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略特的《荒原》怎么解释? 艾略特的《荒原》的详细解释

作者&投稿:符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荒原》是现代英美诗歌的里程碑,是象征主义文学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艾略特的成名作和影响最深远的作品。

枯萎的荒原象征着庸俗丑恶、虽生犹死的人们复活的希望,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了全诗阴冷朦胧的画面,深刻地表现了人欲横渡、精神堕落、道德沦丧、生活卑劣猥琐、丑恶黑暗的西方社会的本来面貌,传达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人对世界、对现实的厌恶、普遍的失望情绪和幻灭感,表现了一代人的精神病态和精神危机,从而否定了现代西方文明。

同时。诗歌把西方社会的堕落归之于人的“原罪”,把恢复宗教精神当作拯救西方世界。拯救现代人的灵丹妙药,反映出艾略特思想上的保守和反动。



  《荒原》主要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普遍悲观失望的情绪和精神的贫困以及宗
  教信仰的淡薄而导致西方文明的衰微。诗人笔下的“荒原”满目荒凉:土地龟裂,石块发
  红,树木枯萎,而荒原人精神恍惚,死气沉沉。上帝上人、人与人之间失去了爱的联系。
  他们相互隔膜,难以交流思想感情,虽然不乏动物式的性爱。他们处于外部世界荒芜、内
  心世界空虚的荒废境地。“荒原”的荒是水荒,然而只听雷声响,不见雨下来,更增添了
  人们内心的焦急。雨水成了荒原的第一需求,诗人通过雷声暗示了只有精神甘露(皈依宗
  教,信仰上帝)才能使荒原人得救。
  诗人利用神话传说,作为对现实生活观照,在《荒原》里没有完整的叙述,而是通过
  迂回曲折的隐喻,影射西方现代文明的堕落和精神生活的枯竭,这就增加了对这些典故不
  太熟悉的读者的解读困难,也是诗人自己承认的晦涩。当然利用神话建立人类不分时间空
  间的宇宙意识,随意地对现代荒原上的人物和情景作各种比较的对照,这种手法并非T.S.
  艾略特独具,詹姆斯·乔伊斯和叶芝等现代派作家也是这样创作的。利用神话激发创作想
  像是现代作家常有的事。

  追逐死亡的荒原人
  ——论《荒原》的死亡情结
  我想没有人比荒原人更热烈地期待着死亡吧,这是我们从《荒原》一诗的前言中便可
  看出的。“古米的西比儿说‘我要死’”,痛恨着没有青春与健康的永生,如同追逐死亡
  的荒原人。在这首后象征主义代表作家T.S.艾略特的代表作中,处处弥漫着阴郁与死沉的
  灰色调,似乎对死亡有着异乎寻常的情结。
  正如费尔巴哈所说的,死亡是与生俱来,深入骨髓的。死与生从来就是相互依存的二
  元对立体,人们向来贪生恶死,对于死存在着深深的恐惧。荒原人却超乎寻常的恶生恋死
  ,亦背弃了基督教“为主而活,为主而死”,主将使为他舍命的人“复活并且永生”的信
  仰。也如德谟克利特所认为的,那些愚蠢怕死的人只是由于怀着“对地域的恐惧而愿意活
  着”,因而他们“虽然活着”却从来“感觉不到生活的愉快”,“享受不到生活的快乐”
  ,他们过的实际上是一种非人的生活,至少不是一种真正的人的生活 。事实上,“惧怕死
  亡、企图逃避死亡的荒原人之所以是在追逐死亡,首先就在于这他们过着一种虽生犹死的
  生活” ,这也是荒原人有着强烈死亡愿望的原因。

