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帮忙找一下八年级物理资料 帮忙找一下八年级上册物理竞赛题!!!必有重谢。

作者&投稿:卢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物态变化

1、温度计的制造原理:

测温物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性质

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①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分度值;②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量的物体充分接触;③当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须和被测量的物体接触;④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摄示度(℃)的规定方法:

以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0度;

以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腾是的温度作为100度;

在0度到100度之间等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摄示度(瑞典的摄而修斯首先规定)

4、“热岛效应”形成的原因

在城市的生产和生活中,燃烧大量的燃料,排放大量的热,以水泥、沥青为主的路面和建筑物有教强的吸收太阳辐射能的本领;城市中水面小,地面的含水量小,致使水的蒸发少,加之空气流通不畅,城市中的热不能及时的传播出去等。

5、汽化的定义、条件、方式

1、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条件;吸热。方式: ①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6、沸点及沸点的变化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的沸点随着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7、液化的定义、条件、方法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条件是放热。

方法有:(1)降温(2)压缩体积

8、熔化和凝固的定义、条件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条件是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条件是放热。

9、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的区别:

①晶体有熔点(熔点:是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非晶体没有熔点;

②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不变,非晶体边熔化边温度升高

10、升华和凝华

①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升华需要吸热;

②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凝华需要放热。

11、物态变化的定义、类型、条件

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称为物态变化。类型有: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物态变化的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长期使用的白炽灯灯丝变细——升华;
夏天,湿衣服很快干了——汽化;
冬天,屋顶瓦片上的霜层增厚——凝华;
秋天,早晨出现浓雾——液化;
春天,冰雪融化了——熔化;
把铁水倒入模具内制成铁制品——凝固。

质量和密度
1.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进率是千进)
3.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5.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6.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最大称量;(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7.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计算密度公式是ρ=m/v ;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还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质量m的单位是:千克;体积V的单位是米3。
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9.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
10.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ρ=m/v 求出物质密度。再查密度表。
(2)求质量:m=ρV。
(3)求体积:v=m/ρ 。

质量和密度 习题(一)

一、是非题

1.密度是物体的属性,不同物体一定有不同的密度. ( )

2.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不同物质制成的物体一定有不同的密度. ( )

3.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中,质量大的,体积一定大. ( )

4.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密度小的体积一定大. ( )

5.密度相等、质量较大的物体,体积一定较小. ( )

二、填充题

1.某液体的质量是110克,体积是100厘米3,它的密度是______克/厘米3,等于______千克/米3.

2.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4∶1,体积之比为2∶3,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______.

3.铁、铜、铅三种金属分别制成质量相等的立方体,其体积最大的为______,如分别制成体积相等的立方体,则质量最大的为______(已知ρ铁<ρ铜<ρ铅).

三、选择题

1.气体是很易被压缩的,一定质量的气体,当它的体积被压缩后,它的密度 [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不确定

2.甲、乙两个同种金属制成的金属实心球,甲球体积是乙球体积的4倍,那么甲球的质量是乙球质量的 [ ]
A.4倍 B.1/4 C.缺少条件,无法判断

3.已知铁的密度比铜的密度小,现用铁和铜各做一个实心球,则下列陈述中不正确是 [ ]
A.铁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大
B.铁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小
C.铁球的体积比铜球大,铁球的质量比铜球小
D.铁球的体积比铜球小,铁球的质量比铜球大

4.一只100厘米3的铜球,用天平测出它的质量为100克,那么这铜球的内部 [ ]
A.一定是实心的 B.一定是空心的
C.一定装满了水 D.一定是装有其他金属

[ ]
A.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密度就成为原来的1/2
B.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密度就成为原来的2倍
C.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体积也增大到原来的2倍
D.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体积和密度都增加到原来的2倍

四、计算题

能装500克水的瓶子,能够装某种液体400克,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答案(一):

一、1.× 2.√ 3.√ 4.√ 5.×

二、1.1.1,1.1×103 2.6∶1 3.铁,铅

三、1.A 2.A 3.D 4.B 5.C

四、0.8×103千克/米3

质量和密度 (二)

一、是非题

1.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铁块,质量是不等的. ( )

2.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铝块,体积可以相等. ( )

3.一块铜块和一捆铜丝,质量不等,体积不等,但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定相等. ( )

4.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它们的密度一定相等. ( )

5.密度相等的两个物体,体积一定相等. ( )

6.液体的密度一定比固体小. ( )

7.气体的密度比固体、液体的密度都小. ( )

8.铁块的密度比铁粉的密度大. ( )

9.盐水的密度与纯净水的密度相同. ( )

10.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一定温度、一定状态下,各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 ( )

二、填充题

1.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______叫作这种物质的密度,水的密度是______.

