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井俊二《情书》观后感|我爱随风逝

作者&投稿:佴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这样一个喧闹的午后,我戴着耳机,隔绝了外面的声响,又一次打开《情书》,一边看,一边打下了这些文字。

看着影片开头纯白的雪地,我想着要打下怎样一个题目,脑子里出现的,都是藤井(鉴于两个主角都叫藤井树,男的我就称呼为藤井,女的就称呼为树)摔下山唱着的那首歌:“我的爱在蔓延,伴着南风……”不自觉,就打下了这样一个题目,然又觉得只这个题目,总是欠缺了点什么,忽又想到,烟不久前跟我说过她的一个文的构思,文的大意是说,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阿青,不论时间变迁,那个叫阿青的人,永不改变。于是,这篇文字的题目,便成了这样看似风马不相及的样子。

《情书》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压抑而伤感、简单却深邃的意象。黑衣的女子,躺在飞着雪花的雪地,呼啸的风声中,女子长久屏息之后突然爆发出来的喘气。她撑起身,拍去身上散落的雪花,晶莹剔透仿佛白雪似的手指轻动,仰头看天,仿佛在寻找什么。然后,轻轻地一转脸,满眼哀伤。至此,忧伤舒缓的钢琴曲响起,她在雪地里向前,踩过厚厚的积雪,越来越小,越来越小……

眼前是一片雪白无垠的雪地,干枯的黑沉的树,堆满积雪的白色屋顶,一切静默无声,惟有她向前的脚步不曾停歇,那个黑色的移动小点,在树丛中若隐若现。

岩井在一开始,就营造了一个太过凄迷的画面,配以之后出现的祭奠,让我的心不禁为之一颤。

博子,影片中的女主角之一,深沉内敛,轻轻说话,轻轻微笑,小心翼翼地隐藏着心底对逝去未婚夫的思念。她压抑着自己,安静而忧郁地生活。

相较于博子在秋叶的鼓励下,对着藤井摔下的那座山呼喊“你好吗?我很好”的那一个被很多人谈论的画面,我其实更喜欢影片有关博子的三个细节。

第一个,博子在参加藤井的两周年祭奠之后,送藤井装病的妈妈回家,在家里看到了藤井中学的毕业纪念册。我相信,在看到那本册子前,博子一定就想过很多次,要向逝去的藤井表达自己的思念,然而,却不知道往天堂的信,该向哪里寄。当她听到藤井妈妈说,他们在小樽的地址已经不在了,变成了公路,就不可抑制地想找到那个地址,给藤井写信,哪怕那封信,就是简单的一句问候,一句回答。这些,都是铺陈,为我喜欢的那个细节的到来。

博子四处找笔,在手掌心上抄她找到的地址,只写了一个字,就撩开衣袖,把地址写到手臂上。当藤井妈妈突然进来,问她“那是什么秘密”的时候,她显然吓了一跳,然后才从藤井妈妈的补充中,知道不是问她在手臂上写字,而是先前她不曾说完的秋叶等人的计划,于是便微笑着解释秋叶等人要在夜里去拜访藤井的事。她一面微笑着,一面小心地用袖子盖住抄下的地址,神情微微有些不安。

第二个,博子和秋叶讨论有关回信问题的时候,博子很轻地说,想一直这么下去,她一直让自己相信,那是藤井给她的回信。温柔耐心的秋叶,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吼了她,清晰地告诉她,藤井已经不在了。博子在那吼声中不由自主的颤抖。

第三个,博子蹲在树的家门口,给树写信。她写了一句,想要告诉树,藤井已经在两年前的山难中死去,但刚写了一句“他在两年前……”就又划去了。博子告诉追问的秋叶,说谈论死亡的事情不太好,但实际上,她从没有认真地思考过,藤井已经不在了这样一个事实。她还是活在自我的世界,不肯相信,藤井已死。她总是还想着,是不是有一天,藤井就突然从某个地方回来,笑着告诉她,他走累了,想要在她的怀里安睡。