  一、《荒原》死亡情结的成因
  纵观全诗,荒原人生活在百无聊赖的精神荒漠中,过着荒唐无聊的日子,溺于情欲之
  海、历经战争伤害、丧失宗教信仰,内心一片荒芜,生存陷入无边困境。这样的生活没有
  目标与希望,没有光亮与明天,没有温情与依靠,仅有的过程也只剩麻木与萧条,空洞与
  寒冷,人们像活死人一样。当生活不能带给人们热情与快乐,也就失去了活着的意义和价
  值。却又由于本能对于死的畏惧,逃避死亡的方式因此无可避免的是对死亡充满着渴望的
  追逐。对于死亡情结的成因,基于文本,有三个方面的表述:
  (一)爱情失落,情欲吞没了纯洁
  看到荒原人放纵的情欲时,我总是把他们不自觉的和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
  洛丽塔》中那个把对过去岁月的狂恋转化成恋童癖的男人联系在一起。欲念之火,又是一
  切的罪恶之源。他们都是因为太留恋过记忆中太过于美好的爱情,因而无法接受改变之后
  的现在及未知的未来,走上了两条看似不同的道路:《洛丽塔》中的男主人公变得只能爱
  上未成年少女,而荒原人则过上了有欲无爱的麻木生活。当情欲吞没了纯洁,欲望变成一
  场无名烈火,焚烧的不仅是爱情,而且是生活。殊途同归,无论是《洛丽塔》还是《荒原
  》,丧失了原本就看得比生命还重的爱情之后,唯有死,才是最好的结局。
  所以我们看到《荒原》里的“ 风信子女郎”说着“我说不出话,眼睛看不见,我既不
  是活的,也未曾死,我什么都不知道。”亦或是在卧室里的贵妇人自言自语着“你是活的
  还是死的?你的脑子里竟没有什么?.……我现在该做什么?”似乎除了放纵情欲便是无所
  事事。女打字员在与人幽会后想的却是“总算完了事:完了就好。”又或者是“春天里,
  把薛维尼送到博尔特太太那里。”有了妓女与顾客之间的描写。更甚至于小酒馆里的交谈
  ,“丽儿的丈夫退伍的时候……小乔治差点送了她的命……不要孩子你干吗结婚?”这样
  丈夫入伍,妻子偷情的事情。以及总是打胎不繁衍下一代的过度情欲,这一点也正切合了
  《从祭仪道神话》中的“圣杯传说”:渔王失去了性能力,因而在他的国土上,子民不能
  生育,牲畜不能繁殖,大地久旱荒芜,只有等待武士寻回圣杯才能挽救这一切。在宗教中
  ,性爱总是与繁衍下一代联系在一起。但荒原人的性行为只是单纯的不计后果的纵欲,因
  此脱离了性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目的。
  爱情丧失之后,性欲是男女之间的疏离对弈:貌合神离的性伴侣、与繁衍后代无关的
  情欲泛滥、混乱的性关系。空虚而又荒淫无度的荒原人,欲念之火即是罪恶之源。那些过
  度放纵的情欲,混乱的性关系,便是社会腐败、道德伦理崩溃的表现。庸俗而无趣的人生
  ——从上流社会到底层人民无一幸免。人们成了头颅里塞满稻草的空心人,世界似乎要宣
  告终结。
  此外,我们在阅读中不难发现,艾略特几乎把女性和淫荡划上了等号,诗中所出现的
  情欲对象和主体基本上都是女性。对于在《荒原》一诗中出现的从古至今的文学作品和神
  话传说中的女性形象,援用现在性爱描写中流行的“攻”与“受” 的说法,那么克莉奥佩
  特拉、维纳斯、狄多等则属于主动而蛮横霸道的“强攻”;而楚楚可怜的柔弱者奥菲利亚
  、翡绿眉拉则属于让人想要侵犯的“小受”。女人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强迫,在荒原中似乎
  都成了女人本身的错。也许正应了维纳斯的诅咒,《荒原》中的爱情失落不外乎有四种结
  局:麻木、背叛、疯癫、死亡。
  (二)战争,对人性的毁灭与摧残
  在这场不光彩的战局中,荒原人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在“并无实体的城”里,“死亡
  毁坏了这许多人”,留下残缺不全的躯体,血腥而沉闷。可是“去年你种在花园里的尸首
  它发芽了吗?今年会开花吗?”让“狗熊星走远”免得它用“爪子”把尸首挖出来。种在
  花园里等待发芽的尸体,吃尸体的狗熊星,这些话语构建了一个以尸体和死亡为中心的世
  界。我们阅读起来感受到人们的内心历经战争之后满是阴影,所见荒原满目荒凉:土地龟
  裂,石块发红,树木枯萎,而荒原人精神恍惚,死气沉沉。软弱无能的荒原人在死亡情结
  的反照下,死亡已经渗透在生命的全过程。比起单纯的死亡恐惧,人们内心更出现了一种
  饱经战争摧残,生不如死的焦虑。
  对于同样可以看作描写历经一战灾难后人们的生活,不得不提到杜拉斯的《广岛之恋
  》里所描写的“暂时的幸存者以耐心、无辜和明显的温顺,顺从了如此不公正的命运” 。
  唯一不同的是《广岛之恋》让人们看到了战争结束后爱情复苏,人们生活重建的希望,而
  《荒原》中却一再的描绘战争和死亡给人们带来的绝望和阴霾,满是没有出路的迷惘。残
  酷的现实湮灭了荒原人的爱情与信仰,战争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害与痛苦,或许还有恐惧
  和仇恨,直至在痛苦中麻木的绝望。
  树木枯死,人们成群结队的送葬。象征生命之源的泰晤士河上抛满了垃圾,荒原人破
  碎的灵魂,像一堆破碎的石灰,散落在荒原的枯草里。白天看起来像黑夜,处处是冷风、
  白骨、老鼠、在死水中垂钓的麻木人儿,就连他所想到的也不过是关于兄弟和父亲的死亡
  。这个世界不符合荒原人的梦想,但它从来没以任何人梦想的符合形式出现过。历经繁华
  与腐朽、温情与背叛、流血与杀戮,背负了太多苦难的人们变得什么也说不出,平和隐忍
  麻木的生活。
  (三)丧失宗教信仰,灵魂得不到救赎
  在大多数人的心中认为信教是让天主负担我们的死亡,用他充沛的生命销毁死亡,用
  雷霆般的声音呼喊我们回到他身边。人们历经社会动荡、道德败落,却没有得到现世的福
  报,像“是在老鼠窝里,在那里死人连自己的骨头都丢得精光”,因此荒原人在绝望的生
  活中不再信仰宗教。丰子恺在《佛无灵》里说得对,一般信佛的人“吃一天素,是希望获
  得比吃十天鱼肉更大的报酬。他们放一条蛇,希望活一百岁。他们念佛诵经,希望个个字
  成金钱。这些人从佛堂里散出来,说的统是果报:某人长年吃素,邻家都烧光了,他家毫
  无损失。某人念《金刚经》,强盗洗劫时独不抢他的。某人无子,信佛后一索得男。某人
  痔疮发,念了‘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痔疮立刻断根。……此外没有一句真正关于佛法
  的话。这完全是同佛做买卖,靠佛图利,吃佛饭。” 《荒原》一诗中第三节“烧啊烧啊烧
  啊烧啊/主啊你把我救拔出来/主啊你就救拔/烧啊”出自佛陀的“火诫”。欲望之火让人利
  欲熏心,而圣火则能让人灵魂得到净化,有希望“浴火重生”之意,然而佛主并未降下让
  人们得以重生的圣火。就此看来,无论是基督教还是佛教,或是其他的宗教在人们眼中都
  是无灵的。灵魂失去了归附的依属,死后上天堂,或是轮回的下辈子有好日子过都是虚无缥缈的。死去便是万事空,荒原人活在“枯死的树没有遮荫。焦石间
  没有流水的声音。”的荒原中又如何还愿意信仰宗教?生不如死,毫无信仰和希望的生活
  中,死便是荒原人最好的解脱。

  二、《荒原》死亡情结的深层表现
  “‘没找到那被绞死的人(即耶稣)。’怕水里的死亡。”于是我们在马丹梭梭屈里
  士患着重感冒,只会用太洛纸牌卜卦的女相士那里预知了荒原人的结局:死在水中。“腓
  尼基人弗莱巴斯死了已两个星期”,因为对于情欲、权利、财富的无尽欲望,而进入大海
  的漩涡,溺死在水中。于是诗人告诫人们“啊,你转着舵轮朝风的方向看”,不要再重蹈
  荒原人的覆辙。
  “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夏天来得出人意外”,“冬天使我们温暖”。荒原人
  的感官似乎出现了错乱,只因一切景语皆情语。原本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的春天,是记忆
  中耶稣被犹大背叛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季节,“记忆和欲望掺和在一起”滋长发芽的只能是
  痛苦的往事。原本寒冷的冬天,大雪覆盖和冰封了荒原的破败,雪若溶化成水又给缺水的
  荒原带来了生机,于是是让人内心温暖的象征。《火诫》中,帖瑞西士说道:“我,那曾
  在底比斯的墙下坐过的/又曾在最卑微的死人中走过的。”在希腊故事中,底比斯是因为俄
  狄浦斯王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弑父娶母犯下滔天大罪而变成荒原的。这个故事向来被看作
  命运悲剧,无法更改、亦无法避免的劫难。这里也暗示了荒原人死在水中的结局将可能是
  命运悲剧。
  没有人会心甘情愿的主动迈向死亡的坟墓。诗中死亡情结的深层表现便在于:提出了
  重生的可能性。我们可以重点关注诗歌的第五节《雷霆的话》。 “他当时是活着的现在是
  死了,我们曾经是活着的现在也快要死了。”点明荒原之荒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不再信仰
  宗教。“水”作为全诗中的关键意象有多重象征:一方面在“水里的死亡”,“小心死在
  水里”,它是情欲之海,苦难的象征;另一方面它也是过往美好的象征,“可爱的泰晤士
  ,轻轻地流,等我唱完了歌”,“若没有水我们就会停下来喝了”中,它是生命甘露的象
  征。耶稣死后的荒原没有“水”,于是成了人间地狱,雨水成了荒原的第一需求。所以我
  们可以说,荒原”之荒的根本是水荒。然而天空中乌云密布,六道众生“在静默中拱着背
  蹲伏着”,等待着降雨——然而甘露始终未降,更增添了人们内心的焦急,惧怕和逃避死
  亡的情绪无限放大。
  诗中作者用了三个对应物:耶稣死后的荒原、十月革命使整个世界都成为“并无实体
  的城”以及寻找圣杯的英雄所经历的磨难来描绘荒原的景象。残酷的现实似乎和希望并存
  。因为雷霆的声音说着“舍己为人。同情。克制。”是荒原人得以拯救的唯一方法。这也
  是作者所宣扬的宗教救世的理念。
  可是“舍己为人。同情。克制。”对于早已认为上帝死了,内心充满欲望而又焦躁不
  安的荒原人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就连上帝都不相信了的人,又如何会相信上帝的言论?
  长期以来溺于性欲、历经战争、丧失宗教信仰的荒原人听到所谓的拯救方法就如同只闻雷
  声不见下雨,只会变得越来越烦躁而绝望,因而更加不会相信宗教可以救世。此外,作者
  艾略特本人思想就有很大的矛盾和局限性,他所提出的拯救方法也被事实证明是不可行的
  。因此,因信教而重生基本上是一条绝路。

