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谁确定有石油 哪个古代中国科学家预见石油有用9

作者&投稿:栋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李四光(1889?——1971)地质学家。湖北黄冈人。字仲揆。
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19年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获硕士学位。 1920年回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从事古生物学、冰川学和地质力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科院古生物研究所所长、地质部部长、中科院地学部委员、中国科协主席,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主张用力学研究地壳现象、探索地壳运动与矿产分布的规律,把各种构造形迹看作是地应力活动的结果,从而创立了"构造体系"的基本理论。用此理论分析中国东部地质构造特点,认为新华夏构造体系的三个沉降带具有大面积储油层。在地震地质工作方面,主张在研究地质构造活动性的基础上观测地应力的变化,为实现地震预报指明了方向。著有《中国地质学》、《地质力学概论》、《地震地质》、《天文、地质、古生物》等。
李四光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我国卓越的科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教育家,中国现代地质学的开拓者和新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李四光作为地质力学的创始人,还是科技创新的典范。中国为有李四光这样杰出的科学家而自豪,中华民族为有这样忠诚的儿子而骄傲。他坚持科学技术面向国家经济建设,急国家所急,想人民所想。他的科学实践活动紧密围绕国家的需求,为祖国和民族的富强奋斗。
为我国甩掉"贫油"帽子 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
李四光对我国石油地质工作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早在三十年代,他就预言中国东部新华夏系沉降带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建国初期,做为新中国的第一任地质部长和全国石油地质工作委员会主任,在地质学界"中国贫油论"烟嚣尘上的氛围中,他正确回答了中央关于"走天然石油道路,还是走人工道路"的垂询。他根据多年潜心研究,提出扭动构造体系控油理论和战略、战役、战术找油工作的七个步骤,坚信不论海相或陆相,只要有适宜的地质条件便可以形成丰富石油。据此,他率先提出进行"华北平原和松辽平原摸底工作",大胆建议并实施了我国石油地质工作"战略东移"的重大决策,为我国东部大庆等一系列大型油气田的发现铺平了道路。发现大庆油田之后,指挥石油队伍南下,沿新华夏系沉降带向华北、江汉和北部湾推进,相继发现了胜利、大港和江汉等油田。在战术找油田方面,他亲自选定华北、江汉平原的突破点和关键井位并打出高产油流。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当时石油资源匮乏的问题。他还十分注重和经常指导大西北、苏北乃至西藏等地的找油工作,派出柴达木石油调查队伍并发现了冷湖油田;他力主在塔里木盆地寻找古生代油田和向浅海进军,皆取得重大突破。
※为我国原子弹和氢弹的 研制成功作出了突出贡献
李四光早就预见到新中国的国防和经济建设需要铀矿资源。回国时,他克服重重困难从英国带回了一台伽玛仪,为后来寻找铀矿发挥了重要作用。1955年1月15日,毛主席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研究发展原子能事业的问题,拉开了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序幕。在这次会议上,李四光和刘杰、钱三强一起作了工作汇报。50-60年代,李四光一直关心着铀矿地质的开展,多次听取找铀队伍汇报、指导工作。他根据地质力学理论,对找铀前景持乐观态度,指出:"一是要找富集带,二是要便于开采。……在我国主要是在几个东西带上。" 实践证实了李四光的预测。尤其南岭带的一些铀矿床以规模大、品位高、易开采著称全国。李四光在强调构造规律的研究时提出:"关键要把对构造规律的研究与辐射测量结合起来。"遵循李四光的思路,覃慕陶、吴磊伯等经过艰苦工作,找到了211特大型铀矿床。到"二五"末,我国已发现一系列铀矿床,铀产量已能保证我国核工业发展需要。四十多年来核工业的成就令世人瞩目。他身为原子能委员会主席,为我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了突出贡献。
创立地质力学理论 。
"一切构造形迹都是成群发生的。每一群构造形迹和其他有成生联系的构造形迹群,往往个别形成构造带。构造带与构造带之间,有时存在着构造形迹不甚显著的地块,它们和围绕它们的或半围绕它们的构造带,形成一个整体,构成统一的构造体系。简单扼要地说,构造体系是许多不同形态、不同性质、不同等级和不同序次,但具有成生联系的各项结构要素所组成的构造带以及它们之间所夹的岩块或地块组合而成的总体。"----李四光 地质力学是我国科学家创立的有重要影响的大地构造理论,是李四光一生心血的结晶。她为寻找我国紧缺的重要矿产资源和解决国家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发挥了关键作用。 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源于他研究中国石炭枣二叠纪海水进退。1926年,《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的发表是李四光地质力学研究的第一个里程碑,李四光地质力学研究的萌芽吸收了当时国际先进地质学家的思想营养。他根据中国和东亚的地质构造特点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的地质理论。四十年代初,李四光率先将力学引入地质构造的分析,发表了《地质力学之基础与方法》,地质力学理论已具雏型。1962年《地质力学概论》的完稿是他对地质力学理论的总结,并对地质力学的工作方法进行了阐述和说明。地质力学理论的核心是构造体系的思想,她在地球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仍闪烁着光芒。
发现第四纪冰川 。
冰川的分布是研究地质构造的重要依据,李四光对冰川的研究投入了极大的精力。有些外国人对中国的冰川进行过考察,断言“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李四光却提出“让事实说话”。1921年,他回国后在太行山的沙河县、山西大同盆地口泉附近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虽遭一些外国专家傲慢地否定,他却没有丧失勇气和信心,继续带领学生在太行山、九华山、天目山、庐山等地考察,又发现了许多有力的证据。1933年,李四光以《扬子江流域之第四纪冰期》为题,在中国地质学会第十次年会上作了学术演讲,会后专门请中外学者到庐山实地考察。有的外国专家私下对李四光说,如果这些遗迹在国外被发现,早就被公认是冰川遗迹了。此后,李四光加紧了对第四纪冰川的考察,先后在扬子江流域、黄山等地发现了大量遗迹,最终推翻了外国人的错误结论。其研究成果对掌握地下的水文和构造,对发展建设事业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A

