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没有取景器好吗? 数码相机有取景器和无取景器,又什么不同吗?

作者&投稿:濯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取景器就是取景用,拍照总是要取景的。常见的是同步取景、旁轴取景、屏幕取景。
同步取景的,小取景器中看到的与大屏幕一致,随着各方面的调节,比如曝光、调焦等,看到的东西也同步变化,基本上上“所见即所得”。这种方式,不开机什么也看不到,采用这种取景器是最方便而且省电的。
旁轴取景的,不开机也能见到东西,但是所见与所得有误差,通常是所见的构图小,所得的构图大,近拍的时候差别更大,而且调焦、手动调整曝光等等不能够直观得到,要拍完回放才知道拍成什么结果。
无取景器的,一切要靠屏幕来看,联想S500就是这种设计。虽然是“所见即所得”,由于在日光下拍照时,除非拍逆光片,一般都是拍摄对象冲着太阳,于是那个屏幕也在阳光之下,基本上什么也看不到。再有就是用相机的人如果是40岁以上,由于眼睛开始老花,不戴花镜也看不清结果,因此形同虚设,基本上全靠大概估计。
再说变焦倍数,变焦倍数,主要是决定了最长焦距是多少,比如12倍变焦的,最长焦距达到420毫米,这样远摄功能很强,可以拍摄远景,鸟兽、美女等等。拍摄太阳、月亮时也能得到很大的太阳月亮的图像。
没有以上功能,影响很大的,没有好的取景器,拍照片的成功率大大降低。变焦倍数少,就不能拍远方的景物,比如要拍美女,被对方发现了人家会怒视你,或者直接扁你,起码得到的是不自然的神态,也不能拍摄野生动物,你一靠近鸟儿就飞了。如果仅仅是拍点“至此一游”的留影图,那么有没有倒不很重要。
DV的取景器是否需,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一方面来说,黑白取景器可以节省电力,延长电池拍摄时间。但是另一方面,黑白取景器的色彩感觉就完全丧失了,在构图和取景上有些难。至于究竟该如何选择就要看您自己的喜好了。
取景器就是取景用,拍照总是要取景的。常见的是同步取景、旁轴取景、屏幕取景。
同步取景的,小取景器中看到的与大屏幕一致,随着各方面的调节,比如曝光、调焦等,看到的东西也同步变化,基本上上“所见即所得”。这种方式,不开机什么也看不到,采用这种取景器是最方便而且省电的。
旁轴取景的,不开机也能见到东西,但是所见与所得有误差,通常是所见的构图小,所得的构图大,近拍的时候差别更大,而且调焦、手动调整曝光等等不能够直观得到,要拍完回放才知道拍成什么结果。
无取景器的,一切要靠屏幕来看,联想S500就是这种设计。虽然是“所见即所得”,由于在日光下拍照时,除非拍逆光片,一般都是拍摄对象冲着太阳,于是那个屏幕也在阳光之下,基本上什么也看不到。再有就是用相机的人如果是40岁以上,由于眼睛开始老花,不戴花镜也看不清结果,因此形同虚设,基本上全靠大概估计。
再说变焦倍数,变焦倍数,主要是决定了最长焦距是多少,比如12倍变焦的,最长焦距达到420毫米,这样远摄功能很强,可以拍摄远景,鸟兽、美女等等。拍摄太阳、月亮时也能得到很大的太阳月亮的图像。
没有以上功能,影响很大的,没有好的取景器,拍照片的成功率大大降低。变焦倍数少,就不能拍远方的景物,比如要拍美女,被对方发现了人家会怒视你,或者直接扁你,起码得到的是不自然的神态,也不能拍摄野生动物,你一靠近鸟儿就飞了。如果仅仅是拍点“至此一游”的留影图,那么有没有倒不很重要。

取景器
取景器即数码摄像机上通过目镜来监视图像的部分,现在的数码摄像机的目镜取景器只有黑白取景器和彩色取景器。但对于专业级的数码摄像机来说都是黑白取景器,因为黑白取景器更有利摄影师来正确构图。数码摄像机取景器结构和其液晶显示屏一样,两者均采用TFT液晶,而不同点在于两者的大小和用电量。

一般数码摄像机的取景器比较小,只够用户闭上一只眼睛观察;对于一些专业机型,或者一些肩托式DV,它的取景器像素甚至比液晶屏还要大,这就方便了摄影师看清拍摄画面。

相比其液晶显示屏,取景器还有另外一个优势,就是省电,一般来说在关闭液晶显示屏的情况下,只用取景器,起码能省出四分之一时间的电量。

数码摄像机的取景器一般能在垂直方向旋转,有甚者旋转角度可达90度,更加方便摄影师在站立姿势时拍摄。而且,大部分的取景器可以改变目镜的距离,方便那些近视戴眼镜的摄影师。

总的来说,对于专业摄影来说,取景器还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我们看那些专业的DV,在取景器的造工上都非常好,这是为了方便专业摄影而设计的。
数码相机
数码相机也叫数字式相机,英文全称Digital Camera,简称DC。数码相机是集光学、机械、电子一体化的产品。它集成了影像信息的转换、存储和传输等部件,具有数字化存取模式,与电脑交互处理和实时拍摄等特点。数码相机最早出现在美国,20多年前,美国曾利用它通过卫星向地面传送照片,后来数码摄影转为民用并不断拓展应用范围。

数码相机发展进程大史记

2005.07.28 11:27:08

照相机自1839年由法国人发明以来,已经走过了将近200年的发展道路。在这200年里,照相机走过了从黑白到彩色,从纯光学、机械架构演变为光学、机械、电子三位一体,从传统银盐胶片发展到今天的以数字存储器作为记录媒介。笑看浮云遮望眼,瞬间沧海变桑田,数码相机的出现正式标志着相机产业向数字化新纪元的跨越式发展,人们的影像生活也由此得到了彻底改变。

自从1969年10月17日,美国贝尔研究所的鲍尔和史密斯宣布发明“CCD”(电荷耦合元件)以来,这种感光元件在经过进一步完善之后,终于在今天得到了广泛应用。4色CCD、SUPER CCD等最新改良版不断涌现,像素数早已跨越了千万像素,而成像效果却也已臻于完美。

经过十几年的不断发展,DC产业早已走出了自己的幼年,外观设计更趋成熟,操作功能日渐强大,并且随着制造成本的进一步降低,这类产品的发展已经显露出了不可限量的发展苗头。

总体来看,DC产业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一直秉承了“更高、更快、更强、更加人性化”的发展脉络,正是在制造厂商的不懈努力之下,今天的数码相机市场才会变得如此繁荣和美丽。人们在享受科技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仍会不由得念起数码相机诞生之初所走过的坎坷道路,对这一产业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些经典机型至今依然让人难以忘却。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许多生命突然出现在寒武纪,整个地球一夜间就变得多姿多彩,充满生命气息,考古学家对其原因至今未能给出明确答案。80年代无异于数码相机产业的寒武纪,在不足十年的时光里,数码相机快速脱离了襁褓并逐渐学会了蹒跚迈步,尽管那时的分辨率依然十分低下,但众多厂商的参与却让这一产业慢慢充满了勃勃生机。

