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跪求红楼梦28回概括 跪求 红楼梦第二十五回解析

作者&投稿:武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第二十八回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话说林黛玉只因昨夜晴雯不开门一事,错疑在宝玉身上.至次日又可巧遇见饯花之期,正是一腔无明正未发泄,又勾起伤春愁思,因把些残花落瓣去掩埋,由不得感花伤己, 哭了几声,便随口念了几句.不想宝玉在山坡上听见,先不过点头感叹,次后听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不觉恸倒山坡之上, 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既黛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推之于他人,如宝钗,香菱,袭人等 ,亦可到无可寻觅之时矣.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矣!----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了去, 真不知此时此际欲为何等蠢物,杳无所知,逃大造,出尘网,使可解释这段悲伤.正是:花影不离身左右,鸟声只在耳东西.
那林黛玉正自伤感, 忽听山坡上也有悲声,心下想道:"人人都笑我有些痴病,难道还有一个痴子不成?"想着,抬头一看,见是宝玉.林黛玉看见,便道:"啐!我道是谁, 原来是这个狠心短命的......"刚说到"短命"二字,又把口掩住,长叹了一声,自己抽身便走了.
这里宝玉悲恸了一回, 忽然抬头不见了黛玉,便知黛玉看见他躲开了,自己也觉无味, 抖抖土起来,下山寻归旧路,往怡红院来.可巧看见林黛玉在前头走,连忙赶上去,说道:"你且站住.我知你不理我,我只说一句话,从今后撂开手."林黛玉回头看见是宝玉, 待要不理他,听他说"只说一句话,从此撂开手",这话里有文章,少不得站住说道:"有一句话,请说来."宝玉笑道:"两句话,说了你听不听?"黛玉听说,回头就走. 宝玉在身后面叹道: "既有今日,何必当初!"林黛玉听见这话,由不得站住,回头道:" 当初怎么样? 今日怎么样?"宝玉叹道:"当初姑娘来了,那不是我陪着顽笑?凭我心爱的,姑娘要,就拿去,我爱吃的,听见姑娘也爱吃,连忙干干净净收着等姑娘吃.一桌子吃饭,一床上睡觉.丫头们想不到的,我怕姑娘生气,我替丫头们想到了.我心里想着: 姊妹们从小儿长大, 亲也罢,热也罢,和气到了儿,才见得比人好.如今谁承望姑娘人大心大, 不把我放在眼睛里,倒把外四路的什么宝姐姐凤姐姐的放在心坎儿上,倒把我三日不理四日不见的. 我又没个亲兄弟亲姊妹.----虽然有两个,你难道不知道是和我隔母的?我也和你似的独出,只怕同我的心一样.谁知我是白操了这个心,弄的有冤无处诉!"说着不觉滴下眼泪来.
黛玉耳内听了这话,眼内见了这形景,心内不觉灰了大半,也不觉滴下泪来,低头不语.宝玉见他这般形景,遂又说道:"我也知道我如今不好了,但只凭着怎么不好,万不敢在妹妹跟前有错处. 便有一二分错处,你倒是或教导我,戒我下次,或骂我两句, 打我两下, 我都不灰心.谁知你总不理我,叫我摸不着头脑,少魂失魄,不知怎么样才好. 就便死了,也是个屈死鬼,任凭高僧高道忏悔也不能超生,还得你申明了缘故,我才得托生呢!"
黛玉听了这个话, 不觉将昨晚的事都忘在九霄云外了,便说道:"你既这么说,昨儿为什么我去了, 你不叫丫头开门?"宝玉诧异道:"这话从那里说起?我要是这么样, 立刻就死了! "林黛玉啐道:"大清早起死呀活的,也不忌讳.你说有呢就有,没有就没有, 起什么誓呢."宝玉道:"实在没有见你去.就是宝姐姐坐了一坐,就出来了."林黛玉想了一想,笑道:"是了.想必是你的丫头们懒待动,丧声歪气的也是有的."宝玉道: " 想必是这个原故.等我回去问了是谁,教训教训他们就好了."黛玉道:"你的那些姑娘们也该教训教训,只是我论理不该说.今儿得罪了我的事小,倘或明儿宝姑娘来,什么贝姑娘来,也得罪了,事情岂不大了."说着抿着嘴笑.宝玉听了,又是咬牙,又是笑.
二人正说话,只见丫头来请吃饭,遂都往前头来了.王夫人见了林黛玉,因问道:" 大姑娘,你吃那鲍太医的药可好些?"林黛玉道:"也不过这么着.老太太还叫我吃王大夫的药呢."宝玉道:"太太不知道,林妹妹是内症,先天生的弱,所以禁不住一点风寒, 不过吃两剂煎药就好了,散了风寒,还是吃丸药的好."王夫人道:"前儿大夫说了个丸药的名字,我也忘了."宝玉道:"我知道那些丸药,不过叫他吃什么人参养荣丸."王夫人道:"不是."宝玉又道:"八珍益母丸?左归?右归?再不,就是麦味地黄丸."王夫人道 :"都不是.我只记得有个`金刚'两个字的."宝玉扎手笑道:"从来没听见有个什么`金刚丸'.若有了`金刚丸',自然有`菩萨散'了!"说的满屋里人都笑了.宝钗抿嘴笑道:" 想是天王补心丹. "王夫人笑道:"是这个名儿.如今我也糊涂了."宝玉道:"太太倒不糊涂,都是叫`金刚'`菩萨'支使糊涂了."王夫人道:"扯你娘的臊!又欠你老子捶你了 ."宝玉笑道:"我老子再不为这个捶我的."
王夫人又道: "既有这个名儿,明儿就叫人买些来吃."宝玉笑道:"这些都不中用的. 太太给我三百六十两银子,我替妹妹配一料丸药,包管一料不完就好了."王夫人道: "放屁!什么药就这么贵?"宝玉笑道:"当真的呢,我这个方子比别的不同.那个药名儿也古怪, 一时也说不清.只讲那头胎紫河车,人形带叶参,三百六十两不足.龟大何首乌, 千年松根茯苓胆,诸如此类的药都不算为奇,只在群药里算.那为君的药,说起来唬人一跳. 前儿薛大哥哥求了我一二年,我才给了他这方子.他拿了方子去又寻了二三年, 花了有上千的银子,才配成了.太太不信,只问宝姐姐."宝钗听说,笑着摇手儿说: "我不知道,也没听见.你别叫姨娘问我."王夫人笑道:"到底是宝丫头,好孩子,不撒谎."宝玉站在当地,听见如此说,一回身把手一拍,说道:"我说的倒是真话呢 ,倒说我撒谎."口里说着,忽一回身,只见林黛玉坐在宝钗身后抿着嘴笑,用手指头在脸上画着羞他.
凤姐因在里间屋里看着人放桌子, 听如此说,便走来笑道:"宝兄弟不是撒谎,这倒是有的. 上日薛大哥亲自和我来寻珍珠,我问他作什么,他说配药.他还抱怨说,不配也罢了,如今那里知道这么费事.我问他什么药,他说是宝兄弟的方子,说了多少药 , 我也没工夫听.他说不然我也买几颗珍珠了,只是定要头上带过的,所以来和我寻. 他说: `妹妹就没散的,花儿上也得,掐下来,过后儿我拣好的再给妹妹穿了来.'我没法儿,把两枝珠花儿现拆了给他.还要了一块三尺上用大红纱去,乳钵乳了隔面子呢. "凤姐说一句,那宝玉念一句佛,说:"太阳在屋子里呢!"凤姐说完了,宝玉又道:"太太想,这不过是将就呢.正经按那方子,这珍珠宝石定要在古坟里的,有那古时富贵人家装裹的头面,拿了来才好.如今那里为这个去刨坟掘墓,所以只是活人带过的,也可以使得."王夫人道:"阿弥陀佛,不当家花花的!就是坟里有这个,人家死了几百年,这会子翻尸盗骨的,作了药也不灵!"
宝玉向林黛玉说道: "你听见了没有,难道二姐姐也跟着我撒谎不成?"脸望着黛玉说话, 却拿眼睛パ,着宝钗.黛玉便拉王夫人道:"舅母听听,宝姐姐不替他圆谎,他支吾着我. "王夫人也道:"宝玉很会欺负你妹妹."宝玉笑道:"太太不知道这原故.宝姐姐先在家里住着,那薛大哥哥的事,他也不知道,何况如今在里头住着呢,自然是越发不知道了. 林妹妹才在背后羞我,打谅我撒谎呢."正说着,只见贾母房里的丫头找宝玉林黛玉去吃饭. 林黛玉也不叫宝玉,便起身拉了那丫头就走.那丫头说等着宝玉一块儿走.林黛玉道:"他不吃饭了,咱们走.我先走了."说着便出去了.宝玉道:"我今儿还跟着太太吃罢. "王夫人道:"罢,罢,我今儿吃斋,你正经吃你的去罢."宝玉道:" 我也跟着吃斋."说着便叫那丫头"去罢",自己先跑到桌子上坐了.王夫人向宝钗等笑道: "你们只管吃你们的,由他去罢."宝钗因笑道:"你正经去罢.吃不吃,陪着林姑娘走一趟,他心里打紧的不自在呢."宝玉道:"理他呢,过一会子就好了."