大爱这样如履薄冰,努力想告诉全世界她很好,却在不经意中泄露所有情绪的博子。她想隐藏起对藤井的感情,然而,却怎么也不成功。她忍不住很幸福地向秋叶说起,她写给藤井的信,收到了回信。在她与树擦肩而过,发现树和她拥有一样的面容,忍不住从毕业册中找到了树的照片,很认真地问藤井妈妈,那照片跟她是不是很像。藤井妈妈一眼就看穿了她,她只得承认,她对树有妒意,如果是因为长得像树,藤井才选择她,她就不能原谅。她说,藤井告诉她,对她是一见钟情,她说,一见钟情也是有原因的。

那是怎样一个玲珑剔透的女子,才会说出来的话。她明明知道,这样的怀念于人于己都没有好处,可还是不能控制自己,做出那样孩子气,给天国寄信的举动。那是怎样的深情,才可以自然而然流露出来安然与不舍的矛盾?那是怎样的不悔当初,才可以甘心自我欺骗,给自己一个美丽的幻想?

于是,我不觉想起看过的钫铮在《睡在你眼睛的沙漠里》结尾处至爱的话——今天,不是昨天,明天是怎样的明天?时光流转,照一脸的苍凉,握在手中的线,又是怎样的前缘?这异国的天空黑夜继续,漫天飞雪都是我的离别,书伟,你该让我如何与你说再见?

诚然,影片中没有异国,就只有一片清冷的漫天飞雪,以及在雪中都显得清冷的树、行人和街道。那个不能说再见的人,从咏哲的书伟,换成了博子的藤井。

这个不能说再见的人,就是阿青。是博子心中的阿青。阿青阿青,我不知道烟是不是取了这样一种寓意,阿青=爱情。但是,这个阿青,确实是一种极其美丽,极其伤感的代名词。

博子对藤井的爱,是雪,纯粹;

博子对藤井的爱,是触冰的凛冽,只有接触过后,才会感到与冰相触的那块地方的灼热;

博子对藤井的爱,是黑与白交织奏出的音符,铮然有声。

而最终,博子的爱,终还是随风而逝,散落在永积白雪的深谷。

正如藤井之于树。

若不是因为博子错抄了树的地址,让写给藤井的信送到树的手里,也许她永远不会察觉,那些她以为很困扰已经遗忘的往事,一点一滴都刻在了她的记忆深处。

树可能不知道,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容易感冒,而我却不难想到,她是从父亲死去的那一年,藤井也随后离去,就变得容易感冒。少年的她,以及成年的她,在经意或不经意间,忘记了那两件事对她的影响,只有不断袭来的感冒,在提醒着她,往事不曾忘。

这在树被妈妈强行送到医院等待诊治时做的梦,清晰地体现了出来。那时,她没有应博子的要求,向她讲述少年时候的往事。她梦到爸爸躺着,被护士推向急救室,她呆呆站着,妈妈的呼喊让她跑向急救室,然而推开急救室的门,却是少年时的她,打开家门,门外是少年藤井清秀俊丽的脸。有人在叫她的名字,微微抬头,却又看到少年时的他们,在老师点名时,一同举起的手。

阿青,藤井是树的阿青。尽管树在影片结束前的那一刻,从不知道藤井对她的心意,但就是那么莫名其妙,那个不善言辞爱对她恶作剧的少年,不知不觉就留在了她的心底。少年时是木讷羞涩,以至无法察觉,及至年长,却又时光流转,记忆被尘封在无法轻易触及的心灵深处。

我不知道,青春时期的女孩子,像树这样的还有多少,但这样的少女,确实令人心动。她的眼泪,她的笑容,她的无奈,她的抱怨,她羞怯地抬眼悄悄地打量少年藤井的目光……她就像是错到回忆时,影片里随处可见的樱花花瓣和阳光。她藏在心底的情愫,是樱花花瓣上最晶莹的露珠,是冬日里最温暖的阳光。欲语还休。

被同学恶作剧,一起担任了图书委员的树和藤井,有很多时间在图书室独处。藤井喜欢拿一本书,站在窗边看,她埋头整理图书,抬头抱怨,却在这之后无法移开目光,埋下的头又再抬起来。