索尼马维卡(MABIKA)——全球第一台不用感光胶片的电子相机

1973年11月,索尼公司正式开始了“电子眼”CCD的研究工作,在不断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它于1981年推出了全球第一台不用感光胶片的电子相机——静态视频“马维卡(MABIKA)”。该相机使用了10 mm×12 mm的CCD薄片,分辨率仅为570× 490(27.9万)像素,首次将光信号改为电子信号传输。

紧随其后,松下、COPAL、富士、佳能、尼康等公司也纷纷开始了电子相机的研制工作,并于1984-1986年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原型电子相机,生命大爆发就此开始。

索尼MYC-A7AF——第一次让数码相机具备了纯物理操作方法

在DC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二款相机同样出于索尼之手,由此可见,该公司今天所取得的市场地位绝非“浪得虚名”。1986年索尼发布了MYC-A7AF,第一次让数码相机具备了纯物理操作方法,能够在2英寸盘片上记录静止图像,像素分辨率也已扩展到了38万像素。卡西欧VS-101——首台CMOS感光器件电子相机

1987年,卡西欧首先在市场上发售使用了CMOS感光器件的VS-101电子相机,尽管分辨率仅能达到28万像素,但这对于DC产业的意义非常重大。

就今天来看,CMOS与CCD在数码相机感光器件正统方面的争夺早已尘埃落定,CMOS除了在今天的佳能高端相机上还被广泛应用之外,其他厂商均已把CCD当作了自己产品的主导方向。不容否认,CMOS所具有的全幅面、低能耗等优势的确非常吸引人,但动态范围低的弊病却不能不让人们对它“敬而远之”。

佳能RC-760-----首台60万像素机型

想要获得接近于传统相机的拍摄效果,提升CCD像素分辨率算得上最根本的解决途径,但在数码相机诞生的初期,想要在像素上更上一层楼却又谈何容易。几年间,厂商们一直在30万像素的水平上艰难徘徊,直到1988年才由佳能公司推出了60万像素的机型RC-760。

这台电子相机使用了2/3英寸60万像素CCD,外观在今天来看略显呆板,不过这可是那个年代最高像素的机器,售价比今天的一辆小车还贵。

白垩纪-恐龙凶猛

生命经过漫长的进化和演变,终于在白垩纪诞生了更高级的生命形式,世界也就一下子变得更加热闹起来了。80年代不断的技术积累终于为我们迎来了90年代数码相机产业的真正繁荣,从此之后,数码相机确立了其基本的生存模式。

柯达DCS 100——首次在世界上确立了数码相机的一般模式

1990年,柯达推出了DCS100电子相机,首次在世界上确立了数码相机的一般模式,从此之后,这一模式成为了业内标准。

对于专业摄影师们来说,如果一台新机器有着他们熟悉的机身和操控模式,上手无疑会变得更加简单。为了迎合这一消费心理,柯达公司为DCS100应用了在当时众所周知的尼康F3机身,内部功能除了对焦屏和卷片马达作了较大改动,所有功能均与F3一般无二,并且兼容大多数尼康镜头,真可谓考虑周详。

这台数码单反使用了拥有140万像素的20.5 x 16.4mm CCD,光变倍数1.8X,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并未给它配备内置存储器,只能连同一个笨重的外置存储单元(DSU)使用。DSU跟今天的相机底座差不多,以电池作为驱动能源,内置200MB存储器,可以存放150张未经压缩的RAW照片。

取景模式跟今天的机器比起来也是非常原始的,拍摄者可以使用相机上的光学取景器或DSU上的4英寸LCD液晶屏取景,尽管不太方便,但在当时可是非常高档的了。这台机器那时的售价相当于今天的22.5万人民币,真是贵得离谱啊。

在DCS100获得成功之后,柯达又在1992年推出了DCS100后续机型DCS200,它终于摆脱的DSU的累赘,存储器被安置在了机身内部,这样一来带着出门拍摄也就变得非常惬意了。

尼康/富士E2/E2s——尼康、富士两巨头联手的数码单反

无论柯达还是佳能,在早期的产品设计中都无不沿用了原来传统相机的胶片机身,尽管这能让专业摄影师们感受到产品的亲和力,但产品一多也就难免会让人产生乏味的感觉。1995年,尼康、富士两巨头联手推出了全新设计的E2/E2s,它不再照搬老掉牙的传统机身,采用了一体化设计风格,从而很容易就能让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台数码单反的分辨率仅有130万像素,跟同时代的柯达DCS460所拥有的600万像素相比有着天壤之别。E2/E2s最特别之处在于采用了尼康新开发的ROS光学系统,通过一组光学元件将光线投射到面积小于35mm胶片的CCD上,在这个基础上镜头的视角可以保持不变,但限于有效光圈严重缩水,成像质量受到了较大影响。

一体化设计让这台机器的外观看起来更加简洁,但内部结构的复杂却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外观体积的膨胀,总重量也呈现出了失控的迹象。这台机器为尼康的数码单反研发积累了很多经验,在它上市四年之后,尼康就推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D1,数码相机产业的白垩纪时代也就被彻底结束了。

侏罗纪-凶险丛林

侏罗纪的生物门类已经非常齐全了,那里有着温和柔顺的食草恐龙,有着活泼好动的白脸猴,还有着十分凶残的霸王龙,每个动物像要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就要想方设法变得更加强大一些,只有这样才能在这片弱肉强食的丛林过的轻松舒服。

尼康D1——尼康首台自行研制的数码单反

1999年6月,尼康终于推出了该公司首部自行研制的数码单反-D1,凭借远低于柯达DCS系列相机的售价开创了数码单反民用化的新时代。

这款数码单反所采用的机身是在传统相机F5基础上经过改装完成的,依然保持了极具魅力的专业气质。它内置274万像素CCD,ISO感光度200-1600,采用CF卡/IBM微硬盘作为存储介质,支持的文件格式包括JPEG、TIFF、RAW 三种,售价5580美元,在今天来看仍然显得昂贵。

佳能EOS 1D——佳能的数码单发神话

长期以来,在像素分辨率争夺的同时,厂商们在拍摄速度上的竞争同样如火如荼。为了彻底超越尼康D1所营造的神话,佳能在2001年9月推出了专用于快速拍摄用途的EOS 1D,从而在速度和技术指标上全面压过了尼康D1,成就了DC产业新一代传奇。

这款数码单反拥有400万像素分辨率,ISO感光度100-1600,也采用CF卡/IBM微硬盘作为存储介质,售价在7000美元左右。

奥林巴斯E-1——4/3系统代表作

正像早期的笔记本厂商一样,为了给对手制造最大的赶超麻烦,数码单反厂商在进行产品设计时都要刻意做到避免与对手的产品兼容,这样一来,任何品牌的数码相机组件都无法通用,在组件损坏之后用户只能购买同一品牌的产品替换,厂商们由此便获得了利润最大化。

