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整合接触 不整合接触的不整合接触

作者&投稿:山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从第二篇第五章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地层不整合的形成过程,并且不整合具体分为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本节中将分别讨论这两种地层不整合接触关系在地表的出露特征。

1.平行不整合

平行不整合虽然代表一次垂向运动,并有地层缺失,但新老地层的产状没有明显的差异。因此,我们在具体分析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在地表的出露特征时可将其视为整合接触,若其未变形,即为水平岩层;若变形,即为倾斜岩层。

但要注意的是,虽然整合接触和平行不整合接触地层在地质图上出露形态没有差别,但它们毕竟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地层接触关系。为了将这两者在地质图上区分开来,现在一般采用将平行不整合界面作具体标注的方法,如将该地质界线绘成双线或附上虚线。此外在野外露头上,这两种接触关系也有很明显的差别,如在平行不整合面上存在古风化壳(图7-11),而整合接触面上没有。所以在绘制大比例尺平行不整合地层剖面时应依据野外实际情况将古风化壳表示出来。

图7-11 北京西山新元古界与中元古界之间的平行不整合接触(据谭应佳等,1987)

图7-12 角度不整合立体示意图

图7-13 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平面示意图

2.角度不整合

角度不整合接触代表一次水平的构造运动,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一致,以一定角度相交;两套地层时代不连续,其间有代表长期风化剥蚀与沉积间断的剥蚀面存在(图7-12)。角度不整合在地质图上表现为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的地质界线成一定角度相交,并且地层在时间上也不连续。如图7-13所示,图中有两套地层产状完全不一致的倾斜岩层,一套为O—P的地层,另一套为J—K的地层。这两套地层的产状完全不一致,因而导致它们在地质图上的出露界线的组合形态完全不一致。此外,从地质年代表中我们可以得知,P(二叠纪)与J(侏罗纪)之间还存在T(三叠纪),因而这两套倾斜岩层中存在一个沉积间断。



不整合接触的平行不整合~

平行不整合(Parallel unconformity):也叫假整合(Disconformity)或平合,是指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平行或基本一致,但有明显的沉积间断。缺失地层可以差别很大,可缺失一个系以上或缺失很少。我国华北和东北南部地区中石炭统本溪组直接覆盖在奥陶系马家沟组的石灰岩剥蚀面上,其间缺失了奥陶系马家沟组之上及志留系、泥盆系和下石炭统的一系列地层,而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基本上是平行的,这是平行不整合接触的一个典型例子。其下伏岩系由于风化剥蚀可见喀斯特地形(岩溶地貌),顶面凹凸不平;上覆岩系底部有代表风化壳的铁铝沉积物,有些地区还可以见到底砾岩。在不同地区,平行不整合面可以是平整的,也可以是高低起伏的,它反映上覆新地层沉积前的古地貌形态,并不表明有角度不整合存在。 简单说主要为:下降、沉积-上升、沉积间断、遭受剥蚀-下降、再沉积。平行不整合的存在,说明原来的沉积区曾经上升为古陆剥蚀区,在上升过程中地层没有发生明显褶皱或倾斜,只是露出水面造成沉积间断并遭受剥蚀,直到该区再度下降为沉积区,接受新的沉积。因此平行不整合接触的上下两套地层之间缺失了一部分地层,但彼此的产状基本一致。 平行不整合的分布范围有时是非常广阔的。例如上述的中石炭统和奥陶系之间的平行不整合在华北以至东北南部广大地区普遍发育。它说明,该区当时曾是一个整体持续上升的古陆,不整合的分布范围就是当时古陆的分布范围。平行不整合在平面和剖面上都表现为: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的界线在较大区域呈平行展布,产状也基本一致,但其间缺失部分地层。 a.平行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之间缺失地层。b.平行不整合反映地壳上升,沉积地层露出水面,接受剥蚀,是升降运动的表现。

由于地壳运动,往往使沉积中断,形成时代不相连续的岩层,这种关系称不整合接触。根据两套岩层中间的不整合面上下岩层的产状及其所反映的地壳运动过程,可分为平行不整合(又称假整合,岩层平行,而以岩层缺失区别于整合接触)和角度不整合(斜交不整合)。无论是平行不整合还是角度不整合,都常具有以下共同特点:①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侵蚀面上往往有底砾岩、古风化壳等。②有明显的岩层缺失现象,代表长期间断。③不整合面上下的岩性、古生物等有显著的差异。研究不整合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不整合不仅说明地壳运动、古地理环境和古生物的变化,而且还可以指明某些矿产形成的分布的规律,指导我们找到矿产资源。  不整合的基本类型及其形成过程根据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及其所反映的地壳运动性质,不整合可分为两大基本类型,即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

地层接触关系的类型
答:当一地区的上、下两套新老地层在产状和构造形态上一致,并且在沉积上和古生物演化上连续或逐渐变化时,它们之间的接触关系被称为整合接触。这种关系表明在该地区的地壳在两套地层沉积期间,持续地缓慢下降,或虽有上升但未超过水下侵蚀基准面,沉积作用未间断。在地层柱状图、地质图和地质剖面图上,整合接...