2.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______,体积的单位是______,密度的单位是______,读作______.

3.酒精的密度是0.8×103千克/米3,表示的意义是______.把200克酒精倒掉150克,剩下酒精的密度为_______.

4.密度的公式ρ=______.有一块金属质量是5400千克,体积是2米3,该金属的密度是_______.

三、选择题

1.下列物理量中表示物质属性的是 [ ]
A.质量 B.体积 C.温度 D.密度

2.把一根均匀的铁棒锯掉1/3,剩下2/3铁棒的密度[ ]
A.是原来密度的1/3 B.是原来密度的2/3
C.与原来密度相同 D.是原来密度的3倍

3.某金属块质量为m,体积为V,密度为ρ,现使金属块的质量成为3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四、说理题

水的密度是1.0×103千克/米3,而冰的密度是0.9×103千克/米3.根据水和冰的密度,又知冬天户外水缸常会破裂.请你说出冰的密度小的原因.

答案(二):

一、1.√ 2.× 3.√ 4.× 5.× 6.× 7.√ 8.× 9.× 10.√

二、1.质量,1.0×103千克/米3 2.千克,米3,千克/米3,千克每立方米 3.每立方米体积的酒精质量为0.8×103千克,0.8×

三、1.D 2.C 3.D

四、水结冰时体积变大

质量和密度 (计算题)

1)1m3水结冰后体积有多大

2)有一块金属,质量为356g,体积是0.04dm3,求该金属的密度。

3)测得一木块的质量是10.8g,体积是24cm3。木块的密度是多少kg/m3?

4)铁块长6.5厘米,宽0.2分米,厚25毫米,质量为260克,问:
这块铁的体积是多少米3?1米3的铁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5)有一个铁球的质量是316克,体积是60厘米3,问铁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如果是空心的,那么中空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6)把一块金属放入盛满酒精( 酒精=0.8g/cm3)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8g酒精。若将该金属块放入盛满水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多少?

7)体积是20厘米3,质量是89克的空心铜球,在其中空心部分铸满铅,球的总质量是多少?(ρ铜=8.9×103Kg/m3,ρ铅=11.3×103Kg/m3)

8)体积为20厘米3的空心铜球的质量为89克,往它的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225克,问注入的是什么液体?(ρ铜=8.9×103Kg/m3)

9)一个长方体的金鱼缸,长30cm,宽20cm,浸没一个质量为2.5Kg的金属块时,液面上升了0.5cm,则此金属块的密度为多少Kg/m3?

10)一个空瓶的质量为250g,装满水时的总质量为350g,装满某种液体时的总质量为330g,求该液体的密度为多大?可能是何种液体?

11)有一个质量为5千克的合金球,其中铅和铁的体积各占一半,求此合金的密度?

12)一个容器盛满水总质量为450g,若将150g小石子投入容器中,溢出水后再称量,其总质量为550g,求:
? 1 小石子的体积为多大?
? 1 小石子的密度为多少?

13)一个空心的铝球,质量为27克,将中空部分装满酒精,总质量为43克,该球中空部分的体积为 厘米3.(酒精的密度是0.8克/厘米3)

14)一个带孔的铜球,体积为80厘米3,质量是267克,若用它来盛水,至多能盛多少克水?

15)一块金银合金块,其质量为530克,体积为35厘米3。已知金的密度ρ1 = 19.3×103Kg/m3,银的密度ρ2 = 10.5×103Kg/m3,求合金块中含有金子的质量?

