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大自然的抒情散文

作者&投稿:畅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朱吏散文《水乡遗梦在西塘》 有“吴根越角”之称的西塘,几千年来默默地守住江南水乡的散漫与宁静,形成了古镇的寂寞和内向。直到今天,大都市的人们才发现:西塘因散漫与宁静才充满了诗情画意 江南的古镇应该都像西塘那样闲适中带一点寂寞。 然而,自从陈逸飞的油画《故乡的回忆》问世后,周庄、同里、甪直、乌镇、南浔等江南名镇迅速热闹起来,每天都像过年一样,张灯结彩,人山人海,难觅江南古镇的风雅。 西塘地处苏、浙、沪交界的浙江省嘉善县北部,春秋战国时为吴越交界,有“吴根越角”之称。自元代起形成集镇。相传,伍子胥曾在西塘修筑水利,地势平坦,河流纵横,自然环境十分幽静。几千年风风雨雨,默默地守住江南水乡特有的散漫与宁静。正是这种散漫与宁静,形成了古镇西塘的寂寞和内向。直到繁杂纷乱的今天,大都市的人们才发现:西塘因散漫与宁静才充满了诗情画意! 西塘濒临运河与太湖,有九条河道将全镇分划成八块,而五福桥、卧龙桥、环秀桥、送子来凤桥等众多的石桥又把全镇串在一起,街市傍河,民居临水而筑,走来走去几乎都是石桥、小弄、廊街,当然还有老人、花猫、白鹅。处处碧波荡漾,家家临水入影,水一样柔软而美丽的生活,使西塘有了“东方威尼斯”的美誉。1991年,西塘被列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 在江南水乡,分散的、几户合一的廊街随处可见,然而,廊街长达1300多米的,惟有西塘。西塘的廊街,一边是商店或民居,另一边是河,廊街都有小河紧贴着,弯弯曲曲,情调非常。步入廊街,映入眼帘的是两岸水上人家和前呼后应的河埠。如逢雨天,雨水在廊檐口滴滴嗒嗒形成一道长长的雨帘,就是不会做诗的人也会顿时诗意满腔。关于廊街的由来,没有官方的记载,只有民间流传的“为郎而盖”和“行善而搭”两个版本。 版本之一:年轻的寡妇胡氏,在西塘独自支撑着一家老小和一个铺子。胡家铺前的河滩边,有一个摆豆腐摊的王二。王二同情胡氏,常帮着做一些体力活。日子一久,胡氏便觉得离不开王二,但又难以启齿表达这份感情,便煞费苦心地借修缮店铺之机,请人沿河建起了棚屋,将店铺前的街路遮盖了起来。这么一来,王二既可免受风吹雨淋,两人也可同在一个屋檐下。不想胡家铺子因了这棚屋而生意一下子红火起来。镇上商家纷纷效仿,几年来,棚屋连成了一线。后人就取“为郎而盖”之意,将棚屋叫做廊街了。 版本之二:西塘有个开烟纸店的老板,一天小店打烊时,见一叫花子在店前的屋檐下避雨,就让他进屋来。叫花子执意不肯,老板就拿了一卷竹帘连在屋檐上,临时搭了个小棚让叫花子躲雨。第二天叫花子在店门板上留下一行字:“廊棚一夜遮风雨,积善人家好运来。”此后烟纸店果然生意兴隆。店主为感谢叫花子的恩德,索性在店面前的屋檐下搭了个有砖有瓦有木架的廊街,且跨过小街直至河埠。 两个版本都令人心动,但我宁愿相信“为郎而盖”的爱情故事,这似乎要朴素而真实些。 西塘的明清旧宅具有江南民居的典型性,左右对称,尺高门槛,大门成双,两侧风火墙超屋顶成曲线围置。从大门到底,往往有五进、七进,而且都有宅弄相连,形成了“雨天不湿鞋,照样走人家”的景象,反映了平和、含蓄、淡雅、实用的审美追求。在西塘,有时顺着弄堂走下去,跨进一个个小门,顿觉豁然开朗,原来是一个厅亭相对、池石相映的小花园。就拿建于清康熙年间的种福堂来说,前后共有七进,总长百余米。头进为墙门间,二进为轿厅,三进为正厅即种福厅,四进为花厅,五进为内宅,六进、七进为粮仓和雇工住房。每进均有长石铺成的天井,最后为花园。与种福堂一弄之隔的尊闻堂,是西塘最古老的民居之一,集元、明建筑风格。老宅厅堂主梁上刻有100个“寿”字,这恰恰反映了一种恬静的极致———达到“寿”的目的。这根百寿梁上的“寿”字之间,还雕刻着九只蝙蝠,其中南北两面的六只蝙蝠造型为向下飞,被称为“福从天降”,其他几只蝙蝠与古钱雕刻在一起,被称为“福到眼前”。可以说,整根百寿梁又是中国传统的与世无争、恬静淡泊、注重自身完善的人生观、道德观的物化表现。

