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唐山大地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作者&投稿:历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由于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地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
地震一般可分为人工地震和天然地震两大类。由人类活动,如开山、开矿、爆破等引起的叫人工地震,除此之外便统称为天然地震。

[编辑] 按成因分
构造地震
由於地壳运动引起地壳岩层断裂错动而发生的地壳震动,称为构造地震。由於地球不停地运动变化,从而内部产生巨大地应力作用在地壳上。在地应力长期缓慢的作用下,造成地壳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当地应力超过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强度时便会使岩层断裂错动,其巨大的能量突然释放,形成构造地震,地震学家通常用弹性回跳理论来描述这个现象。世界上绝大多数地震都属於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
由於火山活动时岩浆喷发冲击或热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火山地震一般较小,数量约占地震总数的7%左右。地震和火山往往存在关联。火山爆发可能会激发地震,而发生在火山附近的地震也可能引起火山爆发。

陷落地震
由於地下水溶解可溶性岩石,或由於地下采矿形成的巨大空洞,造成地层崩塌陷落而引发的地震,称为陷落地裂。这类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3%左右,震级也都比较小。 chinageog/com

诱发地震
在特定的地区因某种地壳外界因素诱发而引起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些外界因素可以是地下核爆炸、陨石坠落、油井灌水等,其中最常见的是水库地震。水库蓄水后改变了地面的应力状态,且库水渗透到已有的断层中,起到润滑和腐蚀作用,促使断层产生新的滑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水库蓄水后都会发生水库地震,只有当库区存在活动断裂、岩性刚硬等条件,才有诱发的可能性。

地震依照深度的不同,又可分为: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於70公里;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300公里之间;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於300公里。
一般来说, 震源越浅地震的破坏性也越大。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集中在5-20千米上下。

[编辑] 地震的大小
目前衡量地震大小的标准主要有震级和烈度两种。

[编辑] 震级
地震强度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多少来划分。目前国际上一般采用美国地震学家查尔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宾诺·古腾堡(Beno Gutenberg)於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级划分法,即现在通常所说的黎克特制地震规模。黎克特制规模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为底的对数,并选择距震央100千米的距离为标准。黎克特制规模每增强一级,释放的能量约增加31倍。小於黎克特制规模2.5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小震或微震;黎克特制规模2.5-5.0的地震,震央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为有感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十几万次;大於黎克特制规模5.0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为破坏性地震。黎克特制规模4.5以上的地震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监测到。有记录以来,历史上最大的地震是发生在1960年5月22日19时11分南美洲的智利,黎克特制规模达8.9。

地震(又称地动)是指由地震波所造成岩石圈的振动。自然现象和人为因素都能造成地震波。

1963-1998年间全球地震分布
地震的种类

地震一般可分为人工地震和天然地震两大类。由人类活动,如开山、开矿、爆破等引起的叫人工地震,除此之外便统称为天然地震。

[编辑] 按成因分
构造地震
由於地壳运动引起地壳岩层断裂错动而发生的地壳震动,称为构造地震。由於地球不停地运动变化,从而内部产生巨大地应力作用在地壳上。在地应力长期缓慢的作用下,造成地壳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当地应力超过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强度时便会使岩层断裂错动,其巨大的能量突然释放,形成构造地震,地震学家通常用弹性回跳理论来描述这个现象。世界上绝大多数地震都属於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
由於火山活动时岩浆喷发冲击或热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火山地震一般较小,数量约占地震总数的7%左右。地震和火山往往存在关联。火山爆发可能会激发地震,而发生在火山附近的地震也可能引起火山爆发。

陷落地震
由於地下水溶解可溶性岩石,或由於地下采矿形成的巨大空洞,造成地层崩塌陷落而引发的地震,称为陷落地裂。这类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3%左右,震级也都比较小。 chinageog/com

诱发地震
在特定的地区因某种地壳外界因素诱发而引起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些外界因素可以是地下核爆炸、陨石坠落、油井灌水等,其中最常见的是水库地震。水库蓄水后改变了地面的应力状态,且库水渗透到已有的断层中,起到润滑和腐蚀作用,促使断层产生新的滑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水库蓄水后都会发生水库地震,只有当库区存在活动断裂、岩性刚硬等条件,才有诱发的可能性。

