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在位期间有什么作为? 汉武帝有什么作为

作者&投稿:翁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汉武帝刘彻,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按次序排列,他是西汉第四代、第五个皇帝,在位期间(前140—前87年),掌政共五十四年。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毛泽东同志在《沁园春·雪》一首词里,曾把他和秦始皇相媲美: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的确,他是继始皇帝后一位杰出的有作为的政治家。

汉武帝从小就表现出聪明才智。他幼年的老师卫绾,是个具有多方面才能的学者,精通儒学和文学,还懂得修车驾车等一套技术,曾辅导过河间王刘德,使刘德成为有真才实学的学问家。大约从汉武帝七岁时,卫绾就被任命为太子太傅(皇太子的老师),正式成为汉武帝刘彻的老师。幼年时的刘彻很喜欢学习,儒学经典、骑射、文学,他都有很大的兴趣。他读到当时著名文学家枚乘的赋,非常佩服,一直很想见到枚乘本人。后来汉武帝做了皇帝,枚乘已经年老了,汉武帝为了表示尊崇他,还以最隆重的仪式,专派了安车蒲轮把他接到京城。因为汉武帝从小受到文学的熏陶,他自己的诗赋底子很好,至今还留下了好几首写得很优美的诗篇。比如有一首传说是他写的《秋风辞》,有几句描写道:“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就很有情致。其他还有《瓠子歌》《天马歌》《李夫人歌》,都传说是他写的。此外,《汉书·佞幸传》还提到汉武帝幼年时一位同学韩嫣,曾和他一起学习《尚书》和骑射。这都说明汉武帝幼年时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

幼年的汉武帝是聪慧的。有一篇笔记小说《汉武帝内传》说,他小时候受到姑母长公主(皇帝的姐姐)刘嫖的喜爱。刘嫖有一次当着景帝的面问他,要不要她的女儿陈阿娇做妻子,小小的刘彻竟然聪明地回答:“如果能娶阿娇为妻,我一定要建造一所金屋子给她住”,这使得长公主和汉景帝都十分高兴。这个事实,就是后来“金屋藏娇”一句成语的来历。长公主刘嫖在景帝一朝是一个举足轻重的政界人物,能对弟弟景帝施加重要影响,这对汉武帝后来被立为太子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汉武帝被立为皇太子在前元七年(前150年),这时他刚刚七岁。立太子事件本身是一场争夺激烈的政治斗争。本来,皇太子轮不到刘彻。因为汉景帝共有十三个皇子,刘彻上有几个哥哥,下有几个弟弟,按照封建社会传位给嫡长子的规定,他只可能被封为王。所以刘彻四岁时本被封为胶东王,他的大哥刘荣被立为皇太子。但是刘荣虽为长子,也并非皇后所嫡生,他的母亲栗姬和汉武帝刘彻的母亲王夫人同为一般妃嫔,栗姬又不识大体,景帝很不喜欢她。长公主刘嫖便利用机会向景帝说了栗姬的坏话,景帝终于下决心废去了刘荣皇太子的名位,而改立刘彻为太子。刘荣被废以后,惹起另一些刘姓诸侯王对皇位的觊觎。例如,景帝的弟弟梁王刘武,就曾乘机大肆活动,企图夺得皇位继承人的位置。事情不成以后,刘武竟然下毒手暗杀了反对他继承皇位的几位朝廷大臣。

上述皇位继承的几次斗争,说明了当时西汉皇室内部尚存在许多矛盾,这种斗争后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武帝时期的政局和他的政策。汉武帝在十六岁那年(前140年)即位做皇帝。因为他还比较年轻,所以实际上在他上面还有两位实权的掌握者:一位是他的母亲王太后(即王美人,武帝立为太子后被封为皇后),另一位是他的祖母、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这两位太后,尤其是窦太后,在武帝一朝初期的政治中,影响很大。

