气.用MnO2和浓盐酸共热制得的氯气中,有挥发出来的HCl气体和水蒸气,这是两种要除掉的杂质.用水洗法是为了除去HCl气体,这个装置必须在先,用浓硫酸洗气瓶是为了除掉水蒸气,它应该在后,图中两个洗气瓶的进出气导管都装反了.

答案:(1)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2)①烧瓶下面缺石棉网 ②铁圈下面缺酒精灯 ③盛浓硫酸的洗气瓶和盛水的洗气瓶位置颠倒了 ④两个洗气瓶中的气体入口导管应深插在液面下,而出口导管应靠近瓶塞

(3)①吸收未反应的氯化氢; ②吸收水蒸气;③吸收多余的氯气.

点评:气体综合实验的知识框架如下:

(1)制取气体:应注意思考以下几个方面:

①从试剂性质和反应条件来考虑选择制取气体的装置;

②从气体的性质和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的性质考虑净化的顺序与方法;

③有毒气体要注意尾气的吸收.

因为浓HCl和MnO2共热制Cl2,故温度不易过高,一般不超过90℃,否则HCl挥发,不利于氯气的制取.

(2)净化原则:

①净化剂不能跟被净化的气体反应;

②不能引入新杂质;

③一般不使用气体净化剂,多用固体或液体净化剂.

除去HCl气体用水作吸收剂,若改用饱和食盐水吸收HCl,效果更好,因为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更小.

(3)干燥气体:

干燥是一种净化气体的特殊方法,故应遵循净化原则,特别要注意使用合适的干燥剂.

(4)收集方法:Cl2可用向上排空气法,也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来收集.

(5)尾气吸收:中学教材中涉及到的尾气处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点燃法,如CO通过点燃转换成CO2;一种是用液体吸收,如Cl2可用浓碱液吸收.

【素能培养】

(一)巩固类

1.下列反应发生时,会产生棕黄色烟的是

A.金属钠在Cl2中燃烧

B.铜在氯气中燃烧

C.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D.金属钠在氧气中燃烧

解析: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产生的一种现象,联系A~D中各产物的颜色及状态得出答案应为B.

答案:B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氯

B.氯水

C.盐酸

D.漂粉精

解析:纯净物指只有一种成分组成的物质,液氯的成分为Cl2;氯水中含HCl、HClO、Cl2、H2O;盐酸为HCl的水溶液;漂粉精的成分为CaCl2和Ca(ClO)2.

答案:A

3.氯气可用于杀菌和消毒,这是因为

A.氯气有毒,可毒死病菌

B.氯气具有漂白作用

C.氯气与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

D.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盐酸是强酸

解析:Cl2用于杀菌消毒是因为Cl2与H2O反应生成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故C正确.

答案:C

4.关于Cl-的说法正确的是

A.Cl-呈黄绿色

B.Cl-有毒

C.Cl-具有氧化性

D.Cl-是稳定结构

解析:Cl2是黄绿色、有毒气体,但Cl-不具有这些性质;Cl-中化合价处于最低价态,故只有还原性;Cl-已达8 e-结构,属稳定结构.

答案:D

5.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Cl-,正确的操作是

A.取样,滴加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

B.取样,先加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C.取样,先加稀HNO3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D.取样,加少量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加稀HNO3,看白色沉淀是否消失

答案:CD

6.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来制取氯气,主要操作有:①将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②把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根据酒精灯确定铁圈高度,固定铁圈放好石棉网③用药匙向烧瓶中加二氧化锰,再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盐酸,并将导气管放入集气瓶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在烧瓶上装好分液漏斗,连接好导气管.则最好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A.②③④①⑤

B.②①④③⑤

C.②①⑤④③

D.②①③④⑤

解析:这类操作的一般步骤是:组装仪器→检验气密性→加药品制取.

答案:C

7.除去氯气中混有的少量的氯化氢气体,最好选用

A.水

B.饱和食盐水

C.纯碱溶液

D.烧碱溶液

答案:B

8.关于次氯酸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不稳定,易分解放出氧气

B.能使潮湿的有色布条褪色

C.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

D.是一种比碳酸酸性强的酸

解析:HClO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能使湿的有色布条褪色,其酸性比H2CO3弱,见光或受热易分解.

答案:D

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实验室制氯气 MNO2+4H++2Cl- Mn2++Cl2↑+2H2O

B.在氯化锰溶液中滴入硝酸银试液Ag++Cl-=AgCl↓

C.碳酸银溶于稀硝酸中CO +2H+=CO2↑+H2O

D.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试液 SO +Ba2+=BaSO4↓

解析:C中Ag2CO3是难溶物不应写成CO ,D中还有Cu(OH)2沉淀生成.

答案:CD

10.下列关于漂白粉的叙述正确的是

A.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和CaCl2

B.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后能变质

C.漂白粉是由Cl2与石灰乳制得

D.在使用漂白粉时应用浓盐酸

解析:对于漂白粉,要掌握有关它的制法、性质、用途、用法、注意事项、漂白原理等内容.制法:Cl2气通入石灰乳;有效成分:Ca(ClO)2;用途:漂白剂、消毒;漂白原理:在水中或与酸作用生成HClO,HClO有漂白、杀菌作用.故C对,漂白粉在空气中发生反应:Ca(ClO)2+CO2+H2O=CaCO3↓+2HClO,显然久置会变质.D选项中使用浓盐酸,效果反而不好,因为Ca(ClO)2的强氧化性,会将氯离子氧化:

Ca(ClO)2+4HCl(浓)= CaCl2+2Cl2↑+2H2O.

答案:BC

11.将氯水分别加入下列溶液:(1)紫色石蕊试液(2)氯化亚铁溶液(3)碳酸钠溶液

(4)氢硫酸(5)硝酸银溶液.观察有何变化?写出有关方程式.

解析:氯水是一种混合物,在氯水中有多种离子和分子,在不同的反应中,起作用的成分有所不同,而且HClO有漂白作用.故在(1)中既有H+作用显红色,HClO又将红色漂白;在(3)中起作用的是H+,而HClO的酸性弱于H2CO3;在(5)中起作用的是Cl-,会生成白色沉淀AgCl;在(2)、(4)中.Fe2+和H2S都具有还原性,氯水中Cl2可将它们氧化成Fe3+和S,因而可观察到不同的变化.