地震依照深度的不同,又可分为: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於70公里;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300公里之间;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於300公里。
一般来说, 震源越浅地震的破坏性也越大。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集中在5-20千米上下。

[编辑] 地震的大小
目前衡量地震大小的标准主要有震级和烈度两种。

[编辑] 震级
地震强度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多少来划分。目前国际上一般采用美国地震学家查尔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宾诺·古腾堡(Beno Gutenberg)於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级划分法,即现在通常所说的黎克特制地震规模。黎克特制规模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为底的对数,并选择距震央100千米的距离为标准。黎克特制规模每增强一级,释放的能量约增加31倍。小於黎克特制规模2.5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小震或微震;黎克特制规模2.5-5.0的地震,震央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为有感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十几万次;大於黎克特制规模5.0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为破坏性地震。黎克特制规模4.5以上的地震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监测到。有记录以来,历史上最大的地震是发生在1960年5月22日19时11分南美洲的智利,黎克特制规模达8.9。
chinageog.com

具体参见:黎克特制规模

[编辑] 烈度
指地震对地面所造成的破坏和影响程度,由地震时地面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地形地貌改变、人的感觉等宏观现象来判定。地震烈度由意大利火山学家Giuseppe Mercalli於1902年提出,从感觉不到至全部损毁分为1-12度。5度以上才会造成破坏。

每次地震的震级数值只有一个,但烈度则因观测地点的不同而异。

[编辑] 地震分布
统计资料表明,地震在大尺度和长时间范围内的发生是比较均匀的,但在局部和短期范围内有差异,表现在时间和地理分布上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些都与地壳运动产生的能量的聚累和释放过程有关。

[编辑] 时间分布
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表现为在一定时间段内地震活动频繁,强度大,称为地震活跃期;而另一时间段内地震活动相对来讲频率少,强度小,称为地震平静期。

[编辑] 地理分布——地震带
地震的地理分布受一定的地质条件控制,具有一定的规律。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不稳定的部位,特别是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形成地震活动活跃的地震带。全球地震主要分布在两大区带上。
中国地理网
一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经台湾再到菲律宾转向东南直至新西兰,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地震。本带是在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二是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大致从印度尼西亚西部,缅甸经中国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越过帕米尔高原,经中亚细亚到达地中海及其沿岸。本带是在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编辑] 地震灾害
地震是地球上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其中大多数震级较小或发生在海底等偏远地区,不为人们所感觉到。但是发生人类活动区强烈地震往往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通常来讲,黎克特制3级以下的地震释放的能量很小,对建筑物不会造成明显的损害。人们对於黎克特制4级以上的地震具有明显的震感。在防震性能比较差切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黎克特制5级以上的地震就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可直接造成建筑物的破坏甚至倒塌;破坏地面,产生地面裂缝,塌陷等;发生在山区还可能引起山体滑坡,雪崩等;而发生在海底的强地震则可能引起海啸。余震会使破坏更加严重。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主要有建筑物倒塌,山体滑坡以及管道破裂等引起的火灾,水灾和毒气泄漏等。此外当伤亡人员尸体不能及时清理,或污秽物污染了饮用水时,有可能导致传染病的爆发。在有些地震央,这些次生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可能超过地震带来的直接破坏。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地质力学所等单位专家根据调查监测和评价研究结果,对灾情进行“会诊”初步形成三个结论。

一是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

二是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发震构造是龙门山构造带中央断裂带,在挤压应力作用下,由南西向北东逆冲运动;这次地震属于单向破裂地震,由南西向北东迁移,致使余震向北东方向扩张;挤压型逆冲断层地震在主震之后,应力传播和释放过程比较缓慢,可能导致余震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

