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蚂蚁日记

作者&投稿:子车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推荐】观察蚂蚁日记

  很快一天又过去了,相信大家这一天里都收获颇丰吧,想必是时候写一篇日记了。如何把日记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观察蚂蚁日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观察蚂蚁日记1

  当你看见地上那一群群的小黑点,便知道那是什么了吧?对了,那就是——蚂蚁。蚂蚁和蟋蟀一样古老,约有1.4忆年的历史之久。而在蚂蚁群中又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红蚁,颜色为红黑色;另一类则是家家常有的黑蚁,颜色为纯黑。

  蚂蚁是杂食性动物。通常它们喜欢吃一些小米粒和小朋友们吃的零食碎片等。但是,它们偶尔也会爬上人的身体,在伤口处狠狠的咬上一口,使你痛得哇哇叫,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然而,蚂蚁的食量非常之小,平均每只蚂蚁吃一粒米饭,也会让它饱的走不动路了。

  蚂蚁虽然食量不大,但他的力量可是无比惊人的。记得有一次,我将一粒米饭放在蚂蚁常出没的地方,不过一会就有一只体型中等的黑蚂蚁随着香味来到了这里。首先它用它的两只前足把米粒小心翼翼的放到背上,然后,一步一步向蚁穴爬去,最后消失在洞中。第二天,我在原来的地方放了四粒米,只见昨天那只蚂蚁向着这里爬来,他按照昨天的顺序一步步将米粒抬回洞中。在一旁的我惊呆了,小小蚂蚁竟然有如此大的力量,真是不可小瞧。

  蚂蚁,一种微小的生命,但它也有独特之处。

观察蚂蚁日记2

  我家厕所里出现了几个蚂蚁洞,我为了了解蚂蚁,就观察起它们的行踪来。

  蚂蚁是怎么识别自己走过的路呢?原来蚂蚁一边走就一边分泌出一种气味,回来的时候只要顺着气味走就可以了,不同的蚂蚁就有不同的气味,所以蚂蚁是永远也不会迷失方向的。

  起初,我只知道蚂蚁会识别洞,但却不知道它怎么识别,今天,我注意到了,原来蚂蚁有识别洞穴的工具――触角。洞外的蚂蚁与洞内的蚂蚁只要相互碰一下触角,就可以识别自己的同类了。

  据说蚂蚁也有报恩人――蝴蝶,蝴蝶的幼虫被蚂蚁发现后,蚂蚁就把它抬回去养它,等养大变成蝴蝶后,蝴蝶就会给它们食物以报恩。

  蚂蚁时刻处在死亡的边缘,因为它们经不起轻轻的一脚,但是从来没有被摔死过,因为蚂蚁重量轻,所以掉下来之后,它会利用空气的阻力抵挡住自己,然后用脚慢慢落地(很象降落伞吧),所以不会被摔死。

  蚂蚁身上还有很多未知的东西,我们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这些未知的世界。

观察蚂蚁日记3

  下午,我和爸爸去花园散步,在路边看到一群小蚂蚁正在来来回回跑个不停,我很奇怪,问爸爸:“这群小蚂蚁在干什么呀?是不是也像我们小学生一样在练习赛跑呢?”爸爸神秘的笑了笑说:“你先仔细的观察一下,然后你就知道它们在干什么了。”爸爸越是神秘,我就越是好奇。我沿着小路往回走了十几米,首先找到了他们的老巢,只见不计其数的蚂蚁从洞里钻出来,有的在搬蚂蚁卵,有的在搬运粮食,有两只小蚂蚁正抬着一粒米艰难地跋涉。我一直跟着它们走,我想知道它们要把这些东西搬到哪去。往前走了大约三十几米,我终于发现了它们的新家,就在一棵大树根旁边,既隐蔽,又干燥,它们为什么搬家。

  爸爸说:“蚂蚁是天气预报员,它们搬家预示着要下雨了,为了防止老家被雨水冲垮,它们要把小宝宝和粮食运转到安全的地方。”我终于知道,原来蚂蚁这么聪明,它们知道危险即将到来,也知道如何躲避危险。