答案:(1)先变红后褪色,Cl2+H2O=HCl+HClO,HCl=H++Cl-

(2)溶液由淡绿色变棕黄色,2FeCl2+Cl2=2FeCl3

(3)有无色气泡产生,2HCl+Na2CO3=2NaCl+H2O+CO2↑

(4)出现淡黄色浑浊,H2S+Cl2=2HCl+S↓

(5)产生白色沉淀,HCl+AgNO3=AgCl↓+HNO3

12.山区某工厂,在山坡的仓库里贮存许多氯气钢瓶.一天,仓库里有一只钢瓶损坏,造成氯气外泄,请你帮助工人,应该如何处理?

答案:把损坏的钢瓶放入深坑中,并用石灰掩埋.

13.使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共热制取Cl2,实际产生的Cl2总比理论值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浓HCl能与MnO2反应,而稀HCl不能与MnO2反应.

答案:因为MnO2足量,理论上浓盐酸应完全反应,但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浓度减小,后来变为稀盐酸,就不再与MnO2反应了.

14.工业上贮存氯气有两种方法,一是将Cl2液化,贮存于钢瓶中;二是用强碱将Cl2吸收,制成固体,可长期保存,需用Cl2时,加入H2SO4可使Cl2释放出来.

①写出用NaOH吸收Cl2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释放Cl2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Cl2+2OH-=Cl-+ClO-+H2O

②Cl-+ClO-+2H+=Cl2↑+H2O

15.已知浓硫酸与NaCl固体、MnO2固体混合共热可以产生氯气.

实验室里用下列仪器和药品来制取纯净的无水氯化铜,如图4—3.

图4—3

图中A、B、C、D、E、F表示玻璃管接口,接口的弯曲和伸长等部分未画出.根据要求填写下列各小题空白.

(1)如果所制气体从左向右流向时,上述各仪器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各装置的序号)( )接( )接( )接( )接( )接( ),其中②与④装置相连时,玻璃管接口(用装置中字母表示)应是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

(2)装置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装置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装置⑥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开始时,应首先检验装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方法是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______________处的酒精灯.

(4)在装置⑤的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5)待充分反应后,装置①的玻璃管中剩余物呈______________色,冷却后,将制得的产物配成饱和溶液呈______________色.

解析:(1)仪器的连接思路是:制气 除杂质 干燥 收集或制备 尾气处理.且注意洗气装置进气管在液面之下,出气管在液面之上,即“长进短出”.

(2)装置⑤中发生的反应为:NaCl+H2SO4 NaHSO4+HCl,MnO2+4HCl MnCl2+Cl2↑+2H2O,这样⑤中产生的Cl2中会混有HCl气体.根据HCl气体在水中溶解度比Cl2大得多,通过饱和食盐水(或水)可除去HCl气体,最后考虑除去Cl2中的水蒸气.

(3)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是在装置连接好后而尚未放药品之前进行的.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在初中实验中已涉及,在本题整套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为使现象明显,可用酒精灯对烧瓶微热,以产生较大的压强差.

答案:(1)⑤ ③ ④ ② ① ⑥(⑤、③可调换) C B

(2)除去Cl2中的水蒸气 除去Cl2中的HCl Cl2+2OH-=Cl-+ClO-+H2O

(3)气密性 按要求连接好装置,在⑥中盛半瓶水,然后在烧瓶底部稍加热,若在⑥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导管口形成一段水柱,表明整套装置不漏气 ①

(4)MnO2+2NaCl+3H2SO4(浓) 2NaHSO4+MnSO4+Cl2↑+2H2O或NaCl+H2SO4(浓) NaHSO4+HCl,4HCl+MnO2 MnCl2+Cl2↑+2H2O

(5)棕褐(或棕黄) 绿

(二)提升类

1.我国民间用盐渍法保存食品的原理是

A.NaCl可分解细菌产生的毒素

B.Cl-可杀死细菌

C.NaCl可抑制细菌产生毒素

D.盐使细菌失水死亡

答案:D

2.氯气是有毒气体,曾被德国法西斯制成毒气弹用于侵略战争.当这种毒气弹顺风爆炸时,通常可选用的防御办法是

①人躲到低洼的地方去 ②人躲到较高的地方去 ③多饮豆浆和牛奶 ④用沾有肥皂水的软布蒙面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解析:Cl2比空气重,故人应躲在较高的地方去.肥皂水呈弱碱性,可以吸收Cl2,使其转化成Cl-.

答案:C

3.合乎实际并用于工业生产的是

A.Na在Cl2中燃烧制NaCl

B.高温分解石灰石制生石灰

C.Cl2与石灰乳作用制漂白粉

D.H2和Cl2充分混合点燃制HCl

答案:BC

4.有关氯水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新制氯水中只有Cl2和H2O分子

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

D.氯水放置数天后,溶液的酸性增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氯水的成分和性质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

选项A错,因氯水的成分至少有三种分子H2O、Cl2、HClO和四种离子H+、Cl-、ClO-、OH-,其中最多的离子是H+,最少的离子是OH-.B选项正确,因氯水中H+可使石蕊试纸变红,此后氯水中的HClO又将红色物质氧化、漂白使之褪色.光照下,氯水中的HClO分解生成HCl和O2,逸出的气泡是O2,故C选项错.D项正确,氯水放置数天后,主要成分Cl2与H2O反应生成HCl和HClO,HClO分解生成HCl,溶液中H+浓度增大,故溶液的酸性增强.

答案:BD

5

非金属元素,卤素。呵呵。。。
一、物理性质

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1体积水大约能溶2体积氯气)

易液化

1、与金属的反应

Cu+ Cl2 CuCl2

===

点燃

2Fe + 3Cl2 FeCl3

===

点燃

2、与非金属反应

H2+Cl2 2HCl

===

光照

H2+Cl2 2HCl

讨论:通过刚才的两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启发:燃烧的概念,铜和氢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的位置如何?

结论:燃烧不一定需要有氧气参加,任何发光、发热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叫做燃烧。同时这两个实验证明了氯气的活泼性。但更能说明氯气的活泼性的是氯气能与很稳定的水反应。

讨论:

【演示实验】氯气的漂白性

【板书】Cl2+H2O=HCl+HClO

【讲解】次氯酸见光易分解

2HClO=2HCl+O2

【讲述】氯气的用途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氯气有哪些化学性质?

新制氯水中含有哪些微粒?

4、氯气与碱反应

Cl2+H2O=HCl+HClO

NaOH+HCl=NaCl+H2O

NaOH+HClO=NaClO+2H2O

总方程式:2NaOH+Cl2=NaCl+NaClO+H2O

【过渡】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但其不稳定,不好保存和使用,工业上常利用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来制取漂白粉,以用于漂白和消毒,请同学们写出Cl2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l2+2Ca(OH)2=CaCl2+Ca(ClO)2+H2O

【讲述】漂白粉是和的混合物,其有效成分是,通过向漂白粉中加酸,使与酸反应生成而发挥漂白作用和消毒作用。

【板书】Ca(ClO)2+2HCl=CaCl2+2HClO

【设问】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漂白粉来消毒并不用加酸,为什么?