今天的笔记本早已做到了相互兼容,这可以说是电脑厂商日渐开明的表现,而数码相机产业的变革却也在悄悄进行。2003年12月,奥林巴斯发布了与柯达、富士两家公司联合研发的采用“4/3系统”的E-1。

4/3系统规定了CCD感光器件的面积,CCD与镜头之间的距离以及镜头的直径,因此,凡是采用这一系统的数码单反都能轻松做到镜头的相互兼容,这在以前的产品中绝对是不可想象的。

E-1采用了500万像素CCD,ISO感光度范围100-800,使用CF卡作为存储介质,支持JPEG、RAW、TIFF 文件格式。发布之初的售价高达16000元人民币。

佳能EOS 300D——一代平民数码单反王

数码单反功能强大,拍摄画质美轮美奂,但高昂售价却是其无法走近平民百姓的最大障碍。为了顺利完成数码单反的普及历程,厂商们总是在挖空心思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正是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一批价格合理的平民化数码单反才终于浮出了水面,而佳能E0S 300D无疑算得上这一进程的先行者。

2003年8月,佳能推出了采用塑料机身的EOS 300D,它整合了前辈EOS-10D惯用的CMOS感光器件,售价首次低于1000美元,从而彻底改变了数码相机市场原有的竞争格局。

这款相机采用630万像素CCD,ISO感光度100-1600,使用CF卡作为存储介质。外观设计应用了银、灰、黑三色,整体给人的感觉还算不错。

2006.5.30 补充:

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不论是外型或功能上都相同,主要都是在将动态或静态图像作瞬间捕捉并保存下来。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最显而易见的不同点就在储存媒介上,数码相机是利用可记录图像的磁盘片或记忆卡来存取图像,拍摄完毕之后则可以使用rs-232、epp、usb等标准计算机联机方式传输到计算机做处理,也可以由具有特殊功能的打印机直接打印出来,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当拍摄效果不满意时,可以及时删除并且重拍,同时在储存媒介上也不需要像传统相机一般时常购买底片,可以节省底片的费用,并且同时节省冲印费。而在处理的效率方面,数码相机也比传统相机占了非常大的优势,过去一个活动下来所拍摄的数百张照片,假使透过传统相机的话,必须等待冲洗、邮寄的时间,而现在却只要透过数码相机将图像传至计算机中,再利用电子邮件邮寄就可以实时传给所参加的人员,因此数码相机在这个事事讲究效率的时代,可以说是一项非常方便的图像设备之一。
取景器(Viewfinder)是摄影者观察想要拍摄的景物的“窗口”。下面我们会介绍4种数码相机常用的取景器。
·光学取景器

小型数码相机上的光学取景器由一组简单的光学元件组成,这套元件与镜头的光学系统相连,让光学取景器中的影像与进入镜头的影响同步相连。这种取景器体积小巧,但最大的问题是有取景误差。取景器通常置于镜头上方,从光学取景器上看到的影像跟镜头投射在传感器上的影像是不同的,在短距离拍摄中,这种“视差”就更为明显了。一般的光学取景器只能让用户看到镜头实际覆盖范围的80%到90%。如果想准确取景,还是使用无视差的LCD比较好。戴眼睛的朋友在使用光学取景器的时候最好看一下取景器旁是否有屈光度调节,如果有的话会方便不少。

·非专业数码相机的LCD取景

小型数码相机的LCD取景让用户能实时观察到想拍摄的影像,这个影像与镜头投射在CCD上的影像是相同的,不会有视差产生。这种取景方式也叫做“TTL”(Through-The-Lens)通过镜头取景。但我们知道,使用LCD取景是很耗电的,而且在阳光猛烈的时候,我们很难看到LCD上的画面。这就促使我们使用光学取景器或下面将谈到的EVF取景器。另外,数码单反上的LCD并不作取景用,它只能让用户在拍摄后在LCD上观看照片和操作菜单,当然DSLR有自己特有的取景方式,这也将在下文介绍。

·数码单反上的光学取景器(TTL)

同样是使用光学取景器的数码单反是没有取景视差的,因为它的光学取景器比小型数码相机的精密,而且它的原理是把一块反光镜和菱镜连到传感器上,镜头投射到传感器上的影像就是TTL上看到的影像。当摄影者按下快门的时候,反光镜便会弹起,光线通过镜头进入传感器,传感器开始曝光。由于传感器的限制,多数数码单反的LCD只能用来观看照片回放而不能用于取景拍摄。在DSLR光学取景器的旁边通常还会有一块小小的LCD显示照相机的各项设定及状态,如光圈快门、曝光补偿、白平衡等。

·小型数码相机上的EVF电子取景

电子取景其实是把LCD上的画面传送到数码相机的电子取景器上,因此从EVF看到的影像跟镜头投射到CCD上的影像是相同的,而且与LCD上的影像同步。EVF从根本上来说就是镜头上方一块很小的LCD(直径大约为0.5\\\",象素大约为235,000),它让用户能更精确地取景,特别是在强光下也不用担心取景困难。EVF吸收了数码单反TTL取景器的众多优点,比如没有视差,但是装有EVF的照相机就不可能多此一举的再装上光学取景器了。

DV的取景器是否需,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一方面来说,黑白取景器可以节省电力,延长电池拍摄时间。但是另一方面,黑白取景器的色彩感觉就完全丧失了,在构图和取景上有些难。至于究竟该如何选择就要看您自己的喜好了。
取景器就是取景用,拍照总是要取景的。常见的是同步取景、旁轴取景、屏幕取景。
同步取景的,小取景器中看到的与大屏幕一致,随着各方面的调节,比如曝光、调焦等,看到的东西也同步变化,基本上上“所见即所得”。这种方式,不开机什么也看不到,采用这种取景器是最方便而且省电的。
旁轴取景的,不开机也能见到东西,但是所见与所得有误差,通常是所见的构图小,所得的构图大,近拍的时候差别更大,而且调焦、手动调整曝光等等不能够直观得到,要拍完回放才知道拍成什么结果。
无取景器的,一切要靠屏幕来看,联想S500就是这种设计。虽然是“所见即所得”,由于在日光下拍照时,除非拍逆光片,一般都是拍摄对象冲着太阳,于是那个屏幕也在阳光之下,基本上什么也看不到。再有就是用相机的人如果是40岁以上,由于眼睛开始老花,不戴花镜也看不清结果,因此形同虚设,基本上全靠大概估计。
再说变焦倍数,变焦倍数,主要是决定了最长焦距是多少,比如12倍变焦的,最长焦距达到420毫米,这样远摄功能很强,可以拍摄远景,鸟兽、美女等等。拍摄太阳、月亮时也能得到很大的太阳月亮的图像。
没有以上功能,影响很大的,没有好的取景器,拍照片的成功率大大降低。变焦倍数少,就不能拍远方的景物,比如要拍美女,被对方发现了人家会怒视你,或者直接扁你,起码得到的是不自然的神态,也不能拍摄野生动物,你一靠近鸟儿就飞了。如果仅仅是拍点“至此一游”的留影图,那么有没有倒不很重要。

