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 图二 材料二……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 求历史卷子苏教版要20道选择题要

作者&投稿:仝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图一;陈独秀;图二:李大钊。主要贡献: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提出“民主”和“科学”口号;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
(2)“民主”“科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或学习西方优秀文化,或不能完全西化,或洋为中用等)。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如下图: 图一:“师夷长技” 图二:变法图强 &n...~

(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4分)(2)三民主义(2分)(3)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维新派)(2分)(4)①民主、科学(2分) 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学习西方优秀文化,或不能全盘西化,或洋为中用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2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认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解答如下:(1)要求学生回答材料一的四幅图片代表的运动名称,根据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图一的信息是“师夷长技”,是洋务运动的思想,因此它是洋务运动。图二的信息是“变法图强”,根据这个信息根据所学知识知这是维新变法运动,图三信息是孙中山,根据所学知识知,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图四信息是陈独秀,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2)要求学生回答图3运动的指导思想,图3的人物是孙中山,辛亥革命的知道思想是三民主义。(3)要求学生回答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代表的阶级要求,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判断康有为等要实行君主立宪,代表的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要求。(4)要求学回答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以及对西方文化的态度,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三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民主和科学,在对西方文化上,我们要吸取其精华,去其糟泊,或者说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要批判的利用等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中国的近代化经历曲折复杂的历程,中国人民的探索也不断进步,本题另外的考察角度还有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趋势,从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生西方的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简单记作:学习器物-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
  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挟工业革命之利,加紧对外扩张并在一次次侵华战争的隆隆炮声中打开中国大门。据此回答1—7题。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为了( )
  A.压制禁烟运动 B.改变中国制度
  C.打开中国市场 D.合法销售鸦片
2、200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纪念日。中国近代史上,香港岛被英国强占是在( )
  A.鸦片战争时期 B.甲午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3、俄国强迫清政府割让图中阴影①部分所示领土是依据( )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北京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D.中俄《改订条约》
4、历史学习中,常常要对历史要素的关联进行分析。下列史实没有关联的一组是( )
  A.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北京条约》
★5、读“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为了更好地复习,小明将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进行了归纳,他发现在《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都能看到的内容是( )
  A.割地 B.赔款
  C.开放通商口岸 D.开设工厂
7、太平军击毙洋枪队头子华尔的地点是在( )
  A.上海青浦 B.江苏南京
  C.广东花县 D.浙江慈溪
  近代史上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国门洞开的环境中,各个阶层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据此回答8—14题。
8、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起步于(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9、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下列事件与他有关的是( )
①代表清政府与外国签订《马关条约》 ②洋务运动期间创办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 ③积极投身“百日维新” ④洋务运动期间兴办民用企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
  A.组织强学会 B.公车上书 C.成立保国会 D.成立兴中会
11、戊戌变法的内容中没有( )
  A.开办新式学堂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废除科举制 D.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
12、毛泽东说:“孙中山……公开号召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改革,推翻了清朝的统治……辛亥革命以后,谁要想再做皇帝,就做不成了。”为了推翻清王朝,孙中山所作的努力是( )
①创办兴中会和同盟会 ②创办黄埔军校 ③倡导三民主义 ④创建中华民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最早在中国较系统地介绍马列主义的是(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胡适 D.毛泽东
14、鲁迅在小说《狂人日记》中有这样一句话:翻开历史一查,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它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 )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否定封建的伦理道德观
  C.将思想运动与群众运动相结合D.对东西方文学有了新的认识
  某班在学习“近代化的艰难起步”专题时,举办了一期图片展览,下面是其中的四幅。据此回答15—20题。
15、上述四幅图反映的历史事件依次是( )

a轮船招商局上海总办事处 b公车上书部分签名 c武昌起义门 d《新青年》封面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D.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16、这些事件说明,近代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程依次是学习西方的( )
  A.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政治制度
B.科学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
  C.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科学技术
 D.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科学技术
★17、图a和图b反映事件的相同之处不包括( )
 A.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是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发动的
  C.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是中国人为改变落后面貌而进行的探索活动
18、图c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 )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19、下列人物与该图反映的事件搭配正确的是( )
①a——林则徐、魏源 ②b——康有为、梁启超 ③c——孙中山 ④d——陈独秀、胡适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依图判断下列主张和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科学” ③“民族、民权、民生” ④“变法图强”
  A.②③①④ B.①④③②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二、非选择题
21、归纳整理,回答问题。
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②义和团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 ③中国的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 ④慈禧太后挟持光绪皇帝仓皇逃离北京 ⑤俄国乘清政府内外交困之机,攫取了中国东北和西北的大片领土
(1)上面这组资料均与列强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发动的侵华战争有关。请你按“战争与史实”的对应关系填全下面的空格。