描写大自然的抒情散文~

1、《荷塘月色》——朱自清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⑺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2、《故都的秋》——郁达夫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3、《雪》——鲁迅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4、《济南的冬天》——老舍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5、《雷雨前》——茅盾
清早起来,就走到那座小石桥上。摸一摸桥石,竟像还带点热。昨天整天里没有一丝儿风。晚快边响了一阵子干雷,也没有风,这一夜就闷得比白天还厉害。
天快亮的时候,这桥上还有两三个人躺着,也许就是他们把这些石头又困得热烘烘。满天里张着个灰色的幔,看不见太阳。然而太阳的势力好像透过了那灰色的幔,直逼着你头顶。
河里连一滴水也没有了,河中心的泥土也裂成乌龟壳似的。田里呢,早就像开了无数的小沟——有两尺多阔的,你能说不像沟么?那些苍白色的泥土,干硬得就跟水门汀差不多。好像它们过了一夜工夫还不曾把白天吸下去的热气吐完,这时它们那些扁长的嘴巴里似乎有白烟一样的东西往上冒。

雨中情怀

从昨天晚上开始就一直下着雨,淅淅沥沥,点点击落,本来,应当是很有情怀的。可想到雨渍花落,红散香凋,就有几份凄迷,更有几份感伤了。

知道爱雨的人无数,写雨呤雨的文章更是浩焱如烟,可我也终是一个喜雨之人,对雨有不一样的感受,也就写了。

雨,在不同的人的眼里,有着不同的景致;就如眼前的山水,一千个人有一千个风景一样。对雨,有人喜欢,有人讨厌,有人叹息,有人痴狂,感受各异。

苏东坡书斋名曰“喜雨斋”,可见他是一个爱雨之人;而现代名士周作人把他的书斋取名为“苦雨”,虽然不能因此来判定他对雨的喜恶,却由此可见周先生对雨,多少有些无奈。也知道,我那位从年轮上离去,已有多日不曾归来的朋友,还曾把她的闺房称为“听雨轩”,想她也是一个爱雨、喜雨、恋雨,对雨有着别样情怀了的人了。

雨也如同花草树木一样,能否成为风景,还取决于人们的心情。久旱逢甘霖,不论在谁的眼里,都是一份美丽;而淫雨霏霏,堤破水淹,又有谁不为之而心烦?

但是,雨就是雨,它不因你喜爱而来,也不因你厌恶而去更去,更何况不经历风雨,就不能见到彩虹的绚丽;没有雨天的阴云,也就没有晴天的阳光的灿烂。

江南是多雨的,而生于多雨江南的我,对雨不能不说是熟稔之至;按说应该早已是熟视无睹,无动于衷了。可我对雨却偏偏有着一份惊喜和新奇。每每雨天,总爱徜徉于雨中,任由那甘甜纯净和雨丝尽情地洒在我的身上,浸入我的肌肤;淋去我心灵中的灰尘和阴暗,让心情变得洁净和亮丽起来。雨是上天的恩赐,惠世的甘泉,它使万物葱郁,生机一片;倘若没有了雨,那么这个世界又会是什么样子?沙漠遍布,尘暴肆掠,风沙飞扬;不见鸟踪,难觅兽影,甚至连一丝绿意也不能找到,生命也在这里消逝,那将是多么的恐怖和可怕呀。

四时之雨,也因时节的不同,季节的变化而各不相同。春雨当算是最美妙精致了,有如青春少女含羞带娇般的呤唱;春雨也最为文人墨客所喜爱。“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天街细雨润无声”,“杏花春雨江南”等名句,便是对春雨的赞颂。而《雨巷》中那水淋淋的女子,大概就是沐着春雨而来。最热烈的当是夏雨了,它就像一个壮实的大汉尽情挥洒的热汗,有着一种酣畅淋漓的痛快;来势凶猛,去得也快,干干脆脆,从不拖泥带水。它不仅浇灌田地,滋润禾苗,也在炎炎酷暑,为人们带来丝丝凉爽。其功过是非,人们是了然于胸。而带有丝丝凉意的秋雨,则是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了。它凄凉冷清,霏微萧瑟,说它是青春已逝,韶华不再的怨妇的叹息,则十分贴切。“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秋雨中,柳永的心情是多么地凄凉无奈。李易安在她的《秋情》中也如是诉说着她的孤独、悲愁、哀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其实,人之悲欢、喜怒、哀愁、与雨又有何干?冬雨似乎并多见,更少有人喜欢。可我却觉得它犹如是一位断腕不皱眉、一去不复返的壮士洒下的几滴清泪,有着一种冷峻、刚毅、悲壮和豪迈。让人不能不由衷地生出几份敬意来。

