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常见典型应用题——第3讲:和倍问题

作者&投稿:解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学习数学,离不开解题,解题历来被公认为是数学学习中最富有特征的一项活动。解题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解题策略的掌握,而解题策略的中心内容就是学会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规律与解题技巧。

   一、 方法指导

  和倍问题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以及两个数间的倍数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①已知两个数的“和”;②已知两个数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倍问题的主要数量关系式是:

  两数和÷两数的倍数和=1倍数(小数)

  1倍数×倍数=几倍数(大数)

  在解答这类应用题时,往往把一个较小的数作为标准数(1倍数),再根据其他各数与较小数(标准数)的倍数关系,求出倍数的和,最后用“和÷(倍数+1)=标准数(小数),标准数×倍数=另一个数(大数)”的数量关系求出大、小数。

   二、典型例题

   例1: 姐姐有小人书40本,妹妹有小人书50本。问:姐姐给妹妹多少本小人书,才能使妹妹的小人书是姐姐的2倍?

   分析 : 由已知条件姐姐有40本小人书,妹妹有50本小人书,可以求出两人共有小人书的本数,又知姐姐给妹妹一些后,姐姐的本数为1倍数,妹妹的本数是姐姐的2倍,根据和倍关系可求出此时姐姐有多少本,最后得出问题所求。

   解 :

  姐姐给妹妹后,姐姐有:

    (40+50)÷(1+2)

  =90÷3

  =30(本)

  姐姐给妹妹:

  40-30=10(本)

  答:姐姐给妹妹10本小人书,才能使妹妹的小人书是姐姐的2倍。

   例2 : 某校四、五年级共有学生165人,四年级的学生人数比五年级的2倍少6人。问:四、五年级各有学生多少人?

   分析 : 从“四年级的学生人数比五年级的2倍少6人”中可以看出,把五年级人数看作1倍数,而四年级人数是五年级的2倍少6人。由此推出四年级人数再补6人后就是五年级的2倍,这样已知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的倍数关系,即可求出这两个数。

   解 :

  五年级:

   (165+6)÷(2+1)

  =171÷3

  =57(人)

  四年级:

  57×2-6=108(人)

  答:四年级有学生108人,五年级有学生57人。

   例3 : 甲站原有车52辆,乙站原有车32辆。若每天从甲站开往乙站28辆,从乙站开往甲站24辆,几天后乙站车辆数是甲站的2倍?

   分析 : 每天从甲站开往乙站28辆,从乙站开往甲站24辆,相当于每天从甲站开往乙站(28-24)辆。把几天以后甲站的车辆数当作1倍量,这时乙站的车辆数就是2倍量,两站的车辆总数(52+32)就相当于(2+1)倍量,那么,几天以后甲站的车辆数减少至(52+32)÷(2+1)=28(辆),所求天数为(5-28)÷(28-24)=6(天)

   解 :

  (52+32)÷(2+1)=28(辆)

  (52-28)÷(28-24)=6(天)

  答:6天以后乙站车辆数是甲站的2倍。

   例4 : 甲、乙、丙三数之和是170,乙数比甲数的2倍少4,丙数比甲数的3倍多6,求三数各是多少。

   分析 : 乙、丙两数都与甲数有直接关系,因此把甲数当作1倍量。因为乙数比甲数的2倍少4,所以给乙数加上4,乙数就变成甲数的2倍。又因为丙数比甲数的3倍多6,所以给丙数减去6就变为甲数的3倍。这时(170+4-6)就相当于甲数的(1+2+3)倍。

   解 :

  甲数:(170+4-6)+(1+2+3)=28

  乙数:28×2-4=52

  丙数:28×3+6=90

  答:甲数是28,乙数是52,丙数是90。

   三、 实战演练

  第 1 题: 苹果、梨共有12千克,苹果是梨的3倍,苹果梨各有多少千克?

  第 2 题: 甲、乙两箱橘子,甲箱重180千克,乙箱重120千克。从乙箱拿出一些橘子放入甲箱,这时甲箱的橘子是乙箱的2倍,则从乙箱拿了多少千克橘子放入甲箱?

