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圆瑛的人物生平 王祥的人物生平

作者&投稿:景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圆瑛(1878-1953) 法号宏悟,别号韬光,又号一吼堂主人。是福建古田县人。幼读诗书,聪颖过人。18岁在福州涌泉寺礼增西上人出家。先后从当时禅宗名师冶开、寄禅修习禅定,又从通智、谛闲、祖印、慧明、道阶法师听经研教,广猎大小乘诸经论,对《楞严经》造诣尤深。
1934年,在上海创办圆明讲堂后,就常住讲堂讲经说法,著书立说。1942年在圆明讲堂举办了圆明楞严专宗学院、上海圆明佛学院、圆明法施会,刊印圆瑛法师所著《楞严经讲义》等20余种经书,并设莲池念佛会,培植僧才,使圆明讲堂盛极一时。在佛学思想上,圆瑛法师以《楞严经》为核心,沟通天台、贤首、禅宗、净土四宗,博大精深,熔各宗于一炉,会禅净于一体,破除门户之见,消灭宗派争端。 圆瑛法师不仅佛学高深,还是一位爱国主义的楷模,是位爱国爱教的高僧。他主张“国家存亡,匹夫有责;佛教兴衰,教徒有责。”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写下了“出世犹垂忧国泪,居山恒作感时诗”心愿,通告全国佛教徒,启建护国道场。同时致书日本佛教界,遣责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
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他召开中国佛教会理监事紧急会议,号召全国佛教徒参加抗日救国工作,并担任中国佛教会灾区救护团团长,召集苏、沪佛教青年,组织僧侣救护队,积极进行救护抗日伤员工作。“八·一三”沪战开始后,这支僧侣救护队,出入炮火纷飞的战场,出生入死,救护伤员,受到社会各界的赞扬。这期间,圆瑛法师把圆明讲堂开辟为难民收容所,又成立了佛教医院、掩埋队,从事救护收容工作。
1937年10月和1938年9月,圆瑛法师两次偕徒明旸到新加坡、吉隆坡、槟榔屿、马六甲等地,组织华侨募捐委员会,借讲经说法机会宣传救国道理,提倡“一元钱救国运动”,广大侨胞踊跃捐款,他募得巨款,支援抗日救亡运动。
1939年秋,圆瑛法师正在圆明讲堂主持法事活动,日本宪兵以抗日分子罪名逮捕了圆瑛法师和明旸法师,经20多次审讯和恫吓,法师都镇静自若,闭目打坐,表现出中国佛教徒的民族气节。出狱后,圆瑛法师仍住圆明讲堂,闭门谢客,专事著作。1943年他在北京中国佛学院的演讲中,号召佛教青年要肩挑“救国爱教”二副重担,不能闭门读书,要对国家存亡负起责任。
1949年,圆瑛法师在香港、新加坡等地的弟子都劝他飞往南洋,在那里为他重建比上海圆明讲堂大十倍的讲堂,圆瑛法师回答说:“我是中国人,生在中国,死在中国,决不他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圆瑛法师拥护共产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952年出席了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
1953年5月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第一任会长。正由于圆瑛法师一生追求进步,反对侵略,热爱和平,热爱祖国和人民,受到人民的尊敬和怀念。



