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字左右圆明园时代背景? 圆明园的毁灭的时代背景,简要版的,100字左右

作者&投稿:冀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感谢邀请

圆明园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雍正的一座花园,因为雍正皇帝崇信佛教,并对佛法有很深的研究,他自号“圆明居士”,所以康熙皇帝亲自给这座花园取名叫“圆明园”。

“圆明”二字指“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这可以说是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标榜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

圆明园之所以有“万园之园”的美誉,首先体现在它的规模庞大。

雍正登基后,在圆明园南部增加了正大光明殿、勤政亲贤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储值房。其后在赐园的东、西、北三个方向扩展,建筑水榭楼台、曲水回廊等景观。

扩建后的圆明园面积达到3000亩左右,既有宏伟庄严的宫殿,也有灵动精致的亭台流水点缀其中,圆明园的格局在这时基本完成。

乾隆时期的圆明园达到了鼎盛时期,除了扩建和调整圆明园景观外,还扩建了长春园和绮春园,并称为圆明三园,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圆明园。

其次,圆明园构筑精巧、设计巧妙,可以说是古今中外园林建设的集大成者,被雨果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

圆明园建筑群是兼容并济的,既有北方建筑的厚重,也有南方建筑的精致。

比如,乾隆还在长春园北侧引进了一片欧式园林建筑,俗称“西洋楼”。不过这片建筑群虽然以西洋的方式呈现,但仔细看不难发现很多中国的传统手法,这也是一种中西结合的体现。

还有的是直接复制杭州西湖等江南园林的胜景,有的是皇家园林的独创,还有的是东西方园林精华的结合。

此外,圆明园内收藏着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珍贵文物的数量是世界上任何一家博物馆都不能比拟的。



圆明园为清代御苑,其基址为明代皇亲国戚的故圆遗址。1709年,康熙开始修建旧园,后又赐于太子允祯(雍正),并提名为“圆明园”。1725年雍正三年开始扩建,增建殿堂和楼阁,作为听政之所。乾隆即位,六次巡游江南,喜江南山水,将所见名胜绘制成图,仿制园中。嘉庆,道光,咸丰三朝代代增修,益发辉煌。整园占地5200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相当于故宫的全部建筑,前后历经150多年, 建起了“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三个部分。一般的,圆明园是上述三园的统称。“圆明园”造景的意境,多采取神话传说中的仙宫幻境,或仿历代著名山水画中的深山幽壑,或采江南旖旎多资的名园胜景,还兼取了国外古典宫廷建筑的特点,成为当世罕见的园林集大成者,被誉为“万园之园”。

圆明园是清代大型北方园林。也是皇家园林。规模宏伟。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1806年在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中毁灭。现在只留下了圆明园的遗址。已经被例如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圆明园是我国园林的典范。

它不仅荟萃了许多江南名园的胜景,还集纳了许多欧洲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堪称中西合璧的杰作。它的盛名还传到西方,所以被誉为“万园之园”和“东方博物馆”。圆明园占地7766余亩,外围总长约16公里,它融中国传统 的木结构建筑与西洋的石建筑、中国北方园林的富丽堂皇与南方 园林纤巧灵秀为一体,体现了我国古代造园艺术的精华。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

圆明园的时代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自大沽口登陆,经天津长驱直入,在汉奸引导下,攻下圆明园,大肆劫掠并完全摧毁!

圆明园的毁灭历史背景
答:圆明园的毁灭历史背景 圆明园毁灭的历史背景 圆明园的园林杰作和艺术宝藏无一不是千百万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它既体现了我国封建时代的灿烂文化,也暴露了封建帝王的挥霍无度。由于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闭关锁国,至清代中叶,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已大大落后于西方,阶级矛盾日益尖锐,1840年(遣光二十年...

圆明园的资料和历史背景 圆明园的历史简介
答:圆明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建于1709年,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后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皇帝经营了近一百五十多年,最后毁于英法联军大火。圆明园的资料和历史背景 圆明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又称圆明三园。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圆明园的...

圆明园历史背景
答:清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于10月6日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法军队洗劫二天后,向城内开进。10月11日英军派出1200余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再次洗劫圆明园,英国全权代表詹姆士·布鲁斯以清政府曾将巴夏礼等囚于圆明园为...

圆明园的资料和历史背景是什么?
答:圆明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建于1709年,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后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皇帝经营了近一百五十多年,最后毁于英法联军大火。圆明园建于1709年,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然后雍正在原赐园加以拓展,后来。乾隆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

圆明园的毁灭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答:为何被誉为人类建筑工艺精华的圆明园,最终被毁灭了?众所周知圆明园的首次大规模的破坏是在1960年,为英法联军所烧。但焚烧以后,许多建筑还算完整。1870年有一位德国人拍下了西洋楼景区12幅照片显示“虽惨遭破坏,依然楚楚动人”。1895年康有为游圆明园时,看到“虽蔓草断砾,荒凉满目,而福山寿海,尚...

圆明园的简介与历史背景
答:景区历史介绍:康熙年修建圆明园始建于康熙46年。1860年英法联军将主要建筑烧为灰烬,如今游客前来只能在残骸中凭吊,寻找当年辉煌的帝国身影。圆明园的园林造景多以水为主题,以水景取胜,既有广阔平静的湖面,又有狭窄湍急的溪流。圆明园主要由两大区域构成:福海景区、后湖景区。圆明园游玩注意事项:1、...

火烧圆明园的社会背景
答:大沽,进而攻占天津。清政府派员求和,英、法漫天要价,使谈判失败。9月21日,英法联军攻占通州八里桥,咸丰皇帝逃往热河。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兵临北京城下,因听说皇帝在西北郊的行宫,绕道直取圆明园。以清政府曾经把被俘人员囚禁圆明园为名,将圆明园抢劫一空。为了掩盖罪行,将其付之一炬。

圆明园的毁灭历史背景
答:圆明园的毁灭历史背景是清朝末期外国列强的侵略和中国封建统治的腐败。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是清朝皇家园林,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式园林。它始建于1709年,历经150多年的建设,融合了中西建筑艺术的精华,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瑰宝。然而,在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了北京,圆明园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这场...

圆明园的资料和历史背景简介
答:我了解到圆明园,位于中国北京的海淀区,是清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一。它的建设始于18世纪,由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主持修建,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园林史上的璀璨明珠。 但是在1860年的英法联军之役中被惨遭劫掠并付之一炬,大部分建筑被毁,文物被抢,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悲剧。 抢首赞 已...

圆明园的简介和历史背景
答:景区历史介绍:圆明园始建于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康熙为之题匾“圆明园”,“圆明”为雍正法号。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听政”。乾隆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