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晶粒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作者&投稿:翟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金属晶粒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晶核的数目和晶粒长大速度的相对大小。

晶粒度的影响,实质是晶界面积大小的影响。晶粒越细小则晶界面积越大,对性能的影响也越大。对于金属的常温力学性能来说,一般是晶粒越细小,则强度和硬度越高,同时塑性和韧性也越好。

这是因为,晶粒越细,塑性变形也越可分散在更多的晶粒内进行,使塑性变形越均匀,内应力集中越小;而且晶粒越细,晶界面越多,晶界越曲折;晶粒与晶粒中间犬牙交错的机会就越多,越不利于裂纹的传播和发展,彼此就越紧固,强度和韧性就越好。

金属结晶时,每个晶粒都是由一个晶核长大而成的,因此晶粒的大小取决于晶核的数目和晶粒长大速度的相对大小。晶核的数目用形核率表示。形核率越大,单位体积中晶核的数目越多,晶粒越细小。长大速度越小,长大过程中形成的晶核批次越多,晶核数目越多,因而晶粒越细小。

晶粒度是衡量多晶体中晶粒的平均大小的尺度。通常有四种方法确定:

(1)通过显微镜观察测定晶粒的平均尺寸;

(2)在显微镜观察下同规定的标准等级图相比较;

(3)在显微镜下数出一定面积内的晶粒数,以计算平均尺寸;

(4)观察金属端口,同具有标准晶粒度的试样相比较。



~

硫酸钾重结晶晶体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结晶过程分为晶种形成和晶体长大两个阶段,若过饱和度过大,温度降低过快,在第一个阶段形成的晶种太多,往往在第二个阶段只能得到细小的晶粒。如果控制好条件,在第一阶段生成比较少的晶种,则在第二阶段就能得到大的晶体。

钢种及冶炼方法影响什么晶粒度
答:影响奥氏体晶粒度,高温塑性变形时,锻件再结晶后的晶粒大小决定于温度,变形程度和速度。所以不同锻造工艺所得锻件的晶粒度是不同的。

晶粒是什么定义是啥?
答:晶界移动的速率是与晶界曲率以及系统的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和曲率半径越小,晶界向其曲率中心移动的速率也越快, 气孔在晶界上是随晶界移动还是阻止晶界移动,这与晶界曲率有关,也与气孔直径、数量、气孔作为空位源向晶界扩散的速率、气孔内气体压力大小、包围气孔的晶粒数等因素有关。 约束晶粒生长的另一...

影响氧化亚铜粒径因素有哪些
答:沉淀条件和原料性质。1、沉淀条件是影响氧化亚铜粒径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不同的沉淀条件下,氧化亚铜的晶粒大小和形态会发生变化。2、氧化亚铜的原料性质也会影响其粒径大小,不同的原料中含有不同的杂质和掺杂物,杂质和掺杂物会影响氧化亚铜的晶粒大小和形态。

金属的晶体结构
答:多晶体:晶体内晶格位向不相同的晶体。实际金属是多晶体二、纯金属的实际晶体结构(一)晶粒与亚晶粒晶粒——金属晶体中,晶格位向基本一致,并有边界与邻区分开的区域。晶界——晶粒之间原子排列不规则的区域。实际金属晶粒大小除取决于金属种类外,主要取决于结晶条件和热处理工艺。亚晶粒——晶粒内部晶格位向差小于2°...

晶粒大小对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有何影响?
答:对于金属材料而言,晶粒大小与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的关系:1.晶粒越细,变形抗力越大。晶粒的大小决定位错塞积群应力场到晶内位错源的距离,而这个距离又影响位错的数目n。晶粒越大,这个距离就越大,位错开动的时间就越长,n也就越大。n越大,应力场就越强,滑移就越容易从一个晶粒转移到另一个晶粒...

分析影响超低碳贝氏体强度的主要因素
答:公式,即贝氏体中铁素体晶粒(或亚晶粒)愈细小,贝氏体的强度就愈高,而且韧性有时还有所提高。贝氏体中铁素体的晶粒大小主要取决于奥氏体晶粒大小(影响铁素体条的长度)和形成温度(影响铁素体条的厚度),但以后者为主。贝氏体形成温度愈低,贝氏体铁素体晶粒的整体尺寸就愈小,贝氏体的强度和...

影响球晶生长的主要因素
答:1 分子链的运动能力大小.2 结晶度大小的影响.3 结晶形态的影响(例如成核剂能使球晶变为微晶).4 晶区与非晶区的分布情况(特别是相界面的影响,表面能对聚合物晶区熔点有一定影响).聚合物结晶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两部分:内部结构的规整性,以及外部的浓度、溶剂、温度等.结构越规整,越容易结晶,反之则越...

粗晶粒抗球化能力大于细晶粒吗
答:通过合理的材料选择和热处理工艺,可以确保这些部件在极端工作环境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性能。综上所述,粗晶粒确实具有比细晶粒更强的抗球化能力,这主要归功于其较低的晶界能量和更稳定的内部原子结构。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需求和工作环境选择适当的晶粒大小,是确保材料性能持久稳定的关键。

合金元素对对钢的晶粒度和淬透性有什么影响?
答:碳化物形成元素如钨、钼、铬等,对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起中等作用。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如钒、钛、铌、锆等,强烈地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起细化晶粒作用。铝虽然属于不形成碳化物元素,但却是细化晶粒和控制晶粒开始粗化温度的最常用的元素。钢的淬透性(见淬火)高低主要取决于化学成分和晶粒度。除钴和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