象人的人物生平~

梅里克认识了杂耍戏院里的一位喜剧演员以及戏院所有人山姆·托尔(SamTorr)。梅里克写信给托尔,托尔来到济贫院看望梅里克。托尔决定他可以展出梅里克来赚钱,为了保证梅里克的新颖,他得开始巡回展示。为此,他组织了一批人来照料梅里克。在1884年8月3日,梅里克离开济贫院开始了新的职业。表演主持人给梅里克取名“象人”,并宣传他是“半人半象”(Half-a-ManandHalf-an-Elephant)。他们在东米德兰兹巡演,包括莱斯特与诺丁汉,在前往伦敦过冬之前,乔治·希区柯克(GeorgeHitchcock)(梅里克的旅游表演主持人)联系到了一位故友,表演主持人汤姆·诺曼,诺曼是伦敦东区的一家戏院里的所有人,其戏院是来展出奇人奇事的。还没有见面,诺曼就同意来照料梅里克,同年11月,希区柯克陪着梅里克来到伦敦。 当汤姆·诺曼第一眼见到梅里克,被他的外表感到担忧担心其恐怖的外表可能不会太有噱头。但他还是在白教堂路的一家空店后面展出梅里克。梅里克只有一张铁制的床及床帐来保留自己的一点隐私。诺曼观察发现梅里克总是坐着睡觉,头搭在膝盖上。他的头过大以至于不能让他睡觉时躺下,正如梅里克所说,醒来时脖子“就像断了一样”。诺曼用了些希区柯克制作的海报装饰了门面,描绘着是个半人半象的怪物。《约瑟夫·凯里·梅里克自传》一书出现了,其中记载着梅里克的日常生活。这个自传,无论是否是出自梅里克之手,提供了一个精确的梅里克生活的写照。其中记录的梅里克的生日有误,在他一生中,也不清楚自己是何时出生的。诺曼召集了观众,带领着他们进了店内,解释道象人“不是来吓你们,而是来取悦你们的。”拉开帘布,他让那些观众近距离观察梅里克,一边说着关于梅里克母亲发生的意外。 象人演出并不出彩,主要的收益来自于卖出梅里克的自传。梅里克把他的所得存起来,希望能给自己买间房子。梅里克表演所在的店的对面正好是皇家伦敦医院的所在地。院内的许多医师与学生常常造访此店,对梅里克充满好奇。其中一位准住院医师名叫雷金纳德·塔基特(ReginaldTuckett)像其同事一样,塔基特被象人的畸形所吸引并将其告诉了他的资深同事弗雷德里克·特里夫斯。弗雷德里克·特里夫斯在当年11月第一次私下看望了梅里克。特里夫斯在其1923年的回忆中想起梅里克是“我见过长得最恶心的人……我从未遇见过如此畸形,如此形单影只的人。”。这次会见没超过15分钟,特里夫斯就回去工作了。当日晚些时候,特里夫斯让塔基特来到商店询问梅里克是否愿意来医院接受验察。诺曼与梅里克同意了。为了不引起注意,梅里克身着黑色的披风,戴着可以遮住面部的帽子,由特里夫斯租的出租马车接送。 在医院,特里夫斯发现梅里克“害羞,困惑,非常害怕,并且明显地自惭形秽”。出于这一点,特里夫斯认为象人是“弱智”。他测量梅里克的头围为36英寸(91厘米),右手腕围12英寸(30厘米)和一根手指5英寸(13厘米)。他记录道梅里克的皮肤被乳突淋瘤覆盖,并且有难闻的味道。皮下组织显得脆弱且松弛。右手臂和双腿骨头畸形,头骨畸形非常明显。梅里克虽在1882年接受了嘴部的整形手术,梅里克的言语勉强才能被理解。他的左胳膊与手,虽小但并未变形。他的阴茎和阴囊都正常。除了他的畸形与臀部的残疾,特里夫斯总结梅里克总体状态是健康的。诺曼记起梅里克去医院接受检查有“二到三”次,并且在他们的一次见面中,特里夫斯给了梅里克他的名片。在一次造访中,特里夫斯给梅里克拍摄了照片,并将其复制品给予梅里克,而后就加进了梅里克的自传里。在12月2日,特里夫斯将梅里克带到位于布卢姆茨伯里的伦敦病理学学会。最后,梅里克告诉诺曼他不想再接受检查。根据诺曼的描述,梅里克自称自己被“扒光衣服,像是在牲畜厂里的动物”。 在这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人们对像象人这样的展演的口味发生了变化。像诺曼的演出引起公众关注。在梅里克接受完特里夫斯最后一次检查不久之后,警察关闭了诺曼的商店。在1885年,梅里克跟随着旅行游乐场的主人山姆·罗伯(SamRoper)开始了旅行。他结识了其他两个表演者,“罗伯的侏儒”(Roper'sMidgets)——伯特伦·杜利(Bertramdooley)和哈利·布朗姆利(HarryBramley)——两人在群众骚扰中保护了梅里克。 