观察蚂蚁日记4

  今天,天上飘着几朵乌云,我想起了团结的蚂蚁,也想起了看蚂蚁搬家。

  于是我的目光追随着一只小蚂蚁,做了一次观察蚂蚁搬家的观察者。

  我在地上看到了一只蚂蚁正行色匆匆的赶着路,洞里又出来了一只蚂蚁,它们用触角在传递着信息,它们急匆匆地走了进去,那只蚂蚁又走了出来,它走着走着,一路上遇到了不少同伴,它们互相碰了碰触角都急匆匆地走了,那只蚂蚁又找到了一个“家”,于是又赶了回去,我等了一会儿看到蚂蚁们整齐的排着队伍朝它们的新家赶了过去,我又仔细的观察了一遍,看到每只蚂蚁都拿着它们的粮食。

  到家了,它们又整齐的走了进去,可是那只蚂蚁还在走来走去,看到同类就跟它们碰触角……

  天有不测风云,正如蚂蚁们的预测天要下雨了,以后只要我看到蚂蚁在搬家了,就会回家准备一把雨伞以便我躲雨。

  我愿意拉着你的小手,一起去观察蚂蚁搬家,不过要在阴天的时候。

观察蚂蚁日记5

  一天,我在公园里喝水时,滴了一些水在地上,一只蚂蚁爬过来喝起了水,我就停下来观察它。

  小蚂蚁尝到了果汁甜甜的味道,没有自己一个人吃而是回到洞里,用触须碰了一下另外的蚂蚁,好像在说:“兄弟们,我知道哪里有水,快跟我来!”所有蚂蚁一涌而出,爬向有果汁的地方,我发现,蚂蚁们爬的时候互相谦让,团结互助,没有争抢,队伍从洞口到有果汁的地方,像一条长龙。虽然每一只蚂蚁都非常忙碌,但它们还是很有秩序。

  看到这种景象,我在心中想:这群小蚂蚁真可敬,因为它发现了果汁没有独吞,而是想着伙伴们,和伙伴们一起分享,这种团结友爱、心中有他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而在班级中呢?同学们有时候会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闹矛盾,有时还会打架,我觉得这些同学应该向这群小蚂蚁多多学习!

观察蚂蚁日记6

  今天我发现了一个蚂蚁洞,它就在爷爷奶奶家旁边的墙角下。

  我抓住了一只蚂蚁,它是由三个小“芝麻”组成的。头和肚子是黑色的,好像两粒圆鼓鼓的芝麻,中间是黄褐色的,好像是一粒瘪了的芝麻。蚂蚁的身体大约有0.5厘米长,它的身体好像上了一层漆一样亮亮的。蚂蚁脑袋上有两根触角,经常轻轻地摇动。蚂蚁的嘴好像一把小小的老虎钳子,一张一合地。蚂蚁的腿细细长长的,一共有六条,它的腿和身子一样也是褐色的,因为非常长,所以跑起来十分快。

  我把一小块肉放在蚂蚁洞旁,一只蚂蚁发现了肉,它碰了碰肉,又退了回去,等了一下,它又过来碰了碰肉,又退回去,就这样反复了好几次。这时又来了三只蚂蚁,它们也到了肉旁,其中有一只蚂蚁回洞里去了,不大会儿,又有几只蚂蚁排着队从洞里直接来到肉旁,接着蚂蚁越来越多了。

  我一个小时后再来观察时发现:那些蚂蚁把肉运到了洞门口,肉上面密密麻麻地爬满了蚂蚁。我把水洒在蚂蚁洞口,洞口本来是有一堆细土的,现在被弄湿、冲散了。接着我看见出来了许多蚂蚁,它们不断地从洞里推出泥巴来,不久洞就通了,蚂蚁又可以随便从洞口进进出出了。

