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后曾在俄国折戟沉沙的拿破仑和希特勒,为何非要进攻俄罗斯??

作者&投稿:茅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近几百年来,崛起的欧洲,先后发生了两次很有意思的事,那就是先后曾统一欧洲大陆的拿破仑和希特勒,接连发动了对于俄罗斯的进攻,但却不约而同的折戟沉沙,最终,也因为对于俄罗斯的进攻,两个一度统治整个欧洲的军事强人霸业成空。

拿破仑

为什么拿破仑和希特勒,非要攻打位于东欧的俄罗斯呢?

对于拿破仑和希特勒而言,在攻打俄罗斯之前,他们就已经将整个欧洲大陆纳入了统治范围。拿破仑时代,拿破仑带领法国崛起之后,先后将西班牙、普鲁士、奥地利等欧洲传统强国一一击败。而二战时期的德国,更是实用闪击战,将苏联以东的整个欧洲大陆,纳入了统治范围。

对于基本统一中西欧的希特勒和拿破仑而言,想要真正完成统一欧洲的梦想,他们的敌人只有两个,一个是孤悬海外的英伦三岛,一个就是位于东欧的传统大国——俄罗斯。

拿破仑远征俄国

但是,早已经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国,不但实力强劲,而且还拥有无与伦比的地理优势——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最重要的是,英国以绝对优势占据世界第一的强大海军舰队,成为拿破仑和希特勒进攻英国的最大障碍。

作为欧洲传统陆上强国,虽然德国和法国的海军实力也并不弱,但比之日不落帝国时期的英国,却相差甚远。因此,如果希特勒和拿破仑真的不顾一切发动对英国的进攻,英军和德军遭遇的最大可能是,还没有摸着英国的土地,就已被击沉在海上。作为军事强人的拿破仑和希特勒自,然不会做如此蠢事。

因此,两个人不约而同的选择是:先一步完成统一欧洲大陆的目标,最后,整合整个欧洲大陆的优势资源覆灭英国,真正坐上欧洲乃至于世界老大的位置。

希特勒

其实,虽然拿破仑和希特勒先后在寒冷的俄罗斯折戟沉沙,但是,在发动对俄罗斯的进攻之前,无论是沙皇时代的沙俄,还是斯大林时代的苏联,都并没有表现出可以击败拿破仑和希特勒的实力。

在拿破仑远征沙俄之前,位于寒冷东欧的沙俄,只是欧洲的二流国家,而且还是一个一直被西欧国家视为乡下人的二流国家。虽然沙皇的灰色牲口悍不畏死,但是,仍处于农奴制的沙俄,不但制度落后,工业实力也较其他国家相差较远。比之打遍欧洲无敌手的拿破仑60万大军,无论从哪方面看,沙俄都不具备击败这支大军的可能。

拿破仑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希特勒时代的苏联。希特勒为什么敢对苏联发动巴巴罗萨计划?除了德国对石油等资源的极度渴望之外,也与苏联的拙劣表现有很大关系。二战之前,为了扩展战略空间,苏联曾动员数十万大军对于北欧的芬兰发动进攻,然而,军队人数堪比芬兰全国总人口的苏联大军,却在芬兰的坚决抵抗之下损失惨重。

苏芬战争中,数十万苏联大军居然伤亡过半。面对总人口百万的芬兰,苏联装备先进的大军表现如此糟糕,自然让德国信心大增。而苏联对于军队从上至下的大清洗,则进一步坚定了对于苏联进攻的决心。

因此,在发动对于东欧俄罗斯进攻之前,无论是希特勒还是拿破仑都信心满满。他们也从来不认为俄罗斯会成为他们统一欧洲大陆的障碍。

巴巴罗萨计划

然而,令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地处苦寒之地的俄罗斯军队固然在正面战斗中不是法军和德军的对手,但是,凭借坚定的抵抗意志和正确的战略战术,再加上冬天俄罗斯寒冷无比的气候,俄罗斯生生拖垮了拿破仑和希特勒曾横扫欧洲大陆无敌手的军队。并最终导致了拿破仑帝国和希特勒第三帝国的灭亡。



~

强悍的雅利安人摧毁了三大文明古国,为何单单在中国折戟沉沙?
答:他们在古巴伦附近的伊朗高原,随后便建立了王朝,经历过两个朝代后,便攻占了古巴比伦。迁移到印度的人们,经过长时间的战斗将古印度人打败,并且建立许多自己的文化。在古埃及,其实雅利安人是很喜欢埃及文明的,但是最后还是摧毁了它。并且希特勒也称日耳曼人便是雅利安人的后代,雅利安人是神族。所以希特勒...

