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哪些王爷 清朝的亲王和王爷,有什么区别吗?

作者&投稿:简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爱新觉罗·代善

爱新觉罗·代善(1583年8月19日-1648年11月25日),满洲正红旗人。清朝宗室大臣,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母为大福晋佟佳氏。

2、爱新觉罗·多尔衮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出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3、爱新觉罗·岳乐

爱新觉罗·岳乐(1625年—1689年),清朝宗室、将领,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之孙,饶余敏郡王爱新觉罗·阿巴泰第四子,清朝顺治、康熙年间功勋卓著的名将,为清朝入关后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4、爱新觉罗·杰书

爱新觉罗·杰书(1645年—1697年),满洲正红旗人。清朝宗室、重要将领,清太祖努尔哈赤曾孙、礼烈亲王代善之孙、惠顺亲王祜塞第三子,清代六大亲王之一。

5、爱新觉罗·胤祥

爱新觉罗·胤祥(1686年11月16日-1730年6月18日),清圣祖康熙帝第十三子,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胤祥与雍亲王胤禛关系最亲密,雍正帝待他也非寻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代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多尔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岳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杰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胤祥



清代的爵位 清代的爵位有三个系统;宗室爵位、异姓功臣爵位和蒙古爵位。 (一)宗室爵位共分十二级,只授予爱新觉罗的子孙们,分别是 1和硕亲王(年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以下爵位依次减半)Ho?o i Cin Wang 2多罗郡王Doro i Giyūn Wang 3多罗贝勒Doro i Beile 4固山贝子(以上四种为高级爵位,贝子是当朝皇子的最低封爵,亲王郡王补服为前后胸加两肩共四团龙,贝勒为前后两团正蟒,贝子为两团行蟒)Gūsa i Beise 5奉恩镇国公Kesi be Tuwakiyara Gurun be Dalire Gung 6奉恩辅国公Kesi be Tuwakiyara Gurun de Aisilara Gung 7不入八分镇国公Jakūn Ubu de Dosimbuhakū Gurun be Dalire Gung 8不入八分辅国公Jakūn Ubu de Dosimbuhakū Gurun de Aisilara Gung (公爵以上为超品,补服均为正蟒方补。所谓“入八分”是八种标帜,表示其显赫的身分。如朱轮、紫缰、背壶、紫垫、宝石、双眼、皮条、太监。其中皮条是指车上有皮鞭可驱散挡路的人,背壶是指车上可带暖壶,护眼指双眼雉翎,不入八分不用在京当差,也不必在京里住) 9镇国将军(相当于一品武官,补服为麒麟)Gurun be Dalire Janggin 10辅国将军(相当于二品武官,补服为狮子)Gurun de Aisilara Janggin 11奉国将军(相当于三品武官,补服为豹子)Gurun be Tuwakiyara Janggin 12奉恩将军(相当于四品武官,补服为老虎)Kesi be Tuwakiyara Janggin (上面四等爵位每一种又细分为三等,如一等镇国将军、二等镇国将军、三等镇国将军,仅俸银和禄米有差别) 