16)铅球实际上是在铁壳里灌以铅制成的。一只铅球的质量是3.62千克,体积是350厘米3,问铅球里灌有多少铅?(ρ铁=7.9×103kg/m3,ρ铅=11.3×103kg/m3)

17)将一块质量为1.67千克含有砂石的冰块熔化后,发现总体积缩小了0.13×10-3米3,求砂石的质量是多少?

18)为了测定一石块的密度,某同学用天平测得装满水的烧杯总质量为210g,把小石块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20g,剩余水、烧杯、石块总质量为240g,求石块的密度?

19)体积是30cm3的空心铜球质量m=178g,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m总=314g,问注入的是何种液体?

20)小瓶内盛满水后称得质量为210g,若在瓶内先放一个45g的金属块后,再装满水,称得的质量为251g,求金属块的密度.

21)某烧杯装满水总质量为350g;放入一金属块后,溢出部分水,这时总质量为500g;取出金属块后,总质量变为300g。求金属的密度。

22)密度为0.8g/cm3的甲液体40cm3和密度为1.2g/cm3的乙液体20cm3混合,混合后的体积变为原来的90%,求混合液的密度.

23)一只质量为68g的瓶子,装满水后质量为184g;如果在瓶中先放入一个37.3g的金属片,然后再装满水,则总质量为218g。求金属片的密度

24)一个容器盛满水总质量为65g,若将30g砂粒投入容器中,溢出水后再称,其总质量为83g。求砂粒的密度。

25)一个质量为232g的铜铝合金球,其中含铝54g,铜的密度为ρ铜=8.9g/cm3,铝的密度为ρ铝=2.7g/cm3,求合金球的密度为多少?

26)有一只质量为10g的瓶子,单独装满某种液体时,总质量为40g,单独装金属块时总质量为90g,先装入金属块再加满上面液体,总质量为100g,金属块的密度为8×103 kg/m3,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27)有一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1千克,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千克。用此瓶装金属颗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0.8千克,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0.9千克。求:金属颗粒的密度。

28)一只小瓶装满水时质量m1=32g,装满酒精时的质量m2=28g,求这只小瓶的质量m瓶和容积V( 酒精=0.8×108kg/m3)

29)一只量程为lOOmL的量筒,里面已注入了50mL的水,再将一个质量为54g、密度为2.7g/cm3的铝块放入量简中,水能淹没铝块,求:①量筒中水的质量;②放入铝块后,水面到达的刻度值。

30)判断一个铝球是否是实心的,他们对铝球进行了测量,实验数据如下:(ρ=2.7×10-3kg/m3。)
铝球的质量m/g 水的体积V1/mL 水和铝球的总体积V2/mL
27 50.0 65.0
求:
(1)该铝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
(2)若铝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多大?
(3)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水,球的总质量是多大?

31)烧杯中盛满水称得质量为250克,再放入一个石子后称得质量是300克,然后把石子小心取出称得烧杯和水的质量为200克:
求(1)石子的体积是多大?
(2)石子的密度是多大?

32)一个空心的铜球,其质量为178g,体积为30cm3,
(1)求这个铜球的空心部分体积与实心部分的体积之比。(2)小华同学在此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314g,求所注的液体的密度。

33)有一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1千克。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千克。用此瓶装金属粒若
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是08千克,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09千克。
求:(1)玻璃瓶的容积。
(2)金属颗粒的质量。
(3)金属颗粒的密度。

标准答案

1)1.1m3

2)8.9g/cm

3)0.45×103

4)3.25×10-5米3,8×103千克

5)空心,

6)10g。

7)202

8)13.6

9)
8.3g/cm3

10)
经查密度表可知,这种液体可能是酒精

11)9.6

12)50 3

13)20

14)50g

15)356.39克

16)

17) 0.5千克

18)2.5×103kg/m3

19)

20)

21)4×103kg/m3

22) .