人世间的浮华喧嚣,得意失宠,需要我们以平常心待之,对于雨也莫不如此,只有去除浮躁,多几份平静,才能体味出它的有趣和诗境,感受到它的精妙和美丽。

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雨还依旧在下着,就不由得又心生几分伤春感春 的情怀来,不知不觉春深了,无声无息夏来了。青春不就是这样慢慢变老的嘛,梦想也是如此悄然渐逝而去……

描写大自然的抒情散文
答:1、《荷塘月色》——朱自清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大自然的抒情散文
答:大自然的抒情散文精选800字篇一:大自然的智慧 留心大自然,你会发现,灿烂的阳光昭示着无私,广阔的海洋显示着宽容,就连墙角的一株不起眼的小草,也能带给我们智慧。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充满了阳光。阳光是无私的,无论你美或丑,富或贱,善或恶,阳光都毫不吝啬地撒下光辉,带给人们温暖和感动。...

和大自然有关的抒情散文
答:和大自然有关的抒情散文篇一:我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披一身柳絮,撒一片花叶,嗅一园花香;望繁星苍穹,仰群鸥冲天,踏一路清风;饮一口清泉,抚水起涟漪,闭目片刻,岁月静好,在此与你,便将时光逝去。草长.莺飞.花香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绿色在不知不觉间蔓延开来,没有边际的青葱,数不清的各...

有关大自然的抒情散文800字
答:有关大自然的抒情散文800字篇一:我用眼睛看大自然 我用我的眼睛看大自然,大自然多么美好,多么美丽。在我的眼睛里,大自然是人类的家园,动物的摇篮。我用我的眼睛看大自然。我看见滚滚春潮带着希望、带着祝福向我迎面奔来。你看,春天来了,百花齐放,河流复活了。鱼儿在自由自在地在清澈见底的水...

名家散文(关于自然的)
答:1、鲁迅的《雪》。《雪》是鲁迅先生散文诗《野草》中的一首散文诗。本文通过对长江南部柔和美丽的雪景和北方雪景的详细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北方雪景的热爱。它提出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愿景,体现了作者面对黯淡生活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2、矛盾的《雷雨前》。《雷雨前》是矛盾1934年写的一篇散文...

高中写景的抒情散文
答:篇一:高中写景的抒情散文 这个秋天,时而暖阳斜照,时而细雨霏霏。秋天,并无大热,也无寒冷,刚好,温度适宜。在这阳光和细雨的交错里心情会有一个合理的调整与梳理。时光的韵脚,就是在这每一天的进发里能够真切的触摸。光阴就是这样,总会被阳光和风雨的节令打湿,再凝成一路清香的露滴。这秋就是...

写景的抒情散文
答:1.秋风轻舞,云卷蓝天,白云悠悠荡我秋日情怀。我欲乘风踏云,静观山谷空幽,寻一处岁月留下的湖面,用心静悟那一朵幽幽清莲。2.秋雨绵绵,思念如烟,雨打叶动,心起微澜。摘一片秋叶,寄托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用思念的轻愁点燃心的明灯,照亮你迷茫的记忆。3.秋霜清寒,染红山林,一树树,一片片...

写景抒情的散文随笔二百字
答:写景抒情的散文随笔二百字篇一:又闻落叶浅浅清唱 阳光似乎穿透了心脏,永远抹不去的那缕忧伤,沉淀在离别的死寂里,天气微凉,爱被埋葬。泪风干了丝丝寂寞,只剩下无言以对的思念发烫。街边落叶一朵一朵紧锁着悲伤,我用微笑掩盖着殇痛。默默关掉熟悉的音乐,眼前是一片陌生的景象,曾经以为自己可以没有...

写景抒情散文
答:关于写景抒情散文篇一:故乡的秋天让我陶醉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很幸运我生长在苏州这块美丽而充满灵气的福地,而我的老家——西山更是天堂中的天堂。故乡的秋天,就像一幅五彩斑斓的油画,在我的眼前慢慢展开,那颜色是那么鲜明,线条是那么的流畅。而其间流动着的神韵,是多么得让我...

借鉴古人感受自然,抒发情感,散文100字 快快快!谢谢!是散文哦
答:2016-01-30 .100字的抒情散文 11 2014-09-05 琦君散文100字简介,,急用!!!谢谢 12 2016-10-22 优美散文100字以内 8 2015-11-19 抒发对大自然的感受的50字的小散文 6 2012-09-16 一篇描写大自然的抒情散文 28 2011-09-14 100字美文摘抄 1426 2016-08-22 读优美散文 摘抄300字 赏析1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