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20年的全球大洋钻探计划(ODP-Ocean Deep-Sea Project)于________年正式开始实施。

作者&投稿:欧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985年1月美、英、法等国的“大洋探测计划”(1985年~2003年)。通过该计划,科学家揭示了海洋地壳结构和海底高原的形成,证实了气候演变的周期和地球环境的突变事件,分析了汇聚大陆边缘深部流体的作用,发现了海底深部生物圈和天然气水合物,导致地球科学的一次又一次重大突破。

C

为期20年的全球大洋钻探计划(ODP-Ocean Deep-Sea Project)于________年正式开始实施。~

选C
1985年1月美、英、法等国的“大洋探测计划”(1985年~2003年)。通过该计划,科学家揭示了海洋地壳结构和海底高原的形成,证实了气候演变的周期和地球环境的突变事件,分析了汇聚大陆边缘深部流体的作用,发现了海底深部生物圈和天然气水合物,导致地球科学的一次又一次重大突破

选B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实施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摘要汇编


南海古海洋学与大洋钻探

翦知闵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国际大洋钻探计划(ODP,1985-2003)及其前身深海钻探计划(DSDP, 1968-1983),是二十世纪地球科学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国际合作研究计划,而我国于1998年才正式加入ODP计划,成为ODP历史上第一个"参与成员"。与此同时,由我国汪品先院士等提出的大洋钻探建议书"东亚季风历史在南海的记录及其全球气候影响",在1997年全球排序中名列第一,并作为ODP第184航次于1999年春天在南海顺利实施。作为中国海的首次大洋钻探,184航次是根据中国学者的思路、在中国学者主持下、以中国人占优势的情况下实现,无疑是我国地球科学界的一大胜利,标志着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南海的ODP 第184航次在南海南北6个深水站位钻孔17口,取得高质量的连续岩心共计5500米。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几年艰苦的航次后研究,取得了数十万个古生物学、地球化学、沉积学等方面高质量数据,建立起世界大洋3200万年以来的最佳古环境和地层剖面,也为揭示高原隆升、季风变迁的历史,为了解中国宏观环境变迁的机制提供了条件,推进了我国地质科学进入海陆结合的新阶段。具体进展如下:

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建立起了西太平洋区迄今为止最佳的深海地层剖面。其中,南海北部1148站二千六百万来的同位素记录,是世界大洋迄今为止唯一不经拼接的晚新生代连续剖面;东沙海区的1144站取得的近一百万年第四纪地层厚近五百米,为高分辨率古环境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揭示了气候周期演变中热带碳循环的作用。南沙1143站五百万年的碳同位素记录展现出从40万年的偏心率长周期到1万年的半岁差周期,大大丰富了对于气候周期演变历史的认识。热带气候变化可以通过碳循环对冰期旋回的进程和规律产生影响,使得地球系统以水循环和碳循环相互结合、短周期和长周期相互叠加的形式不断演化,并呈现出高纬区冰盖驱动和低纬区热带驱动的共同特征。

东亚季风演变的深海记录。184航次首次为东亚季风的历史取得了深海记录,研究表明南海记录的古季风信息以冬季风为强,东亚和南亚季风的演变阶段性十分相似,然而在轨道驱动的周期性和识别古季风的替代性标志上不一样。同时,南海深水记录中的季风变迁与我国内地的黄土剖面对比良好,为我国气候历史研究的海陆对比提供了依据。

南海演变的沉积证据。1148站的地层覆盖了几乎南海海盆扩张的全部历史,第一次为盆地演化提供了沉积证据。深海相渐新统的发现,表明海盆扩张初期已经有深海存在。而渐新世晚期约2500万年前的构造运动,揭示了东亚广泛存在的早、晚第三纪之间巨大构造运动的年龄。

除学术上的进展外,南海大洋钻探研究也促进了我国深海基础研究及其基地建设,加速了人才的培养,并已初步形成了一支面向国际的我国深海研究队伍。特别是,南海大洋钻探的成功和我国在大洋钻探方面的国际活动,使我国在深海研究领域中的国际学术地位明显增高。ODP计划已于2003年结束进入"整合大洋钻探(IODP)"新阶段,已掀起一个深海研究的新高潮。我国应抓紧时机,争取在新一轮的国际合作中发挥前所未有的作用。

大陆钻探历史
答:大陆钻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引领的科学界提出了一个里程碑式的项目——"深海钻探计划" (DSDP)。这个计划被誉为与当时人类登月计划并肩的壮举,标志着人类对地球深部探索的崭新阶段。1985年1月,美国与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国联手,开启了"大洋钻探" (ODP)的新篇章。这一国际合作项目...

