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句熟知,后半句却鲜有人知的诗词

作者&投稿:余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前半句熟知,后半句缺鲜有人知的古诗词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鳞《断句》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其二》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春景》

粗增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宋。苏轼《和董传留别》

福王少小风流惯,不爱江山爱美人。清·陈于王《题桃花扇传奇》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黄景仁《杂感》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苏轼《戏赠张先》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魏子安《花月痕·第十五回诗》

鬼门关外莫言远,四海一家皆弟兄。黄庭坚《竹枝词》

有缘千里来相会,三笑徒然当一痴。黄增《集杭州俗语诗》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不第后赋菊》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贾岛《剑客》

弹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慈禧《祝母寿诗》



~

世人闻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去,直领诗情到碧霄_百 ...
答:可贵的是,诗人在遭受严重打击后,并没有消沉下去。《秋词》就是被贬郎州时写的,从诗中可以看到,刘禹锡并没有悲观失望,而是一反常态,赞美秋天,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信心。这与他多次被贬,多次抗争的性格是一致的。 2. 理解诗的大意。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四句28个字。 “自古逢秋悲寂寥”,诗一开头就直言...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是哪首诗
答: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

有哪些为人熟知的名言其实还有鲜为人知的后半句
答:待你青丝挽正,铺十里红妆可愿。却怕长发及腰,少年倾心他人。待你青丝挽正,笑看君怀她笑。时待我发齐腰长,愿与梦郎诉衷肠。半生缠绵报君享,此情绵绵意长长。时待我发齐腰长,轻舞霓裳意飞扬。襄王神女应无恙,巫山云雨梦得偿。时待我发齐腰长,红颜老去珠也黄。秋风萧瑟雁南去,菊花半残...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与这句古诗最接近的现代解释是什么...
答:清代潘德舆《养一斋诗话》:《莺莺》、《离思》、《白衣裳》诸作,后生习之,败行丧身。诗将为人之仇,率天下之人而祸诗者,微之此类诗是也。 清代史承豫《唐贤小三昧集》:个中人语。 清代王闿运《王闿运手批唐诗选》于“半缘修道半缘君”句下批:“所谓盗亦有道!” 清代秦朝钎《消寒诗话》:元微之有绝...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答: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石径”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这样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白云仿佛从山岭中生出,飘浮缭绕,既可见山之高,又表现云之淡白与山之苍翠相映衬,点染出明快色调。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

桃花依旧, 物是人非的前几句是什么?
答:“桃花依旧, 物是人非”应该是化用“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意思是:去年冬天,就在这扇门里,姑娘脸庞,相映鲜艳桃花。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

“桂林山水甲天下”家喻户晓,后半句1983年被发现,你怎么看?
答:此时,已经没有人再怀疑它的真实性,大家都在为谜底的公之于众感到振奋。终于,在几百年之后,两句失散多年的诗句得以被拼凑在一起,虽然相差时间久远,但是后半句的艺术造诣并不比前半句差。王正功的“桂林山水”当这后半句开始为人们所熟知,大家不禁赞叹,虽然一直以来不断有人补充加工,可始终没有...

《赠卫八处士》唐诗赏析
答:这首诗作于诗人被贬华州司功参军之后。这首诗描写偶遇少年知交的情景,抒写了人生聚散不定,故友相见格外亲。然而暂聚忽别,却又觉得世事渺茫,无限感慨。诗的开头四句,写久别重逢,从离别说到聚首,亦悲亦喜,悲喜交集;第五至八句,从生离说到死别,透露了干戈乱离、人命危浅的现实;从“焉知”到“意长”十四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