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示儿》怎么写? 《示儿》古诗的意思以及写作背景

作者&投稿:解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示儿》
文能换骨余无法,学但穷源自不疑。
齿豁头童方悟此,乃翁见事可怜迟!
《示儿》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得道如良贾,深藏要若无。
冶金宁辄跃?韫玉忌轻沽。
儒术今方裂,吾家学本孤。
汝曹能念此,努力共枝梧。
《示儿》
闻义贵能徙,见贤思与齐。
食尝甘脱粟,起不待鸣鸡。
萧索园官菜,酸寒太学齑。
时时语儿子:未用厌鉏犁。
《示儿》
文能换骨余无法,学但穷源自不疑。
齿豁头童方悟此,乃翁见事可怜迟! 《示儿》
舍东已种百本桑,舍西仍筑百步塘,早茶采尽晚茶出,小麦方秀大麦黄。
老夫一饱手扪腹,不复举首号苍苍。
读书习气扫未尽,灯前简牍纷朱黄。
吾儿从旁论治乱,每使老子喜欲狂。
不须饮酒径自醉,取书相和声琅琅。
人生百病有已时,独有书癖不可医。
愿儿力耕足衣食,读书万卷真何益!
以《示儿》为名字的诗歌很多,上面是陆游写的几首,你看一下。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译文: 示儿:示:告诉。告诉儿子。 但:于“原”相同,只是。 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冀州、 兖(yǎn)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 豫州、幽州、雍州.这里代指中国。 九州同:全国统一. 同:统一。 王师:国家的军队。 北定:向北方平定。 家祭:家中祭祀祖先的仪式。 乃翁:你的父亲;也表示老人。乃 :你,你的。 元:此字为通假字,通“原”,意为: 原来。 万事空:什么事都没有了。 无:不要。(为通假字,通“勿”)

译文: 我本来就知道人死了以后就什么都不 复存了,只是悲伤看不到祖国的统一。朝 廷军队向北挺进收复中原的时候,家祭时 一定不要忘记把这喜讯告诉你们的父亲。

诗词鉴赏: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 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 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 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 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 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诗的第三句“王师 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 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 能平定中原,收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 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 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 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 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 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 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 ,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 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 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 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 诗人的爱国感情是何等的执著、热烈、真 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 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 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 鸣。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 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 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 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 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 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 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sǐ qù yuán zhī wàn shì kōng
死 去 元 知 万 事 空 ,
dàn bēi bù jiàn jiǔ zhōu tóng
但 悲 不 见 九 州 同 。
wáng shī běi dìng zhōng yuán rì
王 师 北 定 中 原 日 ,
jiā jì wú wàng gào nǎi wēng
家 祭 无 忘 告 乃 翁 。

《示儿》(作者:陆游/年代:宋代)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这首古诗怎么写?~

示儿1
死去元知2万事空3,
但4悲5不见九州6同7。
王师8北定9中原10日,
家祭11无忘12告乃翁13。[1]
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来。在苏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诗第一句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为“死去原知万事空”,因为是通假字,所以并不影响本诗的意境,尚有争议。人教版等教材多为“元”,不常用通假字。
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但:只是。
悲:悲伤
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北定:将北方平定。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无忘:不要忘记。
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2-3]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老子!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在十二世纪初,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权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竞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后来宋孝宗赵眘与金签订的“隆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金签订的“开禧和议”,照旧屈辱求和。这种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他们在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

陆游一生经历了北宋的末年和南宋的前半期。由于幼年在敌人入侵下仓皇逃难,以及家庭和亲友的爱国言论的启发教育,陆游对当时的严重民族灾难有着极其深刻的感受,因而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在心灵深处埋下了爱国复仇的种子。此后无论在朝廷和地方做官,到川、陕前线从军,直至晚年在绍兴老家闲居,这颗种子生根、发芽、挺干、开花,虽然不断遭到风雨的摧残,却也不断地成长壮大,并且终于结满丰硕的果实。清朝诗人赵翼的《瓯北诗话》中有一段话,说得十分概括,他说:
放翁十余岁时,早已习闻先正之绪言,遂如冰寒火热之不可改易;且以《春秋》大义而论,亦莫有过于是者,故终身守之不变。入蜀后在宣抚使王炎幕下,经临南郑,瞻望鄠、杜,志盛气锐,真有唾手燕、云之意,其诗之言恢复者十之五六。出蜀以后,犹十之三四。至七十以后,……是固无复有功名之志矣,然其《感中原旧事》云:“乞倾东海洗胡沙”,《老马行》云:“中原旱蝗胡运衰,王师北伐方传诏,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则此心犹耿耿不忘也。临殁犹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之句,则放翁之素志可见矣。

当然,这里所谓“十之五六”,“十之三四”,只是粗略的统计,而且只是从数量上、表面上来看的;然而即此也可见陆游的“素志”是一贯的,是自少至老历久不渝的。尤其这首《示儿》诗是他生命终点所爆发出的爱国火花,也可看做他一生爱国思想及诗作的总结。
参考资料:http://poem.linyi.com/p/appreciate/show.php?sendId=71

《示儿》的翻译意思
答: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诗人在写此诗的十一年以前,叹息过“死前恨不见中原”,在热烈地期待着旧业的光复。直到临终之际,诗人仍然抱有这样坚定的信念,宋朝的抗敌部队要挥戈北上,赶走敌人,收复...

示儿是什么诗
答:《示儿》为陆游的绝笔诗,作于宋宁宗嘉定二年十二月(1210年元月)。此时陆游八十五岁,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给儿子们写下了这首诗。这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4]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

苏轼诗《示儿》全文
答:苏轼有一首诗,但是应该不是叫示儿: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示儿的全部诗句
答:陆游的一生,呼吸着时代的气息,呐喊着北伐抗金的战斗呼声,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热忱。《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陆游所处...

《示儿》的诗句
答:这是说,陆游临终时以不见“九州同”为憾事,现在他的孙子们却看到了种这局面,但是统一中国的不是宋王朝,而是新兴的元帝国,这样的消息在家祭时怎样告诉他老人家呢?以上所举两首诗,前一首洋溢着“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激情,后一首抒发了“亡国之音哀以思”的悲痛,一喜一悲,都是由《示儿》诗引发的。他们的...

《示儿》古诗内容是什么?
答:因此,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恢复中原、统一国家至死不变的爱国愿望。赏析: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

示儿这首诗的诗和诗意20字?
答:《示儿》的全诗 示儿 宋代: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的诗意:原本就知道死后万事皆空,只是为见不到国家统一感到悲伤。等到了大宋军队平定北方、收复了中原的那天,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全诗抒发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表达了作者...

示儿古诗的注释?
答: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古诗 示儿 的诗意?
答: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诗人在写此诗的十一年以前,叹息过“死前恨不见中原”,在热烈地期待着旧业的光复。直到临终之际,诗人仍然抱有这样坚定的信念,宋朝的抗敌部队要挥戈北上,赶走敌人,收复...

关于诗句示儿的作文60字(示儿古诗写成一个小段文50字)
答:1.示儿 古诗写成一个小段文50字 南宋的一天,天灰蒙蒙的,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树叶在秋风中瑟瑟发抖。在一座低小的茅屋里躺着一位老人,他就是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 老人勉强地坐了起来,把自己的儿女叫到身边,要来纸笔费力地写了一首诗——《示儿》。写完了之后,他眼角闪着晶莹的泪花,对自己的大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