一时吃过饭,宝玉一则怕贾母记挂,二则也记挂着林黛玉,忙忙的要茶漱口.探春惜春都笑道:"二哥哥,你成日家忙些什么?吃饭吃茶也是这么忙碌碌的."宝钗笑道:" 你叫他快吃了瞧林妹妹去罢, 叫他在这里胡羼些什么."宝玉吃了茶,便出来,一直往西院来. 可巧走到凤姐儿院门前,只见凤姐蹬着门槛子拿耳挖子剔牙,看着十来个小厮们挪花盆呢. 见宝玉来了,笑道:"你来的好.进来,进来,替我写几个字儿."宝玉只得跟了进来.到了屋里,凤姐命人取过笔砚纸来,向宝玉道:"大红妆缎四十匹,蟒缎四十匹, 上用纱各色一百匹,金项圈四个."宝玉道:"这算什么?又不是帐,又不是礼物, 怎么个写法?"凤姐儿道:"你只管写上,横竖我自己明白就罢了."宝玉听说只得写了. 凤姐一面收起,一面笑道:"还有句话告诉你,不知你依不依?你屋里有个丫头叫红玉, 我要叫了来使唤, 明儿我再替你挑几个,可使得?"宝玉道:"我屋里的人也多的很,姐姐喜欢谁, 只管叫了来,何必问我."凤姐笑道:"既这么着,我就叫人带他去了."宝玉道:"只管带去."说着便要走.凤姐儿道:"你回来,我还有一句话呢."宝玉道:"老太太叫我呢, 有话等我回来罢."说着便来至贾母这边,只见都已吃完饭了.贾母因问他:" 跟着你娘吃了什么好的? "宝玉笑道:"也没什么好的,我倒多吃了一碗饭."因问:"林妹妹在那里?"贾母道:"里头屋里呢."
宝玉进来, 只见地下一个丫头吹熨斗,炕上两个丫头打粉线,黛玉弯着腰拿着剪子裁什么呢. 宝玉走进来笑道:"哦,这是作什么呢?才吃了饭,这么空着头,一会子又头疼了. "黛玉并不理,只管裁他的.有一个丫头说道:"那块绸子角儿还不好呢,再熨他一熨."黛玉便把剪子一撂,说道:"理他呢,过一会子就好了."宝玉听了,只是纳闷. 只见宝钗探春等也来了,和贾母说了一回话.宝钗也进来问:"林妹妹作什么呢?"因见林黛玉裁剪,因笑道:"妹妹越发能干了,连裁剪都会了."黛玉笑道:"这也不过是撒谎哄人罢了. "宝钗笑道:"我告诉你个笑话儿,才刚为那个药,我说了个不知道,宝兄弟心里不受用了. "林黛玉道:"理他呢,过会子就好了."宝玉向宝钗道:"老太太要抹骨牌, 正没人呢,你抹骨牌去罢."宝钗听说,便笑道:"我是为抹骨牌才来了?"说着便走了. 林黛玉道:"你倒是去罢,这里有老虎,看吃了你!"说着又裁.宝玉见他不理,只得还陪笑说道: "你也出去逛逛再裁不迟."林黛玉总不理.宝玉便问丫头们:"这是谁叫裁的?"林黛玉见问丫头们,便说道:"凭他谁叫我裁,也不管二爷的事!"宝玉方欲说话 ,只见有人进来回说"外头有人请".宝玉听了,忙撤身出来.黛玉向外头说道:"阿弥陀佛!赶你回来,我死了也罢了."
宝玉出来,到外面,只见焙茗说道:"冯大爷家请."宝玉听了,知道是昨日的话,便说:"要衣裳去."自己便往书房里来.焙茗一直到了二门前等人,只见一个老婆子出来了,焙茗上去说道:"宝二爷在书房里等出门的衣裳,你老人家进去带个信儿."那婆子说:"放你娘的屁!倒好,宝二爷如今在园里住着,跟他的人都在园里,你又跑了这里来带信儿来了! "焙茗听了,笑道:"骂的是,我也糊涂了."说着一径往东边二门前来.可巧门上小厮在甬路底下踢球, 焙茗将原故说了.小厮跑了进去,半日抱了一个包袱出来,递与焙茗.回到书房里,宝玉换了,命人备马,只带着焙茗,锄药,双瑞,双寿四个小厮去了.一径到了冯紫英家门口,有人报与了冯紫英,出来迎接进去.只见薛蟠早已在那里久候, 还有许多唱曲儿的小厮并唱小旦的蒋玉菡,锦香院的妓女云儿.大家都见过了,然后吃茶.宝玉擎茶笑道:"前儿所言幸与不幸之事,我昼悬夜想,今日一闻呼唤即至."冯紫英笑道:"你们令表兄弟倒都心实.前日不过是我的设辞,诚心请你们一饮 , 恐又推托,故说下这句话.今日一邀即至,谁知都信真了."说毕大家一笑,然后摆上酒来,依次坐定.冯紫英先命唱曲儿的小厮过来让酒,然后命云儿也来敬.
那薛蟠三杯下肚,不觉忘了情,拉着云儿的手笑道:"你把那梯己新样儿的曲子唱个我听,我吃一坛如何?"云儿听说,只得拿起琵琶来,唱道:
两个冤家,都难丢下,想着你来又记挂着他.两个人形
容俊俏,都难描画.想昨宵幽期私订在荼さ架,一个偷情,
一个寻拿, 拿住了三曹对案,我也无回话.唱毕笑道:"你喝一坛子罢了."薛蟠听说,笑道:"不值一坛,再唱好的来."
宝玉笑道: "听我说来:如此滥饮,易醉而无味.我先喝一大海,发一新令,有不遵者, 连罚十大海,逐出席外与人斟酒."冯紫英蒋玉菡等都道:"有理,有理."宝玉拿起海来一气饮干,说道:"如今要说悲,愁,喜,乐四字,却要说出女儿来,还要注明这四字原故. 说完了,饮门杯.酒面要唱一个新鲜时样曲子,酒底要席上生风一样东西,或古诗, 旧对,<<四书>><<五经>>成语."薛蟠未等说完,先站起来拦道:"我不来,别算我. 这竟是捉弄我呢!"云儿也站起来,推他坐下,笑道:"怕什么?这还亏你天天吃酒呢,难道你连我也不如! 我回来还说呢.说是了,罢,不是了,不过罚上几杯,那里就醉死了. 你如今一乱令,倒喝十大海,下去斟酒不成?"众人都拍手道妙.薛蟠听说无法,只得坐了.听宝玉说道:"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女儿喜,对镜晨妆颜色美.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
众人听了,都道:"说得有理."薛蟠独扬着脸摇头说:"不好,该罚!"众人问:"如何该罚?"薛蟠道:"他说的我通不懂,怎么不该罚?"云儿便拧他一把,笑道:"你悄悄的想你的罢.回来说不出,又该罚了."于是拿琵琶听宝玉唱道: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 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
莼噎满喉, 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
水悠悠.唱完,大家齐声喝彩,独薛蟠说无板.宝玉饮了门杯,便拈起一片梨来,说道:"雨打梨花深闭门."完了令.
下该冯紫英,说道:"女儿悲,儿夫染病在垂危.女儿愁,大风吹倒梳妆楼.女儿喜, 头胎养了双生子.女儿乐,私向花园掏蟋蟀."说毕,端起酒来,唱道:
你是个可人,你是个多情,你是个刁钻古怪鬼灵精,你
是个神仙也不灵.我说的话儿你全不信,只叫你去背地里
细打听, 才知道我疼你不疼!唱完,饮了门杯,说道:"鸡声茅店月."令完,下该云儿.
云儿便说道: "女儿悲,将来终身指靠谁?"薛蟠叹道:"我的儿,有你薛大爷在,你怕什么!"众人都道:"别混他,别混他!"云儿又道:"女儿愁,妈妈打骂何时休!"薛蟠道 : "前儿我见了你妈,还吩咐他不叫他打你呢."众人都道:"再多言者罚酒十杯."薛蟠连忙自己打了一个嘴巴子, 说道:"没耳性,再不许说了."云儿又道:"女儿喜,情郎不舍还家里.女儿乐,住了箫管弄弦索."说完,便唱道:
щ蔻开花三月三,一个虫儿往里钻.钻了半日不得进
去,爬到花儿上打秋千.肉儿小心肝,我不开了你怎么钻?唱毕,饮了门杯,说道:" 桃之夭夭."令完了,下该薛蟠.
薛蟠道:"我可要说了:女儿悲----"说了半日,不见说底下的.冯紫英笑道:"悲什么?快说来."薛蟠登时急的眼睛铃铛一般,瞪了半日,才说道:"女儿悲----"又咳嗽了两声,说道:"女儿悲,嫁了个男人是乌龟."众人听了都大笑起来.薛蟠道:"笑什么,难道我说的不是?一个女儿嫁了汉子,要当忘八,他怎么不伤心呢?"众人笑的弯腰说道: " 你说的很是,快说底下的."薛蟠瞪了一瞪眼,又说道:"女儿愁----"说了这句,又不言语了.众人道:"怎么愁?"薛蟠道:"绣房撺出个大马猴."众人呵呵笑道:"该罚,该罚 ! 这句更不通,先还可恕."说着便要筛酒.宝玉笑道:"押韵就好."薛蟠道:"令官都准了,你们闹什么?"众人听说,方才罢了.云儿笑道:"下两句越发难说了,我替你说罢." 薛蟠道: "胡说!当真我就没好的了!听我说罢:女儿喜,洞房花烛朝慵起."众人听了, 都诧异道:"这句何其太韵?"薛蟠又道:"女儿乐,一根фх往里戳."众人听了,都扭着脸说道: "该死,该死!快唱了罢."薛蟠便唱道:"一个蚊子哼哼哼."众人都怔了,说:" 这是个什么曲儿?"薛蟠还唱道:"两个苍蝇嗡嗡嗡."众人都道:"罢,罢,罢!"薛蟠道:" 爱听不听! 这是新鲜曲儿,叫作哼哼韵.你们要懒待听,连酒底都免了,我就不唱."众人都道: "免了罢,免了罢,倒别耽误了别人家."于是蒋玉菡说道:"女儿悲,丈夫一去不回归.女儿愁,无钱去打桂花油.女儿喜,灯花并头结双蕊.女儿乐,夫唱妇随真和合 ."说毕,唱道:
