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天24小时,一个月30天,一年12个月有365天?? 一年有12 月一个月是30天一年是360天为什么是365天

作者&投稿:东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年月日的来历

一年,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了一周的时间。全长为365天又1/4天(365.2422日),也就是365日5小时48分46秒,这叫"回归年"。

历法上的年为了应用方便,不采用回归年,而是采用了完整的天数。公历的平年是365天,闰年是366年,每四年一闰,每百年少闰一次。使用的整天数的年历法上叫做"历年"

农历是根据月亮的朔望月共12个月算一年,一年是354天。每三年有一个闰年。闰年是383天或384天。

一年,又是气候变化的周期,气候由冷变热,再由热变冷;这包括了人们从事农业自耕种到收获的全过程。所以人们从很古的时候起,就用气候冷热周期变化这个自然规律作为计算时间的大单位,把一年作为制订历法的根据。

一个月,就是月亮绕地球一周,也就是一个朔望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59......日,也就是29日12时44分3秒,这叫做"历月"。众所周知,月亮是个球体,由于月亮绕着地球不停地公转,同时又跟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所以月亮对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也在不断地变动,月亮对着我们照亮的这一面,有时有,有时无,有时多,有时少,这就形成了月亮的圆缺循环。当我们看不到月亮的时候,叫做"朔"(多在阴历的初一和三十日)。过十四、十五天,我们就会看到圆圆的月亮,叫做"望"(多在阴历十四、十五、十六日)。月亮由这次朔到下次朔或由这次望到下次望,这就是月亮绕地球转了一周,就是一个月,我们把它叫做"朔望月"。

月亮圆缺循环变化的规律,人人都可以看到,所以人们很早就把它作为计算日子的单位,把朔望月作为制订历法的根据。阴历的一个月,就是根据朔望月定出来的。

一日,就是地球本身自转一周的时间,也就是一个白天加一个黑夜,共计24小时。地球是椭圆形的,自己不会发光,所在同一个时间里,地球只有一半向着太阳,向着太阳的这一半地球就是白天,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太阳的光照不到地球上,这一半地球上就是黑夜。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有规律的循环。

通常把太阳要升起来的时候叫白天,这就是一天的开始。在白天转为黑夜的时候,也就是太阳落下去的时候叫做黑夜。一天,通常是指这个天象变化的规律,就很容易被人们所掌握,并利用它来作为计算时间的基本单位。一天,是历法上的第一种单位。

这种用太阳定出来的日,叫做"太阳日"。太阳日又有"真太阳日"和"平太阳日"两种。真太阳日有长有短,这是因为地球绕着太阳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冬季地球离太阳远一些,所以公转就慢一些。地球公转的速度有快有慢,所以一天的时间也就有长有短。因此"真太阳日"的时间是不完全一样长的,这样用起来就很困难。为了方便起见,历法上用的不是真的太阳日,而是一个长短不变的日,这个日就是一年之中,真太阳日的平均时间长度,就叫"平太阳日"。按照现在惯例,一日的时间分成24等份,就是24小时,把24小时作为一日。依照现在惯例,一日是从半夜0点开始,到次日的半夜24小时止作为一天。但是这里需要提及的是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又把一天的二十四个小时分为十二个时辰,也就是用民间的十二个属相来代替。恰好每个时辰是两个小时,每逢单数进位,而每个时辰又分为三个部份,为初时、正时和末时,每天的交替时间是从当日的半夜十一点整开始为第二天的子时,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0点。所以夜晚11:00整到11:39分为初子时,11:40分到12:19分为正子时,12:20分到凌晨1:00整为末子时。而每天中午11:00整到11:39分为初午时,11:40分到12:19分为正午时,12:20分到下午1:00整为末午时,其它依此类推。

用日来计算短的时间很方便,如三、五天、十天、八天,但计算长的时间就很困难,所在在计算时间上还有月、年和世纪等。

阳历、阴历、农历

阳历(即公历),是世界上多数国家通用的历法,由"儒略历"修订而成。儒略历是公元前46年,古罗马统帅儒略、恺撒决定采用的历法。

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运动作为根据的历法。它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一回归年)为一年。一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422日,也就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积累4年共有23小时15分4秒,大约等于一天,所以每4年增加1天,加在2月的末尾,得366天,就是闰年。但是4年加1天实际回归年多了44分56秒,积满128年左右就又多算了一天,也就是在400年中约多算了3天。