【回答】空气中有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从而与次氯酸钙作用生成次氯酸

【板书】Ca(ClO)2+CO2+H2O=CaCO3+2HClO

【提问】我们应如何来保存漂白粉呢?为什么?

【讲述】氯气的用途

过渡】氯气有这么重要的用途实验室如何制取氯气呢?

【板书】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讲述】实验室制取气体通常需要解决以下问题:所用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实验操作、收集方法、检验方法和尾气吸收。

【板书】1、药品:MnO2、浓盐酸

2、原理:MnO2+4HCl(浓)=MnCl2+Cl2+H2O

【讲述】实验室中可用KMnO4、KClO3等氧化剂代替MnO2

【提问】确定反应原理后,如何选择发生装置?举例说明

【回答】应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发生装置。

如:固体+固体--气体或固体--气体,用大试管和酒精灯,例如制氧气

难溶块状固体+液体--气体 ,启普发生器,例如制氢气

固体+液体--气体,选择圆底烧瓶和分液漏斗。

【板书】3、装置:圆底烧瓶、分液漏斗

【提问】用什么方法收集氯气?为什么?

4、收集方法:瓶口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

5、检验方法:黄绿色且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

6、尾气吸收:氢氧化钠溶液

【讨论】实验室制得的氯气通常含有哪些气体杂质?怎样除去这些杂质呢?

【板书】除杂方法:先通过饱和食盐水出去氯化氢,再通过浓硫酸出去水蒸气。

【过渡】在初中学过盐酸的鉴别方法,对于可溶性氯化物中的氯离子,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进行检验。

【板书】氯离子的检验

【实验4-6】

在盐酸、NaCl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均有白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板书】Ag+ + Cl- = AgCl(白色沉淀)

【设问】是不是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就一定能断定溶液中有氯离子呢?

【实验】往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也有白色沉淀,得到的白色沉淀是什么?(Ag2CO3)

【过渡】这说明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溶液中不一定就有氯离子,那么应怎样才能防止检验时CO32-的干扰呢?

【实验】往白色沉淀的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稀硝酸

【提问】由刚才的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回答】Ag2CO3可溶于稀硝酸,并有气体生成,AgCl不溶于稀硝酸。

【板书】检验方法;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2Ag+ + CO32- =Ag2CO3↓

Ag2CO3 + 2H+ =2Ag+ +CO2 +H2O

我也刚学,我们能多交流的,呵呵~

氯气

一、组成结构

1.原子结构: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

2.分子结构:氯气分子为双原子分子,分子式Cl2.

3.离子结构:氯离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因而很稳定.

思考:从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易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来思考氯气是双原子分子的原因.

答案:两个氯原子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都欲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共用一对电子恰都能满足要求.由此也知:Cl2分子比Cl原子稳定.

二、物理性质

1.在通常情况下:氯气是黄绿色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熔沸点较低、能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易液化.1体积水在常温下可溶解2体积氯气.

2.氯气有毒,闻有毒气体气味的方法是(扇动法):用手轻轻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思考:和其他学习过的气体相对比,氯气的物理性质有哪些“特性”?

答案:有色、易液化.

三、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

2Na+Cl2=2NaCl (现象:剧烈燃烧,白烟)

Cu+Cl2=CuCl2 (现象:剧烈燃烧,棕色烟)

2Fe+3Cl2=2FeCl3

思考:(1)上述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变动有何共同特点?为什么?Cl2作什么剂?

(2)对比铁跟盐酸的反应,铁跟氯气的反应体现了氯气的什么性质?

答案:(1)都从0价→-1价.因为最外层有7e-,易得到1e-达到8e-稳定结构.Cl2作氧化剂.

(2)体现了Cl2的氧化性比HCl强,是强氧化剂.

2.与非金属反应

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化学反应.

思考:(1)氢气和氯气反应,在点燃和光照条件下反应的现象为什么不同?

(2)怎样用实验证明HCl气体极易溶于水?

答案:(1)二者混合程度不同、接触面积不同所致.

点燃氢气放入氯气中,氢气分子只在导管口跟少量氯气分子接触而化合成氯化氢分子,同时产生少量的热,不能爆炸,呈苍白色火焰.当点燃氢气与氯气的混合气体时,大量的氢分子与氯分子接触,迅速化合而产生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急剧膨胀而发生爆炸.

(2)将盛HCl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水面慢慢上升至满.

3.与水反应

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Cl2,还原剂是Cl2,改写成离子反应方程式是:Cl2+H2O

H++Cl-+HClO

(1)氯气的水溶液叫氯水,饱和氯水呈现黄绿色,具有刺激性气味,主要含有的粒子有Cl2、H2O、HClO、H+、Cl-、ClO-.

(2)次氯酸的性质

①弱酸性:是一元弱酸,属弱电解质,酸性弱于碳酸.

HClO+NaOH=NaClO+H2O

NaClO+HCl=HClO+NaCl

2NaClO+CO2+H2O=Na2CO3+2HClO

②不稳定性:

由于HClO的分解,使Cl2和水逐渐反应,直至氯水失效,因此氯水要现用现制,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氯水久置将变成稀盐酸.

③强氧化性:HClO能氧化许多物质.

④杀菌漂白性:能使有色布条、品红试剂等有色物质褪色,其原理主要是利用其强的氧化性.

说明:干燥Cl2本身没有漂白性,只有转化成HClO才有漂白性.

思考:(1)液氯和氯水是一种物质吗?

答案:不是.液氯是Cl2在加压或冷却时变成的液态Cl2,是纯净物,而氯水是氯气溶于水中形成的溶液,是混合物.

(2)①怎样证明新制氯水中含有大量Cl2?

②用实验证明氯气能与水反应.

答案:①观察氯水颜色,呈黄绿色,此即氯气的颜色,说明新制氯水中含大量Cl2.

②向新制的氯水中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即有部分氯气与水反应了.

Cl2+H2O=HCl+HClO

AgNO3+HCl=AgCl↓+HNO3

另法:也可向新制氯水中放入一红布条或滴入几滴品红溶液,若布条或品红褪色,说明新制氯水中有HClO,即Cl2与水发生了反应.

(3)氯水中有多种化学物质,故性质较复杂.下列现象各是基于哪种物质的什么性质?