可喜你天生成百媚娇,恰便似活神仙离碧霄.度青春,
年正小,配鸾凤,真也着.呀!看天河正高,听谯楼鼓敲,
剔银灯同入鸳帏悄.唱毕,饮了门杯,笑道:"这诗词上我倒有限.幸而昨日见了一副对子,可巧只记得这句,幸而席上还有这件东西."说毕,便干了酒,拿起一朵木樨来 ,念道:"花气袭人知昼暖."
众人倒都依了, 完令.薛蟠又跳了起来,喧嚷道:"了不得,了不得!该罚,该罚!这席上又没有宝贝,你怎么念起宝贝来?"蒋玉菡怔了,说道:"何曾有宝贝?"薛蟠道:"你还赖呢! 你再念来."蒋玉菡只得又念了一遍.薛蟠道:"袭人可不是宝贝是什么!你们不信, 只问他."说毕,指着宝玉.宝玉没好意思起来,说:"薛大哥,你该罚多少?"薛蟠道:"该罚,该罚!"说着拿起酒来,一饮而尽.冯紫英与蒋玉菡等不知原故,云儿便告诉了出来.蒋玉菡忙起身陪罪.众人都道:"不知者不作罪."
少刻, 宝玉出席解手,蒋玉菡便随了出来.二人站在廊檐下,蒋玉菡又陪不是.宝玉见他妩媚温柔,心中十分留恋,便紧紧的搭着他的手,叫他:"闲了往我们那里去.还有一句话借问, 也是你们贵班中,有一个叫琪官的,他在那里?如今名驰天下,我独无缘一见."蒋玉菡笑道:"就是我的小名儿."宝玉听说,不觉欣然跌足笑道:"有幸,有幸 ! 果然名不虚传.今儿初会,便怎么样呢?"想了一想,向袖中取出扇子,将一个玉ぉ扇坠解下来, 递与琪官,道:"微物不堪,略表今日之谊."琪官接了,笑道:"无功受禄,何以克当! 也罢,我这里得了一件奇物,今日早起方系上,还是簇新的,聊可表我一点亲热之意."说毕撩衣,将系小衣儿一条大红汗巾子解了下来, 递与宝玉,道:"这汗巾子是茜香国女国王所贡之物,夏天系着,肌肤生香,不生汗渍.昨日北静王给我的,今日才上身.若是别人,我断不肯相赠. 二爷请把自己系的解下来,给我系着."宝玉听说,喜不自禁,连忙接了,将自己一条松花汗巾解了下来, 递与琪官.二人方束好,只见一声大叫:"我可拿住了!"只见薛蟠跳了出来, 拉着二人道:"放着酒不吃,两个人逃席出来干什么?快拿出来我瞧瞧." 二人都道:"没有什么."薛蟠那里肯依,还是冯紫英出来才解开了.于是复又归坐饮酒 ,至晚方散.
宝玉回至园中, 宽衣吃茶.袭人见扇子上的坠儿没了,便问他:"往那里去了?"宝玉道:"马上丢了."睡觉时只见腰里一条血点似的大红汗巾子,袭人便猜了八九分,因说道:"你有了好的系裤子,把我那条还我罢."宝玉听说,方想起那条汗巾子原是袭人的, 不该给人才是,心里后悔,口里说不出来,只得笑道:"我赔你一条罢."袭人听了, 点头叹道: "我就知道又干这些事!也不该拿着我的东西给那起混帐人去.也难为你, 心里没个算计儿."再要说几句,又恐怄上他的酒来,少不得也睡了,一宿无话.至次日天明, 方才醒了,只见宝玉笑道:"夜里失了盗也不晓得,你瞧瞧裤子上."袭人低头一看, 只见昨日宝玉系的那条汗巾子系在自己腰里呢,便知是宝玉夜间换了,忙一顿把解下来, 说道:"我不希罕这行子,趁早儿拿了去!"宝玉见他如此,只得委婉解劝了一回. 袭人无法,只得系在腰里.过后宝玉出去,终久解下来掷在个空箱子里,自己又换了一条系着.
宝玉并未理论,因问起昨日可有什么事情.袭人便回说:"二奶奶打发人叫了红玉去了. 他原要等你来的,我想什么要紧,我就作了主,打发他去了."宝玉道:"很是.我已知道了,不必等我罢了."袭人又道:"昨儿贵妃打发夏太监出来,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 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戏献供,叫珍大爷领着众位爷们跪香拜佛呢. 还有端午儿的节礼也赏了."说着命小丫头子来,将昨日所赐之物取了出来,只见上等宫扇两柄, 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宝玉见了,喜不自胜,问" 别人的也都是这个?"袭人道:"老太太的多着一个香如意,一个玛瑙枕.太太,老爷,姨太太的只多着一个如意.你的同宝姑娘的一样.林姑娘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只单有扇子同数珠儿, 别人都没了.大奶奶,二奶奶他两个是每人两匹纱,两匹罗,两个香袋,两个锭子药."宝玉听了,笑道:"这是怎么个原故?怎么林姑娘的倒不同我的一样, 倒是宝姐姐的同我一样!别是传错了罢?"袭人道:"昨儿拿出来,都是一份一份的写着签子, 怎么就错了!你的是在老太太屋里的,我去拿了来了.老太太说了,明儿叫你一个五更天进去谢恩呢."宝玉道:"自然要走一趟."说着便叫紫绡来:"拿了这个到林姑娘那里去,就说是昨儿我得的,爱什么留下什么."紫绡答应了,拿了去,不一时回来说 :"林姑娘说了,昨儿也得了,二爷留着罢."
宝玉听说,便命人收了.刚洗了脸出来,要往贾母那里请安去,只见林黛玉顶头来了.宝玉赶上去笑道:"我的东西叫你拣,你怎么不拣?"林黛玉昨日所恼宝玉的心事早又丢开,又顾今日的事了,因说道:"我没这么大福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 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宝玉听他提出"金玉"二字来,不觉心动疑猜,便说道:"除了别人说什么金什么玉, 我心里要有这个想头,天诛地灭,万世不得人身!"林黛玉听他这话,便知他心里动了疑,忙又笑道:"好没意思,白白的说什么誓?管你什么金什么玉的呢!"宝玉道:"我心里的事也难对你说,日后自然明白.除了老太太,老爷,太太这三个人,第四个就是妹妹了.要有第五个人,我也说个誓."林黛玉道:"你也不用说誓, 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只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宝玉道:"那是你多心,我再不的."林黛玉道:"昨儿宝丫头不替你圆谎,为什么问着我呢?那要是我,你又不知怎么样了."正说着,只见宝钗从那边来了,二人便走开了.宝钗分明看见,只装看不见, 低着头过去了,到了王夫人那里,坐了一回,然后到了贾母这边,只见宝玉在这里呢. 薛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 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昨儿见元春所赐的东西,独他与宝玉一样,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 幸亏宝玉被一个林黛玉缠绵住了,心心念念只记挂着林黛玉,并不理论这事.此刻忽见宝玉笑问道:"宝姐姐,我瞧瞧你的红麝串子?"可巧宝钗左腕上笼着一串, 见宝玉问他,少不得褪了下来.宝钗生的肌肤丰泽,容易褪不下来.宝玉在旁看着雪白一段酥臂, 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 偏生长在他身上."正是恨没福得摸,忽然想起"金玉"一事来,再看看宝钗形容, 只见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就呆了,宝钗褪了串子来递与他也忘了接.宝钗见他怔了,自己倒不好意思的, 丢下串子,回身才要走,只见林黛玉蹬着门槛子,嘴里咬着手帕子笑呢.宝钗道:" 你又禁不得风吹,怎么又站在那风口里?"林黛玉笑道:"何曾不是在屋里的.只因听见天上一声叫唤,出来瞧了瞧,原来是个呆雁."薛宝钗道:"呆雁在那里呢?我也瞧一瞧. "林黛玉道:"我才出来,他就`忒儿'一声飞了."口里说着,将手里的帕子一甩,向宝玉脸上甩来.宝玉不防,正打在眼上,"嗳哟"了一声.要知端的,且听下回分解.

