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教育是指什么 什么是幼儿科学教育

作者&投稿:时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首先,从国内外来看幼儿科学教育的发展: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加大了科学课程改革的力度,注重学生探索世界的兴趣和需要,强调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课程应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各国的专家和学者都在研究学如何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习惯,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使他们更加乐于探索、乐于思考,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和日常生活遇到的问题。
在1985年,英国教育和科学部就颁发了《5-16岁科学教育的政策性报告》,要求全体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从小学到中学各年级逐年全面地接受科学教育。

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台了两个重要的国家级科学教育改革方案“2061计划”和“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这两个方案都认为科学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并对“科学素养”进行了界定。美国相关机构还为孩子们设计了三项科学教育计划:FOSS、INSIGHT和STC。三项计划均已探究为基础,创造机会让孩子理解科学概念、获得科学技巧以及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同时鼓励孩子们采用多种学习风格,并将所学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在法国,从孩子3岁起,学校就开始进行科学教育。他们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他们采用“做中学”的方式,让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家所具备的思维品质、习惯和态度,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

在2000年,我国在参考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英国《科学课大纲》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订并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2006年初,我国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出在2020年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在2016年,南京举行的2016新媒体时代的小学科学教育改革国际论坛,与会专家透露,国家正在针对小学科学教育课程进行改革,新课改将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设立科学课。(以上文章转自:纵观国内外科学教育改革,科学课程走进义务教育)

其次,从幼儿本身出发来看科学教育:

每一个幼儿都是天生的科学家,他们有太多的疑问,还会主动寻找“合适”的答案,并且试图用自己的行动去验证答案。幼儿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由于幼儿认知水平的限制,幼儿时期正处于科学启蒙阶段,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需要悉心呵护幼儿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在幼儿时期,科学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

1、保持对周围事物、现象的好奇心,及探索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的兴趣;

2、保持关心、爱护自然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3、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4、能发现周围事物的典型特征,并探究事物间的关系;

5、能用适当的方法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6、能概括自己的经验和处理简单信息,并与他人交流和分享;

6、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等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2、系统性原则是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编排。
3、技术 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按其层次,从上到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可以分解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并且分别阐述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
1、观察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2、小实验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3、科学小制作就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
4、分类亦称“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异同,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过程。
1、操作性问题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就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既包括教师向区角投放的供儿童自选活动的材料,也包括日常生活中儿童自由探索的材料,还包括在教师专门组织的科学教育活动中为儿童投放的材料。
3、集体教学活动就是教师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题,决定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并创设相应的环境,提供合适的材料,面向全体学前儿童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简单的说,是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活动。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原则是指什么~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2、系统性原则是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编排。
3、技术 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按其层次,从上到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可以分解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并且分别阐述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
1、观察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2、小实验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3、科学小制作就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
4、分类亦称“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异同,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过程。
1、操作性问题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就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既包括教师向区角投放的供儿童自选活动的材料,也包括日常生活中儿童自由探索的材料,还包括在教师专门组织的科学教育活动中为儿童投放的材料。
3、集体教学活动就是教师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题,决定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并创设相应的环境,提供合适的材料,面向全体学前儿童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简单的说,是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活动。

幼儿科学教育是以激发和培养幼儿探索周围世界的兴趣和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好奇心是幼儿内在生命本质的展现,正是好奇心驱使着幼儿去探索求和。幼儿有关科学领域的探究和学习,往往受到好奇心和兴趣的直接驱使,可以说好奇心和兴趣是幼儿主动进行科学探究和学习的基本前提。

扩展资料:
幼儿科学教育的途径:
一、接触大自然,开拓幼儿的视野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早在40年代就说过:“大自然是知识的宝库,是活教材。”奥妙无穷的大自然是幼儿学习科学的最好场所。让幼儿亲临大自然,充分运用他们的感官,看看、闻闻、听听、摸摸,使幼儿获得丰富的感知。
二、让幼儿在种植、饲养中去发现,去探求
幼儿天生好动,好奇心强,种植和饲养是幼儿很感兴趣的活动。对有兴趣的活动,他们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去参加,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也能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开展科学小实验活动,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为了让幼儿从学前期开始就有多方面“行动”的机会,我结合教育内容,让幼儿动手做一些好学易做,又符合幼儿认识水平的小实验,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使幼儿成为心灵手巧的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幼儿科学教育

儿科学专业怎么样?
答:儿科学专业怎么样?儿科学它这一个专业是一个比较珍惜的专业,因为这个专业在曾经的时候也是停办过挺长一段时间,这也就导致了我国的儿科医生大量紧缺,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国家政策福利对于儿科专业来说一直都是大力支持的,那儿科学和临床医学儿科方向的区别是什么?儿科学仅仅只是学儿科,但是临床医学的...

