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阴上泛 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墨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医没太有科学依据,是一种经验医学。他们的很多理论是阴阳五行理论。所以 浊阴上泛
字面理解就是 污浊的阴气由下向上泛起(本来阴气应该在下),这就是按照阴阳五行理论解释病因的一句话,对于非中医来讲,这句话就是一句无意义的话。类似风水师傅找的一些让人听不懂的理由。

具体参考以下中医基本理论 在后面 五色主病 里边 第5条提到过 面黑暗淡或黧黑者,多属肾阳虚。因阳虚火衰,水寒不化,浊阴上泛所致。

望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对人体外部情况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以了解健康状况,测知病情的方法。中医理论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外部,特别是面部、舌体等与脏腑的关系最密切,局部的病变可以影响到全身,而体内的气血、脏腑、经络等的病理变化,必然会在其体表相应的部位反映出来。因此,观察神、色、形、态的变化,不仅可以了解人体的整体情况,而且可作为分析气血、脏腑等生理病理状况的依据之一。即如《灵枢·本脏》所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望诊在中医诊断学中被列为四诊之首,并有“望而知之谓之神”之说,这是因为人的视觉在认识客观事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医门法律》说:“凡诊病不知察色之要,如舟子不识风汛,动罹复溺,鲁莽粗疏,医之过也。”所以医生在诊病时要充分利用视觉观察,并在临床实践和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和训练敏捷、准确的观察能力,通过诊断知识的学习和临床经验的积累,使望诊技巧日臻成熟。但望诊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故不应以望诊代替其他诊法,诊病时还须四诊合参,才能全面地了解病情。

望诊的准确性除与医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以及临床经验的积累等相关之外,望诊时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光线充足,避免干扰:应尽量在充足的自然光线下进行,如无天然光线,也应在日光灯下进行,必要时白天再进行复诊,要避开有色光线及室温高低的干扰。

(2)充分暴露,排除假象:诊察时要充分暴露受检部位,以便能清楚地进行观察。对于个别与整体病情不符的征象,应认真分析,排除非病理原因所致的假象。

(3)熟悉生理,以常衡变:为了更好地识别病理体征,必须熟悉各部位组织的正常表现和生理特点,将病理体征与生理体征相比较;并要熟悉各部位组织与内在脏腑经络的联系,运用整体观念进行分析,动态观察,从病情发展角度判断病理体征所提示的临床意义。

(4)四诊合参,综合判断:不能以望诊代替四诊,单纯望诊的信息不够,资料不全,要注意将望诊与其他诊法密切结合,四诊合参,进行综合判断。

望诊的内容主要包括:全身望诊(望神、望色、望形、望态),局部望诊(望头面、五官、躯体、四肢、二阴、皮肤),望舌(望舌体、舌苔),望排出物(望痰涎、呕吐物、大便、小便)和望小儿食指指纹等五个部分。因舌诊的内容极其丰富,故列专章叙述。学习望诊时虽划分为不同内容,临床诊病时还需综合运用,不必严格区分。

第一节全身望诊

全身望诊,又称整体望诊,是医生在诊察病人时首先对病人的精神、色泽、形体、姿态等整体表现进行扼要地观察,以期对病情的寒热虚实和轻重缓急等能获得一个总体的印象。

医生须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自己全身望诊的能力,要重视诊察病人时的第一直觉印象,达到“一会即觉”的目的。尤其是神的表现在患者无意之时流露最真,因此医生要做到静气凝神,在刚一接触病人的短暂时间内,要通过敏锐观察,能对病人神的旺衰和病情的轻重有一个估计。

同时全身望诊还要做到神形合参。神为形之主,形为神之舍,体健则神旺,体弱则神衰。当形神表现不一致时,更应综合判断,如久病形羸色败,虽神志清醒亦属失神;新病昏迷烦躁,虽形体丰满,亦非佳兆。

