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里面P=AR一直成立吗 经济学里的P为什么等于AR

作者&投稿:松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所有市场的均衡条件都是MR=MC。完全竞争市场,因为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所以对于完全竞争市场P=MR=AR,所以均衡条件应该是P=MC
停止营业点是厂商的平均可变成本的均衡点,在这一点上生产或不生产的结果一样,处于关闭企业的临界点(完全竞争市场下即AVC曲线与d(AR=MR=P)的交点)
微观经济学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其中主要有: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包括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中个体的经济行为,亦即单个家庭、单个厂商和单个市场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它从资源稀缺这个基本概念出发,认为所有个体的行为准则在此设法利用有限资源取得最大收获,并由此来考察个体取得最大收获的条件。在商品与劳务市场上,作为消费者的家庭根据各种商品的不同价格进行选择,设法用有限的收入从所购买的各种商品量中获得最大的效用或满足。家庭选择商品的行动必然会影响商品的价格,市场价格的变动又是厂商确定生产何种商品的信号。厂商是各种商品及劳务的供给者,厂商的目的则在于如何用最小的生产成本,生产出最大的产品量,获得取最大限度的利润。厂商的抉择又将影响到生产要素市场上的各项价格,从而影响到家庭的收入。家庭和厂商的抉择均通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表现出来,通过价格变动进行协调。因此,微观经济学的任务就是研究市场机制及其作用,均衡价格的决定,考察市场机制如何通过调节个体行为取得资源最优配置的条件与途径。
微观经济学也就是关于市场机制的经济学,它以价格为分析的中心,因此也称作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还考察了市场机制失灵时,政府如何采取干预行为与措施的理论基础。微观经济学是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基础上,吸收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仑和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的垄断竞争理论以及其他理论后逐步建立起来的。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盛行之后,这种着重研究个体经济行为的传统理论,就被称为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只是研究对象有所分工,两者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无根本分歧。两者均使用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在理论体系上,它们相互补充和相互依存,共同构成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市场出清,即资源流动没有任何障碍;完全理性,即消费者与厂商都是以利己为目的的经济人,他们自觉的按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行事,既能把最大化作为目标,又知道如何实现最大化;完全信息,是指消费者和厂商可以免费而迅速的获得各种市场信息。

所有市场的均衡条件都是MR=MC。完全竞争市场,因为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所以对于完全竞争市场P=MR=AR,所以均衡条件应该是P=MC。

微观经济学里关于P和AC、AVC的问题~

书上讲的比较晦涩,其实对经济学,你可以理解的灵活点。不去拘泥于那些什么枯燥的概念。
当P=AC最低点时,就是说价格跟成本一样,当然不赚钱,你开个奶茶店,七里八里的成本都算进去每杯要卖3块钱才能保本,现在就买3块,当然不赚钱,只是保本。正常利润你可以看成是企业家的投入,因为你还付出了劳动不?现在每杯奶茶的制造成本是2块(AVC),你卖2.5块,就肯定亏啊,因为你还要房租啊、卫生费啊,什么的。这些都是固定成本,你一天不卖一杯奶茶出去你也要出的。但是因为每杯你的售价比制造成本高5毛钱,意思如果不考虑房租,你还是赚的。所以如果现在虽然亏损,但你生产总比没生产好,你生产了,因为你还可以通过盈利来贴补房租。如果你的售价在2元,就应该停业了。你制造成本都要2块,你还生产?怎么生产怎么亏。明白不?具体你可以结合实际去了解

因为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所以对于完全竞争市场P=MR=AR,所以均衡条件应该是P=MC。AVC(averagevariablecost):平均可变成本AR(averagerevenue):平均收益MR(marginalrevenue):边际收益MC(marginalcost):边际成本P(price):价格AC(averagecost):平均成本AC=AVC+AFC(平均固定成本)TC=VC+FC MC=dTC/dQ;AC=TC/Q;TR=P*Q MR=dTR/dQ AR=TR/Q所有市场的均衡条件都是MR=MC。拓展资料: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经济学核心思想是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可分为两大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经济学起源希腊色诺芬、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早期经济学,经过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等经济学家的发展,经济学衍生出了演化证券学、行为经济学等交叉边缘学科。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学研究和应用受到国家和民众的关注越来越高,理论体系和应用不断完善和发展。经济学家给出定义: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他们在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分配。——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一般学者会把研究范围归纳入“微观”或“宏观”层面。“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或个体与其他个体间的决策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了经济物品的消费、生产过程中稀缺资源的投入、资源的分配、分配机制上的选择等等。“宏观经济学”则以地区、国家层面作为研究对象,常见的分析包括收入与生产、货币、物价、就业、国际贸易等问题。一般情况下,经济学理论建基在理性的“极大化”这假设之上,每个人都会在局限下选取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在经济学理论中的假设真假并不重要,只要假设推论出来的可被验证含义,能够解释及推测现实世界,我们就接受这个理论。但是奥地利经济学的理论是建立在人是有目的的行动的行动公理基础之上。其学派旗帜鲜明地反对把理性状态和极大化作为经济学的逻辑前提。凡是有解释能力的理论,都一定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refutable by facts),但未被事实推翻。我们永远不能证明一个理论,因为下一次的事件总会有机会推翻该理论。日常中经济问题主要分为两类:1.研究人预期在不同的选择下“将会怎样”;2.探讨人在选择下“该要怎样”。前者称为“实证经济学”,后者称为“规范经济学”,而日常在学校教授的经济学课程属于“实证经济学”。