结合实际谈谈应如何最大程序地利用好学前儿科学教育材料?
答:材料的投放要有明确的主题并且紧扣具体活动目标;投放材料难度形成一定的层次;投放材料的开放性;同种材料与多种材料的灵活运用。“学前教育”之“学”不是指学校或学制,而是指“学龄”,“学前教育”的本义是“学龄前教育”“学前教育”与“幼儿教育”内涵存在某些重合,但差异也很明显。“幼儿教育”...

科学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答:科学活动中通过让幼儿多动手操作,多动口讲一讲,说一说,独立去活动,使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获得直接的体验与感受,养成多动脑思考,主动探索,独立白主的习惯。2、科学教育根据日标,重在使幼儿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培养情感。幼樱仔正儿科学教育日标有三:学习粗浅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掌握学习科学的方法...

现代实用儿科学内容简介
答:现代实用儿科学的特色概述 《现代实用儿科学》以其全面且系统的知识结构,展现了独特的教育理念。首先,它强调在深入理解儿童生长发育过程的基础上,提供精准的保健和医疗服务。该书注重儿童健康动态的跟踪,关注儿童心理卫生和青春期保健,引入了生殖健康的新视角,特别是在新生儿医学方面,基础理论和临床新...

选择学习儿科学专业有哪些好处?
答:有助于提高个人职业素养:儿科学专业涉及的知识面广泛,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多个领域。通过学习儿科学,可以提高个人的医学素养,为将来从事医疗、教育、科研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助于拓宽就业领域:儿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多个领域寻找工作机会,如医院、诊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校、...

儿科学就业前景
答:2.科研教育方向:儿科学科研教育方向主要涉及儿科疾病的研究、教学和培训。在这个领域,毕生可以选择成为儿科研究员、教育者或医学编辑等。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儿科病的研究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为科研教育方向的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3.公共卫生方向:儿科学公共卫生方向主要涉及儿童公共卫生...

1.儿童保健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是一门儿童发展心理学与儿科学交叉学科。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保健及行为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主要研究内容儿童社会心理卫生调查;发育评价;社会适应性调查,评价儿童对周围环境的应付及适应能力;行为评价;气质评价智力测验;教育成绩测量等。1918年,R.A.费希尔推广利用孟德尔遗传定律证明基因及环境两者均可...

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中医儿科学内容简介
答: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系列中的《中医儿科学(供中医类中西医结合等专业用)》是一本在原有教材基础上进行创新的教材。它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双重提升,以满足中医儿科教育的现代需求。首先,该教材全面而系统,语言简练精辟。它致力于阐述中医儿科学的前沿理论与理念,紧密追踪学科最新学术动态,以...

古代儿科的成就和特点
答:二、儿科学的萌芽时期—隋、唐 隋唐时代是中医儿科学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当时政府重视医学教育,《隋书•经籍志》记载南北朝医药书中专门列出儿科、产科、妇女科等医事分科。这一时期,也开始出现了许多儿科专著,如严助的《相儿经》、王末钞的《小儿用药本草》2卷,徐叔响的《疗少小百病杂方》37卷等。在唐朝...

中医儿科学的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答:20世纪50年代开始了现代中医中等和高等教育,70年代开始中医儿科学硕上生教育,八十年代开始中医儿科学博士生教育,90年代又开始进行在职医师的继续教育,这种现代的完整教育体系,不仅为中医儿科界输送了大批人才,而且使中医儿科队伍素质不断提高,成为学科发展的保证。建闷以来,整理出版了历代儿科名著,发掘了一大批对临床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