阳历闰年规定:公元年数可用4整除的,就算闰年;为了要在400年减去多算的3天,并规定公元世纪的整数,即公元年数是100的整数时,须用400来整除的才算闰年,如1600年、2000年、2200年、2400年就是闰年。这样就巧妙地在400年中减去了3天,阳历规定每年都是12个月,月份的大小完全是人为的规定,现在规定每年的1、3、5、7、8、10、12月为大月,每月31天;4、6、9、11月为小月,每月30天;2月平年是28天,闰年是29天。

阴历,是根据月相圆缺变化的周期(即朔望月)来制订的。因为古人称月亮为太阴,所以又有太阴历之称,是纯粹的阴历,我国使用"农历",一般人叫它"阴历",那是不对的。农历不是一种纯粹的阴历,而是"阴阳历"。

阴历把月亮圆缺循环一次的时间算做一个月,12个月算做一年。然而月亮圆缺循环一次--一个朔望月,是29天12时44分3秒,比29天多,又比30天少。为方便,阴历把月份分成大月和小月两种,逢单的月是大月30天,逢双的月是小月29天,一年共是354天。

实际上,一个朔望月并不正好等于一个大月和一个小月的平均数--29天半,而是比29天半多44分2.8秒。所以12个朔望月实际上要比354天多8小时48分34秒,30年就要多出11天。因此,阴历30年中就要安插11年闰年,每逢闰年就在12个月多加一天。阴历的闰年是355天。这样,阴历每30年中有19年354天,11年355天,平均一年的长度是354天8小时48分。它的一年比回归年差不多短了11天。3年就短一个多月,17年就要短6个多月了。所以使用这种历时,新年不一定在冬天过,它可以在春天过,也可以在夏天或秋天过。它的惟一好处就是阴历上的每一个日期都可以知道月亮的形状。

阴历作为一种历法,由于它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不相协调,所以当今世界上除了几个伊斯兰教国家因为宗教上的原因仍然使用外,其他国家一般已经废弃不用了。

农历,是把朔望月的时间作为历月的平均时间。这一点上和纯粹的阴历相同,但农历运用了设置闰月的办法和二十四节气的办法,使历年的平均长度等于回归年,这样它就又具有了阳历的成分,所以它比纯粹的阴历好。

现在所有的农历,据说我们的祖先远在夏代(公元前17世纪以前)就使用了这种历法。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夏历。解放后还仍然叫做夏历,1970年以后我国改称为"农历"。至于"农历"一名的由来,大概因为由于自古以农立国,所以制订历法必须为农业服务。

农历的历月是以朔望月为依据的。朔望月的时间是29日12小时44分3秒(即29.5366日),因此农历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它和纯粹的阴历并不完全一样,因为纯粹的阴历是大小月交替编排的,而农历年大小月是经过推算决定的。

农历每一个月初一都正好是"朔"(即月亮在太阳地球中间,且以黑着的半面对着地球的时候)。有时可能出现两个大月,也可以连续出现两个小月。由于朔望月稍大于29天半,所以在农历的每100个历月里约有53个大月和47个小月。

农历是基本上以12个月作为一年的,但12个朔望月的时间是354.3667日,和回归年比起来要相差11天左右。这样每隔3年就要多出33天,即多出一个多月。为了要把多余的日数消除,每隔3年就要加一个月,这就是农历的闰月。有闰月的一年也叫闰年。所以农历的闰年就有13个月了。至于闰哪个月是由节气情况决定的。
我国历法渊源甚远。《尚书?尧典》有“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以及“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等记载。虽然《尚书》乃后人所托,井不足以证明当时已认识到每个回归年长度为366天,但是对于农事活动来说,“年”是最重要的周期。这是原始社会的人们从生产实践中得到的。我国历法采用干支记法。东汉以前只以记日,建武三十年(54)以后,始以记年。

我说的.我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我说时间要分成一天24小时,一个月30天,一年365天,每四年多一天,于是就成了这样.

楼上讲的太繁琐了!

我们平时说的一天是指太阳日,是一天太阳照射地球的时长:24个小时
而地球是围着太阳转的,所以地球的一年是指地球围着太阳转一圈的周期
所以要用恒星日来计算,一个恒星日=太阳日的23小时56分4秒
这样就不会错了