一、望神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是对人体生命现象的高度概括。神的意义有二,一是“神气”,是指脏腑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二是“神志”,是指人的思维、意识和情志活动。此处所望之神,既指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外征,又指精神意识情志活动的状态,是神气与神志的综合判断。望神就是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表现来判断病情的方法。

(一)望神的原理

《灵枢·本神》指出:“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平人绝谷》又说:“神者,水谷之精气也”。可见神的产生与人体精气和脏腑功能的关系十分密切,神产生于先天之精,而又必须依赖后天水谷精气的不断充养。只有当先后天之精充足,而精所化生的气血津液充盛,脏腑组织功能才能正常,人体才能表现出有神。由此可见,神是通过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表现出来的。精气是神的物质基础,而神是精气的外在表现。精气充足则体健神旺,抗病力强,即使有病也多属轻病,预后较好;精气亏虚,则体弱神衰,抗病力弱,有病多重,预后较差。所以,观察病人神的旺衰,可以了解其精气的盛衰,推断病情的轻重,判断病变的预后。正如《素问·移精变气论》所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二)神的具体表现

中医理论强调“神形合一”,有形才显神,形健则神旺。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的体现,具体表现于人体的目光、色泽、神情、体态诸方面,而诊察眼神的变化是望神的重点。

望神应重视诊察病人时的第一印象。神的表现在患者无意之时流露最真,所以医生要重视刚一接触病人时的第一直觉印象,做到静气凝神,细心观察,一会即觉。训练通过暂短时间观察即能对病人神的旺衰和病情的轻重有一个估计。同时望神要做到神形合参。神为形之主,形为神之舍,两者关系密切。如体健则神旺,体弱则神衰。当形神表现不一致时,应注意区别对待,如久病形羸色败,虽神志清醒,亦属失神;新病昏迷烦躁,虽形体丰满,亦非佳兆。

1.两目

因目系通于脑,目的活动直接受心神支配,故眼神是心神的外在反映,故有“神藏于心,外候在目”的说法。《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目为脏腑精气汇聚之处,目之视觉功能可反映脏腑精气的盛衰,故望神重点是观察两目。一般而言,凡两目神光充沛,精彩内含,运动灵活,视物清晰者为有神,是脏腑精气充足之象;凡两目浮光外露,目无精彩,运动不灵,视物模糊者为无神,是脏腑精气虚衰之征。

2.色泽

是指人体周身皮肤(以面部为主)的色泽。《医门法律》说:“色者,神之旗也,神旺则色旺,神衰则色衰,神藏则色藏,神露则色露。”皮肤的色泽荣润或枯搞,是脏腑精气盛衰的重要表现。

3.神情

指人的精神意识和面部表情,是心神和脏腑精气盛衰的外在表现。心神为人体的主宰,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心神正常,则人神志清晰,思维有序,表情自然,反映灵敏;反之如心神已衰,则神识昏蒙,思维混乱,表情淡漠,反映迟钝。

4.体态

指人的形体动态。形体丰满还是消瘦,动作自如还是艰难,也是机体功能强弱的外征,是反映神之好坏的主要标志。

望神时除重点观察上述几方面外,还要结合神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如语言、呼吸、舌象、脉象等,进行综合判断。

(三)神的分类及判断

临床根据神的盛衰和病情的轻重一般可分为得神、少神、失神、假神及神乱五类。

1. 得神

又称“有神”。其临床表现为两目灵活,明亮有神,面色荣润,含蓄不露,神志清晰,表情自然,肌肉不削,反应灵敏。提示精气充盛,体健神旺,为健康表现,或虽病而精气未衰,病轻易治,预后良好。

2. 少神

又称“神气不足”。其临床表现为两目晦滞,目光乏神,面色少华,暗淡不荣,精神不振,思维迟钝,少气懒言,肌肉松软,动作迟缓。提示精气不足,机能减退,多见于虚证患者或疾病恢复期病人。