①氯水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②向氯水中滴加饱和NaHCO3溶液,有气泡出现.

③向氯水中滴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①H+、HClO ②H+ ③Cl-

4.与碱溶液反应

a.Cl2+2NaOH=NaCl+NaClO+H2O

b.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上述两反应中,Cl2作氧化剂和还原剂.

漂白粉:(1)有效成分是Ca(ClO)2

(2)漂白原理

c.Ca(ClO)2+CO2+H2O=CaCO3↓+2HClO

(3)久置失效的原因(用反应式说明)

Ca(ClO)2+CO2+H2O=CaCO3↓+2HClO;2HclO 2HCl+O2↑.

(4)保存方法:隔绝空气密封保存.

将上述a、b、c三反应改写成离子方程式:

a.Cl2+2OH-=Cl-+ClO-+H2O

b.Cl2+2OH-=Cl-+ClO-+H2O

c.Ca2++2ClO-+CO2+H2O=CaCO3↓+2HClO

思考:(1)实验室常用NaOH溶液吸收或除去多余的氯气,为什么?

(2)分别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和足量CO2气体,产生的现象一样吗?为什么?

答案:(1)Cl2有毒污染环境,Cl2可以跟NaOH溶液反应从而除去Cl2.

(2)不一样,通入过量CO2没有沉淀生成,CaCO3+CO2+H2O=Ca(HCO3)2.

四、用途

学习物质的用途要与其性质紧密联系,因为性质决定用途.下列Cl2的用途各是基于Cl2的什么性质?

用于消毒——溶于水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

制盐酸——与H2反应生成HCl;

制漂白粉——与Ca(OH)2反应;

制多种农药;

制氯仿等有机溶剂;

制塑料等.

思考:工业制漂白粉为什么选用Ca(OH)2而不选用NaOH?而吸收Cl2防止中毒或污染空气却选用NaOH溶液而不选用Ca(OH)2?

答案:Ca(OH)2价廉易得、成本较低;NaOH溶液碱性强、吸收效率高.

五、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321

该反应中,氧化剂是MnO2,还原剂是HCl,请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强调:MNO2跟浓盐酸在共热的条件下才反应生成Cl2,稀盐酸不与MNO2反应.

这是由于稀盐酸的还原性比浓盐酸弱,不能被MnO2氧化.

2.仪器装置

制取 净化 收集 吸收

3.收集方法

(1)向上排空气法

(2)排饱和食盐水法

排气法收集是基于Cl2的密度比空气大;Cl2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约是在水中溶解度的 ,故也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也常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杂质.

4.尾气吸收

(1)尾气吸收的原因是Cl2有毒,易污染空气.

(2)吸收发生的反应是2NaOH+Cl2=NaCl+NaClO+H2O.

说明:工业制法2NaCl+2H2O 2NaOH+H2↑+Cl2↑

六、氯离子的检验

1.试剂:AgNO3溶液,稀HNO3.

2.原理:Ag++Cl-=AgCl↓,AgCl不溶于稀HNO3.

3.方法:先在被检液中加稀硝酸酸化,再滴入AgNO3溶液.

4.结论:若按上述方法操作,见到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则得被检液中含有Cl-.

【热点透视】

一、氯气跟金属反应

氯气能与除Au、Pt之外的所有金属直接反应,与Fe、Cu等变价金属反应均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表现出较强的氧化性.

二、氯水的成分与性质

1.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的比较

新制氯水

久置氯水

成分

Cl2、HCl、HClO、H2O

HCl、H2O

颜色

淡黄绿色

无色

性质

酸性、漂白作用

酸性(比新制强)、无漂白作用

原因

Cl2+H2O=HCl+HClO,2HClO 2HCl+O2↑

2.氯水的性质

新制氯水是由Cl2、H2O、HClO和H+、Cl-、ClO-及少量的OH-组成的混合物.而久置的氯水只有H2O分子和H+、Cl-.氯水的多种成分决定了它具有多重性质:①Cl2的强氧化性

②HClO、ClO-的强氧化性 ③HCl的强酸性 ④HClO的弱酸性 ⑤Cl-的性质.在不同的反应中,氯水中起作用的成分不同,一般有以下6种情况:

(1)只考虑Cl2参与反应

①氯水和某些非金属阴离子的作用

在KI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水,其反应为:Cl2+2KI=2KCl+I2,检验氯气时就是利用此反应.把湿润的KI淀粉试纸放在瓶口,若变蓝色,说明瓶中氯气已充满.因为Cl2把I-氧化成I2,I2遇淀粉变蓝色.

②氯水和某些还原性阳离子作用

在FeCl2溶液中加适量氯水,其反应为:2FeCl2+Cl2=2EeCl3

(2)只考虑H+参与反应

向NaHCO3溶液中加适量的氯水,有气泡产生,就是利用了盐酸的强酸性.反应为:

NaHCO3+HCl=NaCl+CO2↑+H2O

(3)只考虑Cl-参与的反应

向AgNO3溶液中加适量的氯水,有白色沉淀产生,就是利用了Cl-的性质,反应为:

AgNO3+HCl=AgCl↓+HNO3

(4)只考虑HClO参与的反应

将氯水滴在红色纸条上,可使红色褪去,便是HClO将有机色素氧化的结果.

(5)考虑Cl2和H2O同时参与的反应

将SO2气体通入氯水中,氯水的浅黄绿色褪去,其反应为:

SO2+2H2O+Cl2=H2SO4+2HCl

(6)考虑HCl和HClO同时参与反应

往新制得的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时,溶液先变红后褪色,便是盐酸的强酸性和HClO的强氧化性的具体体现.

三、漂白粉的组成、性质和用途

1.组成:Ca(ClO)2和CaCl2组成的混合物,有效成分是Ca(ClO)2.

2.性质:漂白粉本身没有漂白性,只有转化成HClO才有漂白性.由于HClO是弱酸,故Ca(ClO)2能跟较强的盐酸、碳酸反应.

Ca(ClO)2+2HCl=CaCl2+2HClO

Ca(ClO)2+CO2+H2O=CaCO3↓+2HClO

Ca(ClO)2的其他性质将以后学习.

3.用途:廉价的漂白剂和杀菌消毒剂.如纺织品的漂白,餐具的消毒,野外饮水消毒等.

四、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系列问题

实验室制取气体并进行性质验证,需要以下几个环节:

组装仪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药品→制取→除杂、净化、干燥→收集、验满→性质验证→尾气处理→拆卸仪器、洗刷收存.

