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穆旦的这首诗美在哪里? 穆旦的《我看》这一首诗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作者&投稿:比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看》是一首年轻的穆旦对自然的颂歌,也是一首生命的赞歌!

穆旦的诗《我看》是诗人20岁随清华大学学生来到云南时写的第一首诗。这首诗以诗人独特的视角描写了云南蒙自的春天。它描述了这个地方的春天给诗人的灵感,以及从中获得的生活情怀。

敬畏自然,热爱生活

人,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产物。面对大自然,特别是春天的自然,旺盛的生命力和壮丽的景色:春风和草木的低语,翅膀与晴空的相互映照,云和大地的深邃,有色彩、有动作、有画面,这一切都让诗人着迷。就像一种回归,诗人快乐地忘却一切,感染着每一个沉浸在其中的读者。

四个“我看”正是诗人情感逐渐达到高潮的过程。然而,当诗人真正融入到这样一幅纯美的“春夕照”中,陶醉在反复的节奏中,似乎有一种极度喜悦产生悲伤的感觉。诗人将诗意引向哲学思考:自然是永恒的,生命的欢乐与悲伤与此相比是如此微不足道啊,即使此时,自己的情感也会在自然的进化中消失,就像古代哲学家一样?


敬畏自然,热爱生活

……就这样,这首诗似乎陷入了伤春伤秋的悲叹之中。然而,转眼间,诗人似乎又找回了生活的激情。他想在大自然中“奔波”、“自由漫游”,就像“鸟鸣,云游,树摇”,直到“呼吸与自然的合流”,似乎已经到了一个幸福的境界,完全忘记了自己。此时,诗歌又一次高歌猛进,这是生活与自然的交融,是诗人内心思考乃至思想斗争的结果。诗人的“我见”不仅是从自己的角度看自然美,更是对自然法则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即敬畏自然,热爱生命。



题目为“我看”。春天的傍晚,在瑰丽大自然面前。诗人激情澎湃。前两节是“我所看”,后面三节是“我所思”。

看什么?大自然的美。

思什么?人生的意义。

诗人的目光是充满激情的,捕捉到的意象大气而深远。

第一节写风,傍晚的春风,揉过丰润的草地,“揉”用的妙。写出了风的力度和温柔。青草低首又低首,这是春风与青草的互动。诗人把常见的风景写得十分生动,饱含情感。最后一句写了从面前的起伏的草地想到了更远方的广阔的大地。

第二节是写天空,晚霞与鸟的呼应。“吸入”是关键词。应该是被吸进去。平展翅翼的静鸟好像与天空融为一体。晚霞沉醉了大地,不说“染红了”,而说“沉醉了”大地。真是高明的表达。

看,仅仅是在看吗?不。真正的诗人不会只用眼睛。还会用触觉嗅觉,调动全部感官。当他写风的时候自己已经化身为风,抚摸起伏的青草。他也是鸟,在天空静止,溶入。他也是云,让大地沉醉的流云。

在大地和天空的壮丽广阔的背景下,诗人开始抒怀,也开始思索。

(我以为读诗的时候,尤其是诗人笔下的大自然,只需要陶醉在诗人的意境中。不必逐字逐句探究象征着什么。那样只会破坏意境。)

年轻的诗人面对瑰丽的大自然,在春风晚霞中想到了什么呢?

读者可以猜。

我觉得是时间和生命。

人的一生转瞬即逝,我们的欢乐忧伤,与大自然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相比,多么微不足道。

第四节是向远古的哲人致敬,但是他们的咏叹再怎么伟大,在大自然面前仍然是一缕静流。这里让我想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最后一节。尽管人的生命在大自然面前渺小无比,我们还是要活出精彩。要飞奔吧,要漫游吧,要如鸟、如云、如树,活得自由自在。

最后三句达到高潮,点出主旨:“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与大自然拥抱在一起,欢笑与哀愁都是生命的一部分,也如同花朵一样开了又谢。

年轻人往往为赋新诗强说愁。把个人的欢乐忧伤看得天大无比。20岁的诗人穆旦却已经发现,在大自然面前,人生的意义需要重新思考。激情与理性的融合,正是他的诗保持一生的底色。

有激情有思考,有大胸怀大境界。这是青年诗人通过诗歌传递出来的。不久,他参加远征军为抗战九死一生就是明证。他经历过政治运动的折磨,又是一个九死一生。但他仍一直写诗,当不知不觉中人生的冬天来临时,他写得更加炉火纯青。诗伴随了他的一生。他真正做到了诗与生命同在。

穆旦的《我看》美在不光题目能引起人的思考,而且全诗充满激情,能够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是一首生命的赞歌;看懂的都是对生活充满信心,爱生活的人,而且会产生共鸣。