语文的、关于战争的两句名言
答:15、“瓦卢斯,还我军团!”——公元9年在条顿堡,罗马三个军团在瓦卢斯总督带领下被日耳曼人全歼,奥古斯都闻讯痛哭。16、“狮子率领的羊群战斗力远胜由绵羊率领的狮子”——亚历山大大帝 17、只有不怕死的人才配活着---麦克阿瑟 18、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仑 19、战争从有私财产和阶级以来...

急急急 关于“爱在细节中”的名人名言
答:你可曾想到, 失去了爱, 你的生活就离开了轨道. - 法. 拿破仑 地球无爱则犹如坟墓. - 英. 勃朗宁 爱可以战胜一切. - 瑞士. 希尔泰 当爱神拍你的...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提出相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反假设,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慨叹。 15、望岳 唐---杜甫岱宗...

急需有关爱国情怀的文章 诗词 名言
答: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

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手抄报资料
答: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革命烈士的血换来的,看到胸前飘飘扬扬的红领巾,在我心里,便有了这样一条信念,祖国就是妈妈,国家重于小家,长大后用双手把她建设的更强大。祖国有广阔的疆土,有辉煌的历史,有漫山遍野的宝藏,有山川五岳秀丽的风光。思想的野马在奔驰,我用我的心描绘着祖国妈妈,她飘散的...

求语文八下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的复习资料(要人教版的)
答: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设想与历史事实相反的结果,借史倾吐心中的抑郁之气)过零丁洋 注释:选自《文山先生全集》。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表现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前两句写作者读书...

德国崛起的科技因素以及对中国的启示,3500字左右的论文
答:莱茵河滔滔北去,它见证过的光辉岁月和折戟沉沙都已汇入历史的深处,笼罩德国上空的硝烟更是早已散尽,但是历史的记忆并没有泛黄,也没有褪色。这个在20世纪的世界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国家,曾经是欧洲大陆上一个姗姗来迟者。对德意志来说,过去的500年是荣耀与屈辱、富强与衰落并存的五百年,战马剑盾铸成的刚性社会...

欧洲造句
答:造句6:可是,就像巴萨,球队在欧洲冠军杯上总是折戟沉沙。造句7:滑铁卢战役之后,拿破仑对欧洲的统一已经回天乏术了。造句8:日本的图谋比较现实和具体,它对欧洲的争夺没有胃口,而只想把从德国手中夺取的中国山东和太平洋上的那些岛屿变成自己的既得利益,巩固在中国扩张的地位。造句9:以前,欧洲的...

瑞士为何成为永久中立国?
答:1515年法军同米兰公国的瑞士雇佣军在马里尼亚诺村附近交战,被荣誉环绕的瑞士长矛军折戟沉沙,阵亡和被俘者高达1.1万人。而转入法国阵营后瑞士雇佣军也未能再现昔日荣光,可以说极重的伤亡影响了他们勇往无前的气势,他们叱咤风云的时代已经结束,他们已不愿再卷入到诸国的争端中……在1618年1648年的三十...

德国科技政策与德国战略走向之间的关系??急用
答:莱茵河滔滔北去,它见证过的光辉岁月和折戟沉沙都已汇入历史的深处,笼罩德国上空的硝烟更是早已散尽,但是历史的记忆并没有泛黄,也没有褪色。这个在20世纪的世界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国家,曾经是欧洲大陆上一个姗姗来迟者。对德意志来说,过去的500年是荣耀与屈辱、富强与衰落并存的五百年,战马剑盾铸成的刚性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