固伦公主:居京师则俸银400两,禄米40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1000两,俸锻30匹;Gurun i Gungju 和硕公主:居住京师则俸银300两,禄米30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400两,俸锻15匹;Ho?o i Gungju 郡主:居住京师则俸银160两,禄米16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160两,俸锻12匹;Ho?o i Gege 县主:居住京师则俸银110两,禄米11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110两,俸锻10匹;Doro i Gege 郡君:居住京师则俸银60两,禄米6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60两,俸锻8匹;Beile i Jui Doro i Gege 县君:居住京师则俸银50两,禄米5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50两,俸锻6匹;Gūsa i Gege 乡君:居住京师则俸银40两,禄米4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40两,俸锻5匹;Gung ni Jui Gege 六品格格:居住京师则俸银30两,禄米3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30两,俸锻3匹。 固伦公主额驸:居住京师则俸银300两,禄米300斛;外藩则俸银300两,俸锻10匹; 和硕公主额驸:居住京师则俸银250两,禄米250斛;外藩则俸银255两,俸锻9匹; 郡主额驸:居住京师则俸银100两,禄米100斛;外藩则俸银100两,俸锻8匹; 县主额驸:居住京师则俸银60两,禄米60斛;外藩则俸银60两,俸锻6匹; 郡君额驸:居住京师则俸银50两,禄米50斛;外藩则俸银50两,俸锻5匹; 县君额驸:居住京师则俸银40两,禄米40斛;外藩则俸银40两,俸锻4匹。 宗室封爵一般每传一代 就要自动降低一级,如亲王死了 其子降爵位为郡王 其孙降为贝勒等等 低于奉恩将军的 称作闲散宗室 视四品官待遇 但因开国军功或特别受宠等原因授封的王爷们则可以世袭罔替,世代保有王爷的爵位 称作铁帽子王 有清一代 共有12家铁帽子王 分别是礼、睿、豫、郑、庄、肃、怡、恭、醇、庆10个亲王和顺承、克勤两个郡王。 另外,福康安本非宗室却授封贝子,死后追封郡王。 其子德麟,袭贝勒,递降至未入八分公,世袭罔替,这是清朝历史上唯一的特例。 (二)异姓功臣9等爵位: 公爵 侯爵 伯爵(以上超品) 子爵(正一品) 男爵(正二品) 轻车都尉(正三品,以上爵位俱分三等,如一等公、二等公、三等公) 骑都尉(正四品) 云骑尉(正五品) 恩骑尉(正七品) 世爵俸禄为:一等公岁支俸银700两,二等公685两,三等公660两,一等侯又一云骑尉635两,一等侯610两,二等侯585两,三等侯560两,一等伯又一云骑尉535两,一等伯510两,二等伯485两,三等伯460两,一等子又一云骑尉435两,一等子410两,二等子385两,三等子360两,一等男又一云骑尉335两,一等男310两,二等男285两,三等男260两,一等轻车都尉又一云骑尉235两,一等轻车都尉210两,二等轻车都尉185两,三等轻车都尉160两,骑都尉又一云骑尉135两,骑都尉110两,云骑尉85两,恩骑尉45两。还有不列等的闲散公255两,闲散侯230两,伯品级官205两,子品级官180两,男品级官155两,轻车都尉品级官130两,骑都尉品级官105两,云骑尉品级官80两。凡在京八旗世爵,每俸银1两,兼支给米1斛。 例如 和珅原袭三等轻车都尉,后晋爵至一等忠襄公,曾国藩授封一等毅勇侯,李鸿章授封一等肃毅伯,左宗棠授封一等恪靖伯,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赐号骠勇巴图鲁,授封一等男爵。 清代的公爵、侯爵、伯爵均分三等,地位都是在一品之上。