1.组装仪器的一般原则:先零后整、先主后辅、从低到高、从左到右.

2.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一般是先把导气管插入盛水的水槽中,把有关活塞关闭,微热主发生器,有气泡从水中冒出,停止微热后,水倒吸进入导气管形成一段水柱.方可表示气密性良好.

3.净化:首先根据反应原理及所用药品考虑杂质气体的成分,再利用性质加以除去或转化.

例如,实验室用浓盐酸和MNO2共热制Cl2,Cl2中可能混入HCl和H2O(g),利用HCl易溶于饱和食盐水(Cl2在其中溶解性较小)而除去,用浓H2SO4干燥Cl2除去H2O(g).

4.收集:气体的收集除用排气法与排水法外,还可以用球胆或袋囊、塑料袋等收集.

5.尾气处理:尾气处理的目的主要防止尾气有毒能污染空气或使人中毒以及尾气在有限空间内能形成爆炸极限.

常用方法有:

(1)点燃法.如CO、H2、CH4等易燃性气体,可用此法.

(2)吸收法.如Cl2、SO2、HCl、H2S等可用水或其他液体吸收.

(3)转化法.采用一定的方法,使有毒气体转化成无毒气体即可排放.如NO、NO2,如能转化成N2即可排放.

(4)导入室外法.如H2是无毒气体,可将其尾气导入室外,以防在实验室形成爆炸极限.

用液体吸收气体的两种方法

图4—1

①图4—1中A装置:用于吸收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如:Cl2、H2S、CO2等.

②图4—1中B装置:用于吸收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如:HCl、HBr、NH3等.倒扣漏斗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五、制取氯气的常用方法

1.工业生产中用电解饱和食盐水法来制取氯气:

2NaCl+2H2O H2↑+Cl2↑+2NaOH

2.实验室通常用氧化HCl或浓盐酸的方法来制取氯气,常见的氧化剂有:MnO2、K2Cr2O7、KMnO4、KClO3、Ca(ClO)2,发生的反应分别是:

4HCl+MnO2 MnCl2+Cl2↑+2H2O

14HCl+K2Cr2O7=2KCl+2CrCl3+7H2O+3Cl2↑

16HCl+2KMnO4=2KCl+2MnCl2+8H2O+5Cl2↑

6HCl+KClO3=KCl+3H2O+3Cl2↑

4HCl+Ca(ClO)2=CaCl2+2H2O+2Cl2↑

如不用浓盐酸,亦可用NaCl(固体)跟浓硫酸来代替.如:

2NaCl+MnO2+3H2SO4 2NaHSO4+MnSO4+Cl2↑+2H2O

上述反应的共同特点都是 .

【典例剖析】

〔例1〕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A.CuCl2

B.FeCl2

C.FeCl3

D.AlCl3

解析:回忆Cl2和HCl跟金属反应的有关知识规律.Cl2跟金属反应,无论Cl2是否足量,都可把金属氧化成最高价金属氯化物,而盐酸跟Cu不反应,与Fe生成FeCl2.

答案:D

点评:Cl2、HCl跟金属反应的差异要重点掌握.

〔例2〕下列对氯气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标准状况下,氯气的密度为3.17 g/L

B.实验室不能用排水方法收集氯气

C.液氯不导电是非电解质,氯水能导电是强电解质

D.湿润的氯气遇到二氧化硫其漂白性增强

解析:A选项,标准状况下,Cl2的摩尔体积为22.4 L/mol,摩尔质量是71 g/mol

故:ρ(Cl2)= =3.17 g/L

B选项氯气能溶于水,故不可用排水法;C选项氯水的导电是由于氯气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了HCl、HClO等电解质的原因;D选项Cl2+SO2+2H2O=2HCl+H2SO4,并未增加具有漂白性的HClO,反而使能形成HClO的Cl2的量减少,故漂白性减弱.

答案:CD

点评:熟悉并理解氯气的性质,并注意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例3〕在实验室中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图4—2是一个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图.

图4—2

这个装置中有哪些错误?请分别指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几处填几处)

(3)在改正的装置中,①洗气瓶中的H2O、②浓H2SO4、③烧杯中的NaOH溶液起什么作用?

解析:本题属识图题,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对全套实验装置错误之处作出判断,学生必须对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过程非常熟悉.

首先应根据试题要求制得干燥纯净的氯气.用MnO2和浓盐酸共热制得的氯气中,有挥发出来的HCl气体和水蒸气,这是两种要除掉的杂质.用水洗法是为了除去HCl气体,这个装置必须在先,用浓硫酸洗气瓶是为了除掉水蒸气,它应该在后,图中两个洗气瓶的进出气导管都装反了.

答案:(1)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2)①烧瓶下面缺石棉网 ②铁圈下面缺酒精灯 ③盛浓硫酸的洗气瓶和盛水的洗气瓶位置颠倒了 ④两个洗气瓶中的气体入口导管应深插在液面下,而出口导管应靠近瓶塞

(3)①吸收未反应的氯化氢; ②吸收水蒸气;③吸收多余的氯气.

点评:气体综合实验的知识框架如下:

(1)制取气体:应注意思考以下几个方面:

①从试剂性质和反应条件来考虑选择制取气体的装置;

②从气体的性质和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的性质考虑净化的顺序与方法;

③有毒气体要注意尾气的吸收.

因为浓HCl和MnO2共热制Cl2,故温度不易过高,一般不超过90℃,否则HCl挥发,不利于氯气的制取.

(2)净化原则:

①净化剂不能跟被净化的气体反应;

②不能引入新杂质;

③一般不使用气体净化剂,多用固体或液体净化剂.

除去HCl气体用水作吸收剂,若改用饱和食盐水吸收HCl,效果更好,因为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更小.

(3)干燥气体:

干燥是一种净化气体的特殊方法,故应遵循净化原则,特别要注意使用合适的干燥剂.

(4)收集方法:Cl2可用向上排空气法,也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来收集.

(5)尾气吸收:中学教材中涉及到的尾气处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点燃法,如CO通过点燃转换成CO2;一种是用液体吸收,如Cl2可用浓碱液吸收.

【素能培养】

(一)巩固类

1.下列反应发生时,会产生棕黄色烟的是

A.金属钠在Cl2中燃烧

B.铜在氯气中燃烧

C.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D.金属钠在氧气中燃烧

解析: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产生的一种现象,联系A~D中各产物的颜色及状态得出答案应为B.

答案:B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氯

B.氯水

C.盐酸

D.漂粉精

解析:纯净物指只有一种成分组成的物质,液氯的成分为Cl2;氯水中含HCl、HClO、Cl2、H2O;盐酸为HCl的水溶液;漂粉精的成分为CaCl2和Ca(ClO)2.

