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违约合同是否可以撤销

作者&投稿:粱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民法典》中违约合同只有存在下列情形才可以撤销,否则违约责任可能是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法定可撤销合同有: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签订的合同;一方实施欺诈行为签订的合同;一方或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签订的合同;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法律其他规定等。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一条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民法典对方违约怎样解除合同
答:因一方当事人违约而解除合同的,如果合同有约定的,按约定支付违约金。如果没有约定的,按实际造成损失支付违约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

合同一方违约,另一方是否可以自行终止合同?
答:一方当事人违约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另一方当事人得解除合同,此为法定解除条件之一。在双方均有违约的情况下,最高人民法院意见是:“应根据合同义务分配情况、合同履行程度以及各方违约程度大小等综合因素,判断合同当事人是否享有解除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

违约合同如何解除
答:5. 跟进执行:如果对方没有履行赔偿责任,您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追究其责任。您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需要注意的是,解除合同是一项严肃的决定,您需要在解除合同前仔细考虑其后果,并尽可能采取其他解决方案,如协商、调解等。如果您需要帮助解除违约合同,可以咨询专业的律师或法律...

我国《合同法》中规定 要约可以撤销 有什么依据或原因?
答:第三种例外的情形是,当受要约人以行为表示承诺时,要约人对其要约不可撤销。因此。当要约人发出要约后,受要约人的履行一旦开始,便不允许要约人撤销要约。第四种例外的情形是,美国《统一商法典》对商人成立买卖合同的要约是否可以撤销的规定,该法典第2—205条规定:“商人购买或出售货物,以经签字的...

合同法58条对应民法典哪条
答:,(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对某些合同而言,履行期限至为重要,如债务人不按期履行,合同目的即不能实现,于此情形,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其他违约行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时,也应如此。,(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法律针对某些具体合同规定了特别法定解除...

单方面取消合同违约责任
答:单方面取消合同违约责任如下:1、如果合同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单方解除合同,或者合同存在法定解除情形的,则当事人单方解除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2、如果当事人单方解除合同没有合同依据和法律依据,则应承担继续履行、赔偿损失、采取补救措施等违约责任。3、对于合同一方当事人违约解除合同的,其解除合同行为...

合同当事人违约支付了违约金后就可以不再履行合同
答:决定是否可以同时要求继续履行,这个问题属于合同解释问题。 1、对于迟延履行违约金,包括没开始履行和中断履行或者部分履行。从当事人的意思看,是预定迟延履行造成的损失补偿,没有免除继续履行的意思;从法律看,第114条第3款也明确了没有免除的含义,所以可以要求继续履行。 2、...

支付违约金就可以不履行合同了吗
答:有前款规定的除外情形之一,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终止合同权利义务关系,但是不影响违约责任的承担。二、合同的履行一般原则是什么合同的履行一般原则如下:1、适当原则。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2、协作履行原则。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

合同中一方违约,那么合同还有法律效力吗?
答:合同中有一方违约,并不意味着合同就无效了,违约情形发生之后,首先违约的一方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此时一般并不会影响合同本身的效力,至于具体需要承担什么违约责任,可以由合同当事人协商后确定,只要合同当事人之前签署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那么在一方,或者是双方违约的时候,并不会导致合同无效。法...

合同违约了怎么解决
答:双方当事人签订合同条款中,应明确违约责任的赔偿责任,不履行一方必须赔偿相应违约金。一方预期违约,对方可坚持合同的效力,要求或等待对方到期履行合同,以静观对方的态度是否有所变化,然后决定是否采取相应措施。对于明示毁约,守约方应明确要求对方撤回毁约的思表示,而不能一味地坐等对方履行,以免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