三是浅源地震。汶川地震不属于深板块边界的效应,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坏性巨大

唐山大地震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1.唐山大地震成因

唐山大地震是我国历史上发生的较为严重的一次地震,1976年的时候,唐山大地震迅速席卷了整个华北地区,在唐山大地震发生的几十年时间中不断有人追问唐山大地震成因,其实根据专家得出的结论,唐山大地震成因有很多个,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就是因为板块运动。

根据权威专家的说法版块运动是造成人类地震的最主要原因,而唐山这个地方恰巧处在我国的环渤海地震带上,这个地震带上南太平洋板块和亚洲板块挤压频繁,使得板块运动非常剧烈,尤其是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板块运动更加多变,使得地底下的岩浆喷发,唐山这个地方由于正好处在地震带的中心,是地震多发区。

其实唐山大地震成因还应该包括唐山市的本身原因,因为这次地震发生在唐山这个工业城市中,经过专家后来测算唐山市周围的郊区受灾不明显,但是唐山市中心人口稠密的地方损失十分严重,这是因为唐山的中心人口活动比较多,人口稠密造成地壳下陷,而加上板块运动和挤压就使得唐山大地震人口稠密的地方成为了重灾区。

通常来说的话,唐山大地震成因应该包括太平洋板块内部的破裂,虽然唐山处于一个地震带上,如果没有一个导火索的话地震是不会轻易爆发的,而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专家认为,南太平洋板块内部产生了错动和破裂,引起了唐山大地震。

2.唐山大地震危害

唐山大地震,发生于1976年7月28日北京时间03时42分53.8秒。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东经118.2°,北纬39.6°)发生了强度里氏7.8级(矩震级7.5级),震中烈度Ⅺ度,震源深度23千米的地震。地震持续约12秒。有感范围广达1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北京市和天津市受到严重波及。强震产生的能量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爆炸。整个唐山市顷刻间夷为平地,全市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中断。唐山地震没有小规模前震,而且发生于凌晨人们熟睡之时,使得绝大部分人毫无防备,造成24.2万人死亡,重伤16.4万人,名列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第一。直接财产损失达30亿元以上。地震罹难场面惨烈到极点,为世界罕见。

3.震前防范措施 

1.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城市建设必须严格按照设防标准和预防地震灾害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在地基处理、结构平面、高度限制、材料强度以及联结部位或薄弱环节等整体性能上充分考虑城市安全,处理好在震时对城市消防安全威胁最大、危害最甚的若干问题。对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严重影响城市公共安全的工厂企业、物资仓库、车站码头等应有计划地从城市人口稠密区域、城市上风向迁至安全地区。在人员密集的小街小巷、商店、繁华地区和大型公共建筑附近,应有计划地逐步改建、拓宽马路,增设广场、绿地,提高建筑的防火性能,增建消防水源和提高城市消防站的抗震能力,对不符合抗震要求的消防设施,必须进行抗震加固。同时,还应结合城市绿化,设置区域性防护隔离带,最大限度控制和缩小非常时期灾害事故的影响范围。   
2.对用火、用气设备的检查。根据地震火灾发生的原因,事先了解用火、用气设备的危险性,实施检查或采取预防措施。
主要检查:①用火、用气设备本身是否固定,有无翻倒的可能;②用火、用气设备周围有无可燃物,有无可能翻倒的物体,有无用不燃材料设置的安全防火分区;③有没有设置自动灭火装置及燃料的自动切断装置,其装置能否正常运转。④进一步落实安全措施。一是对火炉、锅炉的管理实行专人负责;二是加固用火、用气使用设备,防止翻倒或落下;三是对用火、用气设备周围进行清理。   

3.对危险晶设施的安全管理应采取与危险品性质相适应的安全措施。
主要检查:①是否会因地震而溢出;②是否设置在安全场所;③对高架罐是否采取了防倒措施;④输油管等的缓冲装置性能是否良好。

4.地震前预测

①地下水异常

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主要异常有发浑、冒泡、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井孔变形、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