梅里克有三次离开伦敦过节,在乡村度过几周时间。经过精心安排使得梅里克登上了火车没有被人看见,他来到北安普敦郡并待在福斯雷大厅。他结识了一个农场工人,此人回忆道梅里克是个有趣且有教养的人。 梅里克的健康状况在皇家伦敦医院里的四年中逐渐恶化。他接受了护士们的细心照顾,他大部分时间都疲劳地待在床上,或坐在自己的住房里。他的面部畸形继续增长,他的头比以前更加肿大。梅里克死于1890年4月11日,时年27岁。大约在下午的3点左右,特里夫斯的家庭外科医生拜访梅里克,发现其死在床上。他的尸体被其叔叔查尔斯·梅里克确认。韦恩·埃德温·巴克斯特(en:WynneEdwinBaxter)在4月15日给尸体做了尸检,韦恩曾给1888年的白教堂谋杀案的遇害者做过尸检。梅里克的死是意外死亡,他的死亡证明上写着是死于窒息,是由于当他躺下时头部的重量引起的。特里夫斯给尸体做了尸检,声称死因是颈部脱臼。特里夫斯知道梅里克睡觉时是坐着睡的,所以下结论梅里克一定是“做一次试验”,他躺下身子,想像其他人一样睡觉。 特里夫斯解剖梅里克尸体,并给头部和四肢做了石膏模型。他取下皮肤样本,但在二战时遗失了,安装好了他的骨架,现藏于皇家伦敦医院。其骨架并未给公众开放。 自从约瑟夫·梅里克开始演出之后,他的情况一直都让医疗专家好奇。在1884年,他在伦敦病理学学会(pathologicalSocietyofLondon)的一次现身引来了许多医生的目光,但没有让特里夫斯所希望的答案。梅里克的事情只在《英国医学杂志》被简要提到,而《柳叶刀杂志》拒绝刊登。4个月之后,1885年,汤姆·诺曼的商店关门了,象人只能离开。特里夫斯第二次带着梅里克的照片来到病理学会。当时一个名叫亨利·拉德克利夫·克罗克的皮肤科医生专攻皮肤疾病,听了特里夫斯关于梅里克的描述及看了照片以后,克罗克推测梅里克身患皮肤松垂和神经瘤性象皮病的综合病症以及一种未知的骨质畸形,全都由于精神系统病变造成。克罗克在1888年的书《皮肤疾病:描述、病理机制、诊断和治疗》(DiseasesoftheSkin:theirDescription,Pathology,DiagnosisandTreatment)中提及梅里克的情况。 在1909年,皮肤科医生弗雷德里克·帕克斯·韦伯在《英国皮肤病学杂志》上写了一篇关于冯·雷克林豪森疾病(现称神经纤维瘤病I型)的文章。他指出梅里克身患此症,德国病理学家弗里德里希·冯·雷克林豪森早在1882年书中描绘过此症。这种遗传失常的疾病症状包括神经组织和骨头肿瘤,以及皮肤生长出小疣。神经纤维瘤病的症状之一就是皮肤出现称为咖啡牛奶斑的淡棕色色素沉淀。但这种情况并没在梅里克身上体现。神经纤维瘤病I型是在20世纪最被普遍接受的患病情况,还有其他像马富奇综合征和多骨纤维发育不良也是被普遍接受的。 在1986年的英国医学杂志的一篇文章中,迈克尔·科恩(MichaelCohen)和J.A.R·蒂布尔斯(J.A.R.Tibbles)提出理论,指出梅里克身患普洛提斯综合征和先天失常。他们指出梅里克并没有咖啡牛奶斑的症状并且没有任何文献可以证明梅里克身患神经纤维瘤病I型病。不同于神经纤维瘤病,普洛提斯综合征影响组织的效果要强于神经,以及普洛提斯综合征是散发病而不是基因遗传病。科恩和蒂布尔斯称梅里克显现以下普洛提斯综合征的特点:“大头畸形、骨肥大、长骨过度生长,皮肤及皮下组织增厚,手部与脚部尤其明显……”2001年6月,英国科学家保罗·斯普林(PaulSpiring)推测梅里克可能身患神经纤维瘤病I型和普洛提斯综合征的综合病症。此假说由周日电讯报的记者罗伯特·马修(RobertMatthews)报导。就此假说为基础的名为《象人的诅咒》(TheCurseofTheElephantMan)的纪录片在2003年播出。2002年间,英国广播公司呼吁应对梅里克的母系家族展开家谱调查。莱斯特居民帕特·塞尔比(PatSelby)被发现是梅里克的舅舅乔治·波特顿(GeorgePotterton)的孙女。一个调查组收集了塞尔比的DNA,但没有成功诊断梅里克的疾病。2003年间,电影制片人委托进一步测试梅里克的头发及骨头的DNA。但最后,调查没有进展,梅里克的身体情况也就不得而知了。