取景器
取景器即数码摄像机上通过目镜来监视图像的部分,现在的数码摄像机的目镜取景器只有黑白取景器和彩色取景器。但对于专业级的数码摄像机来说都是黑白取景器,因为黑白取景器更有利摄影师来正确构图。数码摄像机取景器结构和其液晶显示屏一样,两者均采用TFT液晶,而不同点在于两者的大小和用电量。

一般数码摄像机的取景器比较小,只够用户闭上一只眼睛观察;对于一些专业机型,或者一些肩托式DV,它的取景器像素甚至比液晶屏还要大,这就方便了摄影师看清拍摄画面。

相比其液晶显示屏,取景器还有另外一个优势,就是省电,一般来说在关闭液晶显示屏的情况下,只用取景器,起码能省出四分之一时间的电量。

数码摄像机的取景器一般能在垂直方向旋转,有甚者旋转角度可达90度,更加方便摄影师在站立姿势时拍摄。而且,大部分的取景器可以改变目镜的距离,方便那些近视戴眼镜的摄影师。

总的来说,对于专业摄影来说,取景器还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我们看那些专业的DV,在取景器的造工上都非常好,这是为了方便专业摄影而设计的。
数码相机
数码相机也叫数字式相机,英文全称Digital Camera,简称DC。数码相机是集光学、机械、电子一体化的产品。它集成了影像信息的转换、存储和传输等部件,具有数字化存取模式,与电脑交互处理和实时拍摄等特点。数码相机最早出现在美国,20多年前,美国曾利用它通过卫星向地面传送照片,后来数码摄影转为民用并不断拓展应用范围。

数码相机发展进程大史记

2005.07.28 11:27:08

照相机自1839年由法国人发明以来,已经走过了将近200年的发展道路。在这200年里,照相机走过了从黑白到彩色,从纯光学、机械架构演变为光学、机械、电子三位一体,从传统银盐胶片发展到今天的以数字存储器作为记录媒介。笑看浮云遮望眼,瞬间沧海变桑田,数码相机的出现正式标志着相机产业向数字化新纪元的跨越式发展,人们的影像生活也由此得到了彻底改变。

自从1969年10月17日,美国贝尔研究所的鲍尔和史密斯宣布发明“CCD”(电荷耦合元件)以来,这种感光元件在经过进一步完善之后,终于在今天得到了广泛应用。4色CCD、SUPER CCD等最新改良版不断涌现,像素数早已跨越了千万像素,而成像效果却也已臻于完美。

经过十几年的不断发展,DC产业早已走出了自己的幼年,外观设计更趋成熟,操作功能日渐强大,并且随着制造成本的进一步降低,这类产品的发展已经显露出了不可限量的发展苗头。

总体来看,DC产业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一直秉承了“更高、更快、更强、更加人性化”的发展脉络,正是在制造厂商的不懈努力之下,今天的数码相机市场才会变得如此繁荣和美丽。人们在享受科技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仍会不由得念起数码相机诞生之初所走过的坎坷道路,对这一产业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些经典机型至今依然让人难以忘却。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许多生命突然出现在寒武纪,整个地球一夜间就变得多姿多彩,充满生命气息,考古学家对其原因至今未能给出明确答案。80年代无异于数码相机产业的寒武纪,在不足十年的时光里,数码相机快速脱离了襁褓并逐渐学会了蹒跚迈步,尽管那时的分辨率依然十分低下,但众多厂商的参与却让这一产业慢慢充满了勃勃生机。

索尼马维卡(MABIKA)——全球第一台不用感光胶片的电子相机

1973年11月,索尼公司正式开始了“电子眼”CCD的研究工作,在不断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它于1981年推出了全球第一台不用感光胶片的电子相机——静态视频“马维卡(MABIKA)”。该相机使用了10 mm×12 mm的CCD薄片,分辨率仅为570× 490(27.9万)像素,首次将光信号改为电子信号传输。

紧随其后,松下、COPAL、富士、佳能、尼康等公司也纷纷开始了电子相机的研制工作,并于1984-1986年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原型电子相机,生命大爆发就此开始。

索尼MYC-A7AF——第一次让数码相机具备了纯物理操作方法

在DC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二款相机同样出于索尼之手,由此可见,该公司今天所取得的市场地位绝非“浪得虚名”。1986年索尼发布了MYC-A7AF,第一次让数码相机具备了纯物理操作方法,能够在2英寸盘片上记录静止图像,像素分辨率也已扩展到了38万像素。卡西欧VS-101——首台CMOS感光器件电子相机

1987年,卡西欧首先在市场上发售使用了CMOS感光器件的VS-101电子相机,尽管分辨率仅能达到28万像素,但这对于DC产业的意义非常重大。

就今天来看,CMOS与CCD在数码相机感光器件正统方面的争夺早已尘埃落定,CMOS除了在今天的佳能高端相机上还被广泛应用之外,其他厂商均已把CCD当作了自己产品的主导方向。不容否认,CMOS所具有的全幅面、低能耗等优势的确非常吸引人,但动态范围低的弊病却不能不让人们对它“敬而远之”。

佳能RC-760-----首台60万像素机型

想要获得接近于传统相机的拍摄效果,提升CCD像素分辨率算得上最根本的解决途径,但在数码相机诞生的初期,想要在像素上更上一层楼却又谈何容易。几年间,厂商们一直在30万像素的水平上艰难徘徊,直到1988年才由佳能公司推出了60万像素的机型RC-760。

这台电子相机使用了2/3英寸60万像素CCD,外观在今天来看略显呆板,不过这可是那个年代最高像素的机器,售价比今天的一辆小车还贵。

白垩纪-恐龙凶猛

生命经过漫长的进化和演变,终于在白垩纪诞生了更高级的生命形式,世界也就一下子变得更加热闹起来了。80年代不断的技术积累终于为我们迎来了90年代数码相机产业的真正繁荣,从此之后,数码相机确立了其基本的生存模式。

柯达DCS 100——首次在世界上确立了数码相机的一般模式

1990年,柯达推出了DCS100电子相机,首次在世界上确立了数码相机的一般模式,从此之后,这一模式成为了业内标准。

对于专业摄影师们来说,如果一台新机器有着他们熟悉的机身和操控模式,上手无疑会变得更加简单。为了迎合这一消费心理,柯达公司为DCS100应用了在当时众所周知的尼康F3机身,内部功能除了对焦屏和卷片马达作了较大改动,所有功能均与F3一般无二,并且兼容大多数尼康镜头,真可谓考虑周详。

这台数码单反使用了拥有140万像素的20.5 x 16.4mm CCD,光变倍数1.8X,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并未给它配备内置存储器,只能连同一个笨重的外置存储单元(DSU)使用。DSU跟今天的相机底座差不多,以电池作为驱动能源,内置200MB存储器,可以存放150张未经压缩的RAW照片。

取景模式跟今天的机器比起来也是非常原始的,拍摄者可以使用相机上的光学取景器或DSU上的4英寸LCD液晶屏取景,尽管不太方便,但在当时可是非常高档的了。这台机器那时的售价相当于今天的22.5万人民币,真是贵得离谱啊。