23)11.3×103kg/m3

24)2.5g/cm3

25)5.8×103kg/m3

26) 2×103

27)玻璃瓶的容积为3×10-4米3,金属颗粒的质量是0.7千克;金属颗粒的密度是3.5×10-3千克/米3

28)m瓶=12g V=20cm3

29)①50g ②70mL

30)(1)空心(2)40 cm3(3)67g

31)50 2

32) 1:2 13.6

33)(1)m水 = m1  m瓶 = 04  01 = 03 千克
 V瓶 =( m水/水)= 03

物态变化

1.(2008•四川成都)如图乙所示的温度计读数为___________。
2. (2008•河南)2008年雪灾给江南等地造成很大的损失,其中“冻雨”是这场雪灾中最大的杀手。“冻雨”形成实际上是雨滴从空中落下来时,由于近地面的气温很低,雨在电线杆、树木、植被及道路表面上 成一层晶莹透亮的冰。(填物态变化名称)

3. (08•福州)夏天,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此过程属于下
列哪种物态变化( )
A.凝固 B.熔化 C.汽化 D.液化
4. (2008•四川成都)烧开水时壶口要冒出“白气”,“白气”的构成是( )
A.水蒸气 B.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
C.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D.小水珠和小冰晶的混合体
5.(2008•广州)(1)在实验室里,三组同学测得水的沸点分别为97℃、93℃、102℃;有同学猜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各组用的温度计有偏差.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验证这猜想: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2)小明要自制一支能测水沸点的温度计,现有表中所列的两种物质,他应选用表中的 做测温物质,原因是 .在一个大气压下,把温度计先后放入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分别标出温度计中液柱达到的位置A和B.将该温度计放在刻度尺旁,如图所示,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 ,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是:_____ .

6.(2008•佛山)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 )
A.凝华、熔化 B.升华、熔化
C.升华、液化 D.凝华、液化
7.2008•桂林市灌阳县)今年我县遭遇到了几十年一遇的寒冷雨雪冰冻天气,真正感受到了“霜前冷,雪后寒”。那么:霜是由于气温较_______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___________现象而形成的;雪在熔化时需要__________热,因而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

8. 29.(2008•成都)冰在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请写出一种节约用水的方法

你最好自己下载 这类题大多有图

《典中点》

谁帮忙找一下八年级物理要背的所有概念?(复制的也行)~

八年级上册物理概念整理

第一章声现象

1、科学探究的要素:

⑴发现并提出问题⑵做出假设和猜想⑶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⑷通过观察等途径来收集证据⑸评价⑹得出结论或提出新的问题⑺交流与合作

2、声音产生的原因、声源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3、声音传播的条件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4、声速、声波、声能

声音在空气中转播的速度为340米/秒(15℃),声音是一种波,它具有能量

5、声音的特征(三要素)

⑴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同振幅有关。(振动的幅度)

⑵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同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快,音调高。频率是指声源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Hz)

⑶音色(音品):声音的品质;不同的音色有不同的波形。

6、乐音和噪声

⑴乐音:通常指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它的波形是有规律的。

⑵噪声:通常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它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属于噪声。

7、减弱噪声的途径:

在声源产生处,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使噪声减弱。

8、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⑴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

⑵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⑶可听见的频率范围:20Hz-20000Hz。

9、超声波的特点:

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10、超声波的应用:

⑴制成声纳⑵B超⑶超声波速度测定器⑷超声波清洗器⑸超声波焊接器

11、次声波的特点和监控

⑴特点:传得远,容易绕过障碍物、无空不入

⑵监控得目的:避免它的危害,将它作为预报地震、台风的依据,作为监测核爆炸的手段。



第二章物态变化

1、温度计的制造原理:

测温物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性质

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①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分度值;②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量的物体充分接触;③当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须和被测量的物体接触;④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摄示度(℃)的规定方法:

以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0度;

以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腾是的温度作为100度;

在0度到100度之间等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摄示度(瑞典的摄而修斯首先规定)

4、“热岛效应”形成的原因

在城市的生产和生活中,燃烧大量的燃料,排放大量的热,以水泥、沥青为主的路面和建筑物有教强的吸收太阳辐射能的本领;城市中水面小,地面的含水量小,致使水的蒸发少,加之空气流通不畅,城市中的热不能及时的传播出去等。

5、汽化的定义、条件、方式

1、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条件;吸热。方式: ①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6、沸点及沸点的变化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的沸点随着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7、液化的定义、条件、方法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条件是放热。

方法有:(1)降温(2)压缩体积

8、熔化和凝固的定义、条件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条件是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条件是放热。

9、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的区别:

①晶体有熔点(熔点:是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非晶体没有熔点;

②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不变,非晶体边熔化边温度升高

10、升华和凝华

①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升华需要吸热;

②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凝华需要放热。

11、物态变化的定义、类型、条件

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称为物态变化。类型有: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物态变化的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第三章 光 现 象

1、光源的定义及类型

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分类: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光的色散实验

用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叫光的色散,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第一个做色散实验。

3、光的三原色(三基色),颜料的三原色

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红、黄、蓝是颜料的三原色

4、透明体和不透明体颜色的决定

透明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5、色光和颜料混合后的颜色

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成白光;红、黄、蓝三种颜料混合成黑色。

色光混合和颜料的混合成的颜色是不一样的。

6、红外线的定义和特点

太阳光中色散区域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红外线。

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太阳的热主要就是以红外线的形式传到地球上的 。

7、红外线的应用;

红外线探测器、红外线照相机、响尾蛇利用红外线捕食、红外线夜视仪。

8紫外线的特点和应用:

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它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应用:紫外灯灭菌、验钞机验钞。

9、光的直线传播,光速

⑴、 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⑵、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108米/秒。

⑶、 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月食可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

10、平面镜成像特点:

一、平面镜成像是同大、正立、左右相反的虚象

二、像和物的连线同镜面垂直

三、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11、光的发射定律;光发射时,反射光线位于入射光线和法线所确定的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2、光的反射类型:

镜面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物体表面光滑。

漫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不平行,物体表面粗糙不平。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第四章 透镜及其应用

1、别透镜的方法:

①、用手摸: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

②、用眼看:能使字放大是凸透镜。缩小的是凹透镜。

③、用光照、能使平行光会聚一点的是凸透镜。

2、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①、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②、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焦点、焦距

焦点:平行光通过凸透镜 在主光轴上会聚一点叫焦点(F)

焦距:透镜的中心(光心)到焦点的距离叫焦距。(f)

焦距可用平行光聚焦法测量。

4、物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叫物距。(u)像距:像到透镜的距离。(v)

5、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物距

u
像的性质
应用

举例

像距v
大、小
正、倒
虚、实
同异侧

U>2f
f<v<2f




照相机

U=2f
v=2f
同大





f<u<2f
v>2f




投影仪、幻灯机

U=f

不能成像

U<f
物象同侧




放大镜


6、凸透镜成像的变化规律

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也增大。

7、凸透镜成像的其它内容

①、实象和物体的最近距离是4f

②、F点是成实象和虚象的分界点

③、2F点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8、照相机和眼睛的相同点

①、所成像都是倒立缩小的实象

②、眼镜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③、眼镜的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胶片

9、视力的缺陷及矫正

①、近视眼: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之前,用凹透镜来矫正

②、远视眼(老花眼):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之后,用凸透镜制成远视眼镜来矫正,远视眼镜的作用是使像相当于晶状体向前移,它能使光会聚,使近处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10、望远镜的发展历史

伽利略望远镜

开普勒望远镜

射电望远镜

哈勃空间望远镜

11、望远镜的组成:

伽利略望远镜 :物镜,凸透镜;目镜,凹透镜;

开普勒望远镜:物镜,凸透镜,焦距长;目镜,凸透镜,焦距短;

12、显微镜

①、作用:可以帮助我们用看清肉眼看不见的细小物体

②、结构:物镜,凸透镜,焦距短;目镜,凸透镜,焦距长;

13、远视眼睛焦距和度数的关系:D=1/f×100 D:度数 f:焦距,单位是米。

14、光的折射定律: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者水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当光从玻璃或者水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方向。当光垂直射入玻璃或者水中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三线一面) 。

15、光的介质

能够传播光的物质,例如:水、玻璃、真空、空气



第五章 物质的运动

1 长度的国际单位 常用单位和单位换算

①国际单位是 米(m)

②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③1km=103 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 mm=103 um 1um=1 03nm

2 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和使用注意点

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使用注意:

a用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放正尺的位置

b零刻度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视线与尺面垂直

c 测量物体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

3 速度的定义 意义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叫速度。它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