答案:A

3.氯气可用于杀菌和消毒,这是因为

A.氯气有毒,可毒死病菌

B.氯气具有漂白作用

C.氯气与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

D.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盐酸是强酸

解析:Cl2用于杀菌消毒是因为Cl2与H2O反应生成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故C正确.

答案:C

4.关于Cl-的说法正确的是

A.Cl-呈黄绿色

B.Cl-有毒

C.Cl-具有氧化性

D.Cl-是稳定结构

解析:Cl2是黄绿色、有毒气体,但Cl-不具有这些性质;Cl-中化合价处于最低价态,故只有还原性;Cl-已达8 e-结构,属稳定结构.

答案:D

5.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Cl-,正确的操作是

A.取样,滴加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

B.取样,先加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C.取样,先加稀HNO3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D.取样,加少量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加稀HNO3,看白色沉淀是否消失

答案:CD

6.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来制取氯气,主要操作有:①将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②把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根据酒精灯确定铁圈高度,固定铁圈放好石棉网③用药匙向烧瓶中加二氧化锰,再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盐酸,并将导气管放入集气瓶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在烧瓶上装好分液漏斗,连接好导气管.则最好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A.②③④①⑤

B.②①④③⑤

C.②①⑤④③

D.②①③④⑤

解析:这类操作的一般步骤是:组装仪器→检验气密性→加药品制取.

答案:C

7.除去氯气中混有的少量的氯化氢气体,最好选用

A.水

B.饱和食盐水

C.纯碱溶液

D.烧碱溶液

答案:B

8.关于次氯酸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不稳定,易分解放出氧气

B.能使潮湿的有色布条褪色

C.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

D.是一种比碳酸酸性强的酸

解析:HClO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能使湿的有色布条褪色,其酸性比H2CO3弱,见光或受热易分解.

答案:D

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实验室制氯气 MNO2+4H++2Cl- Mn2++Cl2↑+2H2O

B.在氯化锰溶液中滴入硝酸银试液Ag++Cl-=AgCl↓

C.碳酸银溶于稀硝酸中CO +2H+=CO2↑+H2O

D.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试液 SO +Ba2+=BaSO4↓

解析:C中Ag2CO3是难溶物不应写成CO ,D中还有Cu(OH)2沉淀生成.

答案:CD

10.下列关于漂白粉的叙述正确的是

A.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和CaCl2

B.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后能变质

C.漂白粉是由Cl2与石灰乳制得

D.在使用漂白粉时应用浓盐酸

解析:对于漂白粉,要掌握有关它的制法、性质、用途、用法、注意事项、漂白原理等内容.制法:Cl2气通入石灰乳;有效成分:Ca(ClO)2;用途:漂白剂、消毒;漂白原理:在水中或与酸作用生成HClO,HClO有漂白、杀菌作用.故C对,漂白粉在空气中发生反应:Ca(ClO)2+CO2+H2O=CaCO3↓+2HClO,显然久置会变质.D选项中使用浓盐酸,效果反而不好,因为Ca(ClO)2的强氧化性,会将氯离子氧化:

Ca(ClO)2+4HCl(浓)= CaCl2+2Cl2↑+2H2O.

答案:BC

11.将氯水分别加入下列溶液:(1)紫色石蕊试液(2)氯化亚铁溶液(3)碳酸钠溶液

(4)氢硫酸(5)硝酸银溶液.观察有何变化?写出有关方程式.

解析:氯水是一种混合物,在氯水中有多种离子和分子,在不同的反应中,起作用的成分有所不同,而且HClO有漂白作用.故在(1)中既有H+作用显红色,HClO又将红色漂白;在(3)中起作用的是H+,而HClO的酸性弱于H2CO3;在(5)中起作用的是Cl-,会生成白色沉淀AgCl;在(2)、(4)中.Fe2+和H2S都具有还原性,氯水中Cl2可将它们氧化成Fe3+和S,因而可观察到不同的变化.

答案:(1)先变红后褪色,Cl2+H2O=HCl+HClO,HCl=H++Cl-

(2)溶液由淡绿色变棕黄色,2FeCl2+Cl2=2FeCl3

(3)有无色气泡产生,2HCl+Na2CO3=2NaCl+H2O+CO2↑

(4)出现淡黄色浑浊,H2S+Cl2=2HCl+S↓

(5)产生白色沉淀,HCl+AgNO3=AgCl↓+HNO3

12.山区某工厂,在山坡的仓库里贮存许多氯气钢瓶.一天,仓库里有一只钢瓶损坏,造成氯气外泄,请你帮助工人,应该如何处理?

答案:把损坏的钢瓶放入深坑中,并用石灰掩埋.

13.使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共热制取Cl2,实际产生的Cl2总比理论值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浓HCl能与MnO2反应,而稀HCl不能与MnO2反应.

答案:因为MnO2足量,理论上浓盐酸应完全反应,但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浓度减小,后来变为稀盐酸,就不再与MnO2反应了.

14.工业上贮存氯气有两种方法,一是将Cl2液化,贮存于钢瓶中;二是用强碱将Cl2吸收,制成固体,可长期保存,需用Cl2时,加入H2SO4可使Cl2释放出来.

①写出用NaOH吸收Cl2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释放Cl2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Cl2+2OH-=Cl-+ClO-+H2O

②Cl-+ClO-+2H+=Cl2↑+H2O

15.已知浓硫酸与NaCl固体、MnO2固体混合共热可以产生氯气.

实验室里用下列仪器和药品来制取纯净的无水氯化铜,如图4—3.

图4—3

图中A、B、C、D、E、F表示玻璃管接口,接口的弯曲和伸长等部分未画出.根据要求填写下列各小题空白.

(1)如果所制气体从左向右流向时,上述各仪器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各装置的序号)( )接( )接( )接( )接( )接( ),其中②与④装置相连时,玻璃管接口(用装置中字母表示)应是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

(2)装置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装置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装置⑥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开始时,应首先检验装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方法是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______________处的酒精灯.

(4)在装置⑤的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5)待充分反应后,装置①的玻璃管中剩余物呈______________色,冷却后,将制得的产物配成饱和溶液呈______________色.

解析:(1)仪器的连接思路是:制气 除杂质 干燥 收集或制备 尾气处理.且注意洗气装置进气管在液面之下,出气管在液面之上,即“长进短出”.