28回回目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看回目我们就知道,第二十八回作者主要写两件事。分别是 蒋玉菡与宝玉互赠礼物 以及 元妃重阳节赐礼 宝钗见宝玉

基本情节概述:

黛玉因昨夜晴雯不开门一事,误会了宝玉,不由得感花伤己。随后宝玉碰见黛玉,遂向她好一番解释才了事。
这也是宝玉头一回向黛玉倾诉肺腑,表明心迹。

贾母丫头代宝黛吃饭,黛玉因故还在生气,就先走了,宝钗就叫宝玉陪黛玉去吃,宝玉说了一句“理他呢,过会子就好了。”后来黛玉借机用同样的话还击了两遍。

冯紫英请客,宝玉去时带了前面没有,后面也不再出现的双瑞、双寿两小厮。作者用非常含蓄的手法表明这天(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是宝玉的生日?

席间,宝玉又展示了才华,让在座的其他人相形见绌。
少刻,宝玉出席解手解,蒋玉菡跟出。宝玉见他妩媚温柔,十分留恋。叫蒋闲了往他那儿去。遂二人互赠礼物。这里也为后来袭人的命运结局买下了伏笔。
28回描述的第一件事就是这样的。

而第二件事则非常重要了
那就是元妃重阳赐礼,元妃打发太监送东西来,结果宝玉和宝钗的一样,而黛玉和二、三、四姑娘的一样。宝玉怀疑发错了,袭人说怎么可能呢。事实也的确不可能送错。在那个时代,元妃这样的做法用意在明显不过了,那就是为宝玉和宝钗指婚。立场鲜明的站在了王夫人这一边。表明她这个身份显赫的王妃兼宝玉的亲姐姐认定自己的弟弟和薛姨妈的女儿是天生一对。到这里,贾家内部的矛盾开始明化,其实更精彩的更重要的情节在后面两回,既然你问的是第二十八回的概括,那我只好先不提。

贾母房里,宝玉见宝钗左腕上笼着一串红麝串,叫她取下来看一看。宝玉见到宝钗雪白的一段酥臂,暗暗想“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还可以摸一摸,偏生在她身上。”这里再一次表明了宝玉对黛玉的感情是真挚的,哪怕是在冰雪聪明的宝姐姐面前。也描写了宝玉青春萌芽阶段,对每一个美丽的异性都怀有一定的好感。但他真正爱的人,是黛玉。

如果您要的仅仅是第28回的概括的话,我想就是这些了。

宝玉与蒋玉菡在酒宴上相识,并互赠腰带。宝玉将袭人所送的腰带转送给了蒋玉菡。袭人发现后宝玉又将蒋的送给自己的腰带系在了袭人的身上,作者便是在这里为后面二人的姻缘埋下了伏笔。元春省亲回宫赏赐了众人很多宝物,但惟独宝钗和宝玉所赏赐的宝物相同。由此看出元春对宝钗的重视。 (可能有点不太明白,但是,这些事我自己对28回合的总结,不是网上搜的,网上的我看过了,很不全。嘿嘿。凑合着看把)