  三、作者的“死亡情结”及其对《荒原》的影响
  艾略特在大学期间(1906年——1909年)对印度宗教兴趣浓厚,1927年又加入英国国
  籍,成为天主教徒。自身受到不同宗教的影响,因此有矛盾的一面。如同在《荒原》一诗
  中既出现了佛教中“凤凰涅磐,浴火重生”的寓意,又有对于耶稣救世的期待。1926年,
  他说自己“在宗教上是英国国教式的天主教徒,在政治上是保皇派,在文学上是古典主义
  者”。他还倾向于纯粹的“反犹太主义”,轻蔑民主,不喜欢不学无术的普通人。他认为
  要以宗教和教会为政治和文化中心,通过教会来管理国家,传播文化,统治人民,力图用
  宗教复兴来挽救西方文明,其社会理想就是宗教救世。革命和民主在他看来是多余的“第
  三人 ”,唯有宗教才能救世。此外,还有人认为《荒原》汇集了他从1914年到1921年的七
  年间所经历的许多噩梦中的感受。“他与妻子的种种不和所引起的痛苦、烦躁和一时的精
  神崩溃都在荒原里有所反映。”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艾略特在本诗中对女人有明显的厌恶和
  欠缺公正的描写。从这两点而言,艾略特本人思想有他的局限性。因此虽然《荒原》写出
  了人们集体的生存困境,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但它最终未给人们带来得以解救的良方。
  “生不如死——渴望解脱——死亡预言——重生可能——命运悲剧”便构成了荒原人
  看似追逐死亡实则逃避的过程与结局。从作品的主体——创作者的角度来看,作品中处处
  流露的死亡情结归根结底是出自于作者自身思维倾向的影响。就我理解而言,艾略特本人
  的荒原意识、死亡情结出自以下三个方面:
  从文学创作生涯来看,艾略特本来是美国人,在1927年的时候加入了英国国籍。他在
  创作生涯的初期奔赴伦敦的缘故和庞德是一样的,他们认为二十世纪初美国文化氛围“稀
  薄”,而且很土。那时的美国文坛在艾略特的眼中低沉阴暗,如同文化的荒原,个人的文学
  才能得不到认同与欣赏,这也就意味着他感觉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感和社会认同感。在这
  样的荒原生活必然会苦闷而看不到出路,自然滋长了死亡愿望。
  从婚姻角度来看,艾略特与第一任妻子薇薇安的婚后生活并不幸福,七年间相互折磨
  和伤害,薇薇安后来甚至被送进了精神病院。此外,艾略特曾被证实有同性恋倾向。这一
  段婚姻经历,让他对女性有了噩梦般的印象,更让他看到爱情的消散和痛苦婚姻中生不如
  死的自己。那时从柏拉图、黑格尔、弗洛伊德到列维伊斯特劳斯的整个西方哲学,都是一
  种理性主义传统。在这种传统中,女性被定义为非理性,一种需要和应当被超越的否定性
  ,一个被阉割得不完整的男人。艾略特更是将这种思想发扬了。
  从艾略特的生活时代和背景来看,经历一战摧残的一代人,死亡印象像梦魇一样纠缠
  着他们。生存意义迷失,人们陷入空虚无聊的状态。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开始像机器一样变得冷漠而疏离。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是物质和自我,而忽略了群体和
  沟通。暗地里的病孩子是垮掉的一代,麻木、虚妄、焦虑,生不如死的思想蔓延。
  当艾略特对整个世界的感受是一种毁灭感,那么他的作品中大量出现死亡意识又有什
  么好奇怪的呢?混乱的艾略特写了混乱的荒原,矛盾与纠结是无法避免的。他既让荒原人
  看清了荒原的末路,说有拯救的希望,却又告诉人们这是命运悲剧,无法避免死亡,这是
  一件何其残忍的事情。过往昌盛场面与今日荒原颓败景象的对比,更显绝望。诗人作为作
  品的创作者,自己所提出的宗教救世的观点亦是漏洞百出,荒原人又如何找得到出路?于
  是火的救赎改变不了荒原人死在水中的结局:浩瀚的欲望之海终将浇灭了圣火所带来的浴
  火重生的希望。于是宗教救世只是一种幻想,并不可能真的实现。
  诗人在作品中旁征博引了35个作家的56部作品和流行谣谚,让男女同身的帖瑞西士将
  互不相干的复杂情节和意象连接起来,并在注释中解释道:“帖瑞西士虽然只是个旁观者
  ,而并非一个真正的‘人物’,却是诗中最重要的一个角色,联络全篇。”死亡情结弥漫
  全篇,诗人把所有的男人归结为一个男人,把所有的女人看成是“只有一个女人”,人们
  变成“非个性化”的社会共同体,因此死亡情结也是社会通病。我们从只言片语的破碎情
  节中,结合注释想要来理解艾略特,甚至是理解任何一代人都有可能产生并且滋长的死亡
  情结。

  四、《荒原》死亡情结对读者的启示
  荒原人病了,寄居在腐烂而狂乱的城市里,孤独而寂寞。欲望是原罪。总觉得别人是
  威胁,把自己锁在老鼠洞里,一个个地失去了器官。无法忘记那些死去的人,因为他们一
  直围聚在周围。荒原人痛哭起来,因为上帝死了。在暗夜里看不到光。恐吓、流血、阴影
  ,第一千零一个信仰破灭。被梦想遗弃的荒原人爱上了死亡:唱一曲挽歌,躺下来,盖上
  白色床单,看心脏便成石头。
  阅读《荒原》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诗的开篇,西比儿说“我要死”便暗示了荒原人
  走向死亡的开始。丽尔等人在小酒馆里错乱而疯癫的道别,反复说着“请快些吧,时间到
  了”,就像在说着荒原人死亡期限的靠近。“明儿见。再见。”让人感觉到沮丧,如果还
  有明天,一切又有什么不同呢?生活困境并没有得以改善。再见,再也不见便是最好。“
  腓尼基人弗莱巴斯死了已两个星期”,个体的命运便意味着集体的未来。就如同女相士所
  预言的荒原人的结局:死在水中。曾经无比繁华而美好的泰晤士河变得肮脏而丑陋,到处
  是垃圾,就连人也不例外。林林总总,世间百态,生不如死的感觉是如此真实。却找不到
  解脱的出路,于是挣扎也显得毫无用处。绝望蔓延其中。
  面对死亡,我们总是以为挣扎过就不会有遗憾。时光的广漠天地里,人类命运渺小如
  沧海一粟。空虚、寂寞、无聊是任何时代的人们都轻易感受得到。所谓生存困境,不只是
  物质方面,精神方面更甚。当我们看到荒原人生不如死的痛苦,以为对于死亡热衷追逐就
  会有新生,却终究改变不了死亡和灭亡的宿命时,我们终于知道了:没有灵魂避难所。
  荒原人所走的这一条拯救无方的毁灭路,更激起了我们生的愿望和对出路的追寻。反
  思如何避免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人民都有可能走上的这么一条毁灭路,变得尤为重要和有
  意义。所以,请更努力的生活,请告诉自己生命每一秒钟都有意义,请对每一个人微笑,
  请照顾和爱护你身边的人,请明白存在真正的幸福。请不要做荒原人。我想这才是《荒原
  》想让我们懂得的。