  通过这次观察,我觉得蚂蚁是团结、勤劳、不怕困难的动物。

观察蚂蚁日记7

  11月12日 星期六 晴

  今天上午,我跑到楼下去玩,突然在一棵树下发现了一个蚂蚁窝。

  我的运气很好,刚好一只可爱的小蚂蚁出来找食物。据我的了解,它是一个工兵。我以为工兵都很丑,没想到工兵也有可爱的呢,我真无知。我正想入非非的时候,突然一拍大腿,小蚂蚁都要爬走了,我赶紧喂了一块饼干给它。趁它自己准备回去搬救兵的时候,我赶紧拿放大镜观察,发现它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大类。其中,我觉得最有趣的部分就是头了,头上的触角摆动的时候,可爱极了。它搬救兵的过程中,遇到了自己同伴,它用触角碰了碰同伴的触角,同伴好像知道了它的意思,帮它去搬救兵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忍不住好奇心,回家上网查了资料。原来,蚂蚁的触角会分泌出一种液体,蚂蚁通过触角给同伴,同伴就明白了它的意思。

  我急忙下楼,看见小蚂蚁对我挥动着触角,好像在对我说:“谢谢你给我们食物!”

观察蚂蚁日记8

  早上,我拿着一包白砂糖去观察蚂蚁。

  到了我们家的小院,我把一些白砂糖倒在草丛边。不一会儿,五六只蚂蚁从旁边赶过来。有的好像挑三拣四的在几颗糖粒上爬来爬去;有的像是在品尝味道似的,叮着一颗糖不放;有的选择自己拖得动的糖往家里搬;还有的因为拖不动而回家叫救兵,在回家路上,这蚂蚁跟迎面而来的蚂蚁碰碰触角,像是在说:“朋友,前面有食物,快去搬吧!”说完继续往回爬。

  不一会儿,一大群蚂蚁排着整齐队伍浩浩荡荡的过来,聚齐在白砂糖的周围。我用放大镜观察的一只蚂蚁。蚂蚁身上分为三部分,头、胸、腹;三队足全长在胸部,一对触角长在头部;腹部比头胸都要大。这只蚂蚁遇到了一颗比较大的糖,搬不动,触角弯弯,碰了碰旁边的蚂蚁,叫来了另一只蚂蚁跟它一起把糖搬回家。这些蚂蚁齐心协力的工作,才十分钟左右,就把所以的白砂糖搬光了。

  我们应该学习蚂蚁齐心协力、团结的精神。

观察蚂蚁日记9

  10月16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我在家门口看见了一个小洞口,我走过去仔细看,发现里面有很多蚂蚁在这里进进出出,原因这里是蚂蚁窝啊!

  我回家拿了一点儿面包屑,放在蚂蚁窝门口,过了一会,一个蚂蚁走了出来,它试着把面包屑搬回洞里,可是它太小了搬不动,于是它回到洞里,用自己的触角跟其它蚂蚁来到外面,齐心协力把面包屑搬回蚂蚁窝了,原来蚂蚁也那么团结啊?真是团结力量大。

  第二天,我来到蚂蚁窝前面,看见了一只独一无二的蚂蚁,它长着一双透明的翅膀,我用手摸了一下它,它就飞走了,我在想:"为什么蚂蚁没有翅膀呢"?原来它们是不同种类的呀!它们是从这个蚁窝飞到那个蚁窝,然后从那个蚁窝再飞到另一个蚁窝去的'。

  第三天,我不知道蚂蚁怎么样了,于是我就到外面去看了一下,没想到蚂蚁把自己蚁窝的东西搬走了,后来外面下起了雨,原来真的像大人说的一样,蚂蚁搬家雨就要来临了,一群群蚂蚁就会搬到其他没有雨的地方去呀!