王祥是西汉谏议大夫王吉的后代,祖父王仁官至青州刺史。王祥的父亲王融被公府屡次都不到。 王祥性情非常孝顺。他的生母薛氏早逝,继母朱氏对他并不好,多次在王祥父亲面前说王祥的坏话,所以王祥的父亲也不喜欢他,常让他打扫牛圈,但王祥却更加恭谨。父母有病时日夜伺候,不脱衣睡觉,汤药必自己先尝。王祥家有棵红沙果树结了果实,母亲令王祥守护,每逢有大风雨,王祥总是抱住树哭泣。他的孝心就是如此专诚而纯正。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王祥扶持着朱氏带着弟弟王览到庐江避乱,隐居二十多年,不受州郡的征召。朱氏去世时,王祥由于过分悲痛而致病,要扶住拐杖才能起身。 公元220年(延康元年),泰山太守吕虔出任徐州刺史。不久后便召王祥任州别驾,他坚决辞让不到任,经王览劝说,并为他准备了牛车,王祥这才应召。王祥到任后,吕虔就把州政都委托给他。当时盗寇四处横行,王祥率领并鼓励士兵,讨伐盗寇,将其一一击破,州内因而清静无事,政令教化也推行无阻。当时百姓编歌唱道:“海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 后被举为秀才,任温县令,经多次升迁后,任大司农。 公元254年(正元元年),高贵乡公曹髦即位,王祥因参与定策有功,被封为关内侯。又拜光禄勋,转任司隶校尉。 公元255年(正元二年),王祥因随司马昭讨伐毌丘俭,而增加食邑四百户。 公元256年(甘露元年),朝廷任命尚书仆射卢毓为司空,卢毓辞让给骠骑将军王昶、光禄大夫王观与王祥。 后迁任太常,封爵万岁亭侯。曹髦到太学巡查,任命王祥为三老。王祥以师长的身份面向南坐,凭着几案,扶着手杖。曹髦面向北坐,向王祥询问治国之道,王祥陈述明王圣帝君臣施政化民的要领,来训导曹髦,在座旁听的人也都受到激励。 公元260年(甘露五年),曹髦不满司马氏掌握大权而率僮仆数百人讨伐司马昭,遭成济杀害,朝臣为之哀悼,王祥大声号哭说:“这是老臣的罪过啊!”涕泪交流,众人都感到惭愧。不久,迁任司空。 公元264年(咸熙元年)三月,王祥升任太尉,加职侍中。同年,在实行五等爵制后,封王祥为睢陵侯,食邑一千六百户。 同年,司马昭受封晋王,王祥与荀顗一起去会见他。荀顗对王祥说:“相王(指司马昭)地位尊贵,何侯(何曾)已经向他行过大礼,今日我们前去应当下拜。”王祥回答说:“相国确实很尊贵,然而还是魏的宰相。我们是魏的三公,公与王相差不过一个等级,上朝时的班列也是相同的,哪有天子的三公动辄去拜人的道理?这样会损害魏的威望,也有损晋王的品德,君子爱护一个人应按礼行事,我不会去拜他。”等见到司马昭时,荀顗立即下拜,而王祥只是长揖。司马昭说:“今日才知道您是多么看重我啊!” 公元265年(泰始元年)十一月,晋武帝司马炎受禅,建立西晋,拜王祥为太保,进封睢陵公,府中允许设置七官。