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是怎样形成的 农民工潮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投稿:冀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农民工是我国工人阶级队伍重要组成部分
(一)农民是工人阶级的主要来源,农民工是我国转型期农民向工人阶级转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
(二)农民工已经具备工人阶级的基本特征
(三)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
 在当代中国,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进入工厂,继承父业成为农民工。这些农民工子女中,很多都具有留守经历。①实际上,从父母外出打工开始,农村留守儿童便已卷入了阶级再生产的过程中,与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工人阶级子弟类似,他们向上流动的渠道非常狭窄,“做工”、成为新工人是大多数人的选择(周潇,2011a, 2011b;威利斯,2013)。借用波兰尼提出的“嵌入性”视角,本文将以作者在珠三角、广西、安徽等地的田野调查为基础,考察留守经历所导致的新生代农民工同时脱嵌于乡村和城市社会的现象,以及“双重脱嵌”与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劳动表现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讨论留守经历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阶级形成所可能具有的影响。

  一、嵌入性视角下的阶级形成

  (一)阶级形成的文化—社会因素

  在马克思看来,劳工的根本属性乃是作为资本家—无产阶级二元对立的产物,这是一种结构决定的视角,相对而言劳工主体性的生成过程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从自在阶级到自为阶级的自然跨越尤其暗示了这一点(马克思,1961)。在马克思那里,这些主体性所对应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特定的主体性,劳工属性以不言自明的形式存在:意识上的商品拜物教、市场参与中形式平等与自由等理念的获取,以及作为改造社会、埋葬资本主义体系的革命者,等等(谢国雄,1999;查克拉巴蒂,2005)。而汤普森对工人生活的人类学式的研究引入了阶级经历的概念来讨论阶级主体的生成,将理解工人阶级的视野带到日常生活和劳工主体世界中,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理解工人的生成(汤普森,2001)。既然工人的抗争行为并不是由生产结构所决定从而自然而然地产生,那么塑造工人主体性的社会背景就成为关注的焦点。工人阶级的认同方式、行动逻辑与产生他们的社会背景有什么联系?在不同的代际之间有何传承、又有何变化?自汤普森以后,从生活阅历与阶级经历讨论阶级形成的思路渐成风气(Sewell, 1980; Katznelson & Zolberg, 1986; Aminzade, 1993),与着眼于劳动过程的理论进路构成分庭抗礼之势(Burawoy, 1979, 1985)。例如,在对工业化早期的西欧工人抗争的研究中,人们发现,是工匠等手工业工人而非工厂工人,在工人抗争中占据主导角色,“19世纪的工人运动诞生于手工工场,而非黑暗邪恶的工厂”(Sewell, 1980: 78)。随着商业资本的步步紧逼,手工业工人被迫进入到工厂中工作,但是他们随之也将手工业者的传统带入工厂中,尽管失去了自己的小店铺,但是他们依然集体控制着车间生产的各个方面(Aminzade, 1981: 11)。易言之,西欧工人及其抗争的行为,是脱身于其工匠传统的,原有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塑造了新式工厂中的劳工行为。

  这一研究进路也影响到当代中国的劳工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社会史影响的研究作品多将视角置于工人的社会生活中,同乡、行会、帮口等传统的认同与组织方式被纳入到工人阶级认同与行动逻辑的系谱上,劳工的身份认同和行为模式中的前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特征一起进入到研究者的视野(Honig, 1986; Hershatter, 1993),使得原本集中从政治传统角度所进行的工人研究有了较大的改变。裴宜理更是将工人行动主义的起源归结到前资本主义的认知方式,认为它们是工人行动主义的摇篮,一反将工人的认同分裂看成是工人行动与阶级形成的障碍的传统观点,并由此对“铁板一块”的阶级概念提出反思,在“不同的工人有不同的政治”(Perry, 1993: 239)的视野下,社会与文化情境对于工人阶级形成的影响得到了呈现。