3.失神

又称“无神”。是精亏神衰或邪盛神乱的重病表现,可见于久病虚证和邪实病人。

(1)精亏神衰而失神:临床表现为两目晦暗,目无光彩,面色无华,晦暗暴露,精神萎靡,意识模糊,反应迟钝,手撒尿遗,骨枯肉脱,形体羸瘦。提示精气大伤,机能衰减,多见于慢性久病重病之人,预后不良。

(2)邪盛神乱而失神:临床麦现为神昏谵语,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或卒倒神昏,两手握固,牙关紧急。提示邪气亢盛,热扰神明,邪陷心包;或肝风夹痰蒙蔽清窍,阻闭经络。皆属机体功能严重障碍,气血津液失调,多见于急性病人,亦属病重。

4.假神

久病、重病之人,精气本已极度衰竭,而突然一时间出现某些神气暂时“好转”的虚假表现者是为假神。如原本目光晦滞,突然目似有光,但却浮光外露;本为面色晦暗,一时面似有华,但为两颧泛红如妆;本已神昏或精神极度萎靡,突然神识似清,想见亲人,言语不休,但精神烦躁不安;原本身体沉重难移,忽思起床活动,但并不能自己转动;本来毫无食欲,久不能食,突然索食,且食量大增等。

假神的出现,是因为脏腑精气极度衰竭,正气将脱,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所致,古人比作“回光返照”或“残灯复明”,常是危重病人临终前的征兆。

假神与病情好转应加以区别。一般假神见于垂危病人,病人局部症状的突然“好转”,与整体病情的恶化不相符合,且为时短暂,病情很快恶化。重病好转时,其精神好转是逐渐的,并与整体状况好转相一致,如饮食渐增,面色渐润,身体功能渐复等。

得神、少神、失神、假神的鉴别,见表2-1。

表2-1得神、少神、失神、假神鉴别表

得神
少神
失神
假神

目光
两目灵活

明亮有神
两目晦滞

目光乏神
两目晦暗

目无光彩
虽目似有光

但浮光暴露

面色
面色荣润

含蓄不露
面色少华

暗淡不荣
面色无华

晦暗暴露
虽面似有华

但泛红如妆

神情
神志清晰

表情自然
精神不振

思维迟钝
精神萎靡

意识模糊
虽神识似清

但烦躁不安

体态
肌肉不削

反应灵敏
肌肉松软

动作迟缓
形体羸瘦

反应迟钝
虽思欲活动

但不能自转

5. 神乱

指神志错乱失常。临床常表现为焦虑恐惧、狂躁不安、淡漠痴呆和卒然昏倒等,多见于癫、狂、痴、痫、脏躁等病人。

(1)焦虑恐惧:指病人时时恐惧,焦虑不安,心悸气促,不敢独处一室的症状。多属虚证,常见于卑惵、脏躁等病人,多由心胆气虚,心神失养所致。

(2)狂躁不安:指病人狂躁妄动,胡言乱语,少寐多梦,打人骂詈,不避亲疏的症状。多属阳证,常见于狂病等,多由暴怒气郁化火,煎津为痰,痰火扰乱心神所致。

(3)淡漠痴呆:指病人表情淡漠,神识痴呆,喃喃自语,哭笑无常,悲观失望的症状。多属阴证,常见于癫病、痴呆等,多由忧思气结,津凝为痰,痰浊蒙蔽心神,或先天禀赋不足所致。

(4)卒然昏倒:指病人突然昏倒,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醒后如常的症状。属痫病,多由脏气失调,肝风夹痰上逆,阻闭清窍所致。

神志错乱失常与邪盛神乱而失神的临床意义不同。前述邪盛所致神昏谵语,循衣摸床等,亦属神乱,但主要是言神志昏迷,一般出现于全身性疾病的严重阶段,病重已至失神;此处所说神乱主要是言神志错乱,多反复发作,缓解时常无“神乱”表现,病情不一定危重,神乱症状主要是作为诊病的依据。

二、望色

望色,又称“色诊”,是通过观察人体皮肤的色泽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望色实际上包括对体表黏膜、分泌物和排泄物色泽的观察,而重点是对面部色泽的望诊。