在DCS100获得成功之后,柯达又在1992年推出了DCS100后续机型DCS200,它终于摆脱的DSU的累赘,存储器被安置在了机身内部,这样一来带着出门拍摄也就变得非常惬意了。

尼康/富士E2/E2s——尼康、富士两巨头联手的数码单反

无论柯达还是佳能,在早期的产品设计中都无不沿用了原来传统相机的胶片机身,尽管这能让专业摄影师们感受到产品的亲和力,但产品一多也就难免会让人产生乏味的感觉。1995年,尼康、富士两巨头联手推出了全新设计的E2/E2s,它不再照搬老掉牙的传统机身,采用了一体化设计风格,从而很容易就能让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台数码单反的分辨率仅有130万像素,跟同时代的柯达DCS460所拥有的600万像素相比有着天壤之别。E2/E2s最特别之处在于采用了尼康新开发的ROS光学系统,通过一组光学元件将光线投射到面积小于35mm胶片的CCD上,在这个基础上镜头的视角可以保持不变,但限于有效光圈严重缩水,成像质量受到了较大影响。

一体化设计让这台机器的外观看起来更加简洁,但内部结构的复杂却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外观体积的膨胀,总重量也呈现出了失控的迹象。这台机器为尼康的数码单反研发积累了很多经验,在它上市四年之后,尼康就推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D1,数码相机产业的白垩纪时代也就被彻底结束了。

侏罗纪-凶险丛林

侏罗纪的生物门类已经非常齐全了,那里有着温和柔顺的食草恐龙,有着活泼好动的白脸猴,还有着十分凶残的霸王龙,每个动物像要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就要想方设法变得更加强大一些,只有这样才能在这片弱肉强食的丛林过的轻松舒服。

尼康D1——尼康首台自行研制的数码单反

1999年6月,尼康终于推出了该公司首部自行研制的数码单反-D1,凭借远低于柯达DCS系列相机的售价开创了数码单反民用化的新时代。

这款数码单反所采用的机身是在传统相机F5基础上经过改装完成的,依然保持了极具魅力的专业气质。它内置274万像素CCD,ISO感光度200-1600,采用CF卡/IBM微硬盘作为存储介质,支持的文件格式包括JPEG、TIFF、RAW 三种,售价5580美元,在今天来看仍然显得昂贵。

佳能EOS 1D——佳能的数码单发神话

长期以来,在像素分辨率争夺的同时,厂商们在拍摄速度上的竞争同样如火如荼。为了彻底超越尼康D1所营造的神话,佳能在2001年9月推出了专用于快速拍摄用途的EOS 1D,从而在速度和技术指标上全面压过了尼康D1,成就了DC产业新一代传奇。

这款数码单反拥有400万像素分辨率,ISO感光度100-1600,也采用CF卡/IBM微硬盘作为存储介质,售价在7000美元左右。

奥林巴斯E-1——4/3系统代表作

正像早期的笔记本厂商一样,为了给对手制造最大的赶超麻烦,数码单反厂商在进行产品设计时都要刻意做到避免与对手的产品兼容,这样一来,任何品牌的数码相机组件都无法通用,在组件损坏之后用户只能购买同一品牌的产品替换,厂商们由此便获得了利润最大化。

今天的笔记本早已做到了相互兼容,这可以说是电脑厂商日渐开明的表现,而数码相机产业的变革却也在悄悄进行。2003年12月,奥林巴斯发布了与柯达、富士两家公司联合研发的采用“4/3系统”的E-1。

4/3系统规定了CCD感光器件的面积,CCD与镜头之间的距离以及镜头的直径,因此,凡是采用这一系统的数码单反都能轻松做到镜头的相互兼容,这在以前的产品中绝对是不可想象的。

E-1采用了500万像素CCD,ISO感光度范围100-800,使用CF卡作为存储介质,支持JPEG、RAW、TIFF 文件格式。发布之初的售价高达16000元人民币。

佳能EOS 300D——一代平民数码单反王

数码单反功能强大,拍摄画质美轮美奂,但高昂售价却是其无法走近平民百姓的最大障碍。为了顺利完成数码单反的普及历程,厂商们总是在挖空心思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正是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一批价格合理的平民化数码单反才终于浮出了水面,而佳能E0S 300D无疑算得上这一进程的先行者。

2003年8月,佳能推出了采用塑料机身的EOS 300D,它整合了前辈EOS-10D惯用的CMOS感光器件,售价首次低于1000美元,从而彻底改变了数码相机市场原有的竞争格局。

这款相机采用630万像素CCD,ISO感光度100-1600,使用CF卡作为存储介质。外观设计应用了银、灰、黑三色,整体给人的感觉还算不错。

2006.5.30 补充:

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不论是外型或功能上都相同,主要都是在将动态或静态图像作瞬间捕捉并保存下来。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最显而易见的不同点就在储存媒介上,数码相机是利用可记录图像的磁盘片或记忆卡来存取图像,拍摄完毕之后则可以使用rs-232、epp、usb等标准计算机联机方式传输到计算机做处理,也可以由具有特殊功能的打印机直接打印出来,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当拍摄效果不满意时,可以及时删除并且重拍,同时在储存媒介上也不需要像传统相机一般时常购买底片,可以节省底片的费用,并且同时节省冲印费。而在处理的效率方面,数码相机也比传统相机占了非常大的优势,过去一个活动下来所拍摄的数百张照片,假使透过传统相机的话,必须等待冲洗、邮寄的时间,而现在却只要透过数码相机将图像传至计算机中,再利用电子邮件邮寄就可以实时传给所参加的人员,因此数码相机在这个事事讲究效率的时代,可以说是一项非常方便的图像设备之一

DV的取景器是否需,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一方面来说,黑白取景器可以节省电力,延长电池拍摄时间。但是另一方面,黑白取景器的色彩感觉就完全丧失了,在构图和取景上有些难。至于究竟该如何选择就要看您自己的喜好了。
取景器就是取景用,拍照总是要取景的。常见的是同步取景、旁轴取景、屏幕取景。
同步取景的,小取景器中看到的与大屏幕一致,随着各方面的调节,比如曝光、调焦等,看到的东西也同步变化,基本上上“所见即所得”。这种方式,不开机什么也看不到,采用这种取景器是最方便而且省电的。
旁轴取景的,不开机也能见到东西,但是所见与所得有误差,通常是所见的构图小,所得的构图大,近拍的时候差别更大,而且调焦、手动调整曝光等等不能够直观得到,要拍完回放才知道拍成什么结果。
无取景器的,一切要靠屏幕来看,联想S500就是这种设计。虽然是“所见即所得”,由于在日光下拍照时,除非拍逆光片,一般都是拍摄对象冲着太阳,于是那个屏幕也在阳光之下,基本上什么也看不到。再有就是用相机的人如果是40岁以上,由于眼睛开始老花,不戴花镜也看不清结果,因此形同虚设,基本上全靠大概估计。
再说变焦倍数,变焦倍数,主要是决定了最长焦距是多少,比如12倍变焦的,最长焦距达到420毫米,这样远摄功能很强,可以拍摄远景,鸟兽、美女等等。拍摄太阳、月亮时也能得到很大的太阳月亮的图像。
没有以上功能,影响很大的,没有好的取景器,拍照片的成功率大大降低。变焦倍数少,就不能拍远方的景物,比如要拍美女,被对方发现了人家会怒视你,或者直接扁你,起码得到的是不自然的神态,也不能拍摄野生动物,你一靠近鸟儿就飞了。如果仅仅是拍点“至此一游”的留影图,那么有没有倒不很重要。