麻烦 麻烦
那月大哪天哪去了

最早是谁规定的时间呢?为什么一天24小时 一个月30天 一年365天~

这个是日历规定...中国古代叫:历法..阴历..由皇帝派人观察,而定历法.而中国最早据说是:黄帝开始制定历法,与文字...西方也如此.,也是国王派人专门规定...可是碰巧,,,,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以一天24小时,一月30天,一年365天为标准....不排除:西方阳历,是参考:中国阴历而重新定制........总之,第一个这样规定,后面的,都这样规定了...
就象:中国古代一斤是:16两...而西方一斤是:十两...现在统一用:一斤十两.这样子...
阳历亦称公历、太阳历、新历、西历,也称格里高利历。它是1582年,由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实行的历法。代替了公元前42年由罗马皇帝朱里·恺撒所实行的“儒略历”(旧历)。阳历是以地球环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算一年....足见阳历比中国阴历要晚很多很多年.....阳历是参照阴历而重新修定的可能性,极大.
阴历,也叫太阴历,他是依月亮圆缺变化而定制,,公历是依太阳而定制...阴历流行于中国古代.与伊斯兰国家.直到波斯湾...呵呵...据说现在他们都用回历.也就是阴历...
比如说桔子,第一个人规定他叫桔子,从此后世的人.都叫他桔子.不能再叫苹果.你能明白不?

因为有闰月

常用的时间单位有什么六个?
答:3、月 月亮的出落,以及它的圆缺变化是人类最早认识的天象之一。每月初一、三十,完全看不到月亮,这就是“朔”。十五前后月亮最圆,称为“望”。人们注意到朔、望变化具有相当准确的周期,由此产生了朔、望月概念。所谓朔、望月,约等于29--30天。4、年 在人们的现代生活中,对于较长的时间间隔,...

两天多少小时?一天多少小时?一个月呢?一周呢?
答:两天是:2*24小时=48小时;一天是:24小时;一个月(按30天算)是:30*24小时=720小时;一周是:7*24小时=168小时。

一百瓦的加热棒一天24小时开着,一个月耗多少电钱?
答:一天耗电是2.4度,一个月按30天算是72度。

我的电风扇是10W,如果一天24小时都开着,一个月用多少度电?怎么计算...
答:按一个月30天计算:10W*24(小时)=240W 240W*30(天)=7200W 1kw·h就是一度电 7200W=7.2(度)所以一个月电风扇的用电量就是7.2度电。度,中国家庭电量常用单位,即千瓦时,符号为kW·h,功率为1000瓦的设备一小时的耗电量为1度电。千瓦时就是平时所说的“度”,是电功的单位,符号...

一个月的上旬中旬下旬是怎么划分的?
答:旬--作为时间概念,是一个多用的不定词,如果按日计算,一旬=10天,如果按年计算一旬应该是12年,既:一个完整的属相年。并不一定必须是是10进制。生活中,不是十进制的例子很多:一小时60分钟,每分钟60秒;一天24小时;一周7天,一个月30天;一个节气15天;如此计算旬的时间单位应该是一旬=...

60w一天多少度电(60w一个月多少电费)
答:60w一天多少度电品牌型号:华为MateBookD15系统:Windows1160w一天1.44度电。一度电为1千瓦时,60W=0.06千瓦,1天=24小时,一天按照24小时使用,则有:0.06X24=1.44=1.44度。一个月按照30天使用,则有:1.44X24=43.2=43.2度。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的多少,即功率是描述做功...

一台台式电脑一天24小时开机要耗费多少度电一个月要多少块钱电费_百度...
答:5-4个小时1度电。按1000W/小时一度电计算出用电度数,如主机功耗是200W,22寸显示器耗电40W左右,音响10W(如有打印机等另加),整机每小时耗电250W。250W÷1000W=0.25(度)。这台电脑每小时耗电0.25度。24小时用电,0.25度×24=6度。一个月30天用电,6度×30=180度。

电信的光纤猫每天不关闭耗电吗,一个月大概用多少电?
答:你好:电信的光纤猫每天不关闭当然耗电了,不过耗电量不大,比如我的光纤猫标 9V 0.8A,猫标 10V 600MA.两者的功率总和为9*0.8+10*0.6=13.2瓦.每天24小时开一个月就是13.2*24*31/1000=9.82千瓦时,就是9.82度电.但建议你在不用网络关闭电源这样节省能源又延长猫的使用...

一个月等于多少秒?
答:2678400秒、2592000秒、2505600秒或2419200秒。1个月有28天、29天、30天和31天4种情况,1天有24小时,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所以1天=24×60×60=86400秒。1、一个月28天=28×86400=2419200秒 2、一个月29天=29×86400=2505600秒 3、一个月30天=30×86400=2592000秒 4、一个月31...

一天工作12小时,休息24小时,一周是干多少小时?一个月又是干多少小时
答:一天工作12小时,休息24小时,那么一周就是干7天,也就是干12*7=64个小时,一个月等于30天,也就是干12*30=360个小时。这里主要是运用乘法的计算方法。乘法是指将相同的数加起来的快捷方式。其运算结果称为积,“x”是乘号。乘法也可以被视为计算排列在矩形(整数)中的对象或查找其边长度给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