温暖的而阳光照射着洁白的窗帘,藤井的样子在被风吹起的窗帘下若隐若现。倏忽,不见,倏忽,再现。我相信,在藤井转学离开之后,树独自一人在图书馆,一定坐在同样的地方,盯着藤井曾经站立过的窗,无数次寻找曾经的那个身影。

因为同名同姓,被老师弄错了试卷的树,为了向藤井要回自己的试卷,从上课一直等到放学。她那么在意同学的目光,就怕在同学面前与藤井交谈,被当做新闻来传。她在自行车车棚等待藤井,默默地看着周遭一对对离开的情侣,听着求爱不遂的女同学响亮的哭声和咒骂声,表情尴尬。她坚持等,直到夜色降临,才看到藤井出现。为了让藤井辨认试卷,她用手努力摇脚踏车,点亮脚踏车上的照明灯。她抱怨藤井,让他快一点,可是藤井却在对试卷的答案。藤井的一句“看不太清楚”,让她加快了手摇动的节奏。

父亲因感冒去世,母亲病倒,她不得不在家照顾母亲。藤井去她家,见到她之后让她去还书。当藤井知道她父亲的事情,微垂头向她说节哀他很难过的时候,她忍不住大笑。不禁想,如果藤井没有转学离开,也许他们的故事不会有遗憾。树在藤井面前的笑,分明是不自觉地承认了藤井在她心中的分量,以至后来她到学校后,听到同学说藤井转学,再看到同学们恶作剧放在藤井桌上的菊花,愤怒地摔碎了花瓶,以及把藤井托她还的书放回书架,又再抽出来,看那张写着藤井树的借书卡的举动,都显得那么回味悠长且伤感。

相较于演藤井的柏原崇,我更喜欢演树的那个少女。干净清澈的脸,圆圆的眼睛,带着羞怯和怀疑。中山美惠饰演的成年树,我最喜欢影片结尾处,树发现多年前藤井为她画的素描像时,那种羞涩,想哭,又竭力隐藏情绪努力想笑,却终于还是哭出来。她想偷偷藏下那张卡片,摸遍了围裙,才发现那张围裙没有一个兜,又只得将卡片插回书中。她将这件事写在信中,准备寄给博子,却在最终留下两句,因为她很害羞,所以无法将信寄出去。

纵然时光飞逝,树的脸上添了多少皱纹,她也还是少年时候,那个青涩,微微有些木讷,娇羞柔美的女孩。

仿佛是有一根看不见的线在牵引,让她在多年后,发现了少年时不曾知道的美丽感情。

凡心怀赤诚者,最终,终会有所得。无论曾经的那份爱,是不是已经逝去,总会有铭记时光的东西,流传。

那个早逝的藤井,或者怀有一颗最赤诚的心,才得到了博子深沉炽烈的爱,少年树朦胧的情感,以及成年树深挚的怀念。

有关藤井对博子的感情,我从来没有怀疑过。他真是因为博子与树太像,才会主动追求博子,以此来成全已经逝去却永存心中的少年情愫。但是,我相信他在与博子相处后,对博子也有了真感情。影片从没有正面提及,说藤井有多爱博子,然而,从博子回忆藤井求婚的话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藤井仍然像少年时拙于言辞,准备好了戒指和玫瑰花,与博子相对了两个小时,却说不出求婚的话。最后,还是博子开口求婚,他说好。

我坚信,若不是藤井自己愿意,谁也无法逼迫他与博子结婚。彼时的他,已经不再是青春少年,不懂得怎样爱人,他做出郑重承诺,是真的想给博子幸福。虽然他永不会忘记少年时的爱恋,但他肯定清楚该如何把握自己的情感,现实和回忆,不可重叠。

影片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绘少年藤井的爱恋。我可猜测,正是因为同名同姓的牵扯,才让藤井的心里,投射上了树的身影。这是怎样奇妙的一种缘分,藤井不知道,但他知道,树在他心中,越来越重。

他总做一些在树看来很奇怪的事,借无人看过的图书;作为图书管理员,却一点事情也不做,就只站在窗边看书;用纸袋捉弄她;在夜深的自行车棚,仔细核对英文试卷;他拖着伤腿参加比赛,最后在别人不解的嘲笑中倒下。少年的树不明白,藤井所做的这些事,不过就只是为了留住她的目光。藤井心中,有如山的爱恋,却不知该如何表达。