雍正以前,爵位没有名字,雍正之后 开始赐予封号 公爵封号最多四个字 整个清朝只有四人 且全都是在乾隆年间,分别是: 一等诚嘉毅勇公 姓富察氏 名明瑞 字筠亭 满洲镶黄旗 属乾隆皇后富察氏外戚集团 一等诚谋英勇公 姓章佳氏 名阿桂 字广庭 满洲正蓝旗人 后改隶正白旗 其父大学士阿克敦 阿桂是乾隆末年的领班军机大臣 与和珅关系不睦 但都是乾隆宠幸之臣 一等嘉勇忠锐公 姓富察氏 名福康安 字瑶林 满洲镶黄旗人,大学士傅恒的儿子 傅恒是乾隆帝皇后的弟弟 封一等忠勇公 保和殿大学士(此为三殿三阁大学士最高等级 傅恒死后 无人再得此大学士级别 原为第二的文华殿大学士就相当于最高的大学士) 傅恒有四子:福灵安、福隆安、福康安、福长安。福灵安仅获云骑尉世职,当过总兵、副都统。福隆安是乾隆女儿和嘉公主的丈夫,傅恒死后,他承袭一等忠勇公。福长安在乾隆死后,与和珅一起获罪,嘉庆帝让他监督和珅自尽,但并未杀他,后来任正黄旗满洲副都统。福康安最得乾隆帝宠幸,屡立战功,金川平,论功,封福康安三等嘉勇男,后晋封嘉勇侯,台湾林爽文为乱,命福康安为将军平叛,进一等嘉勇公 平廓尔喀,加赐福康安一等轻车都尉,安南国内乱,命福康安去广西,途中病,命御医往视,加封嘉勇忠锐公。平苗人起义,进封贝子。后病死军中,追封郡王,其子德麟,袭贝勒,递降至未入八分公,世袭罔替。 一等武毅谋勇公 姓吴雅氏 名兆惠 字和甫 满洲正黄旗人,孝恭仁皇后族孙。 (三)蒙古爵位: 清廷授予蒙古封建主王公爵位,任命为札萨克(旗长)。札萨克世袭,根据清廷的规定和法令处理旗务,并接受清廷的监督。札萨克之下设协理台吉、管旗章京、梅伦、笔帖式等僚属,协理旗务。旗内的土地和属民由札萨克支配,旗下设佐,为基本军事单位,每佐设佐领一人,辖旗丁一百五十人,在旗札萨克领导下,审理丁册,征收税课,排解纠纷,传递信件及征发人丁。佐领之下设骁骑校、领催,协助位领办理军政事务。每六佐复设一参领统辖。在佐之下,每十户设一什长,为最低一级行政单位的管理人。清统治者为了不使旗札萨克享有独立权力,订出会盟制度,在旗之上设盟,合数旗而成。盟不是实质性的管理单位,只是一种实行监督的组织,一般不设办理盟务的衙门。只是在盟内各旗会盟时“简军实、阅边防、理讼狱、审丁册”。盟设正副盟长各一。每3年会盟一次,各盟均有固定的会盟地。盟长由理藩院于盟内各旗札萨克中选人赛清帝任命兼摄。盟长的主要任务是充当会盟的召集人,不能直接干预各旗内部事务,也无权擅自发布政令,只是对各旗札萨克起监督作用,并充当旗札萨克与清政府的中间人。蒙古旧有的部,只在名义上保存下来,不具有任何行政职能。封爵为: 1亲王 2郡王 3贝勒 4贝子 5镇国公 6辅国公 7札萨克台吉 8一等台吉(塔布囊) 9二等台吉(塔布囊) 10三等台吉(塔布囊) 11四等台吉(塔布囊) 12固伦额驸 13和硕额驸 14郡主额驸 15县主额驸 16郡君额驸 17县君额驸 外蒙古四部:土谢图汗,赛音诺颜,车臣汗,扎萨克图汗,下辖旗八十六个,计:土谢图汗部20旗,属汗阿林盟;三音诺颜部22旗,厄鲁特2旗,属齐齐尔巴克盟;车臣汗部23旗,属克鲁伦巴尔和屯盟;札萨克图汗部18旗及辉特部1旗,属札克必拉色钦比都哩雅诺尔盟。 青海蒙古共置西蒙古和硕特、绰罗斯、辉特、土尔扈特等部28旗、喀尔喀部及诺门罕1旗,为1盟,由西宁办事大臣兼任盟长。 土尔扈特部编旗设盟:在今新疆巴音格楞蒙古族自治州境内的旧土尔扈特部4旗,为南路乌纳思索珠克图盟;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境内的3旗,为北烙乌纳恩索珠克盟;今乌苏县境内的2旗,为东路乌讷恩素珠克盟;今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境内的1旗,为西路乌讷恩素珠克盟。此外,新土尔扈特2旗,为青塞特奇勒图盟;和硕特3旗,为巴图塞特奇勒图盟。 在西套蒙古地区也建立了旗制。阿拉善地区和硕特蒙古,于康熙年间建立札萨克旗;额济纳地区亦建立了札萨克旗,皆不设盟。乾隆年间,杜尔伯特三策凌率部南附清朝后,于1754年(乾隆十九年),建左翼1旗,辉特1旗,为赛因济雅哈图左翼盟;又建右翼3旗,辉特1旗,为赛因济雅哈图右翼盟。 封爵有汗,王、贝勒、贝子、公。无塔布囊,有台吉。 一、亲王之女,称为“和硕格格”,汉名为“郡主”;二、世子及郡王之女,称为“多罗格格”,汉名为“县主”;三、多罗贝勒之女,亦称为“多罗格格”,汉名为“郡君”;四、贝子之女,称为“固山格格”,汉名“县君”;五、镇国公、辅国公之女,称“格格”,汉名“乡君”;