但是,年轻的汉武帝毕竟是锐意进取的,在刚即位的几年,即试图进行改革。从武帝建元元年至建元二年,从现有史籍看,汉武帝共做了下面几件事。

第一,下诏书给丞相御史列侯太守等,号召他们推荐人才,叫作“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结果,全国各地推举上来一百多名人才,其中有品德优良的称为“贤良”,以文词见长的叫作“文学”。汉武帝命令这些人在长安笔试,合格者又经过汉武帝面试。这一次考核得到第一名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董仲舒。他的“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就是这次汉武帝面试对策中提出来的。a第二,严格法制,要求臣下检举那些行为不轨的皇亲国戚,罪行核实后给予贬谪。为了缩小这些王侯的权限,还下令要求住在京城的王侯迁回自己的封地。第三,对百姓施行一些减轻负担的措施。如省去“转置迎送”的卫士两万人中的一万人,罢去苑马的喂养,把苑地赐给贫民刍牧采樵等。此外,武帝还及时处理了景帝时吴楚七国之乱的积案,命令把那些因吴楚叛乱罪而没为官奴婢者,全部给予赦免。上述这些政策和措施,几乎都是在公元前140年一年之内颁布和推行的,这说明汉武帝改革心情的迫切。这是因为,汉初经过七十多年的经济恢复阶段,国家已经有了比较稳固的基础,国库充盈,正如班固在《汉书》里所说:“今上(指汉武帝)即位数岁,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城乡)廪庾(仓库)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积累)巨万。”但是,同时也暴露了一些不好的苗头。因为汉初几十年的“黄老无为”政策,一方面对农民采取缓和措施,另一方面也对豪强大族采取了纵容态度,打击不力,所以上自皇亲国戚王侯,下至地方不法豪强,也乘机兼并土地,欺压人民,“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以权势在地方主断曲直,称霸一方)”。针对上述这些情况,为了进一步把国家搞好,尤其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王侯和豪强地主的控制,汉武帝即位后,迫不及待地颁布了上述措施。而且从他即位之初就要求“举贤良方正”来看,汉武帝也急于希望得到一批为他的政策服务的人才。所以司马迁在《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里说,当时汉武帝“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不)及”。

但是,汉武帝第一次初露锋芒的政治改革失败了。主要原因是他触犯了有权有势的皇亲国戚们的利益。这些皇亲国戚找到了他们的总后台窦太后那里告状,《汉书·田蚡传》说,当时许多外戚被封为列侯,而这些列侯又都是公主驸马,他们的势力在京城盘根错节,都不愿意到封地去,因此他们不断到窦太后那里诽谤新政,窦太后早就不满了。加上在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御史大夫(副宰相)赵绾又上奏章给汉武帝,建议他以后不要再让窦太后干预国事,这等于取消窦太后的特权。这自然引起了窦太后的极大愤怒,在她的干预下,不仅汉武帝的新政皆被废除了,而且协助武帝改革的丞相窦婴、太尉田蚡也被罢免,御史大夫赵绾和郎中令王臧被关押后在狱中自杀。



汉武帝在位期间做了哪些事?~

汉武帝(前156—前87)。即刘彻,汉景帝之子,公元前140——公元前87年在位。在位期间接受董仲舒建议,“独尊儒术”,即以儒术为其统治思想。并采用法术、刑名,以加强统治。颁行”“推恩令”,使诸侯王多分封子弟为侯。以削弱割据势力。设置十三部刺史,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征收商人资产税,打击富商大贾;采纳桑弘羊建议,将冶铁、煮盐、铸钱收归官营:设置平准官、均输官。由官府经营运输和贸易。同时兴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实行“代田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曾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并发展了经济文化交流。又派唐蒙至夜郎。在西南方先后建立七郡。并用卫青、霍去病为将,进击匈奴贵族,解除匈奴威胁,保障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由于举行封禅,祀神求仙,挥霍无度,加上徭役繁重,致使农民大量破产流亡。天汉二年(前99),齐、楚、燕、赵和南阳等地均曾爆发农民起义。遗诏立幼予刘弗陵为帝,由霍光等辅政。