(2)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最终与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这一条约中的哪一内容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3)从这部屈辱的历史中,你看到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以史为鉴,你认为目前我国政府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
22、学以致用,探究问题。
  近代以来,面对外敌入侵,中国人民进行了前赴后继的英勇抗击。在抗击外敌的战场上,涌现出一个又一个英雄人物,如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被载入了史册,并将永远激励后人、启迪后人。
(1)总结历史,完成表格。
人物 主要事迹 共同意义
林则徐


左宗棠 收复新疆
邓世昌

(2)在近代史上抗击外敌的事件中,中国军队往往付出重大代价,却大多以失败告终,你认为其主要原因有哪些?
(3)从这些英雄人物的身上,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哪些光荣传统?
23、读图观察,回答问题。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后设计了下面的年代尺,请你仔细观察,然后回答问题。

(1)在时间点A,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该事件对中国历史有何重大影响?
(2)北京在时间点B遭遇了哪场浩劫?除此之外,北京还在哪一时间点时再次遭受浩劫?
(3)根据相关信息判断年代尺左侧图片中的人物是 ,如果把“孙中山”图片放入年代尺,应与哪一时间点对应并说明理由。
(4)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时间点C”与“时间点E”两处发生的历史事件有何内在联系?
(5)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两个主题是交织在一起的。通过对这段历史的学习,你有何感悟?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zhí)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1865年)
材料二 看看皇帝在1898年所谓的改革,人们就会认识到:即使部分实施改革,也会惊人地改变官员们的有关收入。因此可以判定,这种改革的企图是完全没有希望的,因为它遭到太多的既得利益者的反对,除了那些没有独立而且不求私利的团体。
——马克斯•韦伯(德国)
  材料三 ……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哪个政治派别的观点?他们创办的这些近代企业客观上产生了什么进步作用?请你说出这一时期两个近代企业的名称。
(2)材料二指的是哪一阶级的什么运动?在对待西学问题上,他们与材料一中洋务派的主张有何不同?
(3)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为宣传“德、赛两先生”,陈独秀等人发起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得到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一、1.C 2.A 3.B 4.D 5.D 6.B 7.D 8.A 9.C 10.B 11.C 12.C 13.A 14.B 15.A 16.B 17.B 18.C 19.B 20.B
二、21.(1)
(2)《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任何反帝活动。(3)腐朽没落,极端狭隘自私的封建地主阶级政权。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该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下,不断发展强大,维护自己的主权和领土不受他国侵略;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表达准确,符合题意即可)
22.(1)林则徐:鸦片战争爆发后,在广东积极防御英军。(若答虎门销烟也可)邓世昌:在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大战中,奋勇迎敌,壮烈牺牲。共同意义:捍卫了国家主权或维护了民族尊严。(答出其中的一层涵义即可)(2)社会制度落后;国力衰弱;装备落后;政府当局腐败等。(3)继承发扬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的光荣传统等。
23.(1)鸦片战争;它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烧杀抢掠并纵火焚烧了圆明园;时间点D。(3)康有为。对应点C,理由:1894年11月,孙中山联合一些反清志士,在檀香山成立了革命团体兴中会,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或者对应点F,理由:1911年辛亥革命后,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12月在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第二年元旦,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4)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给中国知识分子以前所未有的震撼,并成为导致“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由此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5)思想积极向上,符合题意即可。
24.(1)洋务派;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任意举出两个实例(军事、民用企业均可)。(2)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洋务派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触及封建制度;维新派涉及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3)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大大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探索救国救民的新思路,在神州大地上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回答出思想解放和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条件即可)(4)中国人民勇于探索、敢于斗争;具有忧患意识、进取精神;有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探索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学习先辈的爱国精神、探索精神、牺牲精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