  观察一件事物是多么的有趣,如果不信你就来试试看吧。

观察蚂蚁日记10

  蚂蚁身体很小,属于小型动物。它的身体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头部、胸部、腹部,这三个部分。蚂蚁的头上长着一对触角,小小的眼睛、嘴巴,嘴巴上长着两颗“锯齿”。胸部最小,细细长长的,上面还长着小的看不见得小翅膀,还有六只腿,也就是三对足,这三对足,第一对不长不短中等,第二对最短,第三对最长。腹部最大是椭圆形的,上面有着一条条纹路。

  蚂蚁虽然身体小,但是它的爬行速度比起蜗牛、乌龟他们可就快多了。而且蚂蚁还是个“大力士

  ”,为什么说它是“大力士”呢?那是因为蚂蚁可以背着比自己还要重的东西走路,我们人却没那么容易。

  蚂蚁喜欢吃甜食,但它最最喜欢吃的是糖类食品。只要你放一颗糖在地上,就会爬来蚂蚁,而且会妈妈变成一群,那是因为每只蚂蚁的腹部上都有蚁酸,也就是信息素,它们会互相传递信息。

  当一群蚂蚁排着队伍时,你如果用手指把蚂蚁的信息素弄掉,那后面的蚂蚁就会找不到方向,跑来跑去。找到方向后,队伍又会重新变得整整齐齐的,很有规律。

观察蚂蚁日记11

  蚂蚁就是很小的动物,它们虽然小,但杀伤力很大。有一次我的手被它咬了一下,此时结果过了两三天才好,现在伤疤手上呢,但就是有一天我发现,它们虽然就是个无情的杀手但就是它们都有友谊的呢!

  事情就是这样的。那天,我发现有几只蚂蚁爬进了我的花盆,我为了报上次的仇。就把花盆里的泥翻了一遍,再把泥向蚂蚁撒去,等撒完了以后。我就开开心心的走了。两个小时后,我向花盆望了一望。突然,我看到一只蚂蚁用自己的脚捉住一样东西努力地拉着。过了一会,那样东西被拉上了一半,我仔细一看,原来就是一只蚂蚁。那个拉的蚂蚁还在尽力的拉。似乎想拉那只蚂蚁出来,他拉那只蚂蚁拉的那触角就快断了!另外那只蚂蚁缩回了一只脚,好像不让那只蚂蚁救它!后来我被它的所作所为感动了!就用针把那块你挑开,那只蚂蚁和被救的那只蚂蚁一齐开开心心地离开了!

  啊!想不到蚂蚁虽然就是个无情的杀手,但就是它们也有友谊的!

观察蚂蚁日记12

  蚂蚁是个庞大的家族,它们的生活充满了许许多多的奥秘,每到夏天的时候,我家围墙边总是出现一群蚂蚁排着整齐的队伍,准备搬运食物。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决定去观察蚂蚁。

  记得有一次,我出门去玩,发现围墙上有成群结队的蚂蚁想洒落在地上的面包渣爬去,围在面包渣的底部。我心想:“这么小的蚂蚁,怎么能搬起这么大的面包渣呢?真是不自量力。真不出我所料,过了一会儿,他们就像举重运动员一样败下阵来。这时,我觉得它们应该想放弃了,我坚持观察,我看见有几只蚂蚁爬会巢穴,还剩下几只在守着面包渣,我想:爬回巢穴的应该是情报员吧!

  果不出所料,过了一会,大约有几百只蚂蚁,排着整齐的队伍,如同训练有素的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朝面包渣进攻来了,我被它们震撼了。每只蚂蚁从面包渣上取下一点,排成一个“U”字形,在面包渣和巢穴之间来回穿梭,不一会儿就把食物搬完了。

  我有些不明白蚂蚁是怎样传递信息的,我上网查资料明白了:蚂蚁用分泌物的气味来交流的,一只蚂蚁发现了食物,会在回家的路上留下气味,其它蚂蚁就会沿着这条路线去寻找食物,并不断加强气味。

  通过这次观察,我感受到了大自然有许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

观察蚂蚁日记13

  今天,天气闷热,外面还下着小雨,我和妈妈撑着伞到公园观察蚂蚁是怎样活动的。

  我们在公园找啊,找啊,找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找到的蚂蚁。妈妈说:“可能下雨躲起来了,再仔细找一下吧!”忽然我在一处墙角发现一个很小很小的小黑点在移动。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只黑色的小蚂蚁。

