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邦子和京剧有何区别及特点? 河北梆子,跟京剧有什么区别

作者&投稿:钱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河北梆子是河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是梆子声腔的一个重要支脉。

  河北梆子是由清朝康熙年间流入河北的山西、陕西梆子与当地原有剧种--京腔(河北高腔)的结合而生成的,大约形成于嘉庆、道光时期。它诞生于河北农村并流布河北全省,其兴盛时,不仅盛行于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而且遍及山东、东北等地的中、小城市及农村,是流行地域广泛,影响较大的剧种。

  河北梆子唱词及念白的发音,以北京语音为基础,念白虽与京剧近似,但不念"上口词".脚色行当分类及表演形式,大体与京剧相同。

  生行中以须生为主,唱做并重;当行中的青衫(又名青衣)以唱为主,在《宝莲灯》等剧中能连唱数十句甚至百句以上,突字真切,行腔委婉;花旦重做功说白,表情细腻'刀马旦文武并重;武旦演《泗州城》的耍鞭和大卖艺的技艺,都很突出。花脸多用假嗓,只有净生行(包括大净生和二净生)是河北梆子不同与京剧的一个特殊行当,其特点是须生扮相,花脸唱腔,兼用生净两行表演程式,由净行演员应工。如庆顶珠的萧恩,三击掌的王允,金沙滩的杨继业等。各行当均有自己特定的传统唱腔。

  生腔苍劲悲壮,当腔激越高昂。净腔粗犷豪放,丑腔跳跃戏谑。其中,生旦行的唱腔较为丰富多样。唱腔音乐是版式变化的结构体制,主体版式有大慢板,小慢板,二六板(包括正反调),流水板,减板,哭板,辅助版式有导板,大起板,尖板,搭调,哭头(么二三),留板,锁板等。

  主要伴奏乐器有板胡,笛,梆子,笙;近年来,打击乐器的锣鼓经借鉴京剧,打法大体相同。

  河北梆子剧目分传统戏剧目与时装戏剧目两大类。传统剧目约五百五十多个,有《杨家将》、《庆顶珠》、《宝莲灯》、《铡美案》、《教学》等。 时装戏剧目一百五十多个。流传至今的代表性剧目有:《蝴蝶杯》、《秦香莲》、《南北合》、《春秋配》、《斩子》等。

  河北梆子剧本词句通俗易懂,多为河北地方口语,富有浓厚的河北乡土气味。河北梆子唱腔,高亢激越,伴奏铿锵有力。河北梆子唱腔分有生、旦、净、丑四行。此外,河北梆子在剧目唱腔伴奏等方面曾给北路梆子、老调梆子、评剧以一定影响。

  中国京剧被称为"东方歌剧" ,它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

  京剧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的源头要追溯到几种古老的地方戏剧,特别 是十八世纪流行于中国南方的地方戏"徽班"。1790年,第一个徽班进入北 京,参加皇帝的生日演出。随后又有不少徽班陆续到北京演出。徽班本来流动性强,善于吸收其它剧种的剧目和表演方法,北京聚集了众多地方剧种,这使得徽班在艺术上得到迅速提高。

  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过数十年的融汇,京剧才算形成,并成为中国最大戏曲剧种。

  京剧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广泛,都居中国之首。

  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它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 (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述故事,刻划人物。 京剧的角色主要分为:生(男性)、旦(女性)、净(男性)、丑(男性、女性 皆有)四大行当,此外还有一些配角行当。
  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它作为创造舞台形象的艺术手段是十分丰富的,而用法又是十分严格的。不能驾驭这些程式,就无法完成京剧舞台艺术的创造。由于京剧在形成之初,便进入了宫廷,使它的发育成长不同于地方剧种。要求它所要表现的生活领域更宽,所要塑造的人物类型更多,对它的技艺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严,对它创造舞台形象的美学要求也更高。当然,同时也相应地使它的民间乡土气息减弱,纯朴、粗犷的风格特色相对淡薄。因而,它的表演艺术更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表演上要求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上要求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武戏则不以火爆勇猛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

🐹🐹🐹🐹🐹🐹🐹🐹🐹🐹🐹🐹🐹

京剧和河北梆子有什么不同?~

河北梆子和京剧都属于板腔体,主要区别就是河北梆子用板胡演奏,京剧用京胡演奏,还有就是板式的区别。

河北梆子和京剧都属于板腔体,主要区别就是河北梆子用板胡演奏,京剧用京胡演奏,还有就是板式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