跪求红楼梦前三十回内容概括!!~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开篇交待《石头记》(红楼梦)的来由:一僧一道携无缘补天之石(通灵宝玉)下凡历练,逢姑苏甄士隐。甄士隐结交并接济了寄居于隔壁葫芦庙内的胡州人氏贾化(号雨村)。某日,贾雨村造访甄士隐,无意中遇见甄家丫鬟娇杏,以为娇杏对其有意。中秋时节,甄士隐于家中宴请贾雨村,得知贾雨村的抱负后,赠银送衣以作贾雨村上京赴考之盘缠,第二天,贾雨村不辞而别便上路赴考。甄家仆人霍启在看社火花灯时,不慎丢失了甄士隐唯一的女儿英莲。三月十五日,葫芦庙失火祸及甄家,落魄的甄士隐带家人寄居于如州岳丈封肃家中,颇受冷遇,后被一僧一道点化出家。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贾雨村上京赴考,果然高中,官封如州知府,其寻访甄士隐报恩不得,纳娇杏为妾。贾雨村后因恃才侮上被参,惨遭开革。把家小安顿后,贾雨村游历四海,至淮扬病倒,盘缠不继,经朋友推荐,教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年幼独女林黛玉念书。一年后,林黛玉之母贾敏病逝。某日,贾雨村与旧识古董商冷子兴相遇,冷子兴于酒席中向贾雨村讲述了金陵贾府的情况:贾府世袭勋爵,现分两房,长房为宁国府,由贾赦执掌,次房为荣国府,由贾政执掌,贾政之独子贾宝玉衔玉而诞,不喜读书,却爱与女孩玩耍;贾政之母史太君健在,人称贾母(亦贾敏之母)。席后,两人正欲离开,一人从后追来并向贾雨村报喜。

第三回 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报喜之人是贾雨村昔日同僚,告知起复旧员之信。贾雨村遂请林如海转托其妻兄贾政推荐自己复职。林如海为贾雨村写荐信以报教女之因,并托贾雨村护送其女林黛玉远赴金陵。林黛玉听从外袓贾母的安排,投居于荣国府。初入荣府,林黛玉相继与贾母、贾政正室王夫人、贾赦庶女迎春、贾政庶女探春、贾赦之幼妹惜春、贾赦之儿媳妇王熙凤、贾政独子贾宝玉等见面,宝黛二人一见如故,似曾相识,宝玉赠黛玉一字“颦颦”。第二天,林黛玉早起请长辈安时,见王夫人正查看其兄王子腾的来信,信中转告王夫人之妹薛夫人之子薛蟠倚财仗势杀人一案。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遭薛蟠杀害之人名叫冯渊。冯渊年十九,本好男风,遇被拐后长大之英莲,愿结良缘,遂于拐贩处把英莲买下,拐贩却又重卖于薛蟠。冯渊与薛蟠相夺英莲,豪强者胜,冯渊遇害。由贾政举荐,时任应天府尹的贾雨村恰巧受理此案,最初贾雨村本想明断,却被府中门子(昔日葫芦寺沙弥)劝阻,门子把薛蟠及本省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之间的利害关系相告后,贾雨村徇私枉法,依从门子之计放走薛蟠,草草断案为薛家代为掩饰。薛蟠之事了后,薛夫人带同其子薛蟠、其女薛宝钗暂居金陵贾府梨香院。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黛玉入贾府后,与贾宝玉一起于贾母处抚养。一日,宝玉与黛玉斗气而出,入侄妇贾蓉之妻秦氏内室中歇息,于梦中游太虚幻境并获阅《金陵十二钗正册》、《金陵十二钗副册》等判词,听《红楼梦》曲。梦中,警幻仙子授贾宝玉云雨之事,并许其妹可卿于贾宝玉,于是贾宝玉于梦中初试云雨。梦中次日,宝玉与可卿同游至“迷津”被夜叉海鬼拖拉,受惊,唤可卿呼救,室外宝玉大丫鬟袭人等忙入内安慰,秦氏十分诧异,因其乳名正是“可卿”。

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入室安慰宝玉的袭人发现宝玉梦遗,宝玉把梦中云雨之事相告并与袭人偷试云雨,从此袭人与宝玉更加亲密。一日,王熙凤的远亲刘姥姥带着孙子板儿到贾府拉关系,时值风光的王熙凤还算慷慨地接济了刘姥姥,于此种下善因。

第七回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贾府仆人周瑞之妻应薛夫人之命把皇宫式样的扎花送予王熙凤、林黛玉等。周瑞之妻到王熙凤处时,王熙凤正值与其夫贾琏在房中嬉戏,宫花由王熙凤之陪嫁丫鬟平儿代为收下。周瑞之妻继而寻林黛玉,于宝玉房中得见,黛玉得知宫花是众姑娘皆有的,表示不屑。次日,宝玉随王熙凤于宁国府会秦氏之弟秦钟,宝玉喜秦钟俊俏,相约同上贾府家塾中念书。回程时,得闻宁府老仆焦大酒后“爬灰”、“养小叔子”等骂语。
第八回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宝玉到宝钗处探病,得知宝钗吃的是“冷香丸”,故身有奇香。宝钗要看宝玉降生时口含之玉,一旁宝钗之丫鬟莺儿看后,述宝钗所戴之金项圈与宝玉之玉相似,所刻之字可与玉配对,宝玉察看之后,发现所言不虚。黛玉也来探病,正巧撞见玉、钗二人亲密状。薛夫人留两人吃晚饭。适逢黛玉的小丫鬟雪雁冷天里听大丫鬟紫鹃吩咐送手炉来,黛玉便借此事,奚落宝玉依宝钗只吃暖酒。席毕,黛玉为宝玉整理衣冠后同回荣国府。宝玉酒醉,回去后怒砸茶杯。次日,秦钟正式拜会了荣国府众内眷,其父秦业也给塾师贾代儒封了钱礼,秦钟正式随宝玉入塾读书。

第九回 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宝玉准备入塾,袭人为他收拾妥当,叮嘱宝玉功课不必过于操劳。宝玉向家中长辈辞行之后,又独去向黛玉作辞,不辞宝钗。上学期间,宝玉与秦钟形影不离,引发不少风言风语。秦钟又因与“香怜”交好而引发贾家远亲金荣(贾璜之妻的侄儿)争风吃醋,适逢代儒外出,其孙儿贾瑞处理不公,引发学堂内的一场大混战,最后以金荣被迫磕头道歉而告一段落。

第十回 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张太医论病细穷源
金荣虽然道歉,心里始终不服,回家后向其母抱怨,被其母劝住。金荣的母亲与贾璜之妻金氏谈及此事,金氏大怒,前去找秦可卿理论,却遇见贾珍之妻尤氏。闲谈中,尤氏先提起秦可卿的病,又说及秦钟在学堂里被人欺侮,金氏不敢再多言。贾珍之友冯紫英推荐的大夫张友士为秦可卿看病,并开出药方让秦氏服用。

第十一回 庆寿辰宁府排家宴 见熙凤贾瑞起淫心

宁府上下为贾敬贺寿,王夫人、邢夫人、凤姐、宝玉前去祝贺。尔后凤姐和宝玉去看望秦可卿,宝玉落泪。宝玉走后,凤姐又和可卿深谈良久方告辞。凤姐在园中散步,遇见贾瑞。贾瑞言辞挑逗凤姐,凤姐表面迎合,内心却十分恼怒。秦可卿病情渐重,凤姐不敢将实情告诉贾母。凤姐回家后听平儿说贾瑞要来请安,知其用意,准备用计处置。
第十二回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贾瑞向凤姐“请安”,凤姐假意迎合,约其起更之后在西边穿堂幽会。贾瑞喜不自胜,如期赴约,空等一宿,回家后被代儒责罚。贾瑞想不到是凤姐捉弄他,过了几天又去找凤姐,凤姐见他仍不悔改,又约他当晚在房后空屋相见。贾瑞不知是计,再度赴约,被贾蔷、贾蓉扣住,各勒索五十两,又被粪尿泼身。贾瑞回家后即发重病,久治不愈。跛足道人赠“风月宝鉴”让贾瑞只照反面,贾瑞偏照正面,一命呜呼。年底,林如海病重,贾琏送黛玉回扬州。