  我把它放在手掌上,发现这只蚂蚁身体长约2毫米,有一对细细的触角,身体分成头、胸、腹三部分。它有六只脚,它的脚很细很细。蚂蚁不停地走来走去,似乎受了惊吓,于是我该忙把它放回原处。又从口袋里掏出一点点薯片的碎末,放在蚂蚁前面,小蚂蚁闻了闻,围着薯片左转转,右转转,又用触角拱了几下。突然咬住薯片举了起来,像大力士一样,举起比它大一倍的食物,快步往墙角的一个小洞爬去,一个转身就爬了进去。

  我想下次要带上各种食物,再来细细观察,一定有更大的收获。

观察蚂蚁日记14

  今天早上,我在草地里玩的时候,看见了一只蚂蚁,这只小蚂蚁是黑色的,它的大小只有一颗黑芝麻粒那么大,小蚂蚁的胸上面长着三对足,头上面长着一对触角,这对触角是小蚂蚁和小伙伴们进行交流的工具。说到这里,我想,很多人都说小蚂蚁的力气不是很大吗?我倒要来试一试。

  于是我跑回家,拿了一块手掌那么大的圆饼干,丢在了我刚刚看见蚂蚁的那个地方。一只蚂蚁爬了过来,在四周看了看,好像在说:没有危险,我去叫伙伴们一起来搬。”说完,就跑到几米的地方,看见了一只小蚂蚁,便用触角碰了碰那只小蚂蚁的触角,好像在告诉它:前方有一个又大又圆的饼干,你快去告诉伙伴们吧!”说完,它又原路返回,而那只蚂蚁又跑去告诉其它的蚂蚁。不一会儿,蚂蚁们就像一条长龙一样走了过来。它们围成一个圈,用嘴巴咬着这块饼干,有的往前走,有的往后走,有的往左走,有的往后走,不一会儿,一块饼干就被它们搬进巢穴了。

  看到蚂蚁们这齐心协力的一幕,我深受感悟,只要团结就会有力量。

观察蚂蚁日记15

  七月中旬,妈妈给我买了个蚂蚁工坊,供我观察。

  刚一卖来,我就十分好奇,东弄弄,西摆摆。可是它们就是不动,急得我呀!后来,我用力摇晃,来模仿地震,它们还是懒得动。我又把蚂蚁工坊倒过来放,效果依然不佳。它们只是换了个地盘,又开始呼呼大睡了。老妈见状,提醒我应该等它们适应了再说,我不禁有些失望,但只好等了。

  半个月过去了,蚂蚁们依然没有动工,反而窝在角落里,一动不动,只有我猛烈摇晃的时候,它们才慌乱地在里面爬来爬去。但随即又窝成一堆,好像在说:“大爷就是爱睡觉,你能拿我咋样?”让我又急又无奈。

  八月中旬,我终于看见它们动工了,心中欢喜得不得了,遂细细观察,从右数约两厘米有一条圆形通道通至地底,深度约八厘米,通道由宽变窄,略微向右倾斜,通道底部碰触到工坊底部,并在底部挖了一个长2厘米款1厘米高0.5厘米的房间。从左数2.5厘米处有一个正在施工的通道,长度约2.5厘米通道呈顺时针150度倾斜,该通道往左1厘米又有一个刚开始施工的通道,通道深度约3~4毫米,报告完毕。

  蚂蚁工坊真是其乐无穷啊。

;

~

昆虫日记四百五十个字
答:一点防备都没有,结果把自己给害了!”它痛苦地呻吟着,挣扎着,但没有其他动物理会,最后一直呻吟到断气。蚂蚁团结一致,偷袭巨大的蜻蜓,并取得成功。它们把蜻蜓咬死了,一块一块地拖进洞里,美美地饱吃一顿了。看来,今天我收获还真不少,这使我明白了团结力量大!观察昆虫日记400字范文二:“彩...

