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在明朝为什么是禁书

作者&投稿:江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西游记》在明朝之所以会成为一部禁书,有三个主要原因。第一个原因,明朝的国姓是“朱”。开国皇帝朱元璋是苦孩子出身,小时候为了谋生甚至出家做过和尚。在他登基之后,“朱”这个姓成为了国姓。普通百姓在平常说话和写字的时候,都要加以避讳。而跟“朱”同音的“猪”,也是一样要避讳的。这就导致了一个情况,那就是明朝时候普通百姓连猪肉都很少吃,生怕惹祸上身。

而《西游记》中一共有四个主要角色:师傅唐僧,三个徒弟分别是孙悟空、猪八戒还有沙和尚。在这三个徒弟中,猪八戒无疑是最不讨喜的一个。他好吃懒做,遇到危险总是躲避,而且还非常的好色,经常在唐僧和孙悟空之间挑拨离间。而且最重要的是,猪八戒有一个“猪”字。这在当时的明朝统治者眼中无疑是一种赤裸裸地影射。

第二个原因,嘉靖帝修道。古时候是中央集权制,一个皇帝的喜好往往会影响全国。嘉靖帝非常痴迷于道法,在位的时候甚至为了修炼而荒废朝政。他信奉道法是为了追求长生,不仅从民间招揽了很多道士进宫,还铸造了很多丹炉,日日青烟不断为自己炼丹。

而《西游记》却是主打佛教的,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取的也是佛经,而不是道教宝典。所以在崇尚道教的嘉靖帝看来,自然是不喜欢的。而皇帝不喜欢,底下官员自然能找出《西游记》的千般错,被禁也就不足为奇了。如果《西游记》讲的是唐僧四人修道的故事,可能嘉靖帝看的高兴,一道圣旨就能变成国书了。

第三个原因,孙悟空太桀骜不驯。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是一个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人物。他最有名的一段剧情,就是大闹天宫了。玉皇大帝在书中其实代表着皇权,而孙悟空却是一个视皇权于无物的角色。不管玉皇大帝使出什么手段,都不能彻底的收服他。而且孙悟空还有一句非常夸张的台词:皇帝轮流做,明日到我家。这句话自然是大不敬了。

古代皇权至高无上,皇帝要保证自己的权力不被动摇,首先就要管控普通民众的思想,让他们不敢想、不敢做。所以孙悟空这种角色,在他们看来自然是百分百的“逆贼”,会腐蚀百姓的思想。因此《西游记》在明朝成为一部禁书,也就不足为奇了。



~

男男同志文言文
答:情鬼卖尸助友佳士金榜题名 第五回 风流客洞房花烛志诚种南海成神 情奇记 第一回 陷北京前世因落南院冤孽债情奇记 第二回 长歌当哭细语传情 第三回 任义侠济困扶危感恩情男扮女妆 第四回 李摘凡语参菩提匡肇新状元及第 第五回 功成拂袖避世证果羽化登仙 宜春香质《宜春香质》,明朝晚期作品,作者醉西湖心月...

这部最佳动画,比《寻梦环游记》更让人泪目
答:武装分子怀恨在心,一路跟踪帕瓦娜和父亲,打探到帕瓦娜家的位置。帕瓦娜还有 一个姐姐 和 一个弟弟 。虽然生活不好过,但也其乐融融。可是生活总不会如你所愿。那名武装分子带上士兵找上门,将父亲抓走。理由 很扯淡 ,私藏禁书,教女人读禁书。在这里,真实历史书都变成了”禁书”。就这样,父亲背...

康熙朝的文字狱《南山集》案的介绍
答:而戴名世、方孝标的所有著作及书板被清查以烧毁,列为禁书。戴名世死后,由其弟辅世自京扶梓回故里,葬于所居南山冈砚庄之南。 戴名世究为何故被赵申乔参劾,二人是否真如赵申乔在奏疏中所特意声明的“素无嫌怨”?《南山集》一案是否罚不当罪,又何故牵连人数如此之广?历来说法纷陈。清末民国初人周贞亮在无名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