色诊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内经》中就有望色诊病的详细记载,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五脏生成》中描述了五脏常色、病色、死色的具体表现,《灵枢·五色》详细记述了面部分侯脏腑的部位。由于色诊在临床诊病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故受到历代医家的普遍重视。

(一)望色诊病的原理

1.色、泽的意义与关系

望“色”,实际包括望皮肤的颜色和光泽。

(1)皮肤的颜色:一般分成赤、白、黄、青、黑五种色调,简称为五色。皮肤的颜色可反映气血的盛衰和运行情况,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疾病的不同性质和不同脏腑的病证。五脏之气外发,五脏之色可隐现于皮肤之中,当脏腑有病时,则可显露出相应的异常颜色。

(2)皮肤的光泽:指肤色的荣润或枯槁。可反映脏腑精气的盛衰,对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凡面色荣润光泽者,为脏腑精气未衰,属无病或病轻;凡面色晦暗枯槁者,为脏腑精气已衰,属病重。

《四诊抉微》说:“夫气由脏发,色随气华。”说明人体的肤色随着精气的充养而光彩于外,而精气是由脏腑的功能活动所产生,因此皮肤的光泽是脏腑精气盛衰的表现。临床所见不论何色,凡有色有气,表示脏腑精气内藏未衰;若有色无气,表示脏腑精气泄露衰败。气与色相比较,气的盛衰有无,对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比色更为重要。五色之中,凡明润含蓄为气至,晦暗暴露为气不至,正如《望诊遵经》所说:“有气不患无色,有色不可无气也。”但临床诊病时,还必须将泽与色两者综合起来,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2.望面色的诊断意义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由于心主血脉,其华在面,手足三阳经皆上行于头面,特别是多气多血的足阳明胃经分布于面,故面部的血脉丰盛,为脏腑气血之所荣;加之面部皮肤外露,其色泽变化易于观察。凡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皆可通过面部色泽的变化而反映于外,因而临床将面部作为望色的主要部位。

3.面部分候脏腑

面部分候脏腑,是将面部不同部位分候不同的脏腑,通过观察面部不同部位色泽的变化,以诊察相应脏腑的病变。根据《内经》的有关论述,具体分候方法有两种:

(1)《灵枢·五色》分候法:该篇将面部的不同部位加以命名。

表2-2《灵枢·五色》面部名称及所候脏腑

面部名称
所候脏腑
面部名称

所候脏腑

现用名称
《灵枢·五色》名称
现用名称
《灵枢·五色》名称


庭(颜)
首面
鼻尖
肝下(面王、准头)


眉心上
阙上
咽喉
鼻翼旁
面王以上
小肠

眉心
阙中

鼻翼
方上


鼻根
阙下(下极、山根)

颧骨下
中央
大肠

鼻柱
下极之下(直下、年寿)


夹大肠


鼻柱旁
肝部左右

人中
面王以下
膀胱,子处

(2)《素问·刺热》分候法:以额部候心,鼻部候脾,左颊候肝,右颊候肺,颏部候肾。

以上两种面部分候脏腑的方法,可作为临床诊病的参考。应用时,应以观察病人面部整体色泽变化为主,以分部色诊为辅。一般内伤杂病多应用《灵枢·五色》面部分候脏腑,而外感热病则多按《素问·刺热》面部分候脏腑。

(二)常色和病色

面色可分为常色和病色两类。

1.常色

健康人面部皮肤的色泽,谓之常色。其特点是明润,含蓄。明润,即面部皮肤光明润泽,是有神气的表现,显示人体精充神旺、气血津液充足、脏腑功能正常。正如《望诊遵经》所说:“光明者,神气之著;润泽者,精血之充。”含蓄,即面色红黄隐隐,见于皮肤之内,而不特别显露,是胃气充足、精气内含而不外泄的表现。正如《四诊抉微》所说:“内含则气藏,外露则气泄。”