通货紧缩关系到那一种经济学思想?
答:由于凯恩斯理论显得束手无策,所以这个事件引发了经济学家们的很多努力。在这些努 力中比较有影响的是所谓的“债务—通货紧缩学派”(参见,Delli Gatti et al.,1992, p134)。这一学派强调从金融市场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其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有两个人,一个是金德尔伯格(C.KIndleberger),另一个是明斯基。 例如明斯基...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答:GNP(国民生产总值):一个国家的居民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NI(国民收入):这里的国民收入是狭义的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用于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各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报酬(收入)的总和。宏观经济理论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函数理论、...

宏观经济学书上说,产出=收入=支出是研究宏观经济运行的出发点,是恒等关...
答:在国民收入统计中,(二部门)S=I是会计恒等式(资金来源额=资金占用额),比如农民今年种田的种子等于地主的储存起来的种子。s=i(高鸿业教材用小体字母表示)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即Y=AD=c+i=AS=c+s,故s=i。当AS<>AD时,s<>i。比如,企业高估市场需求,导致产能过剩,此时AS>AD,即s>i....

曼昆宏观经济学中货币数量方程式:MV=PY,P是价格水平,Y是产量(真实GDP...
答:其中M是流通中的货币数量,V是货币的流通速度,P是一般物价水平,T是社会总交易次数。交易方程直观地表示了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与一般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如果Y表示实际GDP,P是GDP平减指数,而PY是名义GDP,数量方程变为货币*货币流通速度=价格*产出,即M*V=P*Y。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数量方程式 ...

宏观经济学的一些题目 向高人求救!
答:1解法一:π(利润)=TR(总收入)-TCTR=P*Q=(100-4Q)*Q=100Q-4Q2π=100Q-4Q2-(Q3-6Q2+16Q+8)=84Q-Q3+2Q2-8所以,π的一阶导数是(84-2Q2+4Q)当π的一阶导数为0时,利润取得最大,此时Q=√43-1≈6此时,π=324解法二:利润极大时,边际成本=边际收入(MC=MR),MC是TC...

第30章:宏观经济学原理 -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答:1.货币流通速度一直是较为稳定的 2.由于货币流通速度稳定,所以当中央银行改变货币量M时,它就引起名义产出价值P * Y的同比例变动 3.一个经济的物品与服务产量Y主要是由要素供给(劳动、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源)及可以得到的生产技术决定的,特别是,由于货币是中性的,所以它并不影响产量 4....

各位大侠帮忙做西方经济学的题:某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边际成本函数SMC=0....
答:边际成本函数求积分得总成本函数STC=0.3Q^2-10Q+FC(FC为固定成本)。代入题中给定数据得260=0.3*20^2-10*20+FC,得FC=340。利润最大化时有MR=MC,MR=38,所以38=0.6Q-10,得Q=80。最大利润=TR-STC=38*80-(0.3*80^2-800+340)=1580....

宏观经济学 名义货币供给量和实际货币供给量
答:在存在未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增加名义货币供给,会使利率下降,从而增加全社会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从而增加总收入水平。但在充分就业条件下,名义货币增加只会暂时地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对应一度增加的商品和劳务量),但价格上涨最终使实际货币供给恢复原量。货币供给量(money aggregate):一国经济中被个人、...

大学 宏观经济学,求GDP、NDP、NI、PI、DPI.
答:DPI税后的个人收入。NI=NDP(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ZF补助金;而举得美国的例子,确是NI=NNP(国民生产净值)-间接税+ZF补助金。GDP=C+I+G+NX。3、 国民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净值——NDP; 国民收入——NI; 个人收入——PI;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4、 相互关系如下: N D P =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