(2)装置⑤中发生的反应为:NaCl+H2SO4 NaHSO4+HCl,MnO2+4HCl MnCl2+Cl2↑+2H2O,这样⑤中产生的Cl2中会混有HCl气体.根据HCl气体在水中溶解度比Cl2大得多,通过饱和食盐水(或水)可除去HCl气体,最后考虑除去Cl2中的水蒸气.

(3)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是在装置连接好后而尚未放药品之前进行的.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在初中实验中已涉及,在本题整套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为使现象明显,可用酒精灯对烧瓶微热,以产生较大的压强差.

答案:(1)⑤ ③ ④ ② ① ⑥(⑤、③可调换) C B

(2)除去Cl2中的水蒸气 除去Cl2中的HCl Cl2+2OH-=Cl-+ClO-+H2O

(3)气密性 按要求连接好装置,在⑥中盛半瓶水,然后在烧瓶底部稍加热,若在⑥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导管口形成一段水柱,表明整套装置不漏气 ①

(4)MnO2+2NaCl+3H2SO4(浓) 2NaHSO4+MnSO4+Cl2↑+2H2O或NaCl+H2SO4(浓) NaHSO4+HCl,4HCl+MnO2 MnCl2+Cl2↑+2H2O

(5)棕褐(或棕黄) 绿

(二)提升类

1.我国民间用盐渍法保存食品的原理是

A.NaCl可分解细菌产生的毒素

B.Cl-可杀死细菌

C.NaCl可抑制细菌产生毒素

D.盐使细菌失水死亡

答案:D

2.氯气是有毒气体,曾被德国法西斯制成毒气弹用于侵略战争.当这种毒气弹顺风爆炸时,通常可选用的防御办法是

①人躲到低洼的地方去 ②人躲到较高的地方去 ③多饮豆浆和牛奶 ④用沾有肥皂水的软布蒙面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解析:Cl2比空气重,故人应躲在较高的地方去.肥皂水呈弱碱性,可以吸收Cl2,使其转化成Cl-.

答案:C

3.合乎实际并用于工业生产的是

A.Na在Cl2中燃烧制NaCl

B.高温分解石灰石制生石灰

C.Cl2与石灰乳作用制漂白粉

D.H2和Cl2充分混合点燃制HCl

答案:BC

4.有关氯水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新制氯水中只有Cl2和H2O分子

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

D.氯水放置数天后,溶液的酸性增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氯水的成分和性质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

选项A错,因氯水的成分至少有三种分子H2O、Cl2、HClO和四种离子H+、Cl-、ClO-、OH-,其中最多的离子是H+,最少的离子是OH-.B选项正确,因氯水中H+可使石蕊试纸变红,此后氯水中的HClO又将红色物质氧化、漂白使之褪色.光照下,氯水中的HClO分解生成HCl和O2,逸出的气泡是O2,故C选项错.D项正确,氯水放置数天后,主要成分Cl2与H2O反应生成HCl和HClO,HClO分解生成HCl,溶液中H+浓度增大,故溶液的酸性增强.

答案:BD

5

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但易溶于有机溶剂,化学性质很活泼,氧化性强.
广泛用于制造漂白粉,染料,塑料,橡胶,医药,农药等,也用作毒气.
实验室制法: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

化学氯的有关知识~

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在将软锰矿与浓盐酸一起加热时,从烧瓶里放出一股刺鼻的、呛得人咳嗽不止且使肺部非常难受的黄绿色气体。这种气体非常活泼,能溶解于水,水味变酸,彩色的花遇到它会被漂白。舍勒叫它“脱燃素盐酸”。1807年起,英国化学家戴维对这种气体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于1810年提出,这是一种新的元素,根据它的颜色定名为氯,其原意就是“绿色的”。

氯的熔点为-101.0 ℃,沸点为-33.97 ℃,密度为3.214 g/cm3(0 ℃)。常温下,氯是黄绿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六个大气压下就可以被液化,变成黄绿色的液体,称为“液氯”,通常把它装在绿色的钢筒里。

氯气有毒,空气中如果含有万分之一的氯气,就会严重地影响人的健康,甚至会致人于死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经被用作战争中的毒气。氯气可溶于水,叫做“氯水”,具有消毒、杀菌、漂白等作用。过去,人们向自来水中通入少量的氯气,进行消毒、杀菌。后来发现氯气可以与水中的有机物生成致癌物质,现在一般使用的是含氯化合物(次氯酸钙即漂白粉)。

氯气可以与氢气化合成氯化氢,氯化氢是工业上制造聚氯乙烯塑料的重要物质,氯化氢溶于水就是盐酸。我们吃的食盐是氯化钠,氯化钾是著名的钾肥,氯化银是照相纸和底版的重要感光材料。六六六、滴滴涕、乐果等都是含氯的农药,氟里昂等卤代烃可用做制冷剂或灭火剂。