于是,他为了树与同学打架,只为了那些同学把树惹哭了。

我唯有这样揣测藤井的心思。像他那样一个别扭的少年(我不由地想用这个词,因为别扭一词在我眼中,不是贬义,而是一个与妙妙和黄金划上等号的代名词),敏感、羞涩、又自尊。

藤井之所以不向树表白,也许是出于性格的羞涩,可是不是还有一点别的原因,他高傲又自尊,害怕被拒绝?因为帮大井做红娘,树在图书馆问藤井,是不是有喜欢的人。藤井那时候大概气坏了,他在心底,一定有所期待,希望树能明白他的心,可树不但不明白,还为别的女孩子来牵线。那句略带气愤的“没有”,还有把书使劲摔到桌上的动作,与他面无表情的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的内心,一点都不像表面那样平静。

在转学之前,藤井去树家里,最后一次见到了树。他应该从开学就没有去学校,所以才会在看到树的刹那,有瞬间的惊愕。

我总是忍不住怀着这样的臆测:藤井也许料到了那次别离,是一生一世,他其实是不想见到树的。他原不想有那样的离别场面,既然别离无法避免,那就悄悄地走。无论借书卡背面的画像,她是否能看到。

在他的心中,或者是希望树不要看到借书卡背后的画像,所以才一点暗示的话都没有说,静静地把书给树,静静地离开。他也许只想为自己的少年的爱恋留下一点凭证,让那幅素描画像悄悄地传递他的思念。

他从那时候起,就决定与树告别了吧。那幅画像,是他给树的第一封情书,也是最后一封。那是岁月无法洗去的记忆。就如同他写在借书卡上的名字,也一起凝固在了岁月中。上天何其慈悲,用同一个姓名,赐予了藤井表达心意的最好途径,而这种慈悲又是何其残忍,让他认真写下的爱恋女孩的名字,都误以为是他自己的名字。

想着藤井将书卡交给树时,说“努力吧,藤井树”的话,那其实是对他自己说的吧。他自己给自己打气。

因为树就是藤井的阿青,他从来不曾放弃或者忘记。然而又不完全是。我想着,临死时藤井心中的阿青,一定会有博子的一部分影子。他心中的阿青,其实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影像,或者应该说是两个相貌一样的女孩子的重叠。

“我的爱在蔓延,伴着南风……”

藤井在坠落山崖时,唱着这首歌,这让我不禁想起《荆棘鸟》中的一段序言,传说中,有一种鸟儿,一生只唱歌一次,它从离巢就开始寻找荆棘树,当它找到,就把身体扎进最尖利的棘刺,放声歌唱。那歌声凄美动人、婉转如霞,让人间所有的声音都黯然失色。因为,那歌,曲终而命竭。

我不知道藤井唱的歌,以这个比喻是不是合适,但他在临死前唱的歌,的确是如荆棘鸟一般,曲终命竭。

他的歌,既是给树,也是给博子。

而一切,只可以用影片中画着树素描像的那本书来总结——追忆似水年华。

年华似水啊,青春的,现在的,都来不及把握,只有留给活着的人无尽的追忆。然而,命运的残酷,纵然可以带走生命,却无法抹去留在世间的爱。藤井留下的,是一片永不熄灭的爱火。

岩井,用洁净的雪,飞舞的樱花,温暖的阳光,白色的窗帘,厚厚的图书,凛冽的死亡,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唯美凄迷的故事。影片中表达哀伤的手法,极其丰富,这也为影片增添了更加迷离的意境。

博子在已经变成公路的藤井旧居,低头怀念故人,那一个被拉长的剪影。

树在听到藤井去世消息时,镜头移动现出一段斑驳沉暗的墙。

树在父亲逝世后,在雪地狂奔,突然看到雪地上冻死的蜻蜓。

树在放回藤井让他代还的书,依依不舍离开后,窗帘飘动,窗外是飘飞的樱花。

青春爱情的美好,在于它的不可复制,错过那段特定的时期,就再也不可遇到那般纯粹的爱情。成人爱情的美好,在于它的真实,真真切切毫不作伪,若是爱情失之以真,那爱情毫无意义。

以上。完。

~

《情书》重映定档,这部影片为何如此经典?
答:《情书》电影里面的男主人,如果当初都勇敢一些,喜欢就大胆的说出来,会不会是另一个结局?井俊二《情书》堪称青春爱情片神作,在年少时期说不出口的告白。全部寄托在了《情书》里,井俊二就像教科书般的诠释了恋爱的样子。剧情小节故事会1、我不明就里、漫不经心地把卡片翻了过来,无话可说了,...