   第 3 题: 工地上有80人挖土,52人运土。根据工地需要,要使挖土人数是运土人数的3倍,要从运土的人中调出多少人去挖土?

   第 4 题: 甲、乙两桶汽油共84千克。如果把乙桶中的汽油倒入甲桶15千克,那么甲桶中的汽油等于乙桶中的汽油的3倍。甲、乙两桶原有汽油各多少千克?

   第 5 题: 三块花布共长546米,第二块花布比第一块的2倍还长14米,第三块花布比第二块的3倍还少14米。三块花布各长多少米?

~

求2012新教材初一上册数学重点典型应用题和规律题和讲解
答:例1:两地相距300千米。一艘船航行于两地之间,若顺流需用15小时,逆流需用20小时,则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水流的速度分别是多少?分析:顺流时速=船速+水速;逆流时速+船速-水速 解:可以用方程的思想方便的解决这个问题。设水的速度为xKm/h,船的速度为yKm/h 由题意可列出方程 300/(x+y)=15 3...

小学数学所有的应用题类型及例题
答:典型应用题 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的和特定的解题规律的复合应用题,通常叫做典型应用题。 (1)平均数问题:平均数是等分除法的发展。 解题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和与之相对应的总份数。 算术平均数:已知几个不相等的同类量和与之相对应的份数,求平均每份是多少。数量关系式:数量之和÷数量的个数=算术平均数。 加权平...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第三单元应用题(不要比例)
答:1、工程问题应用题的特点 工程问题是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中的一种典型应用题.主要研究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的关系问题.它的特点是常常不给出工作总量的具体数量,只是提出“一项工程”、“一件工作”、“一条路”、“一本书”等等的词语.解答时要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而工作效率则用 来表示. 2、...

什么是倍比关系
答: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详解——“倍比问题”,暑期学习很实用!我们可以看看倍比问题的解题公式:总量÷一个数量=倍数 另一个数量×倍数=另一总量 例1、一台拖拉机3小时可耕地40公亩,那么12小时可耕地多少公亩?解:(1)12小时是3小时的多少倍?12÷3=4 (2)12小时可以耕地多少公亩?40×4=160(...

数学典型应用题 。。。越多越好。。。
答:数学典型应用题 。。。越多越好。。。2个回答 #热议# 职场上受委屈要不要为自己解释?liuzhiheng2000 2012-03-04 · TA获得超过33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0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7.5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某校参加数学竞赛的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的4倍少8人,比女生人数...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答案
答: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甲行驶了全程的5/11,如果甲每小时行驶4.5千米,乙行了5小时。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开出。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五分之四,货车行了全程的四分之一后,再行28千米与客车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3、甲乙两人绕城而...

小学乘法应用题
答:2、第3题,学生边摆边列式。 3、游戏,变蝴蝶(把第5题做成头饰,学生根据题目选择) 5的4倍 5×4 2的3倍 2×3 3个4 3×4 4的2倍 2×4 四、自我评价,加深认识。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吗? 五、课堂作业 篇三:分数乘法应用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解数学应用题3道(小学)的!
答:这种题目要注意量与分率的对应,用除法是可以求出单位一得量的。1.就认为是小玉行的路程是1/3,速度是6,那么,时间就是1/3÷61/18,再乘以小金的速度5就是路程5/18 2.根据第二个条件,它们的比是7:6,就可以知道总分数是13,那么,130×7/13=70是大框后来的重量。70再去除以它的分率1-...

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
答:2、三、四年级同学一共收集树种65千克,三年级同学收集6袋,每袋5千克,四年级心理学收集了多少千克? 3、 电视机厂第一天上午生产电视机274台,下午生产196台,如果第三天生产510台,第一天比第二天少生产多少台? 4、 家具厂上个月生产单人木床1500张,双人木床1850张,铁床2500张,铁床比木床少生产多少张? 5、 ...

数学应用题解析
答:b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已知一个数和每份是多少,求可以分成几份。c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的几倍的应用题:已知甲数乙数各是多少,求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几倍。d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11)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 单价×数量 路程= 速度×时间 工作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