礼亲王代善(族长)
睿亲王多尔衮(摄政王)、
豫亲王多铎(清庭第二号人物)、
怡亲王胤祥(十三爷)、
恭亲王奕欣(鬼子六)、
醇亲王奕譞 (他的儿子是光绪帝,孙子是溥仪)

呵呵,若是论最,当属多尔衮吧。清太祖十四子,睿亲王,摄政王,哪个提出来不是响当当的名号?第一次出征,福大命大:再舍帝位,立幼帝:率领清兵入关,收吴三桂···世间人无完人,他曾下令屠城,也曾下剃发令,但他是摄政王,他也还是睿亲王。 当然,清朝末年 恭亲王奕也不错。 其实两人的最大不同,一个打江山,一个守江山,都不容易。



清朝王爷有哪些等级?~

清朝的王爷共有240多位,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将宗室封爵定为十四等级即和硕亲王、贝勒、世子、多罗郡王、长子、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恩将军。和硕、多罗、固山都是满语,和硕意为:一方,那么和硕亲王是王爷等级中最高的一等。清朝封爵方式有两种:一是因军功受封,为功封;一种因皇帝之后而受封,为恩封。按照制度,恩封的后代在承袭前人的爵位时要降一级,降至最后一个等级再袭。但清朝共有十二位王的后人,在继承爵位时无需降级,作为皇帝对其功劳的赏赐,俗称:铁帽子王,即:世袭罔替,配享太庙。

明清时王爵常被世人尊称为王爷,亲王只是王爵的一种。世袭罔替的王爷有庄、怡、恭、醇、庆、礼、睿、豫、肃、郑这十位亲王和顺承郡王、克勤郡王。亲王和郡王世袭罔替本质上都是一样的,级别是一样,但是后代的袭爵待遇不一样。 满清皇室爵位是这样的: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
清初诸王都是因军功受封,功劳大的被封为“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后代袭爵没有变化都是原始的王爵。没有世袭罔替待遇的,就按照清朝的袭爵制度“递降袭爵”,如果没有特殊的功劳受到皇上的再次嘉奖,每传一代爵位就下降一级,直到亲王降到镇国将军、郡王降到辅国将军为止不再下降。那些因系“天潢近支”而封世爵的皇子王孙,称为“恩封诸王”。亲王必然比郡王爵位大。

扩展资料:
王爷,封建时代尊称有王爵封号的人。不一定是王公贵族出身。拥有王爵封号的人还包括对国家和民族有贡献的平民被授予称号,如韩信等。
王爷相当于一个大地主,可以从自己的封地上收田租,生活条件很好。但没有离开自己封地自由活动的权力。除非皇帝召唤他进京。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王爷

清朝所以的王爷
答:长子定安亲王永璜(追封)---定郡王绵德(夺爵) 定恭亲王绵恩———定端亲王奕绍———定敏亲王载铨---定慎郡王溥煦(过继绵德曾孙)次子端慧太子永琏(这个可以不算王爷)三子循郡王永璋(追封)四子永成出继 五子荣纯亲王永琪———荣恪郡王绵亿 六子永瑢 出继 七子哲亲王永琮(追封)八子仪慎亲...

古代有哪些王爷啊
答:但个别有大功的臣子也会封王,比如唐代的郭子仪,宋代的岳飞。封王制度在各个朝代有很大变动,拿唐代打个比方,一字王都是亲王,如秦王,潞王,庸王,齐王等;二字王则是郡王,如淮安王,江夏王等。但汉代就不是这样。清代皇族按地位从高到低称乎一次是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王爷这...