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秦可卿病故,托梦给凤姐,叮嘱“盛筵必散”,居安思危,并告知近日贾府将有大喜事。宝玉听说可卿身故,急火攻心而吐血,连夜赶去吊唁。贾珍极其悲痛,愿为秦可卿的丧礼尽其所有,动用了原为义忠亲王老千岁准备的棺木。秦可卿的丫鬟瑞珠也触柱而死,贾珍以孙女之礼葬之。贾珍又为贾蓉捐了个龙禁尉的官职。由于尤氏旧疾发作,无人主事,宝玉向贾珍推荐凤姐,贾珍遂请凤姐协理。
第十四回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凤姐主持操办丧事,整顿宁府内务,威重令行,赏罚分明,进展顺利。贾琏遣昭儿从苏州赶回,告知林如海身故之讯,宝玉长叹,担心黛玉过于伤心。秦可卿出殡之日,场面浩大,许多名流前来吊唁。水静王也在其中。水静王特意问起宝玉,贾政忙叫宝玉除去孝服前去相见。

第十五回 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宝玉与水静王相见甚欢,水静王将皇上所赐念珠一串赠予宝玉,并劝贾政不可溺爱宝玉,以免荒废学业。出殡队伍经过农庄休整,宝玉、秦钟遇见村姑二丫头,率性可爱。后众人到了铁槛寺做法事,下榻歇息。凤姐带着宝玉、秦钟到馒头庵(水月庵)歇息。庵内老尼将张财主先把女儿许配守备之子,后又贪财再度许配给李家之事告诉凤姐,凤姐开价三千两,答应出面助张家摆平此事。秦钟与小尼姑智能偷情,被宝玉撞破,成二人笑谈。又逗留了一日,众人方辞水月庵,秦钟与智能难舍难离。

第十六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
秦钟途中受了风寒,加之与智能偷期绻缱,身体失调,只得在家歇息。凤姐果然出面帮张财主解决纠纷。不料张家小姐得知父母退了前夫后自缢,守备之子闻讯亦投河自尽。张李两家人财两空,凤姐坐享三千两,此后更加恣意作为。时逢贾政生辰,贾府上下正在庆贺,却闻宫中有旨,众人惶惶不安,却原来是贾元春被封为贤德妃,贾府一片欢腾。智能私逃进城看望秦钟,却被秦业察觉逐出,秦业大怒之后发病而死,秦钟亦病情加重。故宝玉不以贾府喜事为喜,直到听说黛玉将至才略有喜意。宝玉欲将水静王所赠念珠转赠黛玉,黛玉因是“臭男人”之物而不取。贾府准备为元春修建省亲别墅,秦钟却于此时病逝。

第十七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秦钟去世,宝玉十分悲痛,日日思慕。恰逢省亲别墅落成,贾母怕他忧伤成疾,命人带他到园中玩耍。园中诸景尚无匾额,贾政与众清客准备趁游玩之际题上,恰好撞见躲闪不及的宝玉。贾政有意试试宝玉的文采,命他一一题来。宝玉才思敏捷,众清客亦有意奉承,贾政大悦。但途经园内农庄时,贾政以为“清幽”,宝玉却认为“穿凿”,被贾政呵斥。另有一景让宝玉想起太虚幻境之梦,暂未能题。

第十八回 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
宝玉大展才情,众小厮争要打赏,把宝玉身上配物尽数解去。黛玉听说过来探看,误以为前次为宝玉所做荷包也被送给下人,赌气回房,挥剪铰了宝玉托她做的香囊。宝玉心知不妥,赶来阻止不及,也要动气。原来宝玉将黛玉赠的荷包带在里面,并未被下人抢走。宝玉将荷包掷回,黛玉愧气而哭,宝玉连忙劝解,二人和好如初。贾府上下为元妃省亲一事奔忙,请得妙玉入主园内的道观。元宵节至,元妃归省,命宝玉及众姐妹以景为题作诗。宝玉作诗忘了典故,宝钗为其“一字师”,黛玉代宝玉作诗一首,被元妃评为最佳。丑时三刻,元妃回宫,泪别众人。

十九回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元妃将省亲之事回奏,皇上大悦,给贾府不少赏赐。贾府设台唱热闹戏,宝玉不堪其烦,出来散心,撞破小厮茗烟的好事,却并不告发。袭人回家过年,茗烟带宝玉去袭人家看望,袭人似曾哭过,却以言语掩饰。袭人回到贾府,宝玉问出缘由,原来是袭人的家人要赎她回家。袭人虽已抱定不回之心,却借宝玉心急的机会,与宝玉约法三章。次日,袭人偶感风寒,宝玉让她休息。宝玉去找黛玉,共卧一床,黛玉身有奇香,引发“冷香”、“暖香”的笑谈。宝玉编了个“香玉”的典故取笑黛玉,黛玉拧其嘴,宝钗至,以前次作诗遗忘典故之事笑宝玉。

第二十回 王熙凤正言弹妒意 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宝玉正与宝钗、黛玉谈笑,却听得自己房内,乳母李嬷嬷正在骂袭人。宝玉赶过去也不好怎样,幸得凤姐过来劝走李嬷嬷。宝玉安慰袭人,晴雯却说风凉话。众丫鬟都去玩耍,袭人病卧在床,麝月一人留守。宝玉为麝月篦头,被晴雯撞见嘲讽。薛姨妈之子贾环和宝钗等人赌骰子,输了耍赖,宝钗为他掩饰,莺儿却不服,说贾环不如宝玉,贾环哭,被赶来的宝玉劝回家。贾环回家后向薛姨妈搬弄是非,恰好被凤姐听见,凤姐一番抢白,让贾环和薛姨妈无话可说。宝玉与宝钗得知史湘云到来,去贾母处相见,遇见黛玉。黛玉知宝玉和宝钗在一处玩,赌气回屋,宝玉赶来劝解,又被宝钗推去见湘云。黛玉越发哭个不止,宝玉又回来劝慰,对黛玉表明心迹。湘云过来玩耍,黛玉笑她说话咬舌,湘云“咒”黛玉将来找个咬舌的郎君。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7-21 00:26 第二十一回 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
黛玉追打湘云,宝玉不准,宝钗也来劝架,四人闹成一团。次日,宝玉早起来看黛玉湘云,替湘云盖被,黛玉醒觉。黛玉湘云起床,宝玉亦在黛玉住处洗漱,袭人过来见之,心中不悦。宝钗去找宝玉,却只见袭人,二人攀谈甚是投机,宝玉回来,宝钗却告辞了。宝玉见袭人动了真气,自知有违先前的约法三章,于是当日在家读书,读南华经,借酒兴续一短篇,毁谤红颜。次日宝玉断簪发誓要听袭人的话,二人和好。黛玉无意看到宝玉所续文章,作五言绝句骂之。凤姐之女出麻疹,凤姐连日陪护,贾琏反趁机拈花惹草。幸得平儿帮其掩饰,瞒过凤姐。


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迷贾政悲谶语

贾母让凤姐给宝钗过生日,凤姐与贾琏商量,要办得比黛玉去年的生日更为热闹才是。贾母特意出资二十两交予凤姐置办酒戏。贾母问宝钗爱好,宝钗皆随贾母之意作答,贾母更喜。点戏之时,宝钗亦点了贾母爱看的《西游记》。众人皆点过之后,贾母又让宝钗点。宝玉忙使眼色,不料两头得罪。宝玉赔礼不成,甚觉无趣,郁郁而归,而后作一偈语,又填《寄生草》一曲,颇有禅意。黛玉不放心宝玉,过来探看,袭人将宝玉文稿交予黛玉,黛玉又传阅给湘云、宝钗,三人与宝玉谈禅,宝玉不能及,故灭了参禅之想。宫中来讯,元妃与众人互猜灯谜,然而贾政发现谜底皆似不祥之物,心中烦乱。