北击匈奴,伐大宛(今阿富汗),南粤(今中南半岛诸国),灭朝鲜,开通西域,统一思想

汉武帝在位时的重大贡献
答:汉武帝在位时修建了漕渠、白渠、龙首渠,还在秦朝开成的郑国渠旁边开了6条辅渠,灌溉高地。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征发数万士兵堵住了黄河决口。经过这次治理,黄河下游大约有80年没有闹过大水灾。汉武帝还大力推行屯围、屯垦等发展农业的重大措施。他还大力推行代田法和新农具,大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汉武帝的功和过是什么?
答:汉武帝的功和过如下:功:1、第一个大力拓展中国疆土的皇帝 汉武帝在位时,共开拓疆土面积:198万平方公里。具体边功:北破匈奴直抵阴山。西北张骞通西域,置河西四郡有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东北置乐浪等朝鲜四郡。西南置西南夷七郡。东南抚东越。南灭南越。设珠崖郡于海南岛。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

汉武帝的主要事迹
答:汉武帝的事迹:汉武帝本名叫做刘彻,是西汉时期的第七位皇帝,在他在位期间,创建了中外朝制度、刺史制度和察举制度,并且颁行了推恩令,加强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在经济方面,推行了平准、均输、算缗、告缗等措施,铸五铢钱,做出了官府垄断盐、铁、酒的经营的规定,有效的抑制了当时一些富商的势力。...

汉武帝功绩有哪些?
答: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为加强中央集权,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即允许诸王将自自己的土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新的侯国就脱离原来王国的限制,地域独立,而且政治权力也基本被剥夺,受当地郡县官吏的管辖。这样,就使原来独立的地方王国自动地将权力上交给了国家。

汉武帝刘彻历史简介 最主要的功绩是什么
答:2、汉武帝的历史影响深远而复杂,评价亦存争议。死后谥号孝武皇帝,宣帝时上庙号世宗。其事迹见《史记》《汉书》,其轶事多见《汉武故事》。3、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确实作出了很多丰功伟绩,汉武帝最主要的功绩是什么?本人总结有以下7点:(1)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权力。借恩赐亲戚的名义,削弱诸侯...

汉武帝有哪些功与过?
答:1、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对封建统治的稳定起到积极作用,但对整个中国历史而言,是有争议的,春秋战国时期,百家齐放,是中国思想和文化大跃进时期,后来再也没有这么灿烂的文化了。2、他好迷信,渴求长生不老,既耗费了大量财力又对社会风气产生了不良影响。晚年始知悔悟。3、穷兵黩武,好大喜...

武帝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
答:武帝通常指汉武帝。主要功绩如下:一、政治方面 加强中央集权,设置中朝,抑制外朝,尚书台这个职位就是汉武帝推出的,此后从尚书台一直孕育出了尚书令、侍中等多种官位,一直到隋朝建立三省六部制,可以说三生六部制的源头就是汉武帝设置尚书台。为加强中央集权,武帝还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

汉武帝对历史做了哪些贡献?
答:意义:汉武帝时候,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历史影响:汉武帝吸取了前几代皇帝执政的经验教训,既有继承也有发展,多方建树,合理适时地调整了统治政策,西汉出现了政治、经济、文化大一统的局面,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汉武帝是中国封建王朝中最杰出的...

晋武帝司马炎是个好皇帝吗?他在位期间有什么功绩吗?
答:有的人觉得晋武帝司马炎是一个很了不起的皇帝,也有的人觉得他做的很多事情都非常的荒唐,称不上是什么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甚至有很多荒淫无道的史料被后世人津津乐道。那么,晋武帝司马炎到底是个好皇帝吗?他在位期间有什么功绩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具体分析一下。一、我认为晋武帝司马炎是个晚节...

汉武帝有所作为吗
答:绩.尤其是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第一,要看他在位时,国内的民生状 况;第二,要看这个国家的对外关系.这两条标准,放在今天也是可以 的.可是,他在位不到七十年间,竟然花光了自高祖,吕后,文帝,景帝 以来的国库储备.大部分是用作进攻匈奴的军费.以至于流民问题严 重,甚至给武帝之后的昭帝,宣帝留下了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