  参考文献:
  [1]T.S.艾略特.荒原——T.S.艾略特诗选[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
  [2]段德智.西方死亡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4]A.W.利兹.艾略特在他的时代[M].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73.
  [5]玛格丽特•杜拉斯.广岛之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6]丰子恺.佛无灵[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5.
  [7]赵晓丽,屈长江.死之花——略论艾略特的死亡意识[J].外国文学评论,1988-01.
  [8]曾艳兵.“我既不是活的,也未曾死” ——论艾略特的《荒原》[J].东方论坛,20
  03-03.
  [9]杨亦军.死亡与拯救——《荒原》的解读之一[N].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
  2-03.

  《荒原》主要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普遍悲观失望的情绪和精神的贫困以及宗
  教信仰的淡薄而导致西方文明的衰微。诗人笔下的“荒原”满目荒凉:土地龟裂,石块发
  红,树木枯萎,而荒原人精神恍惚,死气沉沉。上帝上人、人与人之间失去了爱的联系。
  他们相互隔膜,难以交流思想感情,虽然不乏动物式的性爱。他们处于外部世界荒芜、内
  心世界空虚的荒废境地。“荒原”的荒是水荒,然而只听雷声响,不见雨下来,更增添了
  人们内心的焦急。雨水成了荒原的第一需求,诗人通过雷声暗示了只有精神甘露(皈依宗
  教,信仰上帝)才能使荒原人得救。
  诗人利用神话传说,作为对现实生活观照,在《荒原》里没有完整的叙述,而是通过
  迂回曲折的隐喻,影射西方现代文明的堕落和精神生活的枯竭,这就增加了对这些典故不
  太熟悉的读者的解读困难,也是诗人自己承认的晦涩。当然利用神话建立人类不分时间空
  间的宇宙意识,随意地对现代荒原上的人物和情景作各种比较的对照,这种手法并非T.S.
  艾略特独具,詹姆斯·乔伊斯和叶芝等现代派作家也是这样创作的。利用神话激发创作想
  像是现代作家常有的事。

  追逐死亡的荒原人
  ——论《荒原》的死亡情结
  我想没有人比荒原人更热烈地期待着死亡吧,这是我们从《荒原》一诗的前言中便可
  看出的。“古米的西比儿说‘我要死’”,痛恨着没有青春与健康的永生,如同追逐死亡
  的荒原人。在这首后象征主义代表作家T.S.艾略特的代表作中,处处弥漫着阴郁与死沉的
  灰色调,似乎对死亡有着异乎寻常的情结。
  正如费尔巴哈所说的,死亡是与生俱来,深入骨髓的。死与生从来就是相互依存的二
  元对立体,人们向来贪生恶死,对于死存在着深深的恐惧。荒原人却超乎寻常的恶生恋死
  ,亦背弃了基督教“为主而活,为主而死”,主将使为他舍命的人“复活并且永生”的信
  仰。也如德谟克利特所认为的,那些愚蠢怕死的人只是由于怀着“对地域的恐惧而愿意活
  着”,因而他们“虽然活着”却从来“感觉不到生活的愉快”,“享受不到生活的快乐”
  ,他们过的实际上是一种非人的生活,至少不是一种真正的人的生活 。事实上,“惧怕死
  亡、企图逃避死亡的荒原人之所以是在追逐死亡,首先就在于这他们过着一种虽生犹死的
  生活” ,这也是荒原人有着强烈死亡愿望的原因。