清朝有哪些王爷?王爷是什么职位?
答:晚清时期按照主流看法是从道光二十年开始,包括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朝,自咸丰朝及以后,清王朝就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王爷,包括恭亲王奕,醇亲王奕譞,礼亲王世铎,惇亲王奕誴(就是民间传说中的五王爷,奕的哥哥,咸丰帝的弟弟),庆亲王奕劻,肃亲王善耆。晚清时期的著名...

宋朝有哪些王爷
答:吴荣王颢(子晋康郡王孝骞),益端献王頵(子豫章郡王孝参)宋神宗的子孙有:吴荣穆王佖(子和义郡王有义),越王偲,楚荣宪王似(子永宁郡王有恭)宋徽宗的子孙有:郓王楷,肃王枢,景王杞,济王栩,徐王棣,沂王咢,南康郡王栻,信王榛,次汉王椿,次安康郡王楃,次广平郡王楗 宋高宗养子:...

隋朝王爷都有哪些?他们的生卒年,生平事迹,子女,是什么?
答:忠孝王伍建章:忠孝王伍建章可以说是隋朝开国的第一元勋,他最为人喜闻乐道的一件事就是在当山洼闯重围、搬救兵,解救了隋文帝杨坚与隋朝大军,算的上是“未建其国,先救其主”了。虽然后来因为怒骂昏君隋炀帝杨广“欺娘戏妹、弑父鸩兄”而被“敲牙拔舌”,但他对隋朝的耿耿愚忠可见一般.开国...

谁知道汉朝所有王爷的王号及名字?
答:⑴ (1)汉高帝刘邦 │ ———│ │ ⑵ (2)汉惠帝刘盈 (5)汉文帝刘恒 │ │ ——— │ │ │ │ ⑶(3)汉少帝刘恭 (4)汉少帝刘弘 (6)汉景帝刘启 │ ———│ │ ⑷ (7)汉武帝刘彻 长沙定王刘发 │ │ ——— │ │ │ │ │ ⑸ 戾太子刘据 昌邑哀王刘髆 (8)...

我想问一下 唐朝有几位王爷啊?分别叫什么?求解
答:武德年间,数次帮助李世民的江夏王李道宗,就是他的叔叔;因为“玄武门之变”的关系,所以唐太宗登基后所谓的王爷,都是他父亲李渊晚期的一些嫔妃所生……李智云/李元景/李元昌/李元亨/李元方/李元礼/李元嘉/李元则/李元懿/李元轨/李凤/李元庆/李元裕/李元名/李灵夔/李元祥/李元晓/李元婴 至于太宗皇帝...

中晋朝的八王之乱的八王是哪些王爷?
答:西晋初建,晋武帝司马炎以曹魏亡国之鉴而大封同姓诸侯王。太熙元年(290年),武帝死,晋惠帝司马衷继位。此时同姓诸王的势力已发展到出则总督一方军政、入则控制中央朝权的程度。元康元年,武帝后族杨氏与惠帝后族贾氏为争权冲突激烈,皇后贾南风联合司马玮、司马亮发禁军围杀太尉杨骏,废杨太后,以司马亮...

明朝 谋反的王爷有哪几位?
答:1、朱高煦,明成祖朱棣次子,明仁宗朱高炽同母弟,徐皇后所生。朱高煦最初被封为高阳郡王,后随父亲起兵靖难,累立战功。成祖即位后,封为汉王,藩国云南。他却一直留居南京,不肯就藩,多次谋取太子之位,纵使私兵劫掠,僣用乘舆器物。永乐十五年(1417年),被强令就藩乐安州,但仍不悔改。宣德...

清代王爷有哪些?
答:清朝的王爷分为两种 一种是和硕亲王 比较有名的如 礼亲王代善 郑亲王济尔哈朗 睿亲王多尔衮 豫亲王多铎 肃亲王豪格 庄亲王硕赛 一种是多罗郡王 如克勤郡王 岳托 顺承郡王勒克德浑 以上八位就是清朝最著名的八大铁帽子王 从清朝建立到灭亡 这八位的王位世代罔替 子子孙孙永远为王不用降级的 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