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藏
大观园内的和尚道士要挪出园去,按月补给。贾芹之母想为贾芹谋个有油水的事务,找到凤姐,凤姐一口应承,先让王夫人说服贾政,又让贾琏去说好话,果然由贾芹负责此事。元妃恐大观园无人居住而荒废,命宝钗等众姐妹和宝玉在园中居住。宝玉与黛玉商定,住怡红院和潇湘馆,因离得近。茗烟给宝玉找来些传奇小说解闷,宝玉在池边读《会真记》,恰逢花落,宝玉将花瓣抖在水中以免践踏,却遇见黛玉。黛玉教宝玉以绢袋盛之,以土葬花,是为花冢。黛玉阅宝玉之书,二人以书中辞句互谑。
第二十四回 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
芸多次求贾琏安排差事,进贾府询问,见了宝玉,百般逢迎。贾琏告知有本有差事,不意被凤姐安排贾芹抢了先。贾芸得知贾琏惧内,便准备买些香料贿赂凤姐,找亲娘舅料的次等丫鬟小红接待,互有心意。宝玉身边的丫鬟不在,小红为他倒茶,却被秋纹碧痕一顿数落。小红抑郁睡去,梦见自己遗失的手帕被贾芸捡走。

二十五回 魇魔法叔嫂逢五鬼 通灵玉蒙蔽遇双仙

贾环在王夫人房里抄书,作威作福,众丫鬟都不理会他,惟有彩霞还与他合得来。不久,凤姐和宝玉来见王夫人,宝玉与彩霞调笑,贾环大怒,佯装失手,将油灯推到宝玉脸上,欲烫瞎其眼。宝玉脸上烫起一圈燎泡,幸未伤到眼睛,王夫人不骂贾环,把赵姨娘一顿臭骂。宝玉寄名的干娘马道婆进府来,要为宝玉施法驱邪。却又收了赵姨娘的银子,扎纸人作法害凤姐和宝玉。凤姐正拿宝玉和黛玉的婚事取笑,宝玉拉着黛玉的袖子,有话说不出来,随即因道婆作法而发狂,贾府上下乱作一团,眼看宝玉凤姐性命不保,却有一僧一道前来相救。宝玉醒转,黛玉念佛,被宝钗取笑。

第二十六回 蜂腰桥设言传心事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玉身体复原,贾芸前来请安。贾芸得知自己捡到的手帕果是小红的,托坠儿带回。宝玉去看黛玉,闻黛玉吟“每日家情思睡昏昏”,宝玉用《西厢记》调笑,惹恼了黛玉,说要去告诉贾政。宝玉正要劝解,薛蟠谎称贾政要见宝玉,叫袭人传话,把宝玉骗出去与冯紫英等人喝酒。夜间,黛玉来找宝玉,晴雯因宝钗来访,迟迟不归而有气,又未听出黛玉的声音,竟不开门。黛玉深感寄人篱下之苦,又听得宝玉和宝钗说笑声音,误以为宝玉恼她故意不见。黛玉又悲又气,呜咽不止,附近宿鸟皆不忍为听,纷纷远避。

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宝钗挥扇扑蝴蝶,无意中听到坠儿和小红谈及贾芸之事,险被二人发现,使“金蝉脱壳计”脱身。小红得凤姐赏识,却被晴雯奚落。宝玉不知昨夜之事,去找黛玉,黛玉不理而去。宝玉找不见黛玉,又见落花满地,便到花冢,却听得黛玉咏《葬花吟》。

第二十八回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宝玉因《葬花吟》而感伤不已,哭声惊动了黛玉,黛玉发现是宝玉,又要躲开,被宝玉追上。宝玉道出衷肠,二人误会消除,和好如初。冯紫英请宝玉等人聚会,众人唱曲作乐。琪官蒋玉菡与宝玉互有好感,琪官将北静王所赠汗巾与宝玉身上的汗巾(是袭人的)交换,宝玉回家后被袭人责怪。元妃给众人赏赐之物,只有宝玉和宝钗的完全一样,黛玉不悦,宝玉百般解释心里再无别人。宝玉见到宝钗,要看她的红麝串子,宝钗褪串子,宝玉看得出神。宝钗含羞而走,却被黛玉看见,黛玉用手帕打宝玉,取笑他是“呆雁”。

第二十九回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痴情女情重愈斟情
凤姐与贾母、宝钗、宝玉、黛玉等人去清虚观看戏。宝玉听说湘云有金麒麟,便收了观里的金麒麟,被黛玉看见。张道士想为宝玉提亲,贾母婉言谢绝。宝玉为此事十分不悦。黛玉中暑,宝玉前去看望,黛玉反以提亲之事奚落宝玉,宝玉不禁大怒。二人本是同心,却因互相多心而生误解,宝玉怒摔佩玉,黛玉大哭,紫鹃和袭人各自劝解,袭人一语不慎,黛玉反剪了玉上的穗子。过了一日,薛蟠生日,摆酒唱戏,贾母有心安排宝玉和黛玉会面,不料二人均不去。贾母叹“不是冤家不聚头”。袭人埋怨宝玉,让他去向黛玉陪不是。

第三十回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黛玉心中后悔,紫鹃知其心意,也为宝玉说话,笑黛玉小性儿。宝玉恰在此时来赔不是,黛玉本未哭,见他来了反而伤心落泪。宝玉百般劝解,黛玉却只说气话,直到宝玉说到“你死了,我做和尚”,二人相对洒泪方告结束。凤姐见二人和好,拉着去见贾母,恰好也见着宝钗。宝玉以杨妃比宝钗,宝钗大怒,黛玉面有得色,宝钗以“负荆请罪”讽刺二人。宝玉去见王夫人,与金钏调笑,却被王夫人听见,宝玉赶忙逃走,王夫人大怒,要逐出金钏。宝玉进大观园,见龄官在地上画 “蔷”字,下雨,宝玉提醒龄官避雨,自己却淋了一身。宝玉回怡红院,袭人开门稍慢,宝玉不知是袭人,抬腿便踢,袭人假装没事,掩饰过去。夜间宝玉听得袭人呻吟,举灯发现袭人吐血。

第三十一回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袭人吐血,宝玉深感内疚,亲自服侍,次日忙找太医开方。晴雯不慎弄折了一把扇子,宝玉心情不佳,说了几句,晴雯争辩。袭人过来劝解,晴雯更添酸意,说破袭人与宝玉云雨之事。宝玉大怒,要回王夫人让晴雯回家,袭人跪下劝阻。晚间,宝玉开解晴雯,让晴雯撕扇子以博一笑。湘云来访,黛玉拿金麒麟取笑宝玉。湘云无意中却捡到了宝玉的金麒麟还给宝玉。


第三十二回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湘云与袭人、宝玉闲聊,谈及“经济学问”,宝玉不悦,袭人赶忙劝解,提及宝玉让宝钗难堪一事,并说若是黛玉,还不知要如何闹,宝玉说黛玉从不说这等混帐话。黛玉担心宝玉和湘云因金麒麟而有“风流佳事”,过来探望,无意中听见宝玉一席话,深为感动,却又感伤自己薄命。宝玉应贾政之命去见贾雨村,途中见到黛玉,宝玉说出肺腑之言,却被袭人听去。王夫人告知宝玉,金钏因被逐之事投井身亡。