司马炎刚刚即位,虚心征求直言。王祥与何曾、郑冲等有德望的老臣,希望再朝见,武帝派侍中任恺向四人询问朝政得失及急需解决的施政教化问题。王祥因为年老疲倦,多次请求逊位,司马炎不许。 御史中丞侯史光认为王祥久病,不能按时朝会尽臣礼,请求免去他的职务。司马炎下诏说:“太保德行高尚,是朕赖以兴隆政教的元老。前后多次逊让,朕没有答应他的要求,这件事有关部门不得议论。”便把侯史光的奏书压下来不作答复。王祥坚决要求辞官回故里,武帝才下诏同意以睢陵公的身份逊位,地位和太保、太傅一样,在三司之上,俸禄赏赐与以前一样。 并下诏说:“古代官员致仕,不适用于王侯,现在太保虽然以国公爵位留居京城,不宜再有朝见的劳苦。现在赐给太保几案与手杖,可以不朝见,有大事派人到太保府第征求意见。赐给安车驷马,宅第一区,钱百万,绢五百匹,和床帐席褥。将宫中舍人六名送给睢陵公作舍人,设置官骑二十人。以睢陵公之子骑都尉王肇为给事中,可以经常进府第省问。朕又因为太保高洁清廉,没有宅第,暂且留住官府,等所赐宅第建成后再搬出。” 公元268年(泰始四年),王祥病重,写遗嘱训诫子弟说:“有生就有死,这是自然之理,我已经八十五岁了,死而无恨。不留遗言,让你们无所遵循。我生在末世,被朝廷选用。担任过许多不同的职务,却没有护卫辅佐的功劳,死后无以报答。在我气绝后只洗手足,不必沐浴,不要以布帛缠身,根据季节,穿平时洗过的旧衣服。陛下所赐的山玄玉佩、卫氏玉玦、绶笥等,都不要带入坟墓。西芒山土质本来坚硬,不必用砖石砌,不要起坟垄。墓穴挖二丈深,椁只容棺即可。墓中不开前堂,不放几案,不置书箱镜奁之类的用具,棺材前可以放张坐具就行了。干饭肉干儿各一盘,薄酒一杯,早晚做祭奠用。家中大人小孩不必送丧,一周年两周年的祭日,可用牛猪各一。不要违背我的意愿!高柴泣血三年,孔子认为是愚蠢行为;闵子骞脱掉丧服出见客人,弹琴表示哀痛,孔子认为是孝。所以过分哭泣哀伤,会给自己带来损害,饮食也要自己控制,适宜为度。言行经得起审查,这是信的最高要求;美则归人,过则责己,这是德的最高标准;扬名显亲,是最大的孝;兄弟和顺,宗族喜乐,是最好的悌;对待财货的态度首先是让,这五条是立身之本。颜子所以为夫子之命,原因也是这些。有些人是没有认真想问题,值得效法的榜样并不少。”他的儿子都奉行了王祥的遗言。 同年四月初二(4月30日),王祥去世。司马炎下诏,赐棺椁一副、朝服一套、衣服一套、钱三十万、布帛各百匹。 当时文明皇后王元姬才崩逝一个多月,事务繁忙。不久,司马炎下诏说:“为睢陵公办丧的事已经过去。朕尽管每每为他的死哀伤,但还没有痛抒哀情,现在便为他哭一场。” 公元269年(泰始五年),下诏追谥元公。 王祥去世时,奔丧的人不是朝廷贤臣,就是亲戚故吏,门前无其他亲人吊丧。族孙王戎感叹道:“太保可真算清达了。”