取景器
取景器即数码摄像机上通过目镜来监视图像的部分,现在的数码摄像机的目镜取景器只有黑白取景器和彩色取景器。但对于专业级的数码摄像机来说都是黑白取景器,因为黑白取景器更有利摄影师来正确构图。数码摄像机取景器结构和其液晶显示屏一样,两者均采用TFT液晶,而不同点在于两者的大小和用电量。

一般数码摄像机的取景器比较小,只够用户闭上一只眼睛观察;对于一些专业机型,或者一些肩托式DV,它的取景器像素甚至比液晶屏还要大,这就方便了摄影师看清拍摄画面。

相比其液晶显示屏,取景器还有另外一个优势,就是省电,一般来说在关闭液晶显示屏的情况下,只用取景器,起码能省出四分之一时间的电量。

数码摄像机的取景器一般能在垂直方向旋转,有甚者旋转角度可达90度,更加方便摄影师在站立姿势时拍摄。而且,大部分的取景器可以改变目镜的距离,方便那些近视戴眼镜的摄影师。

总的来说,对于专业摄影来说,取景器还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我们看那些专业的DV,在取景器的造工上都非常好,这是为了方便专业摄影而设计的。
数码相机
数码相机也叫数字式相机,英文全称Digital Camera,简称DC。数码相机是集光学、机械、电子一体化的产品。它集成了影像信息的转换、存储和传输等部件,具有数字化存取模式,与电脑交互处理和实时拍摄等特点。数码相机最早出现在美国,20多年前,美国曾利用它通过卫星向地面传送照片,后来数码摄影转为民用并不断拓展应用范围。

数码相机发展进程大史记

2005.07.28 11:27:08

照相机自1839年由法国人发明以来,已经走过了将近200年的发展道路。在这200年里,照相机走过了从黑白到彩色,从纯光学、机械架构演变为光学、机械、电子三位一体,从传统银盐胶片发展到今天的以数字存储器作为记录媒介。笑看浮云遮望眼,瞬间沧海变桑田,数码相机的出现正式标志着相机产业向数字化新纪元的跨越式发展,人们的影像生活也由此得到了彻底改变。

自从1969年10月17日,美国贝尔研究所的鲍尔和史密斯宣布发明“CCD”(电荷耦合元件)以来,这种感光元件在经过进一步完善之后,终于在今天得到了广泛应用。4色CCD、SUPER CCD等最新改良版不断涌现,像素数早已跨越了千万像素,而成像效果却也已臻于完美。

经过十几年的不断发展,DC产业早已走出了自己的幼年,外观设计更趋成熟,操作功能日渐强大,并且随着制造成本的进一步降低,这类产品的发展已经显露出了不可限量的发展苗头。

总体来看,DC产业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一直秉承了“更高、更快、更强、更加人性化”的发展脉络,正是在制造厂商的不懈努力之下,今天的数码相机市场才会变得如此繁荣和美丽。人们在享受科技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仍会不由得念起数码相机诞生之初所走过的坎坷道路,对这一产业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些经典机型至今依然让人难以忘却。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许多生命突然出现在寒武纪,整个地球一夜间就变得多姿多彩,充满生命气息,考古学家对其原因至今未能给出明确答案。80年代无异于数码相机产业的寒武纪,在不足十年的时光里,数码相机快速脱离了襁褓并逐渐学会了蹒跚迈步,尽管那时的分辨率依然十分低下,但众多厂商的参与却让这一产业慢慢充满了勃勃生机。

索尼马维卡(MABIKA)——全球第一台不用感光胶片的电子相机

1973年11月,索尼公司正式开始了“电子眼”CCD的研究工作,在不断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它于1981年推出了全球第一台不用感光胶片的电子相机——静态视频“马维卡(MABIKA)”。该相机使用了10 mm×12 mm的CCD薄片,分辨率仅为570× 490(27.9万)像素,首次将光信号改为电子信号传输。

紧随其后,松下、COPAL、富士、佳能、尼康等公司也纷纷开始了电子相机的研制工作,并于1984-1986年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原型电子相机,生命大爆发就此开始。

索尼MYC-A7AF——第一次让数码相机具备了纯物理操作方法

在DC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二款相机同样出于索尼之手,由此可见,该公司今天所取得的市场地位绝非“浪得虚名”。1986年索尼发布了MYC-A7AF,第一次让数码相机具备了纯物理操作方法,能够在2英寸盘片上记录静止图像,像素分辨率也已扩展到了38万像素。卡西欧VS-101——首台CMOS感光器件电子相机

1987年,卡西欧首先在市场上发售使用了CMOS感光器件的VS-101电子相机,尽管分辨率仅能达到28万像素,但这对于DC产业的意义非常重大。

就今天来看,CMOS与CCD在数码相机感光器件正统方面的争夺早已尘埃落定,CMOS除了在今天的佳能高端相机上还被广泛应用之外,其他厂商均已把CCD当作了自己产品的主导方向。不容否认,CMOS所具有的全幅面、低能耗等优势的确非常吸引人,但动态范围低的弊病却不能不让人们对它“敬而远之”。

佳能RC-760-----首台60万像素机型

想要获得接近于传统相机的拍摄效果,提升CCD像素分辨率算得上最根本的解决途径,但在数码相机诞生的初期,想要在像素上更上一层楼却又谈何容易。几年间,厂商们一直在30万像素的水平上艰难徘徊,直到1988年才由佳能公司推出了60万像素的机型RC-760。

这台电子相机使用了2/3英寸60万像素CCD,外观在今天来看略显呆板,不过这可是那个年代最高像素的机器,售价比今天的一辆小车还贵。

白垩纪-恐龙凶猛

生命经过漫长的进化和演变,终于在白垩纪诞生了更高级的生命形式,世界也就一下子变得更加热闹起来了。80年代不断的技术积累终于为我们迎来了90年代数码相机产业的真正繁荣,从此之后,数码相机确立了其基本的生存模式。

柯达DCS 100——首次在世界上确立了数码相机的一般模式

1990年,柯达推出了DCS100电子相机,首次在世界上确立了数码相机的一般模式,从此之后,这一模式成为了业内标准。

对于专业摄影师们来说,如果一台新机器有着他们熟悉的机身和操控模式,上手无疑会变得更加简单。为了迎合这一消费心理,柯达公司为DCS100应用了在当时众所周知的尼康F3机身,内部功能除了对焦屏和卷片马达作了较大改动,所有功能均与F3一般无二,并且兼容大多数尼康镜头,真可谓考虑周详。