①颜色\气味\状态:通常情况下为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的气体,剧毒。
  ②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密度为3.170g/L
  ③易液化。熔沸点较低,压强为101kPa、温度为-34.6℃时易液化。液态氯为金黄色。如果将温度继续冷却到-101℃时,液氯变成固态氯。
  ④溶解性:易溶于有机溶剂,难溶于饱和食盐水。1体积水在常温下可溶解2体积氯气,形成氯水.   化学式:Cl2
①毒性   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它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并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有害的影响:次氯酸使组织受到强烈的氧化;盐酸刺激黏膜发生炎性肿胀,使呼吸道黏膜浮肿,大量分泌黏液,造成呼吸困难,所以氯气中毒的明显症状是发生剧烈的咳嗽。症状重时,会发生肺水肿,使循环作用困难而致死亡。由食道进入人体的氯气会使人恶心、呕吐、胸口疼痛和腹泻。1L空气中最多可允许含氯气0.001毫克,超过这个量就会引起人体中毒。
②助燃性   在一些反应中,氯气可以支持燃烧
【例】
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铜
化学方程式:Cu+Cl2=CuCl2(条件:点燃)
  现象:铜剧烈燃烧并生成棕黄色烟
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
  化学方程式:2Fe+3Cl2=2FeCl3(条件:点燃)
  现象:剧烈燃烧并生成棕褐色烟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
  化学方程式:H2+Cl2=2HCl(条件:点燃)
  现象:剧烈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注: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因此,产物中像Fe、Cu这样的变价金属的化合价表现为最高价。
③与金属反应 【例】
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
  化学方程式:2Na+Cl2=2NaCl(条件:点燃)
  现象:钠剧烈燃烧并产生白烟
注: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因此,产物中像Fe、Cu这样的变价金属的化合价表现为最高价。
④与非金属反应   【例】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或受到光照生成氯化氢气体
  化学方程式:H2+Cl2=2HCl(条件:点燃或光照)
  现象: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光照时会发生爆炸现象
⑤与水反应   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Cl2,还原剂是Cl2,在水中有歧化现象。
  化学方程式是:Cl2+H2O=HCl+HClO
⑥与碱溶液反应   【例】
  Cl2+2NaOH=NaCl+NaClO+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上述两反应中,Cl2作氧化剂和还原剂,有歧化现象.编辑本段用途   用于消毒,制盐酸,制漂白粉,制多种农药;制氯仿等有机溶剂;制塑料等. 编辑本段制取   1.工业生产中用电解饱和食盐水法来制取氯气:
  2NaCl+2H2O= H2↑+Cl2↑+2NaOH(条件:通电)
  2.实验室通常用氧化HCl或浓盐酸的方法来制取氯气,常见的氧化剂有:MnO2、K2Cr2O7、KMnO4、KClO3、Ca(ClO)2,发生的反应分别是:
  4HCl(浓)+MnO2 =MnCl2+Cl2↑+2H2O
  14HCl+K2Cr2O7=2KCl+2CrCl3+7H2O+3Cl2↑
  16HCl+2KMnO4=2KCl+2MnCl2+8H2O+5Cl2↑
  6HCl+KClO3=KCl+3H2O+3Cl2↑
  4HCl+Ca(ClO)2=CaCl2+2H2O+2Cl2↑
  如不用浓盐酸,亦可用NaCl(固体)跟浓H2SO4来代替.如:
  2NaCl+MnO2+3H2SO4 =2NaHSO4+MnSO4+Cl2↑+2H2O
  也可用非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
  2HCl + F2 =2HF + Cl2↑
  注:切勿使用玻璃器材!  氯气的生产方法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用软锰矿(含有二氧化锰)和盐酸作用,首先制得了氯气:
  4HCl(浓)+MnO2= MnCl2+2H2O+Cl2↑
  然而,由于当时还不能够大量制得盐酸,故这种方法只限于实验室内制取氯气.后来法国化学家贝托雷把氯化钠、软锰矿和浓H2SO4的混合物装入铅蒸馏器中,经过加热制得了氯气:
  2NaCl+3H2SO4(浓)+MnO2 =2NaHSO4+MnSO4+2H2O+Cl2↑

有关春的知识
答:春天 春天是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指立春至立夏期间,含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气象学上以连续5天平均气温在10℃以上为春季的开始。春天气候温暖适中,中国内陆大部分地区有降雨,万物生机萌发,气候多变,乍暖还寒。气象 由于热空气开始北移,而冷空气还往往依然...

高中化学竞赛需要掌握的大学知识有哪些?
答:10. 元素化学描述性知识达到国际竞赛大纲二级水平。 11. 自然界氮、氧、碳的循环。环境污染及治理、生态平衡、绿色化学的一般概念。 12. 有机化学描述性知识达到国际竞赛大纲二级水平(不要求不对称合成,不要求外消旋体拆分)。 13. 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的基本概念。DNA与RNA。 14. 糖的基本概念。葡萄糖、果糖、...

关于知识的诗句有哪些
答:2. 有关知识的名言有哪些 知识是心灵的眼睛(德雷克斯)知识是心灵的活动(本·琼森)知识的确是天空中伟大的太阳,它那万道光芒投下了生命,投下了力量(丹·伯斯特)知识是产生对人类自由的热爱和原则的唯一源泉(韦伯斯特)知识能使你增加一双眼睛(叙利亚)缺乏知识就无法思考,缺乏思考也就得不到知识(日本)少量的常识...

有没有关于“气”字开头的歌词?
答:我有更好的答案推荐于2017-12-16 12:48:24 最佳答案 曲名:气像报告先生的爱情 歌手:罗百吉 专辑: 气象报告先生的爱情午后多云雷阵雨 人在大楼冷气里面对直播摄影机 我想把整颗心都给你You are such a sexy girl.就像夏日暴风雨You are such a sexy girl.日日夜夜难平息绿岛东方 200海浬 热带低压爱来袭...

哪些是和春有关的知识
答:华南东南部长江河谷地区,多数年份惊势期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其余地区则常有连续3 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12℃ 以下的低温天气出现,不可盲目早播。惊蛰虽然气温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却有限。华南中部和西北部惊蛰期间降雨总量仅10毫米左右,继常年冬干之后,春旱常常开始露头。这时...

求高中化学反应自发进行有关知识点
答:特例:2H2(气)+ O2(气) = 2H2O(液)此时 混乱度 减小,但是 该反应 自发 于是 △G-自由能: △G = △H - T * △S [T:K氏温度,视具体 △H 和 △S 而看]△G < 0 , 正向自发 △G = 0 , 反应平衡 △G > 0 , 逆向自发 有以下四种情况:1. △H<0 ,...

养鱼风水的居家常识哪些要关注
答:在当下,很多人都会去养风水鱼来试图改善身边的环境运势,鱼的确有很多作用,不但能帮助改善气水环境,化解形煞还能增加财运。那养鱼风水中我们有什么要注意的呢?今天就来看看有关养鱼的一些相关知识,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吧。家居养鱼风水方位在哪好一、养鱼风水方位根据房子的朝向来看的不同的方位朝向,...

“读书多的人,气质真的不一样”读书和气质有关系吗?
答:书籍是人类的朋友,是知识的不竭源泉,是宝贵的精神食粮。读书学习,是修养和改变气质的重要途径和方式。西方有句谚语说:“人如其所读”,意思就是一个人的气质和风度是由其所读过的书籍涵养和熏陶出来的。清代学者梁章钜就曾经说过: “人无书气,即为粗俗气,市井气,而不可列于士大夫之林。”...

有关“冬至”日的地理知识,越独特越好。(要正确的)
答:冬至节气的到来,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冬。这天北半球虽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比南半球少了约50%;但是,这并不是最冷的时候,所谓“冷在三九、四九”。这是因为地球表面有大气和水分,能够储存热量,并不是“即存即失”,而有“积热”。因而,冬至之前天气通常不会很冷。冬至之后,虽然太阳高度角渐渐高...

谁有初中物理、化学知识总结与习题???
答:我有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送给你分享:八年级上册引言:1、物理学是研究有关物质、运动、能量等最基本的科学知识,学习对自然奥秘进行探究的方法,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并领悟物理与生活、与社会 的关系。2、科学探究所包含的要素有:⑴发现并提出问题;⑵做出猜想和假设;⑶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⑷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