  一、《荒原》死亡情结的成因
  纵观全诗,荒原人生活在百无聊赖的精神荒漠中,过着荒唐无聊的日子,溺于情欲之
  海、历经战争伤害、丧失宗教信仰,内心一片荒芜,生存陷入无边困境。这样的生活没有
  目标与希望,没有光亮与明天,没有温情与依靠,仅有的过程也只剩麻木与萧条,空洞与
  寒冷,人们像活死人一样。当生活不能带给人们热情与快乐,也就失去了活着的意义和价
  值。却又由于本能对于死的畏惧,逃避死亡的方式因此无可避免的是对死亡充满着渴望的
  追逐。对于死亡情结的成因,基于文本,有三个方面的表述:
  (一)爱情失落,情欲吞没了纯洁
  看到荒原人放纵的情欲时,我总是把他们不自觉的和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
  洛丽塔》中那个把对过去岁月的狂恋转化成恋童癖的男人联系在一起。欲念之火,又是一
  切的罪恶之源。他们都是因为太留恋过记忆中太过于美好的爱情,因而无法接受改变之后
  的现在及未知的未来,走上了两条看似不同的道路:《洛丽塔》中的男主人公变得只能爱
  上未成年少女,而荒原人则过上了有欲无爱的麻木生活。当情欲吞没了纯洁,欲望变成一
  场无名烈火,焚烧的不仅是爱情,而且是生活。殊途同归,无论是《洛丽塔》还是《荒原
  》,丧失了原本就看得比生命还重的爱情之后,唯有死,才是最好的结局。
  所以我们看到《荒原》里的“ 风信子女郎”说着“我说不出话,眼睛看不见,我既不
  是活的,也未曾死,我什么都不知道。”亦或是在卧室里的贵妇人自言自语着“你是活的
  还是死的?你的脑子里竟没有什么?.……我现在该做什么?”似乎除了放纵情欲便是无所
  事事。女打字员在与人幽会后想的却是“总算完了事:完了就好。”又或者是“春天里,
  把薛维尼送到博尔特太太那里。”有了妓女与顾客之间的描写。更甚至于小酒馆里的交谈
  ,“丽儿的丈夫退伍的时候……小乔治差点送了她的命……不要孩子你干吗结婚?”这样
  丈夫入伍,妻子偷情的事情。以及总是打胎不繁衍下一代的过度情欲,这一点也正切合了
  《从祭仪道神话》中的“圣杯传说”:渔王失去了性能力,因而在他的国土上,子民不能
  生育,牲畜不能繁殖,大地久旱荒芜,只有等待武士寻回圣杯才能挽救这一切。在宗教中
  ,性爱总是与繁衍下一代联系在一起。但荒原人的性行为只是单纯的不计后果的纵欲,因
  此脱离了性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目的。
  爱情丧失之后,性欲是男女之间的疏离对弈:貌合神离的性伴侣、与繁衍后代无关的
  情欲泛滥、混乱的性关系。空虚而又荒淫无度的荒原人,欲念之火即是罪恶之源。那些过
  度放纵的情欲,混乱的性关系,便是社会腐败、道德伦理崩溃的表现。庸俗而无趣的人生
  ——从上流社会到底层人民无一幸免。人们成了头颅里塞满稻草的空心人,世界似乎要宣
  告终结。
  此外,我们在阅读中不难发现,艾略特几乎把女性和淫荡划上了等号,诗中所出现的
  情欲对象和主体基本上都是女性。对于在《荒原》一诗中出现的从古至今的文学作品和神
  话传说中的女性形象,援用现在性爱描写中流行的“攻”与“受” 的说法,那么克莉奥佩
  特拉、维纳斯、狄多等则属于主动而蛮横霸道的“强攻”;而楚楚可怜的柔弱者奥菲利亚
  、翡绿眉拉则属于让人想要侵犯的“小受”。女人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强迫,在荒原中似乎
  都成了女人本身的错。也许正应了维纳斯的诅咒,《荒原》中的爱情失落不外乎有四种结
  局:麻木、背叛、疯癫、死亡。
  (二)战争,对人性的毁灭与摧残
  在这场不光彩的战局中,荒原人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在“并无实体的城”里,“死亡
  毁坏了这许多人”,留下残缺不全的躯体,血腥而沉闷。可是“去年你种在花园里的尸首
  它发芽了吗?今年会开花吗?”让“狗熊星走远”免得它用“爪子”把尸首挖出来。种在
  花园里等待发芽的尸体,吃尸体的狗熊星,这些话语构建了一个以尸体和死亡为中心的世
  界。我们阅读起来感受到人们的内心历经战争之后满是阴影,所见荒原满目荒凉:土地龟
  裂,石块发红,树木枯萎,而荒原人精神恍惚,死气沉沉。软弱无能的荒原人在死亡情结
  的反照下,死亡已经渗透在生命的全过程。比起单纯的死亡恐惧,人们内心更出现了一种
  饱经战争摧残,生不如死的焦虑。
  对于同样可以看作描写历经一战灾难后人们的生活,不得不提到杜拉斯的《广岛之恋
  》里所描写的“暂时的幸存者以耐心、无辜和明显的温顺,顺从了如此不公正的命运” 。
  唯一不同的是《广岛之恋》让人们看到了战争结束后爱情复苏,人们生活重建的希望,而
  《荒原》中却一再的描绘战争和死亡给人们带来的绝望和阴霾,满是没有出路的迷惘。残
  酷的现实湮灭了荒原人的爱情与信仰,战争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害与痛苦,或许还有恐惧
  和仇恨,直至在痛苦中麻木的绝望。
  树木枯死,人们成群结队的送葬。象征生命之源的泰晤士河上抛满了垃圾,荒原人破
  碎的灵魂,像一堆破碎的石灰,散落在荒原的枯草里。白天看起来像黑夜,处处是冷风、
  白骨、老鼠、在死水中垂钓的麻木人儿,就连他所想到的也不过是关于兄弟和父亲的死亡
  。这个世界不符合荒原人的梦想,但它从来没以任何人梦想的符合形式出现过。历经繁华
  与腐朽、温情与背叛、流血与杀戮,背负了太多苦难的人们变得什么也说不出,平和隐忍
  麻木的生活。
  (三)丧失宗教信仰,灵魂得不到救赎
  在大多数人的心中认为信教是让天主负担我们的死亡,用他充沛的生命销毁死亡,用
  雷霆般的声音呼喊我们回到他身边。人们历经社会动荡、道德败落,却没有得到现世的福
  报,像“是在老鼠窝里,在那里死人连自己的骨头都丢得精光”,因此荒原人在绝望的生
  活中不再信仰宗教。丰子恺在《佛无灵》里说得对,一般信佛的人“吃一天素,是希望获
  得比吃十天鱼肉更大的报酬。他们放一条蛇,希望活一百岁。他们念佛诵经,希望个个字
  成金钱。这些人从佛堂里散出来,说的统是果报:某人长年吃素,邻家都烧光了,他家毫
  无损失。某人念《金刚经》,强盗洗劫时独不抢他的。某人无子,信佛后一索得男。某人
  痔疮发,念了‘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痔疮立刻断根。……此外没有一句真正关于佛法
  的话。这完全是同佛做买卖,靠佛图利,吃佛饭。” 《荒原》一诗中第三节“烧啊烧啊烧
  啊烧啊/主啊你把我救拔出来/主啊你就救拔/烧啊”出自佛陀的“火诫”。欲望之火让人利
  欲熏心,而圣火则能让人灵魂得到净化,有希望“浴火重生”之意,然而佛主并未降下让
  人们得以重生的圣火。就此看来,无论是基督教还是佛教,或是其他的宗教在人们眼中都
  是无灵的。灵魂失去了归附的依属,死后上天堂,或是轮回的下辈子有好日子过都是虚无缥缈的。死去便是万事空,荒原人活在“枯死的树没有遮荫。焦石间
  没有流水的声音。”的荒原中又如何还愿意信仰宗教?生不如死,毫无信仰和希望的生活
  中,死便是荒原人最好的解脱。

  二、《荒原》死亡情结的深层表现
  “‘没找到那被绞死的人(即耶稣)。’怕水里的死亡。”于是我们在马丹梭梭屈里
  士患着重感冒,只会用太洛纸牌卜卦的女相士那里预知了荒原人的结局:死在水中。“腓
  尼基人弗莱巴斯死了已两个星期”,因为对于情欲、权利、财富的无尽欲望,而进入大海
  的漩涡,溺死在水中。于是诗人告诫人们“啊,你转着舵轮朝风的方向看”,不要再重蹈
  荒原人的覆辙。
  “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夏天来得出人意外”,“冬天使我们温暖”。荒原人
  的感官似乎出现了错乱,只因一切景语皆情语。原本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的春天,是记忆
  中耶稣被犹大背叛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季节,“记忆和欲望掺和在一起”滋长发芽的只能是
  痛苦的往事。原本寒冷的冬天,大雪覆盖和冰封了荒原的破败,雪若溶化成水又给缺水的
  荒原带来了生机,于是是让人内心温暖的象征。《火诫》中,帖瑞西士说道:“我,那曾
  在底比斯的墙下坐过的/又曾在最卑微的死人中走过的。”在希腊故事中,底比斯是因为俄
  狄浦斯王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弑父娶母犯下滔天大罪而变成荒原的。这个故事向来被看作
  命运悲剧,无法更改、亦无法避免的劫难。这里也暗示了荒原人死在水中的结局将可能是
  命运悲剧。
  没有人会心甘情愿的主动迈向死亡的坟墓。诗中死亡情结的深层表现便在于:提出了
  重生的可能性。我们可以重点关注诗歌的第五节《雷霆的话》。 “他当时是活着的现在是
  死了,我们曾经是活着的现在也快要死了。”点明荒原之荒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不再信仰
  宗教。“水”作为全诗中的关键意象有多重象征:一方面在“水里的死亡”,“小心死在
  水里”,它是情欲之海,苦难的象征;另一方面它也是过往美好的象征,“可爱的泰晤士
  ,轻轻地流,等我唱完了歌”,“若没有水我们就会停下来喝了”中,它是生命甘露的象
  征。耶稣死后的荒原没有“水”,于是成了人间地狱,雨水成了荒原的第一需求。所以我
  们可以说,荒原”之荒的根本是水荒。然而天空中乌云密布,六道众生“在静默中拱着背
  蹲伏着”,等待着降雨——然而甘露始终未降,更增添了人们内心的焦急,惧怕和逃避死
  亡的情绪无限放大。
  诗中作者用了三个对应物:耶稣死后的荒原、十月革命使整个世界都成为“并无实体
  的城”以及寻找圣杯的英雄所经历的磨难来描绘荒原的景象。残酷的现实似乎和希望并存
  。因为雷霆的声音说着“舍己为人。同情。克制。”是荒原人得以拯救的唯一方法。这也
  是作者所宣扬的宗教救世的理念。
  可是“舍己为人。同情。克制。”对于早已认为上帝死了,内心充满欲望而又焦躁不
  安的荒原人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就连上帝都不相信了的人,又如何会相信上帝的言论?
  长期以来溺于性欲、历经战争、丧失宗教信仰的荒原人听到所谓的拯救方法就如同只闻雷
  声不见下雨,只会变得越来越烦躁而绝望,因而更加不会相信宗教可以救世。此外,作者
  艾略特本人思想就有很大的矛盾和局限性,他所提出的拯救方法也被事实证明是不可行的
  。因此,因信教而重生基本上是一条绝路。