地层的接触关系
答:如果区域变质程度差别很大的两套地层相接触,且可判别其间若非断层接触,即很可能是角度不整合接触。不整合除以上两种基本类型外,较常见的还有沉积不整合(或异岩不整合)(尹赞勋等,1978)与嵌入不整合。①沉积不整合指沉积岩层覆盖在先前的火成岩体或变质岩之上的一种接触关系;②嵌入不整合系由于不整合面...

解释地层接触关系的不同类型,并说明其成因
答:整合接触是指新老地层之间没有发生沉积间断或沉积间断时间很短,整个接触面基本沿沉积倾向与地层倾斜方向一致。这种接触关系表明在沉积过程中,地壳处于稳定或相对稳定状态,沉积速率与地层底界水平位移速率相当。二、平行不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是指新老地层之间存在明显的沉积间断,且沉积间断时间较长,...

学习任务地层接触关系的识别与分析
答:两套地层产状完全一致,互相平行,时代是连续的,无侵蚀面存在,这种接触关系称整合接触。它反映区域上没有发生过显著的地壳上升或下降交替运动。整合接触关系在地层柱状图、地质图和地质剖面图上都用实线表示。 (二)不整合接触 上、下地层间的层序有间断面,即先后沉积的地层之间缺失了一部分地层,这种接触关系称不整合接...

整合与不整合
答:( noncon-formable contact) 。不整合接触的上、下地层之间隔着一个大陆剥蚀面,这个面就叫不整合面。不整合面上常有风化剥蚀的痕迹。不整合面以下的岩系叫下伏岩系,不整合面以上的岩系叫上覆岩系。不整合面在地面上的出露线叫不整合线,它是一种重要的地质界线。

地层接触关系及其地质意义
答:整合接触指相邻地层之间没有明显的地层缺失,地层一层接着一层不间断地沉积下来。整合接触又分为连续接触和沉积间断接触两种类型。如果在一个沉积盆地内沉积作用不间断进行,则所形成的地层接触关系称为连续 (continuity) 。连续的两套地层间没有明显、截然的岩性变化,它们常常是逐渐过渡的。如果在沉积过程中,曾经有一...

地层接触关系有哪些类型,成因如何?
答:1、整合接触,简称整合。成因:上、下地层之间没有发生过长时期沉积中断或地层缺失,即地层是连续的。2、整合接触。简称不整合。成因;上、下地层之间有过长时期沉积中断,出现地层缺失,即地层是不连续的。3、假整合接触.成因:新老两套地层虽彼此平行,但不连续沉积,有沉积间断缺少部分地层,且老...

整合接触地质意义
答:1、整合接触,表示地壳整体下降,持续接受沉积 2、角度不整合,表示地壳先是整体下降,接受沉积,然后地层受到强烈挤压,褶皱隆起,遭受剥蚀,随后再整体下降,接受沉积 3、平行不整合,表示地壳先是下降,接受沉积,然后整体抬升,遭受剥蚀,随后再整体下降接受沉积.它与角度不整合的区别是构造运动不如后者强烈.4、侵入...

整合接触(地层的接触关系) 怎么解释
答:地层接触关系 contact relationship of strata。是指新老底层或岩石在空间上的相互叠置状态。通常分为两种类型:①整合接触。简称整合。上、下地层之间没有发生过长时期沉积中断或地层缺失,即地层是连续的。②不整合接触。简称不整合。上、下地层之间有过长时期沉积中断,出现地层缺失,即地层是不连续的。

地层的接触关系主要有哪三种
答:地层的接触关系主要有三种类型:1. 整合接触:这种接触关系发生在两个地层单元之间没有明显的侵蚀作用,它们平滑地过渡,通常指示着连续沉积的过程。在野外平面图和剖面图上,整合接触表现为地层之间的平行关系。2. 不整合接触:这种接触关系表明在两个地层单元之间存在侵蚀作用,它们之间有一个明显的侵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