李四光

我国著名科学家谁证实了中国有石油?~

根据三个答案就可以解决问题.A李四光是搞地质研究的,B钱学森是搞导弹的,C竺可桢是搞气象的,答案就出来了

沈括
“石油”一词,首见与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四,云:
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裛之,乃采入缶中,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幄幕皆黑。予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州石液”者是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予始为之。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今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大半皆童矣,造煤人盖未知石烟之利也。石炭,烟亦大,墨人衣。予戏延州诗云:“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木老,石烟多似洛阳尘。”
沈括所说鄜延,即鄜州和延州,今为陕西省延安、延长、延川一带,为陕北油田所在地。邻近的甘肃省庆阳地区也有石油。沈括用石油代替烧松木制墨,并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可谓颇有远见。石油作为能源,于现代社会之作用,已不待言说了。

石油什么时候发现的
答:石油是在1800多年前发现的。在史学家班固的著作《汉书·地理志》中最早记载了石油。世界上第一口油井是中国开凿的。1853年科学家阿格纳斯·卢卡西维奇发明了石油蒸馏技术,从此石油开始被广泛利用。

北宋时期石油何时开采的 历史上第一个发现石油的是谁
答: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中国古人就已发现并利用了石油。那么在古代到底是谁首次发现并利用了石油?据史料记载:他就是北宋时期的沈括。在古代到底是谁首次发现并利用了石油?沈括(公元1031~1095年),汉族,字存中,号梦溪丈人,北宋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他是北宋科学家、改革家。晚年以平生见闻,在镇江...

创立地质力学,研究地壳运动,帮助中国摘掉 "贫油国 "帽子的科学家...
答: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为中国石油工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勘探部门相继找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在国家建设急需能源的时候,使滚滚石油冒了出来。这样,不仅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也使李四光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得到了最有力的证明。

哪个国家最早发现石油这种资源?
答:世界上第一个为石油命名的人,是我国北宋大科学家沈括,他在1080年到延河流域考察后所著《梦溪笔谈》中记载,“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此物后必大行于世。”第一次综合了“可燃水”、“肥”、“石漆”、“石蜡水”等名称,提出了“石油”这个科学的命名。我国又是开采石油最早的国家,1303年前,...

让现代各国为之大打出手的石油,在中国古代到底是谁首次发现并利用的...
答:在中国古代,最早发现石油的是北宋时期的沈括,他是当时有名的科学家和军事家,他也是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石油的人,为此他还写了梦溪笔谈,在里面描绘了石油的形态。我们国家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开采和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石油在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古代的时候石油主要是用于照明,还有做润滑剂,用于...

提出“中国具备生成和储藏的条件”理论的是我国科学家谁
答:这是 地质学家 李四光 关于我国石油的论点

谁能告诉我原油的历史
答:正式命名为石油是根据中国北宋杰出的科学家沈括(1031一1095)在所著《梦溪笔谈》中根据这种油《生于水际砂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而命名的。在石油一词出现之前,国外称石油为“魔鬼的汗珠”、“发光的水”等,中国称“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8世纪新建的巴格达的街道上铺有从当地...

石油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答:问题五:石油是怎么来的? 石油又称原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最早提出″石油″一词的是公元977年中国北宋 编著的《太平广记》。正式命名为″石油″是根据中国北宋杰出的科学家沈括(公元1031-1095)在所著《梦溪笔谈》中根据这种油《生于水际砂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而命名的。在″石油″一...

预测了中国有三个石油沉降带为中国甩掉贫油帽子的是哪位科学家
答:预测了中国有三个石油沉降带,为中国甩掉“贫油”帽子的是哪位科学家?正确答案:李四光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

我国谁先发现的石油
答: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石油的国家。公元1世纪末成书的《汉书·地理志》中明确记载,高奴(今陕西延长县)有洧水(延河的支流),水可燃。这说明我国的石油最早是在陕北发现的。东汉时,我国甘肃一带已用石油作为润滑剂;北宋时,已使用由石油炼制的“猛火油”,供打仗之用。早在1303年写成的《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