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静思当下古诗文“热”

作者&投稿:端木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最近很火的中国古诗文大会,正如悠长的晨钟暮鼓一般,唤起了我们对于古诗文那深埋心底的记忆。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受,小时候经常背诵的古诗文,现在已然忘却,但只要哼哼几句,脑袋又突然间冒出几句隐隐约约的诗句,却也说不明、道不白。我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诚然,背诵古诗文是最直接抚摸到古诗文脉搏的途径,但又有多少人真正感悟到古诗文的真正魅力?

2.就例如陶渊明的《 归园田居(其三)》,老师常常只在文章的写法特色粗粗带过,“这首诗平淡醇美,富于情趣”,点评了哪句诗包含了以上特点,仅此而已。至于什么叫做“平淡醇美”,“富有情趣”又体现在哪些地方,陶渊明为什么会写下归园田居这些诗等等的更深入的了解却很少。静心思考一下,我们在背诵古诗文的时候,是为了寻求高分,还是为了陶冶灵魂;是为了自己在人前炫耀,还是为了获得心灵上的富足?

3.一切景语皆情语。古人凭借着文字寄托情感,传达思绪,无一不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当我们静下心思考当下兴起的古诗文热潮的时候,再来反观语文教育中的古诗文赏析内容,我们能否有做到一种“戴着镣铐跳舞”的自由呢?

下面干货来袭........

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 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 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3、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 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等。

【第一步】先看一下诗歌是哪一类 (按表现手法分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按内容分为田园诗、边塞诗等)古诗一般选择唐诗宋词,以抒情诗居多,抒情诗可分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 到诗词的后半部分去 找诗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达的志)。

【第三步】 看诗词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 (这实际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 。

【第四步】 做到五必看:

①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

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

③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

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诗歌鉴赏也常常是名句的鉴赏);

⑤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 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可谓重中之重)。

【第五步】 看一看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这样古诗鉴赏就很容易做了。 组织成文 时一般可用这样的表达程式: 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诗人摄取了哪些景物组成了怎样一幅画卷(或通过什么形象的描写刻画),从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在 艺术特色 上, 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或这样表述: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结尾]

今天的文章分享到这里,下次再见!

~

描写夏天的诗句
答: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细煆诗聊凭棐几,静思棋劫对楸枰。浣花光景应如昨,回首西州一怆情。【初夏】纷纷红紫已成尘,布榖...汗青未绝茶经笔,那暇投文吊战场。【初夏】江乡初夏暑犹轻,霁日园林有晚莺。聊置尊罍师北海,尽除...

描写景色的古诗有哪些?
答:1、《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宋代: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2、《钱塘湖春行》...

关于勤学的古诗文
答:《相思》石油生南国,春来卖几次?愿君多开采,此物最相思。《杂诗》君自美国来,应知美国事;来日白宫内,布什死了未?《夜静思》床前流弹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去疗伤。《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坦克跑。夜来炮火声,美军有多少?《赞萨哈夫》萨哈夫如何,须眉青未了。荡胸生层云,...

关于对诗的热爱的诗句
答:(沈佩) 这是雪与人的静思之情的很好结合,是封建社会才女的寂寥,窗内窗外人与雪的情景交融,反映了一定的社会背景,这是文学作品与一定的社会背景有联系的典型例子。 年代:宋 作者:吴潜 作品:暗香 内容: 雪来比色。对澹然一笑,休喧笙笛。 莫怪广平,铁石心肠为伊折。偏是三花两蕊,消万古、才人骚笔。 尚...

看淡生死看透人生的诗句
答: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有感 宋•文天祥 平生心事付悠悠,风雨燕南老楚囚。 故旧相思空万里,妻孥不见满三秋。 绝怜诸葛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古诗赏析
答:禅: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褒禅,...7.文:碑文,与下文“独其为文(碑上残存的文字)”的“文”不同。漫灭:指因风化剥落而模糊不清。 8.独:唯独,只有。其:指代石碑。文:文字,这里指的是...

大量有关中秋节的古诗句
答:诗与陆龟蒙齐名,有《皮子文薮》。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

1、写两句描写大自然的诗句。
答:1,《游终南山》唐代 孟郊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译文:终南山高大雄伟,塞满了整个天地,太阳和月亮都是从山中的石头上升起落下。当终南山其他地方都已被夜色笼罩时,高高的山峰上还留着落日的余晖;而当终南山其他地方都已经洒满阳光时,深深的幽谷中还是一片昏暗。2,...

有一种古诗,前一句的后几个字是下一句开头的字,请问下能给几首经典的...
答:梁简文帝的“回文诗” 南北朝时,社会黑暗,动乱不安。作为统治阶级的封建帝王更加荒淫糜烂,他们或沉湎...时闻漏转静思伊。 苏小妹被丈夫的一片痴情深深感到动,心中荡起无限相思之情。面对一望无际的西湖...古诗文中的“顶真”辞格 ○曹津源 (特级教师) 顶真是用前一句的结尾做后一句的开头,使相邻的两个句子...

古诗~急急急!
答:尾联两句才写到寺,但仍然不写寺中景物,而写寺外清漂的空旷幽寂 ,潭岸的曲折深僻,僧人的安禅入定。安禅:佛家语,指佛徒安静地打坐,身心安然入于静思凝虑万念俱寂之境,制毒龙,佛家故事,说西方的一个水潭中,曾有一条毒龙害人,被佛教高僧以无边佛法制服,这里比喻佛法可以克制人心中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