由于体质禀赋、季节、气候、环境等的不同而有差异,常色又可分为主色和客色两种:

(1)主色:人之种族皮肤的正常色泽是为主色,又称正色。主色为人生来就有的基本肤色,属个体素质,终生基本不变。但由于种族、禀赋的原因,主色也有偏赤、白、青、黄、黑的差异。正如《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说:“五脏之色,随五形之人而见,百岁不变,故为主色也。”我国多数民族属于黄色人种,其主色的特点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2)客色:因外界因素(如季节、昼夜、阴晴气候等)的不同,或生活条件的差别,而微有相应变化的正常肤色(特别是面色),谓之客色。客色属于常色范围,因此仍具有常色的明润、含蓄等基本特征。其变化不如主色明显,并且是暂时的,易于恢复成主色。如春季可面色稍青,夏季可面色稍赤,长夏可面色稍黄,秋季可面色稍白,冬季可面色稍黑。正如《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所说:“四时之色,随四时加临,推迁不常,故为客色也。”又如天热则脉络扩张,气血充盈,面色可稍赤;天寒则脉络收缩,血行减少而迟滞,面色可稍白或稍青。这些变化均属正常范围,临床须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和领会。

除上述变化外,人的面色也可因情绪、运动、饮酒、水土、职业、日晒等影响而发生变化,但只要不失明润含蓄的特征,仍属常色的范畴。

2.病色

人体在疾病状态时面部显示的色泽,称为病色。病色的特点是晦暗、暴露。晦暗,即面部皮肤枯槁晦暗而无光泽,是脏腑精气已衰,胃气不能上荣的表现。暴露,即某种面色异常明显地显露于外,是病色外现或真脏色外露的表现。如实热证见满面通红,即为病色外现;肾病患者出现面黑暴露,枯槁无华,即为真脏色外露。故病色可反映不同性质、不同脏腑的病变。

一般而言,新病、轻病、阳证病人的面色鲜明显露但尚有光泽,而久痛、重病、阴证则面色暴露与晦暗并见。观察病色的关键,在于分辨面色的善色与恶色。

(1)善色:指病人面色虽有异常,但仍光明润泽。这说明病变尚轻,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能上荣于面,多见于新病、轻病、阳证,其病易治,预后较好,故称善色。如黄疸病人面色黄而鲜明如橘皮色,即为善色。

(2)恶色:指病人面色异常,且枯槁晦暗。这说明病变深重,脏腑精气已衰,胃气不能上荣于面,多见于久病、重病、阴证,其病难治,预后较差,故称恶色。如鼓胀病人面色黄黑晦暗枯槁,即为恶色。

《内经》对审察面部色泽已有较详细的记载,并以取类比象的方法来形容面色的“平、病、善、恶”。据《素问·脉要精微论》和《素问·五脏生成》中的有关论述,列表鉴别如下(表2-2)。

表2-2《内经》论述面部色泽变化归纳表

五色
五脏
平人
病人

有华无病
无华将病
有华主生(善色)
无华病危(恶色)



如白裹朱
如赭
如鸡冠
如杯血



如鹅羽
如盐
如豕膏
如枯骨



如罗裹雄黄
如黄土
如蟹腹
如枳实



如苍璧之泽
如蓝
如翠羽
如草兹



如重漆色
如地苍
如乌羽
如炲

(三)五色主病

病色可分为赤、白、黄、青、黑五种,分别见于不同脏腑和不同性质的疾病。《灵枢·五色》认为:以五色分属于五脏,其对应关系是“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以五色反映疾病的不同性质,则“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这种根据病人面部五色变化以诊察疾病的方法,即五色主病,或称“五色诊”。其具体表现和主病如下:

1.赤色

主热证,亦可见于戴阳证。

满面通红者,属实热证。是因邪热亢盛,血行加速,面部脉络扩张,气血充盈所致。

午后两颧潮红者,属阴虚证。是因阴虚阳亢,虚火炎上所致。可见于肺痨等病人。

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妆、游移不定者,属戴阳证。是因久病肾阳虚衰,阴寒内盛,阴盛格阳,虚阳上越所致,属病重。