第三十三回 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宝玉因金钏之事伤感叹息,却撞上了贾政,贾政见宝玉魂不守舍,已然动气。忽闻与贾府素无往来的忠顺王府来人,要找宝玉问琪官下落,说出宝玉和琪官交换汗巾之事,贾政大怒。贾政本要拿贾环出气,贾环趁机说出金钏跳井之事,谎称金钏是因宝玉意图强奸而自尽。贾政信以为真,怒不可遏,亲自下重手打了数十板方被王夫人哭止,贾母闻讯训斥贾政,贾政亦自后悔。宝玉被抬回房去,袭人听茗烟讹传琪官之事是薛蟠唆使。

第三十四回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宝钗送药给宝玉,言语之间大有关切之意,宝玉心中大畅。袭人失言说出琪官之事因薛蟠而起的传言,被宝玉拦住,宝钗却信以为真。黛玉也来看宝玉,眼睛哭肿。袭人去见王夫人,建议将来让宝玉搬出园去以免外人闲话,王夫人大为赞赏。宝玉担心黛玉,却因前次被袭人听去对黛玉的表白,不敢直接派人去,支开袭人后方遣晴雯送“旧帕”,黛玉深为感动。宝钗责问薛蟠琪官之事,却冤枉了薛蟠,薛蟠说宝钗因为“金玉姻缘”而袒护宝玉,宝钗气哭,被黛玉看见取笑。

第三十五回 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

黛玉远望怡红院往来人群,感叹有父母的好处,被紫鹃劝回歇息。薛蟠向宝钗道歉,颇有悔过之意。宝玉要吃荷叶汤,贾母、王夫人派鸳鸯和金钏之妹玉钏送去。玉钏本怒形于色,宝玉百般讨好。喝汤时,宝玉故意说汤不好,哄得玉钏尝了一口。恰有客来,二人皆看着客人,汤碗被宝玉碰翻,烫了手,宝玉反先问玉钏烫着没有,玉钏与众人皆笑。袭人带莺儿来打梅花络,宝玉和莺儿谈及宝钗的好处。宝钗不久便至,有人给袭人送菜,袭人不解,宝钗暗示袭人将要升格。

第三十六回 绣鸳鸯梦兆绛芸轩 识分定情悟梨香院

宝玉渐渐好转,因有贾母之言,日日在园中闲消岁月,宝钗偶尔劝其立业扬名,反惹宝玉反感,将四书之外古书焚尽。发月钱时,王夫人让袭人享受姨娘的待遇,认可袭人将来为宝玉之妾。宝钗去看宝玉,帮袭人做针线,被黛玉、湘云隔窗看见。宝玉睡梦中喊出偏说是“木石姻缘”的话,宝钗不禁怔住。晚间袭人将升格之事告知宝玉,宝玉大喜。二人闲谈,宝玉说死后愿被众女之泪葬,袭人以为是疯话。宝玉想听《牡丹亭》,却在戏院被龄官冷落,待见得贾蔷与龄官的景况,方知自己不能独得所有人的眼泪。湘云归去,与众人泪别。

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探春写帖邀众人结诗社,恰逢贾芸送来海棠花,众姐妹和宝玉各自起了雅号,以海棠为题作诗。宝钗与黛玉之作难分高下,掌社的李纨评宝钗之诗夺魁。宝玉想起湘云,邀来入社,湘云之作众人皆赞。湘云要做东,宝钗知其家境窘迫,赞助螃蟹让湘云请客,湘云大为感激。二人议定下次诗社以菊花为题。

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众人吃螃蟹,作菊花诗。黛玉之作公认最佳。然后宝玉、黛玉、宝钗又作螃蟹诗,以宝钗之作为佳。

第三十九回 村姥姥是信口开合 情哥哥偏寻根究底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送来些野菜瓜果。恰巧贾母听得此事,请刘姥姥过去陪她说话。刘姥姥便说村里的故事,贾母甚是爱听。现成故事说完,刘姥姥又编些故事,说到一个女孩儿的故事,因马棚着火而被打断,宝玉却信以为真,寻根究底。刘姥姥信口胡诌了地点,宝玉派茗烟寻址未果。

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贾母设宴招待刘姥姥,刘姥姥看什么都新鲜,闹出不少笑话,鸳鸯更施小计捉弄。众人行酒令,所说词句颇有寓意,黛玉不经意说了几句《西厢记》中的句子,引起宝钗的注意,刘姥姥的令词又引发哄堂大笑。

二十五回 魇魔法叔嫂逢五鬼 通灵玉蒙蔽遇双真
这回写贾政的小老婆赵姨娘母子和贾政的大老婆王夫人一党的矛盾。王夫人一党有她和宝玉、凤姐等人。斗争是从贾环和宝钗的丫头莺儿的赌博开始的。本来是贾环输了,他却耍赖。宝钗为了调和矛盾,有意袒护贾环而批评莺儿。(宝钗之为人圆滑可知)宝玉则实事求是批评了贾环。贾环怀恨在心,用烛火烫伤了宝玉。为此事,王夫人、凤姐批评了赵姨娘。因此而使矛盾激化。马道婆受了赵姨娘的贿而出点子给宝玉、凤姐魇魔法,使叔(宝玉)嫂(凤姐)二人得了疯病。
通灵玉蒙蔽遇双真,有深刻寓意。通灵宝玉本是圣洁之物,受到声色货利的蒙蔽而失掉了作用。(再圣洁之物也经不起糖衣炮弹的轰击)幸而遇到两个僧道(双真),反了通灵宝玉的腐败,才使它发挥除邪的作用,从而救了宝凤的命。
这一回是贾府矛盾斗争和家庭危机的第一个小高潮,这个危机是夹在宝黛婚姻之间的,以凤姐吃茶话语始,以宝钗的吃醋佛语终。


小说中凡提到癞各尚、跛道人处,都有着隐示节发展、人物命运的预言作用。正当宝玉与黛玉的恋爱婚姻问题发展到明朗化、仿佛已被贾府众人公认(读此回众人对他俩所开的玩笑便知)、幸福就在眼前的时候,突然飞来横祸,宝玉被魇魔法镇住,险些送命。这种“乐极生悲,好事多魔”的变故情节,在某种意义上,是为后来更大的变故情节--贾府事败,宝玉沦落,宝黛爱情理想突然破灭而“作引”的。因为,我们知道,后来淹留于狱神庙的,除宝玉外,还有凤姐。而他们二人的罪名,不外乎是癞僧所说的迷于“声色”与“货利”。续书者曾仿此回写宝玉失玉疯颠、癞僧送玉除邪。但脂评指出,“通灵玉除邪,全部百回只此一见,何得再言。可见,在原作者的构思中,后面已不再重复此类有神秘主义色彩的情节了。

作者借癞和尚之为“声色”所迷,犹如凤姐之为“货利”所迷。这也是对宝玉生活中“绮栊昼夜困鸳鸯”一面的否定。但这决不等于说作者把宝玉与凤姐等量齐观。凤姐终到至利欲熏心,自食恶果;而宝玉却在体验现实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地“醒”来,冲破了所谓“迷关”。值得注意的是,他的“醒悟”并非表现为最后成了一个“改恶从善”的“正人君子”,恰恰相反,他与劝谏他成为正人君子的薛宝钗决裂了。可见,小说不是为了宣扬“去欲存理”。脂砚斋责备宝下“有情极之毒”、“一生偏僻”,正可证明宝玉不仅有所悔,更有所恶、有所恃。如果不透过现象分析实质,就无法解说为什么宝玉始终不醒悟,并改变他的“偏僻”“乖张”亦即封建叛逆者的性格。不这两首诗中,宝玉的生活思想历程被作者蒙上了一件厚厚的风月情孽和宗教宿命的外衣,其中又渗透着作者对现实人生无可奈何的悲观主义情绪,这样,就不仅把事情的本质弄得扑朔迷离,而且也给人以消极的思想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