  (二)阶级形成的嵌入视角

  阶级形成的文化—社会视角背后彰显了另一个重要的传统:人们的经济行为与社会行为之间的嵌入性(embeddedness)关系。波兰尼指出,嵌入性与劳动力的商品化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首先,作为价值第一来源的劳动行为,本身是嵌入于作为社会实体的“人”身上的,劳动过程与亲属关系、邻里关系、同业关系和信仰关系等生存的“有机形式”紧密联系在一起(波兰尼,2007: 140)。其次,经济系统是嵌入于社会系统的。在自发调节市场出现之前,所有已知的、直到西欧封建主义终结之时的所有经济体系的组织原则要么是互惠,要么是再分配,要么是家计,或者是三者之间的某种组合(波兰尼,2007: 47),这都体现了经济系统对于社会系统的从属关系。这些经济形态中大多数包含着市场制度,但是没有任何一种经济是由市场来控制和调节的。正如城镇作为市场的衍生物,不仅仅是市场的保护者,同时也是阻止它们向乡村扩张,防止它们侵蚀社会主要经济组织的手段,城镇既屏护了市场,又阻止了市场的发展(波兰尼,2007: 54)。即便是重商主义时期,“经济制度仍然被浸没在普遍的社会关系之中,市场仅仅是某个制度设置的附属特征,而这个制度设置前所未有地受着社会权威的控制和规制”(波兰尼,2007: 58)。“总市场”(One Big Market)是十分晚近的产物(波兰尼,2007: 62)。与“嵌入”相对应,“脱嵌”则指在土地、劳动力与自然的多重商品化之下,自律性市场的发展所导致的经济系统脱离社会系统运行的状态。波兰尼认为这一自律性的市场从未彻底出现,但是自19世纪以来这一倾向愈演愈烈,确实给社会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不难发现,文化—社会视角下的阶级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和嵌入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工人阶级形成总是与他们嵌入于某一文化和社会形态这一因素密切相关,塞维尔就曾指出手工业工人的阶级行动与其行会规则及纪律这种基本的“社会认识”之间的密切关系(Sewell, 1986),卡兹尼尔森也曾讨论过居住社区与工人阶级认同之间的关系(Katznelson & Zolberg, 1986)。另一方面,现代工业的发展又总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逻辑与社会逻辑之间的角力过程,伴随着工厂的劳动规训与工人嵌入于原有社会体系中的劳作习惯之间的斗争。②正如汤普森所指出的,打造一个产业劳动力,“需要一个对各种工作习惯进行严酷的再造过程——这些工作习惯包括新的工作纪律、新的工作动机,以及使得这些动机得以生效的新的人性的再造”(Thompson, 1967: 57)。在欧洲,这一过程的进行并非易事;在美国,这种再造更是令资本家们颇感沮丧,因为他们不得不和一波又一波来自农民家庭背景的工人的前工业价值观以及工作习惯作战(Gutman, 1977)。

  伴随劳动问题在中国社会的不断突出,学界对于工人阶级形成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并呈现“从生产到生活”的转变(沈原,2006, 2011;熊易寒,2012;汪建华、孟泉,2013)。然而,大多数研究仍秉持劳动过程视角,对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如何生成不甚关注,尤其是很少关注构成新生代农民工最重要的社会背景即留守经历所具有的作用。比较而言,“嵌入性”视角则提供了理解工人阶级形成的一条独特路径,通过强调工人阶级的生成过程及其社会背景,突出了卡兹尼尔森所谓“前资本主义或者前工业社会继承下来的社会关系、政治体制、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社会意识形态等因素”的作用(吴清军,2006)。在这一理论透镜下,本文试图考察新生代农民工独特的生成方式,尤其是其留守经历对于阶级形成的影响。

也是市场需要,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产物。

农民工现象产生的原因?~

农民工问题是指中国大陆农民进城从事非农工作,却未改变农民身份,未被城市认同接纳,他们处在产业的边缘、城乡的边缘、体制的边缘,由此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农民工是有农村户口,有承包土地,但离开户籍所在地,主要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在异地从事农业代耕。视为代耕户。

民工现象虽然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但过多的农民背井离乡涌入城市却有多方面原因(尽管农民工打工赚钱可以反哺农业)但对于农村长期发展的影响也是不利的。
形成民工潮的原因:
1农民天生是靠天生存,生作耕,死作葬,在土地里刨食成了他们的基本生活方式②。然而,土地的日益减少。土地政策的不明确,土地的收益性的减退,造成了农民对农业的发展缺乏信息,再加上,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过分地牺牲了农民利益,农业为工业提供了大量的援助。
农民为国家建设作了巨大贡献,农村为国家承受了巨大的负担,农产品价格被压的很低,造成了土地对农民来说在也不是聚宝盆,保险箱,而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农民纷纷舍弃自己的土地走进了城市,民工潮的队伍一天天的壮大。
虽然近年来国家开始反哺农业,关注农民生活,采取了对农业补贴,取消农业税等政策,但有关专家估算,农民增收的一大部分被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增长抵消了。所以民工潮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还将持续存在。
2、农村的基层民主实施过程中的弊端使农民感到靠自己联合起来谋求幸福生活的愿望成为泡影,是形成民工潮的又一原因。村委会选举过程中的功利色彩和形式主义使农民对政治产生了冷漠的态度。
选举后对村委会的监督缺乏切实可行的监督机制,对违法村干部的查处在司法救济过程中没有设置法律规定。在有些乡镇。候选人被乡镇政府领导的任意操纵,已当选的村干部被乡镇干部的肆意任免,这些在农民心中形成了农民自己的自治不过是一件华丽的外衣罢了。农民认为自己无法改变现状,只好走进城市寻求生活的希望。
3、城市和农村的资源利益分配的严重不平衡是民工潮形成的又一原因。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机会等方面。以上种种,国家在城市的财政支出和农村的支出是有天壤之别的,而这些差别最终都分配到了每一个农民头上。
就在11月3日的南方周末刊登了甘肃省渭源县委副书记李迎新的含泪写下的《渭源县代课教师状况调研》寄给教育部的信,感动每一位读者,其中有这样一段话“被代课教师的贫困所震惊、执著所感动,为西部义务教育的普遍困境深深发愁。”,充分说明了农村与城市的资源利益分配的不合理和农民生活的艰苦。
所以说,农民的沉重负担和农民生存环境的恶劣长期以来得不到国家财政的支持,是农民大量涌向城市的重要原因,城市资源的丰富,城市的繁荣与农村的落寞形成了强烈对比,在农民心里形成了“要死也要死在城市。下辈子不做农民”的心态,农民大规模的进城也就不足为怪了。