这台数码单反使用了拥有140万像素的20.5 x 16.4mm CCD,光变倍数1.8X,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并未给它配备内置存储器,只能连同一个笨重的外置存储单元(DSU)使用。DSU跟今天的相机底座差不多,以电池作为驱动能源,内置200MB存储器,可以存放150张未经压缩的RAW照片。

取景模式跟今天的机器比起来也是非常原始的,拍摄者可以使用相机上的光学取景器或DSU上的4英寸LCD液晶屏取景,尽管不太方便,但在当时可是非常高档的了。这台机器那时的售价相当于今天的22.5万人民币,真是贵得离谱啊。

在DCS100获得成功之后,柯达又在1992年推出了DCS100后续机型DCS200,它终于摆脱的DSU的累赘,存储器被安置在了机身内部,这样一来带着出门拍摄也就变得非常惬意了。

尼康/富士E2/E2s——尼康、富士两巨头联手的数码单反

无论柯达还是佳能,在早期的产品设计中都无不沿用了原来传统相机的胶片机身,尽管这能让专业摄影师们感受到产品的亲和力,但产品一多也就难免会让人产生乏味的感觉。1995年,尼康、富士两巨头联手推出了全新设计的E2/E2s,它不再照搬老掉牙的传统机身,采用了一体化设计风格,从而很容易就能让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台数码单反的分辨率仅有130万像素,跟同时代的柯达DCS460所拥有的600万像素相比有着天壤之别。E2/E2s最特别之处在于采用了尼康新开发的ROS光学系统,通过一组光学元件将光线投射到面积小于35mm胶片的CCD上,在这个基础上镜头的视角可以保持不变,但限于有效光圈严重缩水,成像质量受到了较大影响。

一体化设计让这台机器的外观看起来更加简洁,但内部结构的复杂却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外观体积的膨胀,总重量也呈现出了失控的迹象。这台机器为尼康的数码单反研发积累了很多经验,在它上市四年之后,尼康就推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D1,数码相机产业的白垩纪时代也就被彻底结束了。

侏罗纪-凶险丛林

侏罗纪的生物门类已经非常齐全了,那里有着温和柔顺的食草恐龙,有着活泼好动的白脸猴,还有着十分凶残的霸王龙,每个动物像要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就要想方设法变得更加强大一些,只有这样才能在这片弱肉强食的丛林过的轻松舒服。

尼康D1——尼康首台自行研制的数码单反

1999年6月,尼康终于推出了该公司首部自行研制的数码单反-D1,凭借远低于柯达DCS系列相机的售价开创了数码单反民用化的新时代。

这款数码单反所采用的机身是在传统相机F5基础上经过改装完成的,依然保持了极具魅力的专业气质。它内置274万像素CCD,ISO感光度200-1600,采用CF卡/IBM微硬盘作为存储介质,支持的文件格式包括JPEG、TIFF、RAW 三种,售价5580美元,在今天来看仍然显得昂贵。

佳能EOS 1D——佳能的数码单发神话

长期以来,在像素分辨率争夺的同时,厂商们在拍摄速度上的竞争同样如火如荼。为了彻底超越尼康D1所营造的神话,佳能在2001年9月推出了专用于快速拍摄用途的EOS 1D,从而在速度和技术指标上全面压过了尼康D1,成就了DC产业新一代传奇。

这款数码单反拥有400万像素分辨率,ISO感光度100-1600,也采用CF卡/IBM微硬盘作为存储介质,售价在7000美元左右。

奥林巴斯E-1——4/3系统代表作

正像早期的笔记本厂商一样,为了给对手制造最大的赶超麻烦,数码单反厂商在进行产品设计时都要刻意做到避免与对手的产品兼容,这样一来,任何品牌的数码相机组件都无法通用,在组件损坏之后用户只能购买同一品牌的产品替换,厂商们由此便获得了利润最大化。

今天的笔记本早已做到了相互兼容,这可以说是电脑厂商日渐开明的表现,而数码相机产业的变革却也在悄悄进行。2003年12月,奥林巴斯发布了与柯达、富士两家公司联合研发的采用“4/3系统”的E-1。

4/3系统规定了CCD感光器件的面积,CCD与镜头之间的距离以及镜头的直径,因此,凡是采用这一系统的数码单反都能轻松做到镜头的相互兼容,这在以前的产品中绝对是不可想象的。

E-1采用了500万像素CCD,ISO感光度范围100-800,使用CF卡作为存储介质,支持JPEG、RAW、TIFF 文件格式。发布之初的售价高达16000元人民币。

佳能EOS 300D——一代平民数码单反王

数码单反功能强大,拍摄画质美轮美奂,但高昂售价却是其无法走近平民百姓的最大障碍。为了顺利完成数码单反的普及历程,厂商们总是在挖空心思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正是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一批价格合理的平民化数码单反才终于浮出了水面,而佳能E0S 300D无疑算得上这一进程的先行者。

2003年8月,佳能推出了采用塑料机身的EOS 300D,它整合了前辈EOS-10D惯用的CMOS感光器件,售价首次低于1000美元,从而彻底改变了数码相机市场原有的竞争格局。

这款相机采用630万像素CCD,ISO感光度100-1600,使用CF卡作为存储介质。外观设计应用了银、灰、黑三色,整体给人的感觉还算不错。

2006.5.30 补充:

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不论是外型或功能上都相同,主要都是在将动态或静态图像作瞬间捕捉并保存下来。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最显而易见的不同点就在储存媒介上,数码相机是利用可记录图像的磁盘片或记忆卡来存取图像,拍摄完毕之后则可以使用rs-232、epp、usb等标准计算机联机方式传输到计算机做处理,也可以由具有特殊功能的打印机直接打印出来,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当拍摄效果不满意时,可以及时删除并且重拍,同时在储存媒介上也不需要像传统相机一般时常购买底片,可以节省底片的费用,并且同时节省冲印费。而在处理的效率方面,数码相机也比传统相机占了非常大的优势,过去一个活动下来所拍摄的数百张照片,假使透过传统相机的话,必须等待冲洗、邮寄的时间,而现在却只要透过数码相机将图像传至计算机中,再利用电子邮件邮寄就可以实时传给所参加的人员,因此数码相机在这个事事讲究效率的时代,可以说是一项非常方便的图像设备之一。