观察日记
答:一天就要结束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认真地写好日记了。那么日记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观察日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观察日记1 我见过很多昆虫,有:蚊子、苍蝇、蜜蜂、蜘蛛、蚂蚁、蜈蚣、甲虫、蟑螂…… 蚊子和苍蝇也许是大家见得最多的昆虫了,这两种昆虫都是害虫:蚊子吸人们的血,吸...

自己发现的日记怎么写作文
答:4. 观察日记 我的发现写一篇300的作文 发现了蚂蚁的秘密 有一天,我吃完一个梨,正要把吃剩下的梨扔掉,妈妈说:“把核给蚂蚁吃.”我听了说:“现在是冬天,哪有蚂蚁?”妈妈把我拉到屋里,指墙角的一个小洞说:“你看,就在这里.”我蹲下一看,果然有几只蚂蚁在洞口边爬来爬去,我看了,心想:“冬天还有蚂蚁...

观察日记350字四年级
答:观察日记350字四年级 观察蒜苗410字 万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大家回去种大蒜、黄豆。 第一天,我选了三颗长得最饱满的大蒜,轻轻地剥开,三瓣油亮亮...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蚂蚁,蜗牛,金鱼,小鸟,蟋蟀。今天我就来讲讲蜗牛的特点。蜗牛住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比如:在菜的里,在田里 ,草丛里,都能找...

科学小论文800字~1200字
答:尽管你的观察细致入微,它的姿态描写得栩栩如生,它的品格剖析得完美无缺,但如果没有获得科学的、有意义的结论,那最多只能算是一篇好的散文或观察日记,而...课后,你可用学过的方法研究蜈蚣、蟋蟀、蚂蚁等小动物的生活环境,你可以继续研究蚯蚓的其他奥秘:如蚯蚓有眼睛吗?蚯蚓张耳朵吗?蚯蚓的再生能力、松土能力等...

写作文的观察法
答:[四年级作文训练]四年级作文训练四年级上册作文训练题目:1、暑假游记,介绍自己暑假里印象最深的自然景物或旅游景点2、观察日记:如:奇妙的文字3、多姿多彩的...”它说完就领着几只蚂蚁回到了蚁穴了。而我也很开心地走了,这下子,我有作文可写了! 我和这一只蚂蚁还真是有缘分呢!希望下次来到奶奶家的时候,还能...

什么是随笔?怎样写随笔?
答:(捉蚂蚁)》的文章,收获还是相当大的.课前她安排学生捉蚂蚁,并让学生把蚂蚁装在能透气的小瓶子里,这样学生对蚂蚁的生活习性就有了深刻的认识;课上她安排...思想的火花可能也消失不见了.所以要养成随手写的习惯.如果能坚持记教育日记,那么您会发现那其中有很多您可能已经不太记得的事,但是在当时它是如何地让您...

写作文《童年的往事》
答:所以,我的日记本边缘写着—— Every body has downright character,except me. 兴许,我就是那只不跟着队伍走的大雁吧 2. 初一作文 《童年的往事》 几...最后,每只蚂蚁都抬着一小块月饼块“满载而归”了。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功夫我就已经十岁了。金色的幼年时光滋养着我无穷的想象力。使我快乐地享受着...

写落叶的日记
答:第一篇:关于写落叶的日记 秋天,金风送爽。树上的叶子黄了,片片黄叶从树叶落下来,像一只只飞翔的小鸟,又像许多蝴蝶在随风飞舞。飘呀飘,飘到小河里,变成了一只金色的小船。小蚂蚁看到了,高兴地乘上去,一阵风把小船送到了对岸,蚂蚁上了岸,便向小船说声再见。飘呀飘,飘到一望无边的田野...

谁能帮我写一些探险家的故事?
答:他说苍蝇好吃,有淡淡甜味;蚂蚁难吃,臊得很;蜘蛛吃了没啥感觉。是啊,这些大自然的小生灵,竟成了这位探险家延续生命的食物。渴了,开始喝自己的尿,一次,...十多年来的探险生涯,他拍摄了近万张照片,写下了230万字的考察日记,沿途搜集资料600多万字。这些照片和日记资料十分丰富,具有很高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