②气候异常

地震之前,气象也会出现异常,主要有震前闷热,人感到烦躁,久旱不雨或阴郁绵绵,浓雾笼罩,日光晦暗,怪风狂起,六月冰雹等。

③生物异常

许多动物的感官比人类灵敏,比人类提前感知灾难,例如蚂蚁如在热锅上一样乱爬等

④其他异常现象

地震之前还会出现地动、地气等异常现象。地震尚未发生之前能感觉到地面晃动的十分缓慢,地震仪常常记录不到但人可以感觉到。有时地震前地上会出现鼓包,形状如倒扣的铁锅,鼓起几天后消失,反复多次,直到发生地震。地震前家用电器也会出现异常,最常见的电磁异常是收音机失灵。

5.唐山大地震:让人类更深刻的认识地球

距离唐山北部青龙县城却没有人员伤亡地球是人类栖身之地,而地震是对人类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因而人类在征服地震灾害的征程上不断地探索着。唐山大地震给全世界的地震研究者们提供了一个痛苦但又极具价值的天然“实验场”。

30年来,世界各国的地震工作者络绎不绝地来到唐山,研究地震孕育和发生的规律,从而为战胜地震灾害提供理论、方法、依据和指导。

1975年我国曾成功预报、预防了海城7级以上地震,这令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地震工作者们倍感欣喜,然而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使人们再次领教了地震这个“恶魔”的神秘莫测。

在唐山大地震面前,科学家们更加深刻认识了地震的极端复杂性,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数十年致力于地震研究的专家许绍燮指出,在探索地震和地震预报征途上,将会遇到许多“想不到”的现象,而每领悟和破译一个“想不到”现象,就在地震和地震预报的征途上前进了一步。

地震工作者们把诸如唐山等发生过破坏性地震的地方作为实例,作为重中之重的研究对象,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和规律,并依靠日益发展的高新技术,力图从中找出制服地震“恶魔”的武器。经过多年努力,科学家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一位地震专家分析了21世纪世界上对地震研究的进展后说,在高新技术介入下,不仅在解决“上天易,入地难”问题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而且也使人类有可能像观测气象卫星云图一样。
唐山属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线上,太平洋板块俯冲到欧亚板块下面,就会形成地震了。这个分界面从大的方面来讲是属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属于全球两大地震带其中之一。还有一个事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我国有四大地震带,即太行山京津唐地震带,新甘宁地震带,青藏高原云川地震带,福建东南沿海地震带。唐山属于第一个,汶川属于第三个。

1.唐山大地震成因

唐山大地震是我国历史上发生的较为严重的一次地震,1976年的时候,唐山大地震迅速席卷了整个华北地区,在唐山大地震发生的几十年时间中不断有人追问唐山大地震成因,其实根据专家得出的结论,唐山大地震成因有很多个,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就是因为板块运动。

根据权威专家的说法版块运动是造成人类地震的最主要原因,而唐山这个地方恰巧处在我国的环渤海地震带上,这个地震带上南太平洋板块和亚洲板块挤压频繁,使得板块运动非常剧烈,尤其是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板块运动更加多变,使得地底下的岩浆喷发,唐山这个地方由于正好处在地震带的中心,是地震多发区。

其实唐山大地震成因还应该包括唐山市的本身原因,因为这次地震发生在唐山这个工业城市中,经过专家后来测算唐山市周围的郊区受灾不明显,但是唐山市中心人口稠密的地方损失十分严重,这是因为唐山的中心人口活动比较多,人口稠密造成地壳下陷,而加上板块运动和挤压就使得唐山大地震人口稠密的地方成为了重灾区。

通常来说的话,唐山大地震成因应该包括太平洋板块内部的破裂,虽然唐山处于一个地震带上,如果没有一个导火索的话地震是不会轻易爆发的,而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专家认为,南太平洋板块内部产生了错动和破裂,引起了唐山大地震。

2.唐山大地震危害

唐山大地震,发生于1976年7月28日北京时间03时42分53.8秒。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东经118.2°,北纬39.6°)发生了强度里氏7.8级(矩震级7.5级),震中烈度Ⅺ度,震源深度23千米的地震。地震持续约12秒。有感范围广达1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北京市和天津市受到严重波及。强震产生的能量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爆炸。整个唐山市顷刻间夷为平地,全市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中断。唐山地震没有小规模前震,而且发生于凌晨人们熟睡之时,使得绝大部分人毫无防备,造成24.2万人死亡,重伤16.4万人,名列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第一。直接财产损失达30亿元以上。地震罹难场面惨烈到极点,为世界罕见。