4 速度的公式和单位

v=s/t

国际单位:米/秒 常用单位:千米/小时

1 m/s=3.6km/h

5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6 平均速度

意义:它反映变速运动的快慢

测量:用皮尺和秒表

计算: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7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如位置不变就是静止

8参照物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用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另一个物体

由于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判断的结果也不同,所以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1气体:一个容积为v的瓶子,其中充满了压强为p和温度为t的气体,经过称量,他们的重量等于w。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从瓶中抽出一部分气体之后压强降为p1,此时瓶子的总重量等于w1。计算标准状态(压强p0、温度t0)下气体的温度。
2热力学:设想有一个圆柱体,他可以沿平行于其对称轴的直线无摩擦的运动,微小的粒子以速度v0水平的运动,从左侧和右侧均匀的冲撞柱体。圆柱体右端的碰撞是完全弹性的,而圆柱体左端的碰撞是完全非弹性的,尽管碰撞后粒子不粘附在柱体上。问:较长一段时间后,圆柱体将怎样?非常长的一段时间后,圆柱体将怎样?
3物态变化:用不导热细管连接两个相同容器里装有压强为1atm、相对湿度γ=50%,温度为100℃的空气。现将其中一个容器浸在温度为0℃的冰中,试问系统的压强改变为多大?每一容器中的相对湿度为多少?已知0℃的水的饱和蒸气压为4.6mmHg.
电场强度: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半球面,电荷面密度为σ,求球心处的电场强度。
物质的导电性:已知火箭发动机产生的推力F等于火箭在单位时间内喷出的推进剂的质量与推进剂的速度的乘积,即F=Jv,质子火箭发动机喷出的推进剂是质子,这种发动机用于外层空间中产生小的推力来纠正卫星的轨道或姿态。设一台质子火箭发动机喷出的质子流的电流I=1A,用于加速质子的电压U=50000V,试求该发动机的推力F。已知质子的质量是m=1.67*10的负27次方,电量为e=1.6*10的负19次方
还要的话就追问吧,,但是别太过了,,手麻~~~唉(亲手打的啊) 顺便说一句你们的八年级上册和我们的有可能不一样,so,有的题目。。。。。。

求八年级物理资料
答: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4、应用及现象:① 激光准直。②影子的形成。③日食月食的形成。④ 小孔成像。5、光速:C=3×108m...

初二物理复习资料
答:初二物理复习资料 20  我来答 5个回答 #热议# 为什么现在情景喜剧越来越少了? 竹樱凝 2011-01-01 · TA获得超过89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8.2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物理总结一. 温度1. 温度⑴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⑵常见的温度...

谁有八年级下册物理的知识点归纳啊!!
答: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我发的这个是八年级上下册合版的. 可能是地方差异,凑合用吧. 人教版8年级物理 第一章 声现象 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2、...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梳理
答:10、实践记忆法:如制作测力计,可以帮助同学们记在弹簧的伸长与外力成正比的知识。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梳理2 一、伽利略斜面实验 1、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2、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3、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

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答:物理学是一种自然科学,注重于研究物质、能量、空间、时间,尤其是它们各自的性质与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物理学是关于大自然规律的知识;更广义地说,物理学探索分析大自然所发生的现象,以了解其规则。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初中 八年级 物理下册知识点 总结 ,希望大家喜欢! 初中八年级物理 下册知识点总结 1、长度的测量:...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梳理总结
答:物理是初中学习的重要科目,这篇文章给大家总结梳理了八年级物理重要知识点,接下来一起看一下具体内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000m;1dm=0.1m;换算...

求八年级详细的物理资料呀
答: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资料。。。记住,要是人教版呢!
答:15、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常见的如水的蒸发、酒精汽油的蒸发。16、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通常情况下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食用醋的沸点约...

求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答:求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5 我要的是运动和力,压强与浮力,机械和功这三个单元的知识点啊!!!... 我要的是运动和力,压强与浮力,机械和功这三个...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

八年级下册物理
答:八年级下册物理 复习资料... 复习资料 展开  我来答 2个回答 #热议# 为什么现在情景喜剧越来越少了?卩潴丶耔co 推荐于2016-12-01 · TA获得超过14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电流 电压 电阻 欧姆定律1、电流的产生: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