美在春天特有的美丽图画,春风拂过青草,飞鸟滑翔在蓝天,流云在夕阳的照耀下泛着红晕,大地一片生机勃勃。
看懂的都是有充沛的激情、博大胸怀的人

《我看》是一首诗,描写的是大地和天空的壮丽广阔,同时表达了作者的情怀。看懂的人都是有同样感情的人。

赏析穆旦的《我看》~

《我看》是穆旦在西南联大初期创作的诗歌作品。这首诗创作于1938年滇南小城蒙自。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供参考。

对穆旦诗歌《赞美》的赏析,
答:穆旦是四十年代"九叶派"诗人的一个代表,也是现代诗人中非常成功的一个,他的创作被誉为"最能表现现代知识分子那种近乎冷酷的自觉性"(袁可嘉语)。他对英美现代诗人特别是叶芝、艾略特、奥登的熟悉,对他们的诗歌理论与批评理论的吸收,以及他年轻的活力,都使他的诗歌具有突出的现代特质。在《春》这首小诗中,这一切也...

穆旦的诗《赞美》
答:穆旦的诗《赞美》是一首充满力量和激情的现代诗歌。《赞美》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生活、自然和人类的赞美。穆旦以诗意的笔触描绘了世界的美丽和生命的顽强,表达了他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之情。在诗中,穆旦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隐喻,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意象,使读者能够更...

穆旦的诗歌《春》赏析
答:“窗子”与窗外“满园的欲望”构成了一种遮蔽关系,“推开”则是解除这种关系的通道,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诗人对外部世界的不可预知性。因此诗人变得犹豫不决,在一扇窗子的约束下与春天产生了遥远的距离。“欲望”是个抽象名词,在这里通过“满园”的修饰得以具象化,“满园春色宫墙柳”、“春色满园关...

谁能帮忙鉴赏一下穆旦的《赞美》?
答:作为年轻的诗人,穆旦在深刻感受到时代苦难的同时,也看到了人民的奋起,并由此看到了民族的希望,他抓住了这个时代的特色,并为之歌唱,显示了诗人对现实的关注,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关注社会现实,关心劳苦大众,热爱苦难的祖国,热情赞美奋勇抗争的人民,这就是《赞美》的思想主旨,解读诗歌各节,必须...

穆旦诗八首解析
答:穆旦《诗八首》解析,详细介绍如下:一、第一首:1、在第一首诗中诗人高度浓缩了爱情的意义,诗歌首先用“火灾”来形容“我”爱得热烈,以至于“我”对“你”的爱情无可控制地蔓延,导致激情成灾。2、在这首诗中,可以看出穆旦是投身入激烈的情绪中,但又能冷静地跳出来直指爱情本身的意义。一方面是...

穆旦《出发》 的诗歌赏析?拜托各位大神
答:我对付这类诗歌的办法就是:他这一段大致说了个啥,下一段又大致说了个啥,最后一段说了啥,合起来,说的是啥啥,哦,原来如此。 13、不说这首诗好——要细抠,甚至可得出这是首杰作的结论,那固然是过度阐释了——不想这么说。只能说:此诗在穆旦49年以前的诗作中,应算比较好读,好懂的...

穆旦的《赞美》怎样以一个农民为缩影,着力赞美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民族...
答:“张力”首先表现在穆旦的诗歌体式上。穆旦的诗体主要分两种:一种是抒情短诗,诗意凝练紧凑,抒发内心的情感与思辨;一类则是戏剧体长诗,如《防空洞里的抒情》、《从空虚到充实》、《神魔之争》等,这一类诗作结构较为复杂,一般使用多重人称,不断转换角度,将内心自省、场景叙述、他人话语交织混合于一处,形成多声部...

怎样评价穆旦的诗歌《赞美》
答:现代诗人、评论家袁可嘉《诗人穆旦的位置——纪念穆旦逝世十周年》:“穆旦佳作的动人处却正在这等歌中带血的地方。本来无节制的悲痛往往沦为感伤,有损雄健之风,但穆旦没有这样,他在每个诗段结束处都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宏大呼声压住了诗篇的阵脚,使它显得悲中有壮,沉痛中有力量。赞歌人人能...

穆旦的《赞美》不知大家读后有什么感觉?
答:我学过这篇文章。文章写的很有文采(其实我不怎么理解)只是一个文人 。那内心向往的美好 表达的稍微低俗了一点。文人应该是桀骜不逊的。何必为了献媚于当时的时代而把内心的向往 寄托在通俗的农民身上??

求穆旦《海恋》的赏析
答:”正吻合“给我们鱼,给我们水”的诗句。可见,穆旦写这首诗,是充满渴慕和爱意地对神子耶稣进行赞美。诗中不断地将“你”与“我们”进行对比:“你”是美而自由的“先导”,而“我们已为沉重的现实闭紧”;“你”“占领万物,是欢乐之欢乐”,“我们却残留在微末的具形中”;“你”是“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