以矿业为主导面向多种产业和社会需求的地质工作发展阶段
答:由于全球构造和全球变化研究的需要,大洋科学钻探成为海洋地质研究的一个新亮点,到 2007 年 10 月,国际大洋钻探计划 ( IODP) 已完成 314 个航次的海洋地质调查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资源的巨大需求和对地球环境的巨大关注,海洋地质已成为最具发展前景的地质学分支之一。20 世纪中后期,社会...

(一)全球变化研究中的深海岩心的氧同位素特征
答:图7-17 深海氧同位素分析数据来源的钻孔位置分布图 (据Lorraine E.Lisiecki et al.,2005)+—深海钻探计划(DSDP)和大洋钻探计划(ODP);◆—Geo B;○—其他 图7-18 未扰动的海洋堆积的频谱强度图 (据B.K.Daniel et al.,2002)与预期轨道频率对应的周期数以箭头表示,频率最大峰值在0.0...

深海钻探计划的简史
答:1968年8月,“格洛玛·挑战者”号首航墨西哥,深海钻探计划正式开始。它用五年半的时间完成了三期钻探计划。由于该计划执行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果,因而苏联、联邦德国、法、英、日等国相继加入JOIDES,深海钻探计划进入国际合作的新时代,即大洋钻探国际协作阶段(IPOD),又称“国际大洋钻探计划”。IPOD是深海...

深海钻探计划是怎样的?
答:深海钻探是20世纪世界科学技术上的一项壮举。1957年,美国学者芝克和赫斯首先提出了钻穿地壳取得地幔样品的构想。1961年3月,美国率先在东太平洋海域作了试钻,但在更换钻头时因找不到原钻孔而中止。要钻穿地壳的底面莫霍面,需耗资11 200万美元。由于耗资巨大,这项“莫霍计划”被美国众议院投票否决。1...

20世纪以来,人类共执行三个宏伟的大洋探测计划,包括哪些
答:20世纪以来,人类共执行三个宏伟的大洋探测计划,包含:“深海钻探计划”、“大洋探测计划”、“综合大洋探测计划”。

深海生物研究的历史
答:“深海钻探(DSDP,1968~1983)”、“大洋钻探(ODP,1985~2003)”和“综合大洋钻探(IODP,2003~至今)”等深海研究的三部曲,是国际地球科学历时最长、规模最大,也是成绩最为突出的合作研究计划。大洋钻探计划ODP以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呈现出另外一个生命世界――掩埋在洋底沉积物中和地壳中的生物圈。在数千米深海海底...

地球内部结构和组成的研究方法
答:2.大洋钻探和大陆超深钻 这是人类能够借助技术方法直接触及地球深部获得实际地质样品的唯一方法,最早的深部钻探是在大洋中实现的。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深海钻探计划(DSDP,1968~1983年)和后续的国际大洋钻探计划(ODP,1985~2003年)直接揭示了大洋岩石圈的性质,验证了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学说,使全球...

为什么说深海钻探是为了解过去,也为预测未来?
答:30年前,美国率先开展深海钻探计划,成功地在深海进行了钻探。深海钻探与登上月球是20世纪60年代人类两桩壮举。后来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组织了以他们为主要成员国的“国际大洋钻探计划”,并逐渐吸收其他国家参加。中国于1998年正式参加国际大洋钻探合作计划,每年交付50万美元会费,成为国际大洋钻探...

早期古人类的生存环境
答:全球气候环境变迁研究显示,新生代从始新世早期50MaB.P.以来,地球气候阶梯性变冷。其原因主要是板块运动导致洋流通道的改变、青藏高原的隆起以及大气CO2的减少。地球变冷使得两极发育冰盖,那么大洋岩心中冰筏碎屑的含量变化应是地球气候的指标。大洋钻探计划(ODP)近北极太平洋海区ODP883孔伽马射线测井曲线显示,距今2.75Ma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