为什么会出现“民工荒”
答:1、现在多数工厂的效益都不好,不可能给员工具有吸引力的工资,于是员工流失的情况就越来越严重了。而工厂正是因为发放的工资比较低,根本找不到几个人,所以就会出现“用工荒”。2、对于农民工来说,呆在大城市里打工,物价高、房租贵,一年做下来根本赚不到什么钱。而现在家乡的经济发展了,在家乡...

急求!!政府和社会需要为新生代农民工做些什么?是篇论文,1500字左右...
答:5进一步探索新生代农民工维权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形成社会化的工作格局 同时,借鉴国外解决类似“农民工”和移民问题的有益经验,为创新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提供参考。在过去三十年里,国依靠数亿主要来自农村的廉价劳动力打造了一个出口导向型的“世界工厂”,实现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但与此同时...

...九十年代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民工潮”现象。
答:从根本上讲,“民工潮”形成的根本性原因是我国农村改革的成功。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随着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在农村的普遍推行,农民在获得土地经营自主权的同时也获得了在农业劳动之外寻求就业私收入的权利,使外出务工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实现了供求平衡、丰年有余,改变了粮、油统购统销制度,这样就...

什么是农民工
答:由此产生出了“农民”一词已经由简单化走向了复杂化。户籍制度不统一的情况下实际我们所指的农民就是“农业户口”者,保护农民工实际是指保护“农业户口的工人”。 可见,农民在我国现代社会里已经由传统意义上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演变为简单明了的“一切农业户口者”。 那么我国户口的演变是如何进行的呢?我国...

农民工的生活状况是什么样的?
答:尽管从严格意义上讲,土地作为其安身立命最后保障的农民工不同于产业革命时期的“一无所有”仅靠劳动力为生的产业工人,但中国地少人多,严重的农村劳动力富余,他们通过各种渠道以被他人雇佣或自我雇佣的方式在城市中生存,甚至以工养农,也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民工就业市场已悄然形成。 在西方经济...

农场的农工是农民还是城巿职工?
答:法律主观:所谓农民工,是指那些在本地乡镇企业工作或者前往城镇务工的农业户籍人员。这一群体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物,是在我国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农民工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民工包括两部分人群,一部分是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他们离土不离乡;另一部分是...

把在工地工作的农民称为农民工是否是对农民的侮辱?
答: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感觉提问者非常的无知,因为把工地工作的农民称为农民工,只是一种说法,而不是对农民的侮辱,而且我觉得提问者对农民工的理解有偏差。那么接下来就让我带大家一块去了解一下什么是农民工?农民工的定义。在我国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群体的统称,这些人都是从农村走向城市岗位的人,...

对农村社会关系变迁产生的问题有什么看法?
答:人口结构维度 自从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后,农民不仅获得了自主的农业生产经营权,而且获得了劳动就业选择权,由此,原来被束缚在农村土地上的剩余劳动力得以大量释放,在随后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对外开放进程中,农村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经商,形成了“民工潮”。如果说80年代只是剩余劳动力外出,...

怎么理解“农民工”概念 ?
答:《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本条例农民工,是指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的农村居民。”这是首次在法律层面对“农民工”概念做出定义,但其引发的争议较多,我认为若要准确理解此概念,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考虑,故做简单梳理。 一、从“农村居民”的相关表述来看 目前可查询到的关于“农村居...

拖欠农民工工资是怎样形成的呢?
答:1. 法律保护不到位:由于许多农民工是集中在城市的临时工,他们的劳动合同和雇佣关系往往比较复杂,法律保护不到位,导致用人单位欠薪、拖欠工资等情况经常发生。2. 管理不到位:一些用人单位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也没有有效的考核和监督机制,导致农民工难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 资**颈:许多企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