  三、作者的“死亡情结”及其对《荒原》的影响
  艾略特在大学期间(1906年——1909年)对印度宗教兴趣浓厚,1927年又加入英国国
  籍,成为天主教徒。自身受到不同宗教的影响,因此有矛盾的一面。如同在《荒原》一诗
  中既出现了佛教中“凤凰涅磐,浴火重生”的寓意,又有对于耶稣救世的期待。1926年,
  他说自己“在宗教上是英国国教式的天主教徒,在政治上是保皇派,在文学上是古典主义
  者”。他还倾向于纯粹的“反犹太主义”,轻蔑民主,不喜欢不学无术的普通人。他认为
  要以宗教和教会为政治和文化中心,通过教会来管理国家,传播文化,统治人民,力图用
  宗教复兴来挽救西方文明,其社会理想就是宗教救世。革命和民主在他看来是多余的“第
  三人 ”,唯有宗教才能救世。此外,还有人认为《荒原》汇集了他从1914年到1921年的七
  年间所经历的许多噩梦中的感受。“他与妻子的种种不和所引起的痛苦、烦躁和一时的精
  神崩溃都在荒原里有所反映。”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艾略特在本诗中对女人有明显的厌恶和
  欠缺公正的描写。从这两点而言,艾略特本人思想有他的局限性。因此虽然《荒原》写出
  了人们集体的生存困境,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但它最终未给人们带来得以解救的良方。
  “生不如死——渴望解脱——死亡预言——重生可能——命运悲剧”便构成了荒原人
  看似追逐死亡实则逃避的过程与结局。从作品的主体——创作者的角度来看,作品中处处
  流露的死亡情结归根结底是出自于作者自身思维倾向的影响。就我理解而言,艾略特本人
  的荒原意识、死亡情结出自以下三个方面:
  从文学创作生涯来看,艾略特本来是美国人,在1927年的时候加入了英国国籍。他在
  创作生涯的初期奔赴伦敦的缘故和庞德是一样的,他们认为二十世纪初美国文化氛围“稀
  薄”,而且很土。那时的美国文坛在艾略特的眼中低沉阴暗,如同文化的荒原,个人的文学
  才能得不到认同与欣赏,这也就意味着他感觉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感和社会认同感。在这
  样的荒原生活必然会苦闷而看不到出路,自然滋长了死亡愿望。
  从婚姻角度来看,艾略特与第一任妻子薇薇安的婚后生活并不幸福,七年间相互折磨
  和伤害,薇薇安后来甚至被送进了精神病院。此外,艾略特曾被证实有同性恋倾向。这一
  段婚姻经历,让他对女性有了噩梦般的印象,更让他看到爱情的消散和痛苦婚姻中生不如
  死的自己。那时从柏拉图、黑格尔、弗洛伊德到列维伊斯特劳斯的整个西方哲学,都是一
  种理性主义传统。在这种传统中,女性被定义为非理性,一种需要和应当被超越的否定性
  ,一个被阉割得不完整的男人。艾略特更是将这种思想发扬了。
  从艾略特的生活时代和背景来看,经历一战摧残的一代人,死亡印象像梦魇一样纠缠
  着他们。生存意义迷失,人们陷入空虚无聊的状态。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开始像机器一样变得冷漠而疏离。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是物质和自我,而忽略了群体和
  沟通。暗地里的病孩子是垮掉的一代,麻木、虚妄、焦虑,生不如死的思想蔓延。
  当艾略特对整个世界的感受是一种毁灭感,那么他的作品中大量出现死亡意识又有什
  么好奇怪的呢?混乱的艾略特写了混乱的荒原,矛盾与纠结是无法避免的。他既让荒原人
  看清了荒原的末路,说有拯救的希望,却又告诉人们这是命运悲剧,无法避免死亡,这是
  一件何其残忍的事情。过往昌盛场面与今日荒原颓败景象的对比,更显绝望。诗人作为作
  品的创作者,自己所提出的宗教救世的观点亦是漏洞百出,荒原人又如何找得到出路?于
  是火的救赎改变不了荒原人死在水中的结局:浩瀚的欲望之海终将浇灭了圣火所带来的浴
  火重生的希望。于是宗教救世只是一种幻想,并不可能真的实现。
  诗人在作品中旁征博引了35个作家的56部作品和流行谣谚,让男女同身的帖瑞西士将
  互不相干的复杂情节和意象连接起来,并在注释中解释道:“帖瑞西士虽然只是个旁观者
  ,而并非一个真正的‘人物’,却是诗中最重要的一个角色,联络全篇。”死亡情结弥漫
  全篇,诗人把所有的男人归结为一个男人,把所有的女人看成是“只有一个女人”,人们
  变成“非个性化”的社会共同体,因此死亡情结也是社会通病。我们从只言片语的破碎情
  节中,结合注释想要来理解艾略特,甚至是理解任何一代人都有可能产生并且滋长的死亡
  情结。