古人按五行理论,认为火形人面色稍赤;夏季面色稍赤为正常。心病面赤而枯槁晦暗,如杯血,或如赫石者,为真脏色见;肺病面赤无华为难治。

2.白色

主虚证(包括血虚、气虚、阳虚)、寒证、失血证。

病人面色发白,多由气虚血少,或阳衰寒盛,气血不能上充于面部脉络所致。

面色淡白无华,唇舌色淡者,多属血虚证或失血证。面色白光白者,多属阳虚证;若白光白虚浮,则多属阳虚水泛。面色苍白者,多属亡阳、气血暴脱或阴寒内盛。因阳气暴脱,脱血夺气,则气血不荣,面部脉络血少,血行迟滞而兼血郁所致;若阴寒内盛,寒邪凝滞,面部脉络收缩而凝滞,亦可见面色苍白。

古人按五行理抡,认为金形人面色可略白;秋季面色稍白为正常。肺病面白枯槁无华,如枯骨之色者,为真脏色见;肝病面白无华为难治。

3.黄色

主脾虚、湿证。

病人面色发黄,多由脾虚机体失养,或湿邪内蕴、脾失运化所致。

面色萎黄者,多属脾胃气虚,气血不足。因脾胃虚衰,水谷精微不足,气血化生无源,机体失养,故面色淡黄无华。

面黄虚浮者,属脾虚湿蕴。因脾运不健,机体失养,水湿内停,泛溢肌肤所致。

面目一身俱黄者,为黄疸。其中面黄鲜明如橘皮色者,属阳黄,乃湿热为患;面黄晦暗如烟熏色者,属阴黄,乃寒湿为患。

古人按五行理论,认为土形人面色可略黄;长夏面色较黄为正常。脾病面黄而枯搞晦暗,如黄土或如枳实之色者,为真脏色见;肾病面黄无华为难治。

4.青色

主寒证、气滞、血瘀、疼痛、惊风。

病人面见青色,多由寒凝气滞,或瘀血内阻,或筋脉拘急,或因疼痛剧烈,或因热盛而动风,使面部脉络血行瘀阻所致。

面色淡青或青黑者,属寒盛、痛剧。多因阴寒内盛,经脉挛急收引,不通而痛,以致面部脉络拘急,气血凝滞而色青。可见于骤起的气腹痛、寒滞肝脉等病证中。

突见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肢凉脉微,则多为心阳暴脱,心血瘀阻之象,可见于真心痛等病人。

久病面色与口唇青紫者,多属心气、心阳虚衰,血行瘀阻,或肺气闭塞,呼吸不利。

面色青黄(即面色青黄相兼,又称苍黄)者,可见于肝郁脾虚的病人,胁下每有症积作痛。

小儿眉间、鼻柱、唇周发青者,多属惊风。多因热闭心神,外引筋肉,面部脉络血行瘀阻所致,可见于高热抽搐患儿。

古人按五行理论,认为木形人面色稍青;春季面色稍青为正常。肝病面青而枯槁晦暗,色如枯草者,为真脏色见;脾病面青无华为难治。

5.黑色

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剧痛。

病人面色发黑,多因肾阳虚衰,水寒内盛,血失温养,脉络拘急,血行不畅所致。

面黑暗淡或黧黑者,多属肾阳虚。因阳虚火衰,水寒不化,浊阴上泛所致。

面黑干焦者,多属肾阴虚。因肾精久耗,阴虚火旺,虚火灼阴,机体失养所致。

眼眶周围发黑者,多属肾虚水饮或寒湿带下。

面色黧黑,肌肤甲错者,多由血瘀日久所致。

古人按五行理论,认为水形人面色稍黑;冬季面色稍黑为正常。肾病面黑而枯槁晦暗,如锅底之炲者,为真脏色见;心病面黑无华为难治。

~