取景器就是取景用,拍照总是要取景的。常见的是同步取景、旁轴取景、屏幕取景。
同步取景的,小取景器中看到的与大屏幕一致,随着各方面的调节,比如曝光、调焦等,看到的东西也同步变化,基本上上“所见即所得”。这种方式,不开机什么也看不到,采用这种取景器是最方便而且省电的。
旁轴取景的,不开机也能见到东西,但是所见与所得有误差,通常是所见的构图小,所得的构图大,近拍的时候差别更大,而且调焦、手动调整曝光等等不能够直观得到,要拍完回放才知道拍成什么结果。
无取景器的,一切要靠屏幕来看,联想S500就是这种设计。虽然是“所见即所得”,由于在日光下拍照时,除非拍逆光片,一般都是拍摄对象冲着太阳,于是那个屏幕也在阳光之下,基本上什么也看不到。再有就是用相机的人如果是40岁以上,由于眼睛开始老花,不戴花镜也看不清结果,因此形同虚设,基本上全靠大概估计。
再说变焦倍数,变焦倍数,主要是决定了最长焦距是多少,比如12倍变焦的,最长焦距达到420毫米,这样远摄功能很强,可以拍摄远景,鸟兽、美女等等。拍摄太阳、月亮时也能得到很大的太阳月亮的图像。
没有以上功能,影响很大的,没有好的取景器,拍照片的成功率大大降低。变焦倍数少,就不能拍远方的景物,比如要拍美女,被对方发现了人家会怒视你,或者直接扁你,起码得到的是不自然的神态,也不能拍摄野生动物,你一靠近鸟儿就飞了。如果仅仅是拍点“至此一游”的留影图,那么有没有倒不很重要。

取景器的,至少有两个好处,不用开显示屏就可以拍摄比较省电还可以有比较好的拍摄姿势(至少对于用惯了取景器的人来说是这样。
数码摄像机上通过取景器来监视图像的部分,现在的数码摄像机的目镜取景器只有黑白取景器和彩色取景器。但对于专业级的数码摄像机来说都是黑白取景器,因为黑白取景器更有利摄影师来正确构图。数码摄像机取景器结构和其液晶显示屏一样,两者均采用TFT液晶,而不同点在于两者的大小和用电量。

一般数码摄像机的取景器比较小,只够用户闭上一只眼睛观察;对于一些专业机型,或者一些肩托式DV,它的取景器像素甚至比液晶屏还要大,这就方便了摄影师看清拍摄画面。

相比其液晶显示屏,取景器还有另外一个优势,就是省电,一般来说在关闭液晶显示屏的情况下,只用取景器,起码能省出四分之一时间的电量。

数码摄像机的取景器一般能在垂直方向旋转,有甚者旋转角度可达90度,更加方便摄影师在站立姿势时拍摄。而且,大部分的取景器可以改变目镜的距离,方便那些近视戴眼镜的摄影师。

总的来说,对于专业摄影来说,取景器还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我们看那些专业的DV,在取景器的造工上都非常好,这是为了方便专业摄影而设计的。

数码相机有光学取景器好不好啊?~

有当然好!在光线强烈的环境下,LCD会看不清楚,这时候光学取景器就特别有用了,专业单反相机一般都是用光学取景器来取景的,而且用光学取景器还可以省电。

相信这个问题还是比较重要的。数码相机毕竟与胶片在成像上有着原理上的不同,我的理由有两点,第一数码相机标称的感光度是否准确有待商榷,第二您是否有足够的曝光经验。数码相机对胶片相机的优势我想在一块屏幕上有着和大的体现,随拍随看,通过拍出的效果来检查与修正曝光是很重要的。另外相机的参数也都是通过那块屏来显示的。如果过您说的是光学取景器,大多数旁轴取景虽然效果不是很理想,但是在省电这方面确实有些优势,并且在强光下不易看清液晶屏的时候这也是个很实用的功能。但都不会影响到最终的成像。但是为了保证效果还是请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优先使用液晶屏。在配制有EVF取景器的相机时请您优先使用EVF取景器:)

用单反就一定要看取景器吗?
答:而使用取景器就不存在这个困难。其次,屏幕是相机的耗电大户之一,少用它有利于延长拍摄时间,也有利于延长电池寿命。当然屏幕也有它的优势。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用它取景构图是取景器难以胜任的。例如将相机高高的举过头顶,或者贴近地面,再加上翻转屏是非常之好的。另外用它取景构图还可以放大对焦点,...

请问相机上的取景器有用吗
答:回答是肯定的---有用.这个取景器在当下的小数码相机上,一般情况下,低端的和一些小巧时尚的款型已经将这个取景器在设计时给取消了.但在现在一些中高端相机上仍然保留.为什么呢?1.当室外光线很强,无法看清LCD时,只能用光学取景器。考虑到现在的数码相机越做越小,使用光学取景器给操作带来一定的不便(...

为什么佳能的无反相机没有目镜取景器呢?
答:因为他是“无反相机",无反相机取消了反光板,取消了目镜取景器,这是为了减小单反的体积,跟手机一样直接看电子显示屏的。比如索尼注册的”微单“,就是无反相机。无反有自己的优势,就是取景的时候屏幕显示出来的是什么样,拍出来就是什么样,操作方便,这对于拍唯美图片,是比较有效率的,单反的话,...

微单和数码相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微单和数码相机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结构、功能、便携性和图像质量。1. 结构:数码相机:通常指那些使用传统反光镜和光学取景器的相机。这种结构使得相机在拍摄时可以通过光学取景器实时查看场景。微单:微单相机,也称为无反相机,其结构中没有传统的反光镜和光学取景器。取而代之的是电子取景器(EVF)或...

数码相机和单反相机的取景器区别是什么?
答: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取景和对焦方式不同。用光学取景器时是肉眼直接观测从镜头进来的光线产生的画面,并且是使用相位差对焦方式进行对焦 用LCD屏幕取景时,光学取景器是黑的,光线从镜头进入后直接照射在CMOS上成像,然后通过处理器分析画面的对比度进行反差式对焦 由于单反相机设计目的主要是通过光学取景器取景...

为什么佳能、尼康、宾得的微单相机都没有目镜取景器呢?
答:这是为了相机小型化和产品定位而设计的,因为他们几家都有单反了,虽然单反的照像效果好,但相机比较大。为了做到小型化而又能达到好的照像效果,所以出现了微单相机,又考虑到成本问题和大多数人的使用问题,所以就免去了取景器。

无反相机取景器有意义吗详情
答:由于大部分无反相机都没有取景器,所以让我们产生了一种错觉,无反相机取景器没有意义,其实如果我们要拍摄专业的照片,取景器是必须要的。无反相机取景器有意义吗:答:无反相机取景器有意义,它能够让我们免受周围光线的干扰,获得更大的视野、更好的拍摄环境。一、光线1、首先,如果我们直接拍摄,可能...

胶片相机没有取景玻璃会影响拍摄吗?
答:没关系,但是你没法对焦取景了,只能盲拍。

数码相机不取景?
答:免得费电)。有些机型在单眼电子取景器旁有面部贴近感应窗,侦测到面部贴近时会启动单眼电子取景器取景方式,否则就启动LCD取景方式。如果这个感应窗被遮挡了相机就会误认为面部贴近单眼取景器了,也会造成LCD不亮。3、没有单眼取景器的数码卡片机如果开机后背后的LCD不亮就肯定是出故障了。

无反相机取景器有意义吗
答:4、取景器就是用来取景的它将镜头“看”到的画面,显示在屏上或折射到菱镜取景器中,方便拍摄者构图掌控画面。5、1相机有取景器相机有取景器没有经历光电转化过程的画质损失,对景物细节的表现力更好2相机无取景器相机无取景器经历光电转化过程的画质损失,对景物细节的表现力更差三变化不同 1相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