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圆明园住过几个皇帝 都是谁 哪位皇帝在圆明园住过?

作者&投稿:布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5个,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

1、雍正

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雍正帝在位期间重整机构并且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

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等。特别是雍正七年(1729年)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

雍正一朝,整顿吏治,在中央创立密折制度监视臣民,并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而且改善秘密立储制度,这样使得皇位继承办法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互相倾轧的局面。

雍正帝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传位于第四子弘历。

2、乾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时期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统一了新疆,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了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

乾隆帝在位期间,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乾隆帝在位后期奢靡,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并且闭关锁国政策也达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1799年)2月7日卒于紫禁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

3、嘉庆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

年号嘉庆,在位二十五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一月十三日出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汉族)。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封为和硕嘉亲王。

在位前四年是太上皇乾隆帝发号施令,嘉庆帝并无实权。乾隆帝死后才独掌大权。他惩治贪官和珅,肃清了吏治。但他为了维护政权稳定对统治阶级的肃贪力度有限,以致于收效不大。终嘉庆一朝,贪污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倒更加严重。

他在位期间是世界工业革命兴起的时期,也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内忧外患此起彼伏,国内爆发了白莲教起义,清朝统治危机出现。

他继续推行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导致清朝落后世界大潮,留下千古遗恨。嘉庆帝学习先帝,勤于政事。

在对外交涉中,嘉庆帝力主严禁鸦片,对英国侵略者在沿海的骚扰活动保持了高度警惕性。庙号仁宗,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葬于清西陵之昌陵。

4、道光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1782.9.16—1850.2.25),原名绵宁,即位后改为旻宁。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六位皇帝。

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母为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九月十六日。

旻宁在位期间清朝日益衰弱,他为挽救清朝衰落做了一些努力,如整顿吏治,整厘盐政,通海运,平定张格尔叛乱,严禁鸦片,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他本人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作为一个帝王他的资质不高,加之社会弊端积重难返,清王朝在旻宁的统治时期进一步衰落,和西方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此后十年旻宁苟安姑息,得过且过,没有任何学习西方,振兴王朝的措施。

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十四日驾崩。在位30年,终年69岁。庙号宣宗,谥号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葬于清西陵之慕陵,传位第四子奕詝。

5、咸丰

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

奕詝即位后便勤于政事,大手笔的对朝政改革。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咸丰帝颇思除弊求治。他任贤去邪,企图重振纲纪。

重用汉族官僚曾国藩,依靠其训练指挥的汉族地主武装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提拔敢于任事的肃顺,支持肃顺等革除弊政。

同时,罢斥了道光朝军机大臣穆彰阿、耆英等。但此时的大清帝国内忧外患不断,最后以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收场。咸丰朝以后也因企图重新扭转对内交外困的局面而开启洋务运动。

咸丰帝在位十一年,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崩于承德避暑山庄,享年31岁。庙号文宗,谥号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葬于定陵,死后由其子载淳继位。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圆明园



  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
  康熙时期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即清圣祖玄烨)将北京西北郊畅春园北一里许的一座园林赐给第四子胤禛,并亲题园额“圆明园”。
  雍正时期
  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即清世宗胤禛)在圆明园南面增建宫殿衙署,占地面积由原来的六百余亩扩大到三千余亩。此后,圆明园不仅是清朝皇帝休憩游览的地方,也是他们朝会大臣、接见外国使节、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
  乾隆时期
  乾隆帝(即清高宗弘历)即位后,在圆明园内调整了园林的景观,增添了建筑组群,并在圆明园的东邻和东南邻兴建了长春园和绮春园(同治时改名万春园)。这三座园林,均属于圆明园管理大臣管理,称圆明三园。
  咸丰时期
  咸丰十年(1860年)8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10月6日,占领圆明园。从第二天开始,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国公使额尔金、英军统帅格兰特以清政府曾将英法被俘人员囚禁在圆明园为借口,命令米切尔中将于10月18日率领侵略军三千五百余人直趋圆明园,纵火焚烧。这场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
  同治时期以后
  同治年间(1750---1949年),同治帝准备修复圆明园,供慈禧太后居住。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筑。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又一次遭到破坏。清朝覆灭后,一些军阀、政客、官僚,纷纷从圆明园盗运建筑材料,圆明园遗址遭到进一步破坏。

圆明园花了一百五十多年建成,大概从乾隆开始到圆明园被烧吧!慈禧当权时大部分用来修她的墓,7000多万两。圆明园经费都成问题,后来都修不下去了。应该是从乾隆开始到光绪,中间有嘉庆,道光,咸丰,同治。

圆明园是清朝哪个皇帝在里面住过~

清代皇帝居住圆明园的情况,清华郭黛姮教授在《远逝的辉煌:圆明园建筑园林研究与保护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中有分析,系根据《起居注册》和《穿戴档》等档案文献统计,以下摘录自该书“五朝皇帝园居概况及规律”:

雍正帝是圆明园的始创者,雍正三年其所作《圆明园记》称:“时逾三载,佥谓大礼告成。百务具举,宜宁神受福,少屏烦喧。”其时圆明园的规制已大体具备,最重要的宫门区和正大光明、勤政亲贤、九洲清晏诸景均已建成。雍正帝于雍正三年八月二十七日首次驻跸圆明园,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在圆明园驾崩,平均每年驻园时长乃206.8天。自雍正四年起,皇帝每年驻园的时间均长于在宫时间。雍正帝不举木兰,故通常于正月幸园后,春、夏、秋三季(正月至九月)多在圆明园居住,仅逢郊祀斋戒、视朝等大典时方才回宫,冬季(十月至十二月)则住在紫禁城。雍正帝在雍正九年以后基本上二月才开始驻园。

乾隆帝在位期间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使得这座离宫成为真正的“万园之园”。乾隆帝于乾隆三年正月十一日首次驻园,嘉庆元年退位为太上皇后仍长期居于园内。嘉庆三年十月十日离开圆明园回宫,次年正月初三崩于紫禁城。这六十一年间乾隆帝每岁均临幸御园,一年中驻园之日最多达251天(乾隆五年),最少只有10天(乾隆四十五年),平均每年为126.6天。乾隆帝早期沿雍正旧习,春、夏、秋三季驻园,冬季住宫。乾隆六年初举木兰之后,每年秋季在热河行宫度过的时日渐增,兼之皇帝本人喜好四处巡幸,因此乾隆住在紫禁城的天数每年大体上差不多,驻园的天数则变化很大。乾隆时期圆明园的建设达到高潮,但皇帝平均每年的驻园天数反不及雍正、嘉庆、道光、咸丰四帝。

嘉庆帝于嘉庆元年正月九日以嗣皇帝的身份首次驻园,嘉庆二十五年七月十八日最后离开圆明园赴热河。嘉庆时期主要扩建了圆明园的附园绮春园,使三园规模达到鼎盛。嘉庆帝在位期间,除嘉庆四年、五年在宫居丧外,其余年份均有驻园,一年中驻园天数最多达247天(嘉庆十九年),最少为111天(嘉庆元年),平均每年162天。

道光帝于道光三年正月十二日首次驻园,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在圆明园驾崩。道光年间秋狝礼废,皇帝较少巡幸别处,从三年至二十九年间平均每年驻园时间达260.1天,道光二十九年有355天驻跸圆明园,是五朝中最长的;而同期平均一年住紫禁城的时间只有90.9天,仅为驻园时间的三分之一略强,圆明园在道光朝的地位可见一斑。

咸丰帝于道光三十年正月继位,当年二月“乙丑,恭移大行皇帝梓宫安奉正大光明殿……自是日始,上居飞云轩苫次。”在园居丧,至九月十八日梓宫发引后回宫。咸丰帝于咸丰二年四月二十二日正式驻园理政,咸丰十年八月八日仓皇辞园北狩,其间元年、三年、四年亦未驻园有驻园记载的七年中,平均每年驻跸时日达216.4天。

总的来说,五朝皇帝驻跸御园的活动规律大体相似,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即咸丰帝御制诗中所谓“上林宜夏不宜冬,冬孟乘时返禁宫”之意。《养吉斋丛录》载:“曩制,正月上辛,郊礼告成,即移跸御园。盖国家以得辛为上吉也。……初次幸园,具卤簿,作乐以迓新韶吉祉。初次由园回宫,礼亦如是。如值斋期,则排羽仗,而设乐不作。”实际上至少有一半左右的年份,并非在郊礼告成的辛日当天移驻圆明园,常常提前数日或延迟数日。最早有正月初四即驻园的(如乾隆二十三年、嘉庆二十四年),最晚也有五月二十三日方开始驻园的(乾隆十六年,是年正月二十至五月二十二皇帝南巡)。“至冬还宫,向时多以仲月,其后或以季月,宫眷皆从,俗谓之‘大搬家’。”雍正至道光前期多在十月中回宫,道光十七年后至咸丰朝则多延至十一月方始回宫。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将北京西北郊畅春园北一里许的一座园林赐给第四子胤禛,并亲题园额“圆明园”。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在圆明园南面增建宫殿衙署,占地面积由原来的六百余亩扩大到三千余亩。此后,圆明园不仅是清朝皇帝休憩游览的地方,也是他们朝会大臣、接见外国使节、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此外还有乾隆、嘉庆、道光、咸丰这几位皇帝在圆明园住过。 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10月6日,占领圆明园。10月18日被侵略军纵火焚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