圆照法师的历史生平
答:1890年农历六月十九日,圆照法师出生于吉林省扶余县东南乡刘家小堡村一农民家中,俗姓李名国惠。六岁时身患小儿麻痹症,父母四处求医,李母听说浙江普陀山有一名僧,医术超群,抱着一线希望,肩背着女儿上了普陀山,找到了主持圆瑛法师,并得圆瑛法师治愈。为报佛恩,遂于16岁在普陀山智修法师座下披剃...

释宽能法师的人物生平
答:祖父、叔祖在光绪初年曾任翰林院编修、知县等职。父亲是清末优贡出身,当过知县、大学校长等职,释宽能虽然出生于书香门第、官宦之家,却在童年时代起,即饱尝人生忧患。释宽能法师曾在北京大学学习, 1920年开始钻研佛学,1923年在上海玉佛寺出家,先后拜印光、圆瑛法师为师。1947年,在释宽能的一生中...

王永平的生平
答:王永平的母亲是一位佛教徒,所以其自幼受到佛法熏陶。16岁时阅读圆瑛法师著作及《印光法师文钞》,在1943年至1946年里,王永平居士在上海佛学院学习佛法,随后在上海玉佛寺内的弘一图书馆工作。1949年后,就读于上海立信会计学校。1954年,参与了上海佛教协会的筹备,在上海市佛教协会担任秘书和办公室副...

大悲法师人物生平
答:大悲法师在江南参访名山大刹后,与圆瑛法师结下深厚友谊。一九二九年,他被推选为湖北省代表参加中国佛教会成立大会,从此在佛教界担任要职。他常驻上海留云寺,后担任住持,致力于讲经说法,并在抗日战争期间积极护持佛教事业,维护天童寺的稳定。一九四一年,他退居上海观音寺,直至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

印光的大师生平
答:时由佛教会理事长圆瑛法师,及常务理事大悲明道诸师,关黄屈等诸居士,同至报国叩关请示。师以卫教相勉,及示办法。返沪开会,公举代表,入都请愿。仗师光照,教难解除。江西庙产,自二十二至二十五(七十六岁)四年之内,发生三次大风波,几有灭尽无遗之势。虽由德森历年呼吁,力竭声嘶。中国佛教会,亦多次设法。终得师...

真禅的人物生平
答:先后亲近应慈、圆瑛等,听经受教。常随应慈法师左右,得其心印,成为入室弟子。为富安大圣律寺首领执事、苏州狮林寺住持、镇江竹林寺住持兼竹林佛学院院长。1949年春,与应慈等相约,坚留大陆。1951年秋,进玉佛寺,任信息部副主任,寺务处副主任、主任等。1963年1月,接待由周恩来陪同的锡兰总理班达拉...

常惺法师生平
答:这时中国佛教会的理事长是圆瑛法师,会址设於上海觉园,会中推请常惺法师出任中佛会秘书长。多年以来,中国佛教会有太虚法师与圆瑛法师两派,太虚派主张革新,圆瑛派主张保守,加以沪上一些名流居士从中播弄是非,两派势如水火。常惺法师性情温和,无领袖欲,与新旧两派皆有交谊,他希望调和两派,促进佛教团结。他奔走於两派...

尤佳章的生平事迹,有没相关文章和证明?
答:尤佳章又名尤智表,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回国后任浙江大学教授,是一位信奉佛教的科学家,他的生平事迹从他下面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到佛教的伟大使我感动◎尤智表 我是生长在苏州外的一个市镇,名叫北桥,五岁时嫡母死,七岁时父亲死,我亲眼看见他们临死的情景,虽都是善终,但死者与生者的悲苦之状早深印在幼稚的脑海中。

铃木大拙的生平纪年
答:(时在雪窦寺)、圆瑛(天童山住持)、昌桂(峨眉山寺住持,时在阿育王寺)、兴慈(苏州戒幢律寺住持)、印光(时在苏州报国寺闭关)、蒋梦鳞(北大校长)、祁大鹏(中国学院总务长)、安世霖(白云观总理)、梅雪明(白云观道士)、觉先(北京观音寺住持)、宽祥(北京万寿寺住持)、胡鸣盛(北京图书馆)、杨维新(同上)、钱稻孙(...

请各位大侠帮个忙先~~~
答:1、《大雄如来传》,《释迦牟尼传》。这两本书都是讲释迦这位圣人的生平,内容差不多,但所用言辞不同,前者在内容叙述上,基本遵照了自古以来关于释迦的种种传说,后者是星云法师所著,没有过多的神迹描述,比较现代一些。对佛学有兴趣的哥们儿,可以从此书开始看,就当是玄幻小说,也是挺精彩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