《情书》——樱花般清新而无言的爱
答:日本作家岩井俊二的《情书》这本书里,就讲述了一个关于少年读书时的暗恋故事。中学生男孩藤井树喜欢上了与他同名同姓的同班女生藤井树。可男孩是个话少,不善表达感情的人,直到男孩长大登山逝世,这份真挚的爱也没说出口。故事从藤井树的女友渡边博子在他去世两年后的祭日去祭拜时,从藤井树的中学毕...

日本唯美的爱情电影
答:《情书》这部由岩井俊二导演执导,中山美穗、丰川悦司、柏原崇主演的爱情电影,讲述了一场时隔多年才被发觉的、无声却盛大的暗恋。影片用了大量的篇幅描述中学时代两个“藤井树”之间青涩又懵懂的感情,少年时代的男生藤井树暗恋女生藤井树,却迟迟未曾开口向女生藤井树表达自己的心意。多年之后他因一场...

这么多年过去了,为什么《情书》依然能成为爱情片中的经典?
答:由岩井俊二自编自导的电影《情书》于1995年于日本上映,到如今已经历时13年,到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情书》依然是一部让人看了心动不以,甚至还是最好看的爱情电影。我觉得有以下这几个原因。首先,《情书》这部电影由是由作家岩井俊二亲自执导。讲述渡边博子在回忆自己的未婚夫藤井树时,又悲伤到...

《情书》重映为什么评价这么高?这部爱情文艺片究竟有什么魅力?
答:《情书》重映。许多情侣挑选了去看这部电影。一封寄给亡夫的信,只因怀念,落入世间!这部经典电影,尽管出来多年,可是却并未褪色,反而愈加香甜。这部鼎鼎大名的电影导演兼编剧:岩井俊二,被称为“日本王家卫”。足可见故事的表现力有多么强!《情书》重映,足以说明一切口碑一部1995年的《情书》,爱情...

电影情书看不懂!
答:他还是喜欢以前的藤井树,跟渡边博子在一起只是因为他们很像。渡边博子说:说起来很好笑,还是我像他提出求婚的。只是从这句话分析出的。后来由于渡边博子的原因,女藤井树就开始找寻男藤井树的记忆,在后来不小心发现了原来男藤井树曾经很喜欢她。只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关于一本书《情书》
答:这是一本书日本作家写的叫做《情书》里面有个主人公叫滕井树有人用有关《情书》的东西作为答案大家...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是岩井俊二的成名作《情书》吧。是情人之间的问题吧?~他...他的初恋情人,于是便按地址去查个究竟,结果发现这个女子与自己长的一模一样,才知道这是树爱自己的...

关于情书
答:整个片子的节奏都是很舒缓的,没有任何刺激眼球的地方,一切都是那么顺其自然的下来了,好似一股清泉流淌过心间,只是随后有种微微的凉意,因为女主角最后才知道她一直难以忘怀的已故爱人之前追求她只是因为她长得和他的初恋女友———她只能躺在漫无边际的雪地里久久回忆,回忆,回忆——- 我也支持你...

关于一本书《情书》
答:这是一本书日本作家写的 叫做《情书》 里面有个主人公叫滕井树有人用有关《情书》的东西 作为答案 大家帮忙 想想答案啊除了作者 书名啥的《情书》里有什么不可以忽略的?gzengli9559 | 浏览3177 次 |举报 我有更好的答案推荐于2017-12-15 10:03:46 最佳答案 是岩井俊二的成名作《情书》吧。是情人之间...

《情书》这个电影深度解析有哪些?
答:情书就是异地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