3.震前防范措施 

1.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城市建设必须严格按照设防标准和预防地震灾害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在地基处理、结构平面、高度限制、材料强度以及联结部位或薄弱环节等整体性能上充分考虑城市安全,处理好在震时对城市消防安全威胁最大、危害最甚的若干问题。对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严重影响城市公共安全的工厂企业、物资仓库、车站码头等应有计划地从城市人口稠密区域、城市上风向迁至安全地区。在人员密集的小街小巷、商店、繁华地区和大型公共建筑附近,应有计划地逐步改建、拓宽马路,增设广场、绿地,提高建筑的防火性能,增建消防水源和提高城市消防站的抗震能力,对不符合抗震要求的消防设施,必须进行抗震加固。同时,还应结合城市绿化,设置区域性防护隔离带,最大限度控制和缩小非常时期灾害事故的影响范围。   
2.对用火、用气设备的检查。根据地震火灾发生的原因,事先了解用火、用气设备的危险性,实施检查或采取预防措施。
主要检查:①用火、用气设备本身是否固定,有无翻倒的可能;②用火、用气设备周围有无可燃物,有无可能翻倒的物体,有无用不燃材料设置的安全防火分区;③有没有设置自动灭火装置及燃料的自动切断装置,其装置能否正常运转。④进一步落实安全措施。一是对火炉、锅炉的管理实行专人负责;二是加固用火、用气使用设备,防止翻倒或落下;三是对用火、用气设备周围进行清理。   

3.对危险晶设施的安全管理应采取与危险品性质相适应的安全措施。
主要检查:①是否会因地震而溢出;②是否设置在安全场所;③对高架罐是否采取了防倒措施;④输油管等的缓冲装置性能是否良好。

4.地震前预测

①地下水异常

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主要异常有发浑、冒泡、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井孔变形、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

②气候异常

地震之前,气象也会出现异常,主要有震前闷热,人感到烦躁,久旱不雨或阴郁绵绵,浓雾笼罩,日光晦暗,怪风狂起,六月冰雹等。

③生物异常

许多动物的感官比人类灵敏,比人类提前感知灾难,例如蚂蚁如在热锅上一样乱爬等

④其他异常现象

地震之前还会出现地动、地气等异常现象。地震尚未发生之前能感觉到地面晃动的十分缓慢,地震仪常常记录不到但人可以感觉到。有时地震前地上会出现鼓包,形状如倒扣的铁锅,鼓起几天后消失,反复多次,直到发生地震。地震前家用电器也会出现异常,最常见的电磁异常是收音机失灵。

5.唐山大地震:让人类更深刻的认识地球

距离唐山北部青龙县城却没有人员伤亡地球是人类栖身之地,而地震是对人类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因而人类在征服地震灾害的征程上不断地探索着。唐山大地震给全世界的地震研究者们提供了一个痛苦但又极具价值的天然“实验场”。

30年来,世界各国的地震工作者络绎不绝地来到唐山,研究地震孕育和发生的规律,从而为战胜地震灾害提供理论、方法、依据和指导。

1975年我国曾成功预报、预防了海城7级以上地震,这令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地震工作者们倍感欣喜,然而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使人们再次领教了地震这个“恶魔”的神秘莫测。

在唐山大地震面前,科学家们更加深刻认识了地震的极端复杂性,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数十年致力于地震研究的专家许绍燮指出,在探索地震和地震预报征途上,将会遇到许多“想不到”的现象,而每领悟和破译一个“想不到”现象,就在地震和地震预报的征途上前进了一步。

