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对立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玉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二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和物质两个实体,试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但二元论实质上坚持意识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归根结底还是唯心的.
概念
二元论(dualism)自古希腊就存在,提出者是柏拉图.
主张世界有意识和物质两个独立本原的哲学学说,强调物质和精神是同等公平地存在的.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 识和物质两个实体.二元论实质上坚持意识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它和一元论相对立.哲学史上典型的二元论者是17世纪法国哲 学家R.笛卡尔.他认为,意识和物质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意识的本质在 于思想,物质的本质在于广袤;物质不能思想,意识没有广袤;二者彼此完 全独立,不能由一个决定或派生另一个.事实上两者都存在着差别. 哲学史上还有一些哲学家的思想体系中包含有二元论的因素.如17世纪荷兰的B-斯宾诺莎认为,“神”即自然,是世界的唯一实体,它有无限多的属性,其中可以为人类所知的只有广袤(物质性)和思维(意识性)两种,二者绝对独立,不能相互影响. [补充] 二元论中的“意识”不是人类出现后的“意识”,而是指自然法则.在人类出现以前的物质和意识就是指物质和自然法则,譬如数学就是一种自然法则,数学并不是因为人类出现才有的“意识”.
编辑本段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分歧
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或者意识,两者中之一,二元论认为精神也是世界本原之一.到底谁对谁错,弄清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也就澄清了. 物质和精神是哲学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弄清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在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但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传统哲学中的一些不实之词必须予以彻底纠正或清除.否则,哲学就不可能得到发展.下面谨就这两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略陈一二以供参考. 在当代人看来,所谓物质,就是构成事物本体的诸要素的统称.各种事物都是物质存在的不同形态.所谓精神,就是指人类所特有的思维运动及其产物(即认识)的总和. 在讨论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时,必须限定所讨论的物质是自然界的物质,还是人类世界的物质.为使讨论严谨起见,首先必须对“自然界”和“人类世界”这两个概念加以限定.在当代科学看来,所谓自然界,就是指其运动演变不受人类实践制约的那个物质世界.所谓人类世界,就是指其运动演变受人类实践制约的那个物质世界.可见,自然界和人类世界是不同的两个物质世界.
辨析
【这里对“自然界”和“人类世界”的概念设定并不科学,这两个世界都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这里指的所谓“人类世界”只是人类活动涉及到的世界而已,它是物质世界的很小一部分,如果没有人类活动它将与“自然界”没有区别,因此这里对“人类世界”和“自然界”的界定根本上是以人类是否接触到来区别的,而据此说“自然界和人类世界是不同的两个物质世界”是明显的不科学,因为人类可以不用前往另一个世界,在同一个世界里就能轻易地把“自然界”的某一部分转化成“人类世界”.所以说,“自然界”和“人类世界”是同一个物质世界的两部分,把它们按照这种概念区分开只是一种单纯的实际操作性区分,不能反映本质性的道理.】 显然,自然界的物质与人类的精神互不相干.只有处于人类实践领域里的,已经成为人类实践直接或间接的实践对象的物质,即人类世界的物质才和人类精神有关.因此,只有在人类实践领域来讨论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才有意义.那么,两者有什么关系呢?由于人类实践有认识世界的实践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两种,因而又要看所讨论的物质是处于人类认识世界的实践领域呢,还是处于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领域.
影响
通过以上分析和限定,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人类认识世界的实践中,是物质通过人类实践决定了人类的精神.这也就是传统哲学所说的认识源于实践.而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则是人类的精神通过人类实践决定了物质——因为人类世界的事物都是人类改造世界实践的产物.各种产品都是人类生产实践的产物,各种社会制度的确立和变革都是人类社会革命和改革实践的产物,无一例外.而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无论是生产劳动还是社会革命,都是在人类精神的支配和制约下进行的.人类总是在认识世界的实践中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然后再运用这些认识来指导自己改造世界的实践去改造客观世界的. 由上述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可以明显看出: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只有在人类实践中才能发生.在认识世界的实践中强调唯心主义是完全错误的,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强调唯物主义也是极其错误的.要想科学地改造世界,必须科学地认识世界.
二元论逻辑理论
所谓二元论(Dualism),在哲学上可分两方面说:第一是形上学的(Metaphysical)二元论;第二是知识论上的(Epistemological)二元论.前者是说,在任何既有的领域之内,都有两个独立而不可相互还元的实体(Substance).换言之,宇宙最根本的实在是二而非一.例如,柏拉图的二元论,他划分感性世界和睿智世界(The Sensible World and Intelligible World)之同,我们不能把前者还元成后者,或把后者还元成前者.近代的笛卡儿及其学派(Cartesian)的二元论是说,根本的实在有二:一为思惟性的(Thinking)实体,一为具有扩延性的(Extended)实体,即通常所谓的精神与物质之二分.笛氏之后的理性论大师莱布尼兹(Leibnizn)及其学派也有其特殊的二元论,他们把世界分成现实的和可能的,但认为我们的这个世界是所有可能世界当中最好的一个世界.至於近代最伟大的德国哲学家康德(I.Kant),他的二元论是说,我们所能认识的只是现象(Phenomenal),即经验及可能经验的事物,而物自体(ThingInItself)或本体(TheNoumenal)不可知.其次,所谓知识论上的二元论是说,而人的认识对象(被知觉或记忆的事物)和内容(呈现在认识主体心中的感觉与料、记忆或概念等)是截然不同的.