  四、《荒原》死亡情结对读者的启示
  荒原人病了,寄居在腐烂而狂乱的城市里,孤独而寂寞。欲望是原罪。总觉得别人是
  威胁,把自己锁在老鼠洞里,一个个地失去了器官。无法忘记那些死去的人,因为他们一
  直围聚在周围。荒原人痛哭起来,因为上帝死了。在暗夜里看不到光。恐吓、流血、阴影
  ,第一千零一个信仰破灭。被梦想遗弃的荒原人爱上了死亡:唱一曲挽歌,躺下来,盖上
  白色床单,看心脏便成石头。
  阅读《荒原》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诗的开篇,西比儿说“我要死”便暗示了荒原人
  走向死亡的开始。丽尔等人在小酒馆里错乱而疯癫的道别,反复说着“请快些吧,时间到
  了”,就像在说着荒原人死亡期限的靠近。“明儿见。再见。”让人感觉到沮丧,如果还
  有明天,一切又有什么不同呢?生活困境并没有得以改善。再见,再也不见便是最好。“
  腓尼基人弗莱巴斯死了已两个星期”,个体的命运便意味着集体的未来。就如同女相士所
  预言的荒原人的结局:死在水中。曾经无比繁华而美好的泰晤士河变得肮脏而丑陋,到处
  是垃圾,就连人也不例外。林林总总,世间百态,生不如死的感觉是如此真实。却找不到
  解脱的出路,于是挣扎也显得毫无用处。绝望蔓延其中。
  面对死亡,我们总是以为挣扎过就不会有遗憾。时光的广漠天地里,人类命运渺小如
  沧海一粟。空虚、寂寞、无聊是任何时代的人们都轻易感受得到。所谓生存困境,不只是
  物质方面,精神方面更甚。当我们看到荒原人生不如死的痛苦,以为对于死亡热衷追逐就
  会有新生,却终究改变不了死亡和灭亡的宿命时,我们终于知道了:没有灵魂避难所。
  荒原人所走的这一条拯救无方的毁灭路,更激起了我们生的愿望和对出路的追寻。反
  思如何避免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人民都有可能走上的这么一条毁灭路,变得尤为重要和有
  意义。所以,请更努力的生活,请告诉自己生命每一秒钟都有意义,请对每一个人微笑,
  请照顾和爱护你身边的人,请明白存在真正的幸福。请不要做荒原人。我想这才是《荒原
  》想让我们懂得的。

  参考文献:
  [1]T.S.艾略特.荒原——T.S.艾略特诗选[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
  [2]段德智.西方死亡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4]A.W.利兹.艾略特在他的时代[M].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73.
  [5]玛格丽特•杜拉斯.广岛之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6]丰子恺.佛无灵[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5.
  [7]赵晓丽,屈长江.死之花——略论艾略特的死亡意识[J].外国文学评论,1988-01.
  [8]曾艳兵.“我既不是活的,也未曾死” ——论艾略特的《荒原》[J].东方论坛,20
  03-03.
  [9]杨亦军.死亡与拯救——《荒原》的解读之一[N].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
  2-03.

艾略特《荒原》怎么理解?~

这首诗歌挺难理解的,你可以去学术期刊网上多查点相关的资料,比如万方数据库,等等,网上的理解性文章页挺多的,比如百度文库也有类似文章。http://wenku.baidu.com/view/aaceb94e852458fb770b561f.html

艾略特和《荒原》
艾略特(1888-1965)原籍美国后加入英国国籍,是后期象征主义文学最大的代表,也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最有影响的诗人和评论家。1949年因“对当代诗歌作出的贡献和所起的先锋作用”获诺贝尔文学奖,“英王劳绩勋章”。1955年获歌德奖。
艾略特1909年起发表诗歌,先后出版的诗集有《诗歌》(1909-1925)、《诗集》(1909-1935)、《四个四重奏》(1944)、《诗集》(1909-1962)。写于1915年的《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艾略特最著名的诗作之一,这首诗以象征主义的手法,写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一个中年人在求爱途中错综复杂的矛盾心理,以此来表达世纪初一部分人对现代文明的幻灭感,借普鲁弗洛克这一带象征意义的人物形象揭示当时普遍存在的精神上的病态。《四个四重奏》是艾略特晚期的代表作,充满了宗教和哲学的冥想,抒发对时间的空幻感和幻灭感,宣扬基督教的宗教原罪说,鼓吹只有禁欲赎罪才能求得灵魂的解放。这首诗被认为是艾略特在艺术上登峰造极之作。长诗《荒原》(1922)是艾略特的代表作。除诗歌外,艾略特还有一些诗剧传世,最著名的是《大教堂的凶杀案》。
艾略特是英美新批评派的奠基人之一,被称为“现代文学批评大师”。他早年提出的创作和批评的“非个人化”理论,对现代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的基本内容是:生活与艺术不能等同,它们之间有不可逾越的界限,因此作家的个人感情经验必须经过非个人化的过程,将个人的情绪转变为宇宙性、艺术性情绪,才能进入文学作品。艾略特的主要批评论蓍有《传统与个人才能》(1921),《玄学派诗人》(1921),《批评的功能》(1923)。
艾略特的政治观、宗教观和文化主张是违背历史潮流的,他主张以宗教为政治文化的中心,通过教会来管理国家、传播文化,从而拯救西方的现代文明。艾略特世界观的偏颇造成了他诗歌内容的谬误。
《荒原》是现代英美诗歌的里程碑,是象征主义文学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艾略特的成名作和影响最深远的作品。
第一章《死者的葬仪》,将西方社会描绘为万物萧瑟,生机寂灭的荒原。起首几句便流露出诗人深深的痛苦和无尽的失望和悲哀。春天原本该万物复苏,生意盎然,而在诗人的笔下,现代文明的象征―――伦敦却是一片枯萎的荒原。在这没有生气的栖息之所,人不生不死,虽生犹死,心中唯有幻灭和绝望,眼前的世界只泛滥着海一样的情欲。在这令人窒息的现实中充斥着庸俗卑下的人欲,死亡的阴云浓浓地罩在了西方世界的上空,人们在浑浑噩噩之中走向死亡。诗人把现实社会比作地狱,现代人视为没有灵魂的幽灵。
第二章《对弈》。用维吉尔的《伊尼特》、奥维德的《变形记》和莎士比亚的《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这些作品中描写的上流社会男女的淫欲和罪恶与现实低层社会卑鄙龌龊的肉体交易叠映,突出表现精神枯萎,道德堕落的现代生活。物别是《变形记》中翡绿眉拉被国王铁卢欧斯强奸杀死后变为莺夜=典故的引用,自然有力地表达了诗歌深刻的主题。对弈即争斗,象征现代人的勾心斗角,用古代的暴行和现代的罪恶相比较。艾略特认为,现代人重复着古代的人罪恶,世界放纵兽欲,人们成了丧失人性的行尸走肉,说他们“是在老鼠窝里,在那里死人连自己的骨头都丢得精光。”
第三章《火诫》。表现伦敦这现代荒原上庸俗、肮脏、罪恶的生活:圣洁的教堂赞歌中,世界重复着铁卢的兽行;明亮的月光下,母女登俩干着卖淫行径;昏黄的浓雾中,商人为金钱而奔走;精神空虚的青年男女在苟合中打发光阴;人们寻欢作乐后留下的浊物漂浮在昔日诗意盎然的泰晤土河。在诗人看来,情欲之火毁灭了人性也毁灭了大自然,造成了这个“乌有和乌有联结在一起的现实”。他向佛陀吁请,要让焚烧物的火来扫尽情欲,拯救人类:“烧啊烧啊烧啊烧啊/主啊你把我拯拔出来/主啊你拯拔/烧啊”。
第四章《水里的死亡》。通共只有10行,行行都是含义深刻的象征,有人说它象征的内容抵得过但丁的一部《炼狱》。人在欲海中死去,死去后忘掉生前的一切,让他静静地在死亡的欲海中反思。艾略特笔下的海既是情欲的象征,它夺去了人的生命,又是炼狱,它让人认清自己生前的罪恶。实际上艾略特是要现代人正视自己的罪恶,洗涮自己的灵魂。
第五章《雷霆的话》。重新回到欧洲是一片干旱的荒原这一主题。诗的起首用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来象征信仰、理想、崇高的精神追求在欧洲大地上消失,诗人认为,从此欧洲便成了一片可怖的荒原。人们渴望着活命的水,盼望着救世主的出现,盼望着世界的复苏,灵魂的再造。他用《圣经》的典故写了耶稣复活后的身影。然而基督并未重临,却听见了惊天动地的声巨响―――革命的象征。艾略特把社会主义革命视为人类的一场灾难。最后,诗人借雷霆的话告诫人们:要施舍、同情、克制、皈依宗教,这样大地才会复苏,人们才分摆脱不死不活的处境获得永久的宁静。
枯萎的荒原―――庸俗丑恶、虽生犹死的人们―――复活的希望,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了全诗阴冷朦胧的画面,深刻地表现了人欲横渡、精神堕落、道德沦丧、生活卑劣猥琐、丑恶黑暗的西方社会的本来面貌,传达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人对世界、对现实的厌恶、普遍的失望情绪和幻灭感,表现了一代人的精神病态和精神危机,从而否定了现代西方文明。同时,诗歌把西方社会的堕落归之于人的“原罪”,把恢复宗教精神当作拯救西方世界,拯救现代人的灵丹妙药,反映出艾略特思想上的保守和反动。
《荒原》在艺术上的成就超过现代派的其他诗作,是一首具有借鉴价值,值得认得认真研究的杰作。这首抒情长诗风格多样,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柔和了象征主义、意象主义和玄学派的一些特点。诗中陈述与咏叹,抒情与讽刺,描绘与警句,庄严典雅的诗句、滑稽可哂的市井俗语,交织穿插为五彩缤纷的景象。大量的典故(作者引用36个作家、56部作品和6种外文)、比喻、暗示、联想、对应等象征主义手法及意象叠加,时空交错等现代诗歌表现手段,诗人用来得心应手。他甚至大胆采用了象征里套象征、神话里面套神话、神话和现实交错、古与今杂柔、虚与实融汇的手法,使得诗歌高度的抽象化、哲理化有机地统一起来,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段,拓展了诗歌的思想内容。《荒原》在艺术表现上的不足是用典故太多,且想象、联想和暗示都带有很大的随意性,造成诗歌涩难解,使一般读者望而却步。若无艾略特自己加上的50多条注解,许多地方都无法懂得。
作为西方现代主义的第一个流派,后期象征主义对文学的发展是有独特贡献的。它在艺术上的创造、开拓所到得的成功经验,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段,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影响了现代主义的各个流派;象征主义作家着力表现内心世界,也是对文学领域的拓展。但是,象征主义在艺术上过分追求表现形式而造成的神秘晦涩与内容上表现出来的悲观主义、宗教神秘主义和反动倒退的社会主张则是应当否定的。

如何分析艺术特色?
答:1、它以深刻的危机与超越意识去沉思西方文化的困境与出路,展示出一个失去了神性之世界的本真状态。在没有神性的世界中,西方文明已全面堕落为干涸碎片,世界之夜已进入夜半,世界之夜弥漫着黑暗。2、作者把他对现实的思索扩展为对历史的透视,因此他的荒原便具有普遍性与永恒性。诗人要以他的恐怖之诗...

《荒原》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答:扫射的影像反复出现,以及衬托这些影像的铜塔梅地区自然景象不断重复,这些反复出现的画面,含有一种无法抗拒的魅力,令人感到在这场不对称的战斗中,一方是拥有直升机和现代化武器装备的美伪军,一方是两个具有爱国心的农民带着一个幼儿和一条无篷小船,双方在一望无际的被水淹没的荒原上展开激烈的战斗。

问:英国著名诗人和文艺评论家
答:代表作《荒原》(1922)和《空心人》(1925)集中表现了西方人面对现代文明濒临崩溃、希望颇为渺茫的困境,以及精神极为空虚的生存状态。《空心人》中绝望的情绪十分明显:人是空心人,头脑里塞满了稻草,人的声音“完全没有意义,像风吹在干草上”,而整个世界将在“嘘”的一声中结束。空心人是失去灵魂...

荒原好看吗
答:但两年过去了,《荒原》第三季都出来了,而且是一部比一部火,国内的版权依旧还是只有第一季的。我不知道当初的播放量是怎样出来的,但《荒原》在国内的知名度实属太低,以至于很多人是由于吴彦祖在前段时间炮轰了艾美奖才知道他拍了一部电视剧,名字叫《荒原》。小编不由的感慨发问:吴彦祖在中国真...

艾略特荒原中伦敦城象征什么?
答:此外,还有从哲学角度对中华文明特性进行阐释的《中华之道——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哲学阐释》,以及专门研究两个结合”理论的《两个结合”基本问题研究》。《(新编)中国通史纲要》则强调了在强化历史文脉的同时,培育中华文化主体性,为现代文明建设奠定基础。这些研究成果都对理解中华文明提供了新的学理资源...

姜维的《荒原》在哪里“中间”?堆栈有多重要?
答:《资同治朱坚》由宋末元初的历史学家胡三省编撰,书中说:“桩地为沙地。”那么,沙强在哪里?甘肃同治,清乾隆年间曾说“沙江大流”,位于周涛委西南,即今甘肃陇南市献昌县。第二种学说认为,冀中位于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和迭部县。根据《华阳国志校注》年的记载,...

艾特略生平
答:1922年,《荒原》的出版标志着艾略特诗歌生涯的高峰,这部作品被誉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诗作,奠定了他在英美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艾略特在1927年成为英国公民,接下来的30年里,他以其卓越的诗人和评论家身份在英国文坛上独领风骚。然而,他的第一次婚姻因性格不合和薇薇安的精神问题于1933年结束,之...

现代诗写作的技巧有哪些?
答:比如说艾略特的《荒原》,诗人本身就加了许多注解;又比如海子的《诗学:一份提纲》,以他的《太阳·土地篇》为例,进行了详细的注释。我们在诗歌创作中,目前还不需要刻意去达到这样的程度,因为功力的问题,很容易就画虎不成反类犬。我们在创作中,应该注意的是,先从选择意象做起,尽量选用合适的、准确地、拥有美感的...

描写雪的作文450字
答:有一种理解:这里是古战场。 我在望不到边际的坟堆中茫然前行,心中浮现出艾略特的《荒原》。这里正是中华历史 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 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随着一阵烟尘, 又一阵烟尘,都飘散远去。我相信...

《围城》为什么被誉为新《儒林外史》?
答:《围城》被誉为现代的《儒林外史》,是因为钱钟书在这部小说中淋漓尽致地讽刺了知识分子。作者在小说中刻画了一大批三四十年代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游离于当时的抗日烽火之外,虽然都是留学归来,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熏陶,但他们没有远大的理想,又缺乏同传统势力和思想斗争的勇气,结果甚至无法把握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