地震工作者们把诸如唐山等发生过破坏性地震的地方作为实例,作为重中之重的研究对象,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和规律,并依靠日益发展的高新技术,力图从中找出制服地震“恶魔”的武器。经过多年努力,科学家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一位地震专家分析了21世纪世界上对地震研究的进展后说,在高新技术介入下,不仅在解决“上天易,入地难”问题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而且也使人类有可能像观测气象卫星云图一样。
唐山属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线上,太平洋板块俯冲到欧亚板块下面,就会形成地震了。这个分界面从大的方面来讲是属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属于全球两大地震带其中之一。还有一个事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我国有四大地震带,即太行山京津唐地震带,新甘宁地震带,青藏高原云川地震带,福建东南沿海地震带。唐山属于第一个,汶川属于第三个。

火山和地震是什么原因形成的?
答:1、地震属于地质活动,还有火山、滑坡、泥石流等。主要是由于地壳内部的岩浆活动引起的地壳破裂错位导致的。2、地球内部都是些熔熔物质,他们平常都比较稳定,当内部压力过大,出现不稳定时,就会从地壳薄弱处喷出。地震就是地壳破裂的反应,一般破裂处叫做震源,震源越深,震级越小,裂度越小,严重的就会...

地震和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答:此学说认为,由于地震运动使岩石发生形变,当变形超过一定程度时,岩石发生断烈而错动,以后变形的岩石回弹恢复原状,这即为地震发生过程。图为地震之巢圣费德烈斯断裂。 现代科学对地震的成因作了以下解释: 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

海啸 地震 火山爆发是怎样形成的
答: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分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板块活动剧烈地带 岩石层断裂 形成地震 火山喷发也会诱发地震 人为原因:修筑拦水大坝(水利工程的大坝)也有可能诱发地震——只不过这种...

重力作用地震与形成机理
答:7.1.2.1 边坡崩滑所引起的地震 在本文第四部分中,已介绍意大利瓦央水库大滑坡,甘肃洒勒山大滑坡中引起地震的成果,远安1980年8月殷盐矿山体大崩塌,1985年6月新滩大滑坡,在发生过程中引起的地震已为地震台所记载。在边坡产生失稳崩滑过程中,大型滑坡,具有明显渐进破坏的能量积聚过程,在滑移初期...

火山地震是怎么形成的
答:火山地震是怎么形成的1 据地质学家估计,大板块每年可以移动1-6厘米距离。这个速度虽然很小,但经过亿万年后,地球的海陆面貌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当两个板块逐渐分离时,在分离处即可出现新的凹地和海洋;大西洋和东非大裂谷就是在两块大板块发生分离时形成的。当两个大板块碰撞挤压时,就可出现高山...

地震的原理和形成过程
答:1、由地壳板块运动引起 由于地球在无休止地自转和公转,其内部物质也在不停地进行分异,所以,围绕在地球表面的地壳,或者说岩石圈也在不断地生成、演变和运动,造成了地震。2、地壳运动阶段 当岩石受到外界作用时,会发生变形和应力积累。如果应力超过了岩石本身承受能力时,就会发生断裂。这个阶段称为...

地震形成的原因
答:地下水的抽取、注入或地下水位的变化也可能引起地壳的变形,从而导致地震的发生。当地下水活动引起地壳断裂时,会产生地下水震,即地下水位的瞬间上升或下降。总的来说,地震的成因是地壳内部的能量积累和释放过程。构造运动、地壳变形、火山活动和地下水活动等因素都可以导致地壳断裂,从而引发地震的发生。发...

地震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答:1、构造地震:是由于岩层断裂,发生变位错动,在地质构造上发生巨大变化而产生的地震,叫构造地震,也叫断裂地震。2、火山地震:是由火山爆发时所引起的能量冲击,而产生的地壳振动。火山地震有时也相当强烈。3、陷落地震: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这种地震发生的次数更少,只占地震总次数的3%左右,震级...

地震形成的机理
答:( 一) 近代关于地震形成机理的假说 地震成因的研究虽有 100 多年的历史,但目前对其成因的认识还不一致。近代主要有断层说 ( 弹性回跳说) 、岩浆冲击说、相变说、温度应力说和黏滑说等。1. 断层说 ( 弹性回跳说)断层说的代表是由美国地震学家 H. F. Reid 于1910 年提出的。他根据美国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