~

结构主义上的二元对立矛盾 什么意思?
答:文学理论、结构主义里的二项对立以及二元对立,是一个比较宽泛的,统称型的词语。一般的,从文本里抽象出来的两种形象,在形式上或者结构功能上对立,则可以称之为“二项对立”。比如“男与女”,“善与恶”,“新与旧”,“保守与开放”等,都是一种二元对立。典型的像《格林童话》里对“小白兔”...

跳出二元对立,非黑即白
答:跳出二元对立非黑即白 二元对立(头脑)非黑即白(认知),觉察(内观)出离(高维)空性。无分别心评判,你有什么样的情绪反应,背后就有什么样的认知。你有什么样的健康状态,背后就有什么样的情绪能量。而你的情绪觉受又决定着你的爱情,婚姻,亲子,事业,一切。即认知→情绪→健康状态→情感/事业……...

什么是“道德的二元对立”?求指教。
答:思维的陷阱:二元对立思维、分别心上帝在设计人脑的时候,留下了斧凿的痕迹,这个是人类思维集体性的一个陷阱。世界的本源是通过阴阳、01来进行编码的,大脑的神经元有冲动(1)和抑制(0)两种状态,这样的编码也决定了人喜欢二元对立思维。二元对立思维、分别心是受文化等因素影响,人的内心会产生好恶...

谈谈中方天人合一与西方二元对立各有什么内涵
答:中国人的观念,明知物我、人我之间的种种矛盾,但力求避免强化对立,希望相融和合一,追求对称、平衡、和谐 。中国文化的三种平衡:人与自然界的平衡(天人平衡)、社会内部人与人的平衡(人伦平衡)、人心内部的平衡(身心平衡)。 “天人合—” “天人合—”成为中国哲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命题,它构造了一个阴阳、天人、形神...

分别心和二元对立的区别
答:分别心和二元对立的慨念和思考方式不同。1、慨念:分别心强调个体应该避免对事物进行评价和区分,因为这种评价和区分只是一种幻觉,会导致烦恼和苦难。二元对立则是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相对立的两个概念或者观点。2、思考方式:分别心强调个体的解放和宇宙的统一,不会对事物进行评价和区分...

怎样才能消除二元对立呢?
答:一元与二元对立世界,任何事物都是单纯的,只是事物的本身,但是人们往往加上自己的思想与判断就有了好坏之分,我们就有了这些概念,好坏、高矮、黑白、美丑,是非、善恶等等相对理念,这个相对理念就是二元性。这相对的二元性,只因人有了分别心而产生,我们每个人的认知都会陷到二元对立漩涡里,就会经常...

二元对立和二相对立一样吗
答:不一样的。二元对立是在批判理论上,一对相反的理论,它们通常会以阶级形式出现,两相对峙指两山相对耸立,也可以指对抗、抗衡,所以是不一样的。

什么叫“主客二元对峙”?
答:---所谓“主客观二元对峙”(或对立)是目前学术界的一句脏话,说你这个,等于骂你。我觉得刘先生骂我骂得没道理——俺不那样呀! 但是,主客观二元对立这个耳熟能详的说法,引起了我的——深思啊。而且“西方都已主客一体了”,这意思是连蠢笨的西方人都不那样了,我还那样,那岂止是“不可取”...

与辩证法相对立的思维形态是()
答:与辩证法相对立的思维形态是二元对立思维。二元对立思维是指将问题简化为两个对立的方面,忽略了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采用非此即彼的简单思维方式来看待和解决问题。二元对立思维的特点是:一是将问题划分为对立的两极,强调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另一个选项则是错误的,缺乏对中间状态和多元选择的认识...

什么是西方传统二元对立思维模式
答:二者有什么关系?一个外物的心智,怎能影响属物的身体?或属物的怎样影响非属物的?从哲学史来看,把世界看成是两个形态或界别者,西方最早发展出理论来解释的是希腊。希腊人认为宇宙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真界(cosmos noe{tos),属理念界